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课件.ppt_第1页
《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课件.ppt_第2页
《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课件.ppt_第3页
《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课件.ppt_第4页
《建筑防火设计学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建筑专业 一建筑防火设计二建筑防火问题研讨 一建筑防火设计1 建规 与 高规 民用建筑适用范围 1 1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住宅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 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2 0 14商业服务网点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 副食店 粮店 邮政所 储蓄所 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 5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 其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高层民用设计建筑防火规范 1 0 3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 1 0 3 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 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首层及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0 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 屋顶上的水箱间 电梯机房 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1 2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0 2注 1建筑高度的计算 当为坡屋面时 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 当为平屋面 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 时 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 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 冷却塔 水箱间 微波天线间或设施 电梯机房 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 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 3 2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非第4 3 1条3 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 平屋面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 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1 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 电梯机房 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 4者 1 3建筑层数计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 0 2注 2建筑层数的计算 建筑的地下室 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 5m者 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 2m的自行车库 储藏室 敞开空间 以及建筑物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 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顶部为2层一套的跃层 可按1层计 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 应计入层数 注 1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 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2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 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 余数不足1 5m时 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 余数大于或等于1 5m时 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住宅设计层数折算 住宅建筑规范 9 1 6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 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2 1贴邻建设的规定 示例与住宅建筑贴建的变电所 锅炉房等存在问题贴邻建设两座建筑物 较高建筑贴邻外墙高出较低屋面15m范围内开设门窗洞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2 2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 多层民用建筑相邻 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 00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 窗洞口的防火墙时 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单独建造的燃油 燃气锅炉房与民用建筑 多层或高层 的防火间距按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布置 2 2燃油 燃气锅炉房及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2 2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终端变电所 单台蒸汽锅炉的蒸发量小于等于4t h或单台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小于2 8MW的燃煤锅炉房 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5 2 1条的规定执行 民用建筑与单独建造的其他变电所 燃油或燃气锅炉房及蒸发量或额定热功率大于上述规定的燃煤锅炉房 其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第3 4 1条有关室外变 配电站和丁类厂房的规定执行 存在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2 7高层建筑与厂 库 房的防火间距 不应小于表4 2 7的规定 摘自表4 2 7高层建筑与厂 库 房防火间距 m 摘自表3 4 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 丙 丁 戊类仓库 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 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0 15明火地点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 民用建筑内的灶具 电磁炉等除外 3 4 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 厂房之间及其与乙 丙 丁 戊类仓库 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 4 1的规定 8 5 2当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 且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容积小于1m3时 瓶组间可设置在与建筑物 住宅 重要公共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除外 外墙毗连的单层专用房间内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应通风良好 并设有直通室外的门 3与其他房间相邻的墙应为无门 窗洞口的防火墙 2 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中有关防火间距的要求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6 6 3调压站 含调压柜 与其他建筑物 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 6 3的规定 表6 6 3调压站 含调压柜 与其他建筑物 构筑物水平净距 m 表8 5 3独立瓶组间与建 构筑物的防火间距 m 项目 气瓶总容积 m3 8 5 3当瓶组气化站配置气瓶的总容积超过1m3时 应将其设置在高度不低于2 2m的独立瓶组间内 独立瓶组间与建 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8 5 3的规定 注 1气瓶总容积应按配置气瓶个数与单瓶几何容积的乘积计算 不结合功能布局划分防火分区 盲目按面积切块 人流集中的分区 面积超标较多 区内只有一个直通室外安全出口 防火分区 480 自行车库 无喷洒 防火分区 110 无用途 局部有喷洒 防火分区 1100 职工餐厅 自行车库 有喷洒 防火分区 545 机房 局部有喷洒 防火分区 505 变配电 无喷洒 安全出口 防火门 疏散门 3 1防火分区划分基本原则 防火分区划分不结合功能布局 不考虑消防设施和管网线路的配置 盲目按面积切块 不利于火灾时的疏散救援 也不便于日常的管理使用 3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划分 结合功能分区调整防火分区 人流集中的分区 有二个直通室外安全出口 由高层下来用餐的客用电梯组均在本区内 防火分区 480 自行车库 无喷洒 防火分区 490 自行车库 机房 无喷洒 防火分区 1010 职工餐厅 有喷洒 防火分区 255 机房 局部有喷洒 防火分区 505 变配电 无喷洒 合理划分防火分区的基本原则 1符合规范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限值 2尽可能与建筑内部不同功能布局的分区取得一致 3考虑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 管网线路的合理配置 4 1附件燃油 燃气 锅炉房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1 2燃油或燃气锅炉房 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 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的建筑内 并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 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 下一层或贴邻 锅炉房设计规范 4 1 3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 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 下一层 贴临位置以及主要通道 疏散口的两旁 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4 3 7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 2非独立锅炉房 其人员出口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 15 1 3燃油 燃气锅炉房锅炉间与相邻的辅助间之间的隔墙 应为防火墙 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朝锅炉操作间方向开设的玻璃大观察窗应采用具有抗爆能力的固定窗 4人流密集场所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4 