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二、气候 三、地形地质 四、水文(河流和湖泊) 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六、资源能源 七、农业 纬度位置(高纬 中纬 低纬 )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与该地著名地理事物的关系) 二、气候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 大气状况(天气、气候) 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日照长短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地形地势(海拔 闭塞 背风坡 迎风坡 对气流阻隔 )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高于海洋) 洋流 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洋流 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 地形(迎风坡 背风坡 气流阻隔 ) 海陆位置(离海远近 离岸风、向岸风 )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热量) 大气环流(降水) 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下垫面A.海陆位置(海陆热容量差异) B.地势高低(H上升,T差下降) 7.影响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原因: 大气状况 海陆位置(热力性质差异) 下垫面(植被覆盖状况,植被类型) 纬度 8.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的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昼长大于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北方多 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且受寒潮影响大 9. 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因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故获得的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 南方雨季长,云雾多 10.影响吐鲁蕃盆地夏季炎热,形成高值中心的原因: 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 海拔低,气温高 山地环绕,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扩散 气候干旱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焚风影响 11.云贵高原少受冬季风影响的因素: 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北面东西走向的山脉(如:秦岭)的隔挡 高原地形,地势高 12.长江流域“三江大炉”的形成因素: 地处河谷地带,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位于夏季风背风坡,且气流下沉增温 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夏季增温比较 7、8月份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伏旱) 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强 13.台湾火烧寮年降水量全国第一的影响因素: 位于山坡迎风坡,夏季受东南季风和台湾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冬季,东北季风经过海洋表面温度湿度增大,受山地抬升,降水丰富 14.吐鲁蕃盆地中托克逊年降水量全国最少的影响因素: 深居内陆,海洋气流难以到达 地形闭塞,山地环绕,水汽难以进入 15.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影响因素: 地形起伏 洋流 海陆分布 16.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强烈上升气流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7.俄罗斯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因素分析: 纬度位置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北临北冰洋,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大 大部分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冬季气温低 18.上扬斯克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影响因素: 纬度: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冬季大陆降温快 大气环流:受极地寒流气流影响大 地形地势:地势高,气温低,地形呈“马蹄形”向北开口,使南下的寒冷空气堆积 19.南美洲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和东南信风影响,气流下沉,盛吹离岸风,降水少 秘鲁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20.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的原因: 地形:安第斯山脉影响 洋流:秘鲁寒流减温减湿 21. 南极洲成为世界“寒极”的影响因素: 纬度高,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少 地势高,气温 冰雪黑覆盖、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极强 南纬400600的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风壁”,阻碍了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进行热量交换 西风漂流,南极环流阻碍了高纬地区海水与中低纬地区海水进行热量交换 22.影响南极洲降水的因素: 受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气温很低,蒸发微弱,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空气干燥 23.判断海洋性、大陆性的依据: 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变化情况 气温年较差大小 最高、最低月均温出现月份 24.气候特点描述: 气候类型 气温(高低?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降水(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年际变化特点) 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关系(尤其季风,加“雨热同期”) 25.云贵高原气温低于周围地区的原因: 地势高,气温低 冬季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影响 位于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风迎风坡、大气中含水量丰富,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削弱能力强,气温较低 云贵高原上湖泊众多,植被好,对气候调节作用明显,气温也较低 26.回归沙漠带上“绿洲”(2326穿过我国的东南部)形成因素: 海陆位置 气候和降水 台风影响 1.地形特点的概括: 地势(高 低 倾斜 起伏 ) 海拔 地形的种类、分布 地形的组合状况,组合结构 【等高(值)线分布特点: 疏密 走向 数值变化方向 弯曲程度及方向 高值、低值中心】 2.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褶皱、断层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3.吐鲁蕃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 内力:地壳断裂下陷而成 4.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 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 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5.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 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 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 6.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峡谷的形成原因: 内力:地壳上升 外力:河流侵蚀下切 7.横断山脉的成因: 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 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 8.台湾山脉的成因: 内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 9.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震中距大小 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 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0.华北平原的成因: 内力:地壳下沉 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1.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 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 12.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 内力:地壳断裂下陷 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 13.多地震的影响因素: 板块边界附近 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14.褶皱与地形: 褶皱初期: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后期由于内、外力作用,背斜顶部守张力易破碎,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变得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断层与地形: 地垒形成块状山,如泰山、庐山、华山;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15.