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语言——三大构成.ppt_第1页
形式语言——三大构成.ppt_第2页
形式语言——三大构成.ppt_第3页
形式语言——三大构成.ppt_第4页
形式语言——三大构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式语言主讲柏跃德 一什么叫构成 构成 CONSTRUCTION的词意 组合 形成 造型 构成的形成与发展 构成设计的观念 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 当时无论是在绘画还是设计中都主张以抽象的形式来表现 放弃传统的写实 1 本世纪俄国的前卫艺术运动CONSTUCTIVISM 俄文 1919 1930 译语 构成派 构成主义 构成艺术 2 荷兰的新造型主义 风格派DESTIJl 荷兰语 3 德国包豪斯的基础造形教育用的GESTALTUNG词汇 德文 译语 构成 现译为造形方法 4 1927年包豪斯的日本留学生水谷武彦等把俄国前卫艺术运动和德国包豪斯介绍到日本国 构成 词汇在造形教育中开始应用 称 构成教育 二构成教育的发展过程 亚洲 日本 1927年德国包豪斯基础造形教育介绍入国 1930年开始教授构成课程 受关注 1949年大 中 小学普及构成教育 1949年成立构成专业 培养四年制本科生 东京教育大学 高桥正人主持 1955年文化部教育大纲规定 普及美术教学三大科目 绘画 雕塑 构成1973年建立构成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筑波大学 中国 1978年日本的构成教育介绍入国 香港王无邪 1980年部分设计院校开始教授构成课程 受关注 1983年后设计院校普及构成教育 1990年请进日本构成专家任客座教授 广州 1991 1993年派遣教师留学日本研究构成学 广州 1991 1993年招收构成学本科生 广州 1996年招收构成学硕士生 广州 1998年亚洲基础造形学会 构成研究 国际学术会议在广州举行 韩国 1970年艺术院校实施构成教育 设计类大学的入学考试科目均采用 构成 为内容 教学内容与日本的构成教育基本相同 三构成学习什么 研究什么 1构成的造型特征 以纯粹的 非具象的点 线 面 色 光 空间等诸要素为造形语言 创造与表现视觉的 触觉的或者力学的以及二次元 三次元等的抽象造形 传达视觉与精神的双重性意念 2构成与基础造形词汇含义的双重性 构成 亦称为 基础造形 欧美国家称为 基础设计 其含义 1 共同性问题作专门研究 横向型 综合型思考的学术用语 2 研究方法从初步进入专题化 综合化 基础造形 并不等同于 造形基础 学美术的入门引导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指将既有的形态 点 线 面 体 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分解 组合 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组合形式 平面构成特点 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象的物象为特征 它是反映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有两方面特点 第一 它以知觉为基础 第二 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的活动 自觉地 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平面构成抽象形态分类 形态构成要素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平面构成中形态造型作品 其中要素可分为形 色 质感 形可进而细分为点 线 面 色又可以分为色相 明度 纯度 质感即肌理 一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形态构成要素之一点1 点的概念点表示位置 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 是最小的单位 在平面构成中 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它在对比中存在 通过比较显现 2 点的形态 性格和作用点在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小的 并且还是圆的 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 现实中的点是各式各样的圆点充实饱满没有方向性方点坚固静止稳固大方三角形点结实锐利方向明确多边形点活跃有力度想象丰富自由形的点自由灵活没明确方向感整体分为规则点和不规则点两类 点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3 点的错视由于点的大小或配置上的疏密将会给面带来凹凸感 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点的错觉 错觉是视觉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现象 由点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产生大小 远近空间等感觉 4 点的线化与面化点与点的距离较近时 视觉上产生了线的感觉 点的移动产生线 许多点的聚集又会形成面的效果 形态构成要素之二线 1 线的概念点的移动轨迹组成线 几何学中线只有位置 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 在构成中线的位置和长短变化可以表现出各种方向性和运动力 2 线的形态 性格和作用线的总形状 直线和曲线是最基本的线形 直线中又分为垂直线 水平线 斜线 曲线分为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直线锐利明快具有男性特征垂直线直接明确有上下升降感水平线安定宁静有广阔感倾斜线运动方向有速度感曲线柔软优雅轻快节奏具有女性特征几何曲线精密规则有现代感自由曲线轻快跳跃有节奏感 线自身的形态 均匀线 不均匀线 粗线 细线 渐变线等线在平面构成中有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线有着不同的情感性格 这一点在中国绘画中有着深刻地体现 粗线有力 细线尖锐纤细 并且细线有速度感 此外 线的粗细可产生远近关系 感觉上粗线在前 细线在后 线的粗细 浓淡 疏密产生空间感线是物体抽象化表现的有力手段 如果脱离具体的形来观察的话 可以发现 线本身就具有卓越的造型力 3 线的错视 