初中部语文语文组期中考质量分析(1).docx_第1页
初中部语文语文组期中考质量分析(1).docx_第2页
初中部语文语文组期中考质量分析(1).docx_第3页
初中部语文语文组期中考质量分析(1).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期中考试 卷 分 析 表镇(街) 语文学科 八 年级 上 办学性质 民办 (公、民办) 统计项目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得分率()58.33%66.30%82%50%各题主要错例及原因分析一、基础1、古诗词默写,绝大部分倒背如流但错别字是本次扣分主要因素,如“春、暮、潇、啼、卧、哀”等字,此外也有学生对课外古诗的背诵极度被动。2、对词语的运用选择题正确率较低,如“惟妙惟肖”、“销声匿迹”等词语的运用,一方面由于对词语运用专题练习甚少,另一方面学生词语积累较少。3、病句也是学生一直以来难以全面掌握的一个小板块,由于学生在日常交流与写作受到方言以及网络用语的影响,语句的表达毛病层出不穷,如第(1)题的语序、第(2)题的词语搭配、第(3)题句子前后矛盾、第(4)题的双重否定词的使用。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课文桃花源记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不透切,因此对6题相关字词“咸”、“规”、“延”等字的翻译题得分率相当低。2、课外文原文韩生料秦王虽篇幅短小精悍,但学生对原文中的意思理解不透切,因此第10题句子的停顿得分也较低。3、学生对所学文原文的一词多义掌握不牢固,课外知识积累少,对类似实词第9题在不同环境中的理解选择题,学生束手无策。(二)现代文阅读1、课内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中,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学生掌握生硬,对12题、14题考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顺序的运用,学生选项正确率低。2、课外抒情散文花儿与少年文章篇幅长,学生阅读文章时草率了事,审题不认真。第15题通过事件反映人物情感变化填空题,由于学生对原文主旨把握不透,因此对此类题的得分也较低。3、 读全懂文谈章启示,学生对主要事件的概括能力薄弱,学生脱离实际生活进行扣题答题,因而“启示”也写得比较牵强。三、作文作文立意俗套,语句用词陈旧,选材草率,段落间过渡不自然甚至没有过渡,内容详略不当。材料与中心以及个人情感生硬。四、附加题课文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学生阅读面窄,对主人公保尔的事件掌握甚少,对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品格一无所知,因此第1题、第2题、第3题考著作作者、文学常识、人物特点、人物事件等,学生总体得分情况偏低。 对试卷的评价与建议 本次考试试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更加注重了对学生语文能力运用的检测。试题难易度适中,形式比较灵活,发挥了对语文科目的教与学的检测与导向作用。尤其是课外阅读和试题的命名,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的相结合。在考学生语文知识同时也测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1、 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诗词(名著在内)的积累以及文学常识的积累。2、 课内外的结合,做好相关的阅读训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阅读中所表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3、 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尽快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增加阅读时间,使学生在阅读中摸索技巧。4、有意识地强调读后感、读书笔记、好句佳段的背诵以及评析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积累中做到厚积薄发。教办意见盖章 说明:1.各大题的得分率()=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