1燃煤 燃油或燃气锅炉 等用房宜独立建造 当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 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5 4 2燃油或燃气锅炉 等用房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 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 下一层或贴邻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 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 但常 负 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 当常 负 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 可设置在屋顶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5 3防火分区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 当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GB7633有关背火面温升的判定条件时 可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 GB7633有关背火面辐射热的判定条件时 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的有关规定 但其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 2防火卷帘应具有防烟性能 与楼板 梁和墙 柱之间的空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5 1防火卷帘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4 11建筑中的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 不应设置卷帘门 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甲级常开防火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4 5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 并应具有自动 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5防火分隔措施 以防火卷帘阻断人行疏散通道时 未在卷帘一侧设置可手动开启 并具有自行关闭功能的平开防火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4 12建筑中的疏散用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和厂房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除甲 乙类生产房间外 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 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4 2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并在关闭后因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存在问题 5 2防火门及变形缝附近防火门的设置 锅炉房设计规范 4 3 8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5 2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设置在变形缝附近时 防火门开启后 其门扇不应跨越变形缝 并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存在问题设置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 未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 且门开启后跨越变形缝 5 3玻璃幕墙的防火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2 7建筑幕墙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槛墙 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当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 00h的不燃烧体时 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材料 2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幕墙 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 00h 高度不低于0 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幕墙与每层楼板 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4 4 10无窗槛墙的玻璃幕墙 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 0h 高度不低于0 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4 4 11玻璃幕墙与各层楼板 隔墙外沿间的缝隙 当采用岩棉或矿棉封堵时 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并应填充密实 楼层间水平防烟带的岩棉或矿棉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 5mm的镀锌钢板承托 承托板与主体结构 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宜填充防火密封材料 当建筑要求防火分区间设置通透隔断时 可采用防火玻璃 其耐火极限应符合设计要求 4 4 12同一幕墙玻璃单元 不宜跨越建筑物的两个防火分区 点支式玻璃幕墙层间防火分隔措施 出挑隐框玻璃幕墙层间防火分隔措施 未设置实体裙墙 金属幕墙层间防火分隔措施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4 4 1金属与石材幕墙的防火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和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层应采取隔离措施 并应根据防火材料的耐火极限 决定防火层的厚度和宽度 且应在楼板处形成防火带 2幕墙的防火层必须采用经防腐处理且厚度不小于1 5mm的耐热钢板 不得采用铝板 3防火层的密封材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 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测机构的防火检验报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2 2医院中的洁净手术室或洁净手术部 附设在建筑中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及附设在居住建筑中的托儿所 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老年人建筑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不低于1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隔开 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 5 4人流集中 疏散困难以及危险性较大部分的防火分隔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1 5A高层建筑内的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应设在首层或二 三层 宜靠外墙设置 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 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隔墙和1 00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 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平面示意 敞向顾客的热加工间设置一道钢制防火卷帘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2 3下列建筑或部位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 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 4 一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门厅 5 除住宅外 其他建筑内的厨房 住宅建筑规范 9 1 2住宅建筑中相邻套房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9 1 3当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时 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且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 9 4 3住宅建筑中竖井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电缆井和管道井设置在防烟楼梯间前室 合用前室时 其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5 5住宅设计中的防火分隔措施 9 4 2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1 0m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 1 1 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 单元和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 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窗间墙宽度 窗槛墙高度大于1 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玻璃幕墙层间窗槛墙高度不足0 8m 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与周围防火分隔构件间 与楼板或隔墙外沿间 以及与周边墙面洞口边缘的缝隙间未进行防火封堵设计 设计同一幕墙玻璃单元跨越防火分区 低窗台凸窗 落地窗上下窗槛墙高度不足0 8m 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住宅建筑规范 9 4 1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 8m的窗槛墙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 00h的不燃性实体挑檐 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0 5m 长边不应小于开口宽度 存在问题 6 1建筑安全出口的诠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0 17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 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7 6 4连接两座建筑物的天桥 当天桥采用不燃烧体且通向天桥的出口符合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时 该出口可做为建筑物的安全出口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0 15安全出口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6 2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5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6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 