灵活的运用线的错觉 可以使画面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有时则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以避免错视产生的不良效果 平行线在不同附加物的影响下 显得不平行 直线在不同附加物的景响下 成弧线状 同等长度的两条直线 由于他们两端的形状不同 感觉长短也不同 4 线的面化 线条在二维平面上密集排列就会形成面的感觉 平行排列的线形成直面形 交叉的及疏密变化的线条会造成曲面的感觉 形态要素之三面 1 面的概念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 面有长度 宽度 没有厚度 构成中面通常占据较大空间 因而面的形态具有主导视觉的重要作用 点 线 面的关系点移动呈线 线移动成面 面移动则形成立体 2 面的形态 性格和作用 面有规则面和不规则面之分 面的形态是多样的 不同形态的面在视觉上有不同的作用和特征 直线形面有简洁明了 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曲线形面具有柔软 轻松 生动的感觉 偶然形面自然生动直线形面几何直线形面自由直线形面几何曲线形面曲线形面自由曲线形面偶然形面 3 面的错觉 同样大小的圆 感觉上面大下面小 亮的大些黑的小些 用等距离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组成两个正方形 它们的长 宽感觉不一样 水平线组成的正方形给人的感觉稍高些 而垂直线组成的正方形则使人感觉稍宽些 点 线 面的应用图例 形式美法则 统一美统一是将矛盾对立的双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产生和谐 它使各种多样复杂的因素统一在一个完整 明快 圆满的意境之中 统一除了在视觉上对各元素的形态 色彩 材料组成的整体风格分辨之外 还要在复杂的 感觉效果 上形成统一 这种 感觉 是由各种要素的特殊个性形成的 把这些复杂的个性要素统一在一个格调之中 这就是统一美的秩序原则 使画面统一 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1 使用同样的技法与风格 或者同样的表现形式2 在对比中保留一个相近或者相似的因素 或者使某些要素相互渗透 或者存在着相互的过渡 对比美是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相对抗 在相对的矛盾中相异吸引 互相衬托而形成对立统一的现象 在构成中为了使形态生动 活泼 个性鲜明 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法则 对比的表现形式内容很多有形体方面 大小 多少 疏密 黑白 粗细 虚实 方向等 空间方面 材质方面 色彩方面等 我们在构成中当突出对比时就要注意调和的一面 调和可使各要素之间相互产生联系 彼此呼应 过渡 中和 使之真正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平衡美所谓平衡就是稳定的意思 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种 即对称 均衡 稳定 达到平衡的事物往往会给我们安定 平和 庄重肃穆的心理感受 在设计中 对称与均衡是构成形式美的一条重要法则 对于一件平衡的事物来说 其形状 方向 位置诸要素之间都要达到一种非常稳定的程度 韵律美在构成中线条的疏密 刚柔 曲直 粗细 长短和体块形状的方 圆 角 锥 柱的秩序变化 形式感和一致性意味着 押韵 的概念 同样也产生 韵味 由这些点 线 面 体的符号形象 在节奏的约束之下 构成中表现出静态 动态的趋势 也就形成了 旋律 的美感 比例美有关比例美的法则 经许多哲学家 美术家 数学家 心理学家的研究 在国际上一致公认为 古希腊时期所发明的黄金率比例关系具有标准美的感觉 数列分割黄金分割率的实际应用为2 3 3 5 5 8的近似值比例调和数列1 1 414 书籍 杂志等开本 等差分割1 2 3 4 5 6 等比分割1 2 4 6 8 10 费波纳齐数列1 2 3 5 8 13 等形等量分割 等差等比费波纳齐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组合 形态的组合和繁殖平面构成的单元式造型所研究的是同一形体所能创造的形态有哪些变化 以及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哪种类型的集合形态基本形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元素 基本形的设计应简练一些 复杂的基本形构成的画面会显得过于繁琐 基本形态的组合方法分为三类 加法 减法 加减综合法 形态的组合 加法 形态的组合 减法 形态的组合 加减综合法 形态的组合 正负形的关系一般而言形象占有空间 形象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平面上的形象称为 图 周围的空间称为 地 此时的 图 就是正形 实形 地 相对 图 来说就是负形 虚形 图 与 地 是共存的 正形与负形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基本形边与边连接组合起来 就会产生种种 负形空间 这可以提高造型效果 从图形与背景的关系来看也可以形成正负形 群化组合用相同的基本形 不同的数量 不同的组合方式 构成独立形态的方法 群化构成要简练 醒目 紧凑 严密 完整 美观 注意整体和外观美 平衡美 群化组合方式 对称群化组合错位群化组合并排群化组合方向变化群化组合 群化组合的应用 基本形设计 基本形 群化组合 三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平面构成是使形态有组织 有秩序的进行排列 组合 分解 因此它必须遵循一种原则和表现形式 骨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 即构成图形的组织框架 使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律组织编排 骨骼的作用一是固定基本形的位置二是骨骼线将设计的画面划分成大小形状相同或不同的空间 这个空间被称为骨骼单位 骨骼的分类按其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形式的骨骼和复合形式的骨骼按其结构可分为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性骨骼 按功能可分为有作用性骨骼和无作用性骨骼 形态与骨骼的关系在以确定的骨架上 研究形态的排列 组合关系 骨骼管辖基本形态的排列方式 骨骼与基本形犹如骨和肉的关系 相互依存 