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论文-宋金以前著名医家及方书述略【摘要】 宋金以前古方文献研究在中医药文献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宋金以前著名医家及方书进行了全面梳理,认为宋金以前最著名的医家及方书主要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陈延之的小品方,陶弘景的补阙肘后百一方,孙思邈的千金方,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许叔微的类证普济本事方,刘完素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 【关键词】 宋金以前 著名医家 方书 文献研究在中国医学史上,宋金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早期中医文献,包括古方文献,在宋金时代尚能窥见原貌。宋金以前(至1279年南宋灭亡前,后同)古方因其质朴严谨、屡有效验,向为历代医家所倚重。如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六版)1共收正方209首,其中宋金以前古方就有130首,比例高达62.2%;附方148首,宋金以前古方72首,也占近50%。由日本厚生省监修、列入日本健康保险用药范围的现代日本汉方处方手册2收方210首,其中我国宋金以前古方计130首,比例高达61.9%。因此,对宋金以前著名医家及方书进行全面梳理,对研究宋金以前中医古方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选择标准 古方文献在流传中一再被翻刻或传抄,出现多种版本,表明该文献被后世认可的程度较高,并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该文献的价值。因此,笔者首先参考薛清录主编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3和裘沛然主编的中国医籍大辞典4等,调查了宋金以前方书的版本流传情况,如伤寒论共21种版本,金匮要略方论和肘后备急方均有28种版本,备急千金要方有41种版本,千金翼方有19种版本,等等。但文献价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以现存版本的多寡作为判断标准。如苏轼、沈括所编的苏沈内翰良方共28种版本,但苏轼和沈括并非医家,该书的广泛流传更多地是因为作者在文学史和科学史上的盛名。再如银海精微一书因托名孙思邈所著,版本竟达40种之多,甚至超过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另外,秦汉之际,竹简韦编,书之成也实难,而得之者每藏诸金匮,秘于灵兰,书之传也更难。如仲景著伤寒,八百年秘而不传,至宋始得刊行。之后,虽有印刷术问世,然权贵垄断,市贾索价,书之刊行诚非易事,故许多早期重要医著终致失传或未能广泛流传。再如李杲之东垣试效方,系其经验效方集,经其弟子、名医罗天益辑录整理,成书于元代至元三年(1266年),现存版本仅2种,与李氏在医学史上的盛名显然不相称。因此,笔者同时从学术地位和临床经验等方面对宋金以前主要医家及(或)方书进行了考证,医学史及学术史著作参考了李经纬、林昭庚主编的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5,傅维康主编的中国医学史7,任应秋主编的中医各家学说7,裘沛然主编的中医历代各家学说8及严世芸主编的中医学术史9等。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结果进行分析,遴选出宋金以前较著名的医家及方书。 医家、方书述略 汉以前 汉以前著名医家主要有:医缓、医和、扁鹊、淳于意、华佗、郭玉、张仲景等。由于年代久远,多数医家仅有片断事迹记载,并无医著流传,只有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得以流传,且历代均有高度评价,如梁代陶弘景说:“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10宋代陈振孙赞誉伤寒论道:“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直斋书录解题)清代徐大椿评价金匮要略说:“其治病无不精切周到,无一毫游移、参差之处,实能洞见本源,审察毫末。故所投必效,如桴鼓之相应,真乃医方之经也。”(医学源流论金匮论)后世将仲景称为“医圣”,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称为“经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又名肘后救急方、肘后救卒方、肘后急要方、肘后要急方,约成书于4世纪初,近两个世纪后,梁代陶弘景整理增补为补阙肘后百一方,至金皇统四年(1144年),杨用道再次增订,附方依类散入书中,改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现在流行的本子,杨用道增辑的部分与原书未曾混淆,而葛洪和陶弘景各人所撰的内容已无从分辨,且该书历代刻本较多,现另有尚志钧补辑的补辑肘后方,已接近了该书原貌。陈延之的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首见于隋书经籍志,约成书于刘宋孝建元年(454年)至元徽元年(473年)之间,在唐代得到广泛流传,并为医家所重视。如宋高保衡、林亿等在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说:“臣曾读唐令,见其制,为医者皆习张仲景伤寒、陈延之小品。”11可见在唐代,陈延之小品方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相当地位。后世许多方书,如陶弘景增补的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诸病源候论,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朝鲜许浚的东医宝鉴,均引用了小品方的内容。近人高文铸有辑佚本,已基本恢复了原貌。 此外,晋末刘涓子的刘涓子鬼遗方,后经南北朝时齐人龚庆宣整理,于南齐永元元年(499年)成书,且现存多种版本之间出入较大。南齐褚澄所撰褚氏遗书,因其成书过程较为离奇,故对其真伪及评价尚有分歧。北周姚僧垣的集验方,二十五史周书姚僧垣传称姚氏“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前后效验,不可胜记。声誉既盛,远闻边服,至于诸蕃外域,咸请托之”,可惜原书早佚。此外,该时期著名医家尚有王叔和、皇甫谧、徐氏八世等。王叔和的主要贡献一是撰写了脉经,一是编次伤寒杂病论;皇甫谧的主要传世著作为针灸甲乙经;徐氏八世的著作多已失传,传世的著作主要有徐之才的药对,为中药专著。 隋唐五代时期 该时期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医家主要有巢元方、孙思邈、王焘、陈藏器、王冰、李、孟诜、鉴真等8位。由于年代久远等诸多原因,许多重要著作未能流传,如隋政府主持编修的四海类聚方,共2600卷,篇幅之巨可谓空前绝后,惜因当时雕版未行,未能流传。现存的重要古方文献主要有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病源证候学专著;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是我国注释黄帝内经的早期著作;药物学方面著作主要有:苏敬等集体修撰的新修本草、陈藏器的本草拾遗、韩保升等的蜀本草、李的海药本草及孟诜的食疗本草等;临证各科也出现了一些总结性的专著,如昝殷的经效产宝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产科专著,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蔺道人的理伤续断方集唐以前伤科成就。鉴真则在中医药向日本的传播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所著鉴真秘方未能流传。该时期在中医药实践成就上,当以孙思邈为最著。孙思邈具有80余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博览群书,其所著千金方中许多方剂成为后世医家常用的名方,也有不少方剂被后人应用化裁而发展为新方,在中国医学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与孙思邈相比,王焘的贡献则主要在医史文献学方面。 