安全出口距离要求 存在问题楼层安全出口被会议室 报告厅 实验室等大房间阻隔 地下直通室外安全出口设置在设备用房内 防火分区之间以设备用房连通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未以公共走道连通 6 3安全出口的连通要求 存在问题大餐厅无第二安全出口 6 4地上 地下商店营业厅防火分区及安全出口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1 2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 展览厅等 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 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 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 4 1 5B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营业厅不宜设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4当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时 用防火墙进行分隔 且防火墙上不得开设门窗洞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1 12地上商店营业厅 展览建筑的展览厅符合下列条件时 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0 1设置在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建筑内或多层建筑的首层 5 1 13地下商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营业厅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5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时 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 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 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 1 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 该室外开敞空间的设置应能防止相邻区域的火灾蔓延和便于安全疏散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5 2 4 1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 出口的疏散人数不限 5 2 3防火分区至防烟楼梯间或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前室 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2 防火隔间 该防火隔间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 在隔间的相邻区域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3 避难走道 该避难走道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的有关规定外 其两侧的墙应为实体防火墙 且在局部连通处的墙上应分别设置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4 防烟楼梯间 该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为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常开式甲级防火门 住宅建筑规范 9 5 1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 建筑层数 建筑面积 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 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 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 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 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 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1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 该建筑单元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 5住宅安全出口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6 1 1 1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 每层不超过8户 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 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 6 1 1 2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 单元和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 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窗间墙宽度 窗槛墙高度大于1 2m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超过十八层 每个单元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 十八层以上部分每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 屋顶可以不连通 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部分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 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窗间墙宽度 窗槛墙高度大于1 2m 且为不燃烧体墙的单元式住宅 7 1公共建筑房间设置一个疏散门的条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8公共建筑和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中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 且不应少于2个 该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可设置1个 1房间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 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20m2 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 9m 2除托儿所 幼儿园 老年人建筑外 房间位于走道尽端 且由房间内任一点到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小于等于15m 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 4m 3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的房间 7房间疏散门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8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m2时 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 9m 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m2时 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 4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2地下 半地下建筑 室 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房间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 可设置一个疏散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12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6 1 12 2房间面积不超过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8 1大空间至安全出口和房间至疏散门的距离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 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 3 13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距离 不应大于表5 3 1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4高层公共建筑的大空间设计 必须符合双向疏散或袋形走道的规定 6 1 7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 展览厅 多功能厅 餐厅 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 不宜超过30m 其他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5 0 2办公建筑的开放式 半开放式办公室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8疏散距离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4及6 1 7图示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 1 7条文说明设在高层民用建筑里的观众厅 展览厅多功能厅 餐厅 商场营业厅等 这类房间的面积比较大 人员集中 疏散距离必须有所了限制 因此规定这类房间 由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安全疏散距离不宜大于3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表5 3 13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发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m 高层建筑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3图示 注 1一 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观众厅 展览厅 多功能厅 餐厅 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 9 1敞开楼梯 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诠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 0 18封闭楼梯间用建筑构配件分隔 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5 3 6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作为安全疏散设施 5 1 9当多层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 敞开楼梯等上下层连通的开口时 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 当其建筑面积之和大于本规范第5 1 7条的规定时 应划分防火分区 5 3 5下列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室内封闭楼梯间 