骨骼 单一骨骼 复合骨骼 规律性骨格 有着严谨的有数字关系的骨格线 包括 重复骨骼 近似骨骼 渐变骨骼 发射骨骼 特异 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 基本形按较自由的方式进行排列 主要强调形态的运动节奏与感情形式 如动势 对比 密集 韵律等 有作用性骨骼 无作用性骨骼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重复构成 渐变构成 发射构成 特异构成 空间构成等 重复构成相同或近似的形态和骨骼连续地 有规律地 有秩序地反复出现叫重复 重复构成的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 整齐化 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 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重复的形式重复分为单位基本形重复 单元基本形重复 近似形重复 重复的骨骼 单位基本形重复 一个基本形反复排列 单元基本形的重复 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形一组反复排列 近似形重复 近似是指基本形之间不是完全一样 而是在某些因素上有共同的特征 重复图例 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 有规律地循序变动 它会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渐变构成的形式基本形的渐变 基本形的形状 大小 方向 位置 色彩等都可以表达渐变的效果 骨骼的渐变 单元渐变 双元渐变 等级渐变 基本形与骨骼关系的渐变 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中 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 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 基本形的渐变1 形状渐变 由一个形态逐渐变化成另一个形态 2 大小渐变 依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 将基本形作大小序列的变化 给人以空间感和运动感 3 方向渐变 将基本形作方向 角度的序列变化 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 增加立体感和空间感 4 位置渐变 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做有序的变化 会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视觉效果 5 色彩渐变 基本形的色彩由明到暗渐次变化 骨骼的渐变骨骼线的位置依照数列关系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 往往产生令人眩目的效果 单元渐变 仅用骨骼的水平线或垂直线做单项序列渐变 双元渐变 也叫做二次渐变 即两组骨骼线同时渐变 等级渐变 将骨骼做竖向或横向整齐错位移动 产生梯形变化 折线渐变 将竖的或横的骨骼线弯曲或弯折 基本形和骨骼关系的渐变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中 将重复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 将渐变的基本形纳入渐变的骨骼中 渐变构成图例 发射构成发射是一种特殊的重复 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 发射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其一 发射有很强的聚焦性 画面中具有发射点 发射点可以是一个 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在画面内 也可以在画面外 其二 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 光学的动感 使所有图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发射构成的形式离心式 向心式 同心式 多心式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组合起来一起用 不同形式发射骨骼叠用 或者是不同发射骨骼与重复 渐变骨骼叠用都可以取得丰富多变的效果 有强烈的视幻效果 但要注意结构单纯 清晰 有序 方能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离心式 基本形从中心向外扩散 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中心 有向外运动感 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 它有直线发射和曲线发射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直线发射使人感到强而有力 有闪电的效果 曲线发射 由于线的变化使人感到柔和而变化多样且有一种运动的效果 向心式 基本形由四周向中心归拢 形成发射点在画面外的效果 同心式 基本形层层环绕一个中心 每层基本形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实际上是扩大的结构 扩散的形式 多心式 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 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 这种构成效果具有明显的起伏状 空间感也很强 发射构成图例 特异构成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中 变异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 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 使其形成鲜明反差 造成动感 增加趣味 即为特异构成 特异是相对的 是在保证整体规律的情况下 小部分与整体秩序不和 但又与规律不失联系 变异部分成为视觉焦点 特异构成的形式基本形的特异 大小特异 形状特异 色彩特异 骨骼特异 基本形的特异大小特异 形状特异 色彩特异 骨骼特异 特异构成图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