两宋时期 现存宋代政府组织编写的方书有3部: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前两书是广泛收集医方的巨著,其中也难免夹杂了不少不切实际的成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初是宋代“卖药所”的配方蓝本,迨至大观年间(11071110年),宋政府诏令裴宗元、陈师文等对原书加以校订整理而编成,前后共经6次修订,书中所载方剂及其剂型均来源于实践,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特别是书中很多方剂立法完善,配伍缜密,代表了当时中医方剂学的成就,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后人称该书“官府守之以立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成俗”12,足见其对宋代医学影响之广泛和巨大。 宋代个人方书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严用和的济生方,苏轼、沈括的苏沈良方,王硕的易简方,张锐的鸡峰普济方,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王的是斋百一选方,王衮的博济方,杨的杨氏家藏方,王贶的全生指迷方,吴彦夔的传信适用方,等等。其中许叔微因少时父母双双染病而亡,故“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普济本事方序),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辑生平历验之方,且附记当时诊疗之事实而成普济本事方一书,其内容精炼求实,很快盛行于天下,甚至有取代局方之势。 宋代临床各科也出现了不少价值很高的专著。外科方面,主要有约撰于乾道六年(1170年)的卫济宝书,原撰人佚名,后由东轩居士增注;李迅于庆元二年(1196年)撰写的集验背疽方,原书已佚,现存四库全书辑佚本。妇科方面,本时期专著较多,较为引人注目的主要有杨子健的十产论,约成书于元符元年(1098年);朱端章的卫生家宝产科备要,约成书于淳熙十一年(1184年);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约成书于嘉熙元年(1237年)。儿科方面,亦出现了许多专著,最具代表性的当推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该书由钱乙弟子阎孝忠整理而成,约成书于重和二年(1119年)。该书不仅对儿科理论和临床实践有精辟的论述,在方剂学上也颇有建树,以善于化裁古方和创制新方为长,明代熊宗立甚至称之为“活幼之筌蹄,全婴之轨范”13,对其作了高度评价。此外,刘的幼幼新书,约成书于绍兴二十年(1150年),是一部大型儿科著作;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约成书于1093年;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约成书于1253年;曾世荣的活幼心书,约成书于1294年,等等。五官科方面,代表性著作主要有银海精微,作者不详,托名孙思邈撰。 该时期最著名的医家莫过于生活于南宋灭亡前的刘完素、张从正和李杲。刘完素以善用寒凉著称,但在临证中又非常重视辨证,合理用药,他指出:“大凡治病必求所在,中外脏腑经络皆然。病气热则除其热,寒则退其寒,六气同法,泻实补虚,除邪养正,平则守常,医之道也。”14其代表医著主要有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其中记载了他的不少自创新方。张从正精心研究内经、伤寒论等著作,结合自己的长期医疗实践体会,提出一整套侧重于攻邪的理法方药,治病善奇中,擅用汗、吐、下三法,誉满医林,著有儒门事亲一书。李杲善用甘温补脾的方法治疗内伤诸病,被后世誉称“补土派”,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李氏著述较多,主要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此外尚有其弟子罗天益将其验方整理而成的东垣试效方(1266年)。 小 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宋金以前最著名的医家及方书主要有:张机(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葛洪(稚川、抱扑子)的肘后备急方,陈延之的小品方,陶弘景的补阙肘后百一方,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钱乙(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许叔微(知可)的类证普济本事方,刘完素(守真、通玄处士、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张从正(子和、戴人)的儒门事亲,李杲(明之、东垣老人)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以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考文献】 1 段富津主编方剂学(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M.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 顾旭平译现代日本汉方处方手册K.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9.3 薛清录主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W.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4 裘沛然主编中国医籍大辞典K.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 李经纬,林昭庚主编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 傅维康主编中国医学史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7 任应秋主编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8 裘沛然主编中医历代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 严世芸主编中医学术史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加盟店经营管理规范合同
- 城市更新中的不动产登记专题学习
- 大学空中面试题库及答案
- 美术教学色彩课件
- 心力衰竭培训课件
- 关于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 卫生院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
- 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
- 村里安全生产排查
- 北京交警事故处理电话
- translated-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中文版2022.V5)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LY/T 2121-2013檀香栽培技术规程
- GB/T 8312-2002茶咖啡碱测定
- 护士注册健康体检表下载【可直接打印版本】
- 预计财务报表编制及分析课件
- 骨科出科试题带答案
- 河道基槽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现代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种质基础概要
- GB∕T 4162-202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 中医治疗室工作制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