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双相_第1页
儿童青少年双相_第2页
儿童青少年双相_第3页
儿童青少年双相_第4页
儿童青少年双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青少年期双相障碍,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Biploar disorder,B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是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不低于成人,严重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学业和家庭功能以及同伴关系,患有双相障碍的儿童的物质滥用及自杀可能性会明显增高。,10年来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诊断率增加了10倍(Moreno 2007)研究证实双相障碍可以起病于儿童青少年前瞻性随访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与成人双相障碍有中到强度的连续性,流行病学,儿童青少年心境障碍是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双相障碍在1418岁青少年中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成人各类双相障碍患病率约5%-7%)情感障碍20%-54%首次发病在青少年期双相障碍10%起病在12岁之前10岁前发病者较少,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高峰年龄15-19岁。,临床表现,在症状表现方面和病程方面均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 从临床角度看 ,青春期前起病的双相障碍和成年期双相障碍的差异更大 ,而青春期以后起病的双相障碍和成人双相障碍的差异较小年龄越小其症状越不典型, 行为问题和心理生理问题越突出共病发生率高是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的特点之一,临床表现,儿童双相障碍的特点是易激惹、环性心境改变和伴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87%)青少年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抑郁症状较易识别躁狂症状表现复杂,易误诊或漏诊,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行为障碍突出症状表现极不典型伴有分裂症状(与心境不协调),临床表现,心境改变、易激惹、愤怒及植物神经症状和睡眠障碍是最常报道的症状成人双相障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即有清楚发作界限和痊愈界限的不连续抑郁,在儿童并不常见, 取而代之最常见的是抑郁躁狂的快速循环和混合性躁狂发作的长期维持,病程特点,首次发病多为抑郁发作,以后发展为躁狂或轻躁狂病程多为慢性非发作性,连续的循环快速循环发作(1年至少4次发作)24小时内循环混合性躁狂发作(躁狂和抑郁症状共存,至少1周)慢性躁狂(平均持续3.5年),青春期起病的双相障碍,80%为快速循环型58%为混合型躁狂发作期常伴精神病性症状共病ADHD及品行障碍多见46%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青春期前常有过抑郁,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诊断,没有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按照成人的标准进行诊断采用DSM标准诊断儿童双相障碍分类:双相障碍I型和双相障碍II型,DSM-5双相障碍诊断分类,双相I型双相II型环性心境物资所致双相障碍躯体疾病所致双相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障碍,儿童情绪易激惹状态,重性抑郁发作焦虑症ADHD或破坏性行为障碍孤独谱系障碍,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DMDD)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DMDD是儿童青少年期慢性、严重的情绪易激惹为特征,常起病于10岁前,存在于ADHD或破坏性行为障碍(对立违抗障碍),随年龄增长不会发展成为躁狂发作,可能发作为焦虑障碍或抑郁症,可有焦虑障碍或抑郁症的家族史,无双相障碍家族史。抗抑郁剂有效,而情绪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疗效不好,诊断要注意的方面,作为一种疾病的诊断,儿童青少年躁狂/抑郁情绪有时与正常的情绪变化难鉴别由于儿童青少年期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及共病较多,需要多视角切入,儿童及青少年双相障碍治疗,药物治疗 情绪稳定剂 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剂心理干预 环境调整 学业指导,双相障碍药物治疗的原则,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基础药物为心境稳定剂多数患者需要药物的联合治疗定期监测血药物浓度,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儿童青少年精神药物治疗注意问题,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评估风险与收益使用前向家长或监护人说明、告之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的作用药物治疗对认知、发育的副作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的资料十分有限,借鉴成人的研究结果文献报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单独治疗或合并治疗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根据临床经验和循证依据的实证指引药物选择,儿童青少年双相障碍药物治疗选择,对于双相I型躁狂发作或混合相(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首选单用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双相I型躁狂发作或混合相(伴精神病性症状)首选单用心境稳定剂合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单一治疗只有部分有效的患者可合并第二种心境稳定剂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三药合用适合于二药合用无效的患者以上治疗均无效或不能耐受者选用氯氮平治疗,抗抑郁剂的使用,抑郁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在心境稳定剂使用的前提下合用快速循环发作不宜使用,抗抑郁剂的使用,首选NDRIs、一线SSRIs 其它SNRIs、 NaSSAs、 TCAsSSRIs治疗抑郁障碍是否会增加自杀风险尚难定论持续治疗可提高青少年抑郁症的完全缓解率双相II型抑郁可用拉莫三嗪,FDA、 英国药品及卫生产品管理(MHRA)只批准氟西汀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 (8-17岁)FDA批准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 (12-17岁)MHRA建议帕罗西汀不用于 18岁以下儿童少年舍曲林和氟伏沙明已被美国 FDA批准用于儿童青少年强迫性障碍的治疗,抗抑郁剂(治疗青少年抑郁)中文说明书,氟西汀 18岁不推荐使用帕罗西汀 18岁不可使用舍曲林 对儿童建议较低剂量,尤其是6-12岁体重轻儿童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不推荐儿童使用,青少年慎用氟伏沙明 不推荐儿童使用米氮平 不建议儿童使用文拉法辛 儿童慎用,抗抑郁剂引起转相的危险因素,发病年龄小女性躁狂发作既往史双相I型家族史环性心境障碍情感旺盛气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境障碍频繁发作不典型抑郁症状频度高,SSRIs治疗临床监测,需要关注的症状 躁动,睡眠障碍,自杀FDA儿童治疗建议 开始1月每周访问 随后双周访问 施用“最小剂量”以减少用药风险 密切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