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滋病职业暴露,皮肤三科 赵平,概念,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简称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983年,人类首次发现HIV。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传染源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含HIV的实验室样本、生物制品,器官等.,传播途径 1 、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2、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 3 、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4 、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 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哪些行为不会传播HIV,握手 拥抱 礼节性亲吻 同吃同饮 共用厕所和浴室 共用办公室 共用公共交通工具 共用娱乐设施 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艾滋病,艾滋病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的疾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眼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除免疫系统病变,还包括多系统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和恶性肿瘤(包括卡波氏肉瘤、恶性淋巴瘤和子宫颈癌),构成了艾滋病复杂的临床表现。,我国相关劳动卫生法规,卫生部2004.06.16.卫医发【2004】108号文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艾滋病职业暴露,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 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 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艾滋病职业暴露,1、护士在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抽血、注射时,被针头刺伤;或其伤口接触到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含血体液。 2、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的血液或含血体液溅到医务人员的眼睛里。,哪些情况不会发生职业暴露,1、在不直接接触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情况下给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做常规体检2、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尿液或汗液3、关怀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和他们谈话、握手。,HIV职业暴露的预防,普遍性防护原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1、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2、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3、认真洗手 4、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5、安全处置废弃物,护理人员防护要点,1、实施护理时护士应衣帽整齐2、护士操作时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3、进行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时,注意使用锐利针具,不要误伤自己4、加强手的依从性5、用后的针具应置于坚硬的锐器盒,统一消毒毁形处理,规范操作,手持注射器, 针尖不正对他人。 操作后不得直接用双手回套针头、针帽, 以免误伤; 使用留置针做静脉穿刺后立即将针芯放入锐器盒, 防止针刺伤; 不可徒手捡拾碎玻璃、刀片、缝针等锐器。不可徒手安装、取下刀片, 应用持针钳夹持。 熟悉掌握锐器操作技术。传递手术刀应手持刀把, 刀刃向下水平传递或放于弯盘内传递。 传递持针钳应将缝针的尖端朝向手心, 针弧朝手背, 勿伤及自己或术者;,针头刺伤与HIV感染的关系,被针头刺伤后是否会感染HIV主要取决于:针头是否被HIV污染;针头的特性(空心或实心); 刺伤的深度;针头上有无可见的血液及血液量的多少;感染源患者的感染阶段以及被伤者的遗传特性有关。,HIV职业暴露的处理,1、局部处理: 伤口: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伤口冲洗后应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粘膜 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紧急处理可以减少80%的感染,HIV职业暴露的处理,2、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必要时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3、同时做好事故记录向主管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汇报。,职业暴露评估,1、确定暴露级别 2、确定暴露源级别 3、推荐用药方案,艾滋病职业暴露级别,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HIV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1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HIV职业暴露处理原则,1、及时处理原则。2、报告原则。3、保密原则。4、知情同意原则,职业暴露后监测,HIV职业暴露发生后,应立即抽取被暴露者的血样作HIV抗体本底检测,以排除是否有既往HIV感染;如检测结果阴性,不论经过危险性评估后是否选择暴露后预防用药,均 应在事故发生后第6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抽取血样检测HIV抗体,以明确是否发生HIV感染。,职业暴露后监测,事故发生3个月后HIV抗体检测未阳转,提示职业暴露性HIV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应继续观察12个月;若12个月后未出现阳转,可排除职业暴露性HIV感染。,各事故处理单位在每年的7月5日和次年的1月31日前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