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或室外疏散楼梯 1医院 疗养院的病房楼 2旅馆 3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4设置有歌舞娱乐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 5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9 2公共建筑设置不封闭楼梯间防火分区的划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2 2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9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设置 9 3疏散楼梯间首层出入口的设置 扩大封闭楼梯间与扩大防烟前室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3民用建筑疏散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 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 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 7 4 2封闭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 4 1条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2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 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2 2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 2 2 3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 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 形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 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6 2 6除通向避难层错位的楼梯外 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应改变 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 安全出口 防火门 疏散门存在问题1扩大前室容纳范围过大 扩大成整个防火分区 2高层人流与首层300座报告厅人流混杂在一起 一旦出现火情 必然造成疏散困难 3楼梯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a过长 4扩大前室内未设置乙级防火门与其它房间隔开 5消防控制室未设置在首层靠外墙部位 无直通室外独立的安全出口 6消防人员出入消防控制室和消防电梯与大堂疏散人流冲突 延误救援工作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4 3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 4 1条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 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 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示例某高层办公楼首层取消防烟楼梯间前室和与消防电梯的合用前室 9 4地下 半地下和地上共用楼梯的防火分隔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4 4建筑物中的疏散楼梯间在各层的平面位置不应改变 地下室 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 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 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 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隔开 并应有明显标志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4 5室外楼梯符合下列规定时可作为疏散楼梯 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 1m 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 9m 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3楼梯段和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h 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 25h 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 并应向室外开启 5除疏散门外 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 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 地下 半地下和地上共用楼梯防火分隔错误示例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9 5室外疏散楼梯的设置 6 2 10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 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 90m 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 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1 10m时 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室外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 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 00h 在楼梯周围2 00m内的墙面上 除设疏散门外 不应开设其它门 窗 洞口 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且不应正对梯段 10 1人流密集场所疏散宽度计算依据 楼梯间疏散门的宽度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10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 00m计算 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 90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7学校 商店 办公楼 候车 船 室 民航候机厅 展览厅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 2当人员密集的厅 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 其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 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 4录像厅 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 m2计算确定 其他歌舞娱乐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 5人 m2计算确定 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 70 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 3 17 2确定 10疏散宽度计算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3 2 7自选营业厅的面积指标可按每位顾客1 35 计 如用小车选购按1 70 计 表5 3 17 1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每100人的净宽度 m 表5 3 17 2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 人 10 2商店建筑疏散宽度建筑示例疏散宽度计算示例一座地上四层的商场总面积为25000 的大型商场 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一层为商场 库房和设备用房 一至三层为商场 四层为商场和办公管理用房 各层商场建筑面积 地下商场为2000 一至三层为5000 四层为3500 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5 3 17条第5款规定 大型商场各层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取值 地下商场为70 一至四层为50 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表5 3 17 2确定各层疏散人数换算系数 地下商场和一 二层商场为0 85人 三层商场为0 77人 四层商场为0 60人 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有5 3 17 1确定各层每百人疏散净宽度 地下商场为1 00m 一 二层为0 65m 三层为0 75m 四层为1 00m 各层疏散净宽度计算 地下商场2000 0 70 0 85 1 00 100 11 90m一 二层商场5000 0 50 0 85 0 65 100 13 81m三层商场5000 0 50 0 77 0 75 100 14 44m四层商场3500 0 50 060 1 00 100 10 50m疏散楼梯净宽度设计依据 地下商场应 11 90m 三层及三层以下应 14 44m 四层商场应 10 50m 提示 商店面积折算系数计算取值依据商店性质和规模确定 高档专业商店 大型商店可取50 小型商店宜取70 11 1消防车道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 3 1高层建筑的周围 应设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 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 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4 1 7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 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 00m 进深大于4 00m的裙房 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住宅建筑规范 9 8 1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或至少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存在问题 高层建筑底部被高度大于5m 进深大于4m的裙房包围 示例某高层综合楼方案 11消防救援与消防设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0 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 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 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当确有困难时 应设置环行消防车道 11 2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水泵房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2 5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 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 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不低于1 