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说“木叶”一、基础知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现实生活中,那种一旦小有成就就_的人,只会受到人们的唾弃。你帮这种自私的人,得小心他会_。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帮助自己篡权夺位的人,往往采取_的手段来处置。A得鱼忘筌卸磨杀驴过河拆桥B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得鱼忘筌C得鱼忘筌 过河拆桥 卸磨杀驴D过河拆桥 得鱼忘筌 卸磨杀驴【答案】C【解析】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卸磨杀驴: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把曾给自己出过力的人除掉。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制造业发展程度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刻不容缓。B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把茶树种子和种茶经验传授给世界各国人民。今天,茶已成为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饮料。C这些外国哲学和科技著作内容博大精深,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D由于北京市近年来调整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定位以及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等战略的实施,北京市将严格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常规引进人才进京的数量将逐年减少。【答案】D【解析】A.成分赘余,“紧迫”与“刻不容缓”语义重复。B.搭配不当,“传授”指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茶树种子”不能与“传授”搭配。C.句式杂糅,“要求”和“才能胜任”保留一个。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B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C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D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答案】D【解析】A.洗耳恭听,专心地听。指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B.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C.“内容完全晓得了”口语化表达不符合政府公函用语。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的第2段内容,完成后面的题。4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_【答案】“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子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5. “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答案】在内容上引出“落木”,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6. 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地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答案】B【解析】本段文字是写我国古代诗歌对“叶”运用的发展过程。 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也是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力量。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靠天吃饭。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激化了人和自然的矛盾。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绿色文明,凝结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与农业文明强调顺应自然、工业文明热衷于征服自然不同,生态文明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董仲舒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即经济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二是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其实质是使资源环境可持续成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脱钩,增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这需要从加法和减法两个方面努力。所谓加法,就是寻求绿色发展导向的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改善;所谓减法,是指经济增长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环境负荷。其次,实现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自然生产力。当前在我国不少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有的地区为了确保绿水青山,产业发展受到环境的限制,经济增长受到影响;也有的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降低环境规制的门槛,吸引了一些环境污染型产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有些地方担心环保限产等措施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绿水青山并不能自动成为金山银山。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必须解决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目标冲突,一是要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二是要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摘编自石敏俊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不同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这与特定社会条件下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B.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生态文明强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绿色文明。C.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对现阶段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D.要实现经济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好经济的同时,使资源环境不受影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答案】D【解析】文章最后一段中有“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发展,必须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在论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后,阐述了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B.文章在论述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内涵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层次清晰。C.文章以绿色发展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立论前提,联系古今对中心论题展开有效论证。D.文章最后从宏观角度,为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产生的矛盾指明了化解方向。【答案】A【解析】第二段只是解释“天人合一”,并未阐述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既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又推动着历史上不同发展理念的演变。B.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21世纪议程深化了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得以确立。C.从老子、庄子到董仲舒,无一例外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强调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D.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并不意味着可因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增长,也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环境。【答案】D【解析】A.由文章开头可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张冠李戴。B.“生态文明理念由此得以确立”错,第一段中说“人们逐渐意识到”。C.庄子并未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以偏概全。四、语言表达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是地球的卫士,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到了距地面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层,_,引发头痛、胸闷甚至肺气肿等症状。除了对人体健康的伤害,臭氧污染_。臭氧浓度达到50ppb时,全国冬小麦就会减产413.2万吨;而英国每年因为臭氧污染造成的材料损失高达3.45亿英镑。【答案】取决于它所处的高度臭氧就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