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湖水外泻而成. 16.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 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17.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1、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枯水期 2、河流水系特征: 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河道弯曲状况、水系形状(扇形、树状、羽状、向心形等)、支流多少 3.河流流量的影响因素: 河水的补给(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 流域面积 支流多少 人类活动 4.河流径流的调节因素: 水库、湖泊的调节 森林等植被的调节 梯田、平整后土地的调节 河流支流的调节(水系的调节) 地下水调节 5.影响河流航运价值的因素: 自然原因:地形与流速、水量及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 社会原因:流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密度、经济发展水平 6.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 .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 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 洋流 陆地气候 8.海水盐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降水量、蒸发量(气候、纬度) 洋流(暖流经过:盐度高;寒流经过盐度低) 结冰、融冰 河流径流的注入 与外界海水交换状况(海域是否闭塞) 9.影响潮汐大小的因素:(钱塘江观潮) 地形条件(是否呈口大内小喇叭状开口) 气象条件(风向)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 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径流(淡水河流):营养物质多少 纬度:温带水域 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 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气象条件: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积水 水源条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泛滥造成地表水在洼地聚集 地质条件: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人类活动 13.凌汛形成的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高,气温低于0,有结冰现象 河流由低纬向高纬流 1.影响垂直带谱的因素: 纬度、 山体的相对高度 2.喜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复杂 南北坡相同自然带在分布上,南坡海拔比北坡低 南坡基带为森林,北坡为高山草甸草原 南坡积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 3.造成上述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南坡比北坡纬度低,基带海拔低,相对高度大 南坡为向阳坡,北坡为背阳坡 南坡面向印度洋,受季风影响,降水比北坡丰富 4.影响雪线高低的决定因素: 气温:纬度,向阳坡,背阳坡,T上升,雪线越高 降水:海洋性(气候湿润雪线下降) 大陆性(气候干旱雪线上升)迎风坡雪线下降 背风坡雪线上升 1.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因素(缺水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水大量蒸发与下渗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人为因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大增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2.修建核电站的区位因素: 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常规能源缺乏 核电站建设地区适应能力强 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运量小,建成后,成本低,效益高 3.修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能源需求量大 常规能源缺乏 风力较强(牧场、海岛) 风能清洁无污染成本低 4.水能丰富的影响因素: 落差 流量 河流多少(支流) 5.修建水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落差大水能丰富 良好坝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资少(口袋形) 市场:离经济发达区近,能源需求量大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修成后,成本低、收益大、积累多,可发挥综合效益 (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调节气候、环境) 淹没情况:地处峡谷,耕地、城镇淹没少,迁移人口少 6.东北地区春旱不严重的影响因素: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春季,地表积雪融化,土壤水分较充足 7.我国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季风环流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降水集中,暴雨频率高 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台风活动频繁,引进洪灾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化,可加剧旱涝灾害 8.黄河下游地区常断流的原因: 冬春枯水期,易出现断流(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植被稀少,削丰补枯能力减弱 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截流,用水量大增,导致下游断流 流域内缺乏综合规划 农业用水量大增,使下游河段量下降 水资源浪费严重 9.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河流径流量小 工农业产生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需求量大 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 10.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 :灾毁耕地 社会经济 建筑用地增加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11.盐场的形成条件: 地形:有广阔的平坦泥质海滩 气候:降水少,晴天多,气温上升快,蒸发旺盛,太阳光照强且多大风 12.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13. 调整措施: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稳妥发展核电 利用乙醇汽油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14.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 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15.石油储备的区位因素: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接近市场) 国防安全 16.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 坚持以煤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清洁煤炭,完善煤的液化、气化技术,提高利用率 大力发展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 积极稳妥第开发核电 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地热能、沼气、太阳能等新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增加石油进口渠道 1.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利和不利)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农业机械 2.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交通:交通便利 科技:先进的科技(保鲜冷藏技术) 3.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 地形平坦 土壤深厚肥沃 灌溉水源充足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4.小麦生长的影响因素: 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地形起伏平缓 土壤肥沃 灌溉水源充足 5.棉花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地势低平 土壤呈沙性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灌溉水源充足 6.茶树的生长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 地形为丘陵低山,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土壤呈酸性(红壤) 7.甘蔗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温度较高(热带草原气候有利,甘蔗生长后期为干季,晴天多, 利于甘蔗生长和糖份积累) 土壤:土壤肥沃(多火山灰尘积土壤,通气、保水保肥,适宜甘蔗生长) 需肥量大,生长期长 8.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地形:各类地形均可种植 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土壤: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有充足灌溉水源 大豆、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9.花生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气候:亚热带、暖温带地区 地形条件:丘陵低山地区 土壤条件:沙土,通气透水性好 10.甜菜生长的习性: 气候:干旱地区,温凉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