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隔墙上的门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 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1 4 4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 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 也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 但应按本规范第7 2 5条的规定与其他部位隔开 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8 6 4独立设置的消防水泵房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附设在建筑中的消防水泵房应按本规范第7 2 5条的规定与其他部位隔开 消防水泵房设置在首层时 其疏散门宜直通室外 设置在地下层或楼层上时 其疏散门应靠近安全出口 消防水泵房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 5 1在高层建筑内设置消防水泵房时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隔墙和1 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并应设甲级防火门 7 5 2当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 其出口宜直通室外 当设在地下室或其它楼层时 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 消防控制室设置于地下自行车库内 无直通地面独立的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 防火门 示例某高层商住楼地下室 4 1 4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 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1 5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5 2 7设在高层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 通风 空调机房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 00h的隔墙 1 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设于首层或地下一层的消防控制室不靠外墙 无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通向楼内的门未设置甲级或乙级防火门 附设在楼内的消防水泵房不能直通安全出口 出入需穿越其它房间 如需穿越其它设备机房或需经长距离曲折通道到达安全出口 开向楼内的门未设置甲级防火门 表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1 5丁 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 4的仓库 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12 1民用建筑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商场等库房储存物品属丙类 如食品 纺织品 家具 电器产品等 特别是地下库房 未按规定划分防火分区 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1 3 条文说明 丙类储存物品包括可燃固体物质和闪点大于等于60 的可燃液体 其特性是液体闪点较高 不易挥发 火灾危险性比甲 乙类液体要小些 12民用建筑库房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3 2仓库的耐火等级 层数和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 应符合表3 2 2的规定 摘自表3 3 2仓库的耐火等级 层数和面积 8 5 1下列场的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除不宜用水保护或灭火者以及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 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可燃物品地下仓库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2 8地下室内存放可燃物平均重量超过30kg 的房间隔墙 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 00h 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7 6 3二类高层公共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7 6 3 4可燃物品库房 12 2民用建筑库房防火分区划分要求 1高层住宅消防电梯与剪刀梯合用前室的设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2塔式高层建筑 两座疏散楼梯宜独立设置 当确的困难时 可设置剪刀楼梯 并符合下列规定 6 1 2 3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 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 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 6 1 2条条文说明4 特别要提出的是 有少数设计在剪刀楼梯段之间不加任何分隔 也不设防烟楼梯间 还有一种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 两个楼梯均开在一个合用前室之内 这两种设计 都不利于疏散 不能采用 更不能推广 6 3 3 2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 其面积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00m2 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6 3 3条条文说明二 为使平面布置紧凑 方便日常使用和管理 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间可合用一个前室 为满足消防电梯的需要 规定了前室或合用前室必须有足够的面积 二建筑防火问题的研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 当确有困难时 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2条条文说明图例及说明2采用了剪刀楼梯的高层住宅户门 主楼梯间的门一般开向共同使用的短过道内 使过道具有扩大前室的功能 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是 所有的住户和过道 楼梯间 电梯井 相邻的墙都是有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具有防火墙的作用 各住户之间的分户墙 有足够高的耐火极限 各住户开向走道的户门 都采用防火门 防火门都设有闭门器 2宿舍建筑防火设计2 1安全出口的设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1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 该建筑单元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当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超过表5 3 11时 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表5 3 11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可设置1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1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住宅建筑规范 9 5 1住宅建筑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 建筑层数 建筑面积 疏散距离等因素设置安全出口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 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 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10层及10层以上但不超过18层的住宅建筑 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 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 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19层及19层以上的住宅建筑 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 2疏散楼梯间的设置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4 5 2通廊式宿舍和单元式宿舍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七层至十一层的通廊式宿舍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应设防烟楼梯间 2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宿舍应设封闭楼梯间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应设防烟楼梯间 七层及七层以上各单元的楼梯均应通至屋顶 但十层以下的宿舍 在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 则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1居住建筑的楼梯间设置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廊式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2层时 应设封闭楼梯间 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2其他形式的居住建筑当建筑层数超过6层或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m2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 楼梯间的门 窗为乙级防火门 窗时 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2 4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2 3安全疏散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 3 13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2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 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之间时 应按表5 3 13的规定减少5m 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 应按表5 3 13的规定减少2m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 不应大于表5 3 1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表5 3 13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 m 注 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 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 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 1 5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两个安全出口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