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入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近远期疗效对照 不同入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近远期疗效对照李毅(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001)摘要目的:研究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接受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后其近期、远期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取xx年12月-xx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n=15),将后内侧入路方式和前外侧入路方式分别用于2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等。 结果:本实验2组患者骨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来看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来看2组患者远期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组间比较,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接受后内侧入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风险较小,患者身体恢复较快,同时无论是近端疗效还是远端疗效均突出,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踝关节恢复情况,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胫骨远端Pilon骨折;近远期疗效;内侧入路方式;外侧入路方式:R683.42:B:16736567 (2019)17002902DOI编码:10.13214/j.ki.cjotadm.2019.17.016近年来从骨折病症患病人群来看,以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居多1,其所占比例高达10%左右2。 该骨折类型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特殊性,患者关节通常呈粉碎性骨折状态,疼痛感明显3,同时关节骨折周围部位的软组织结构均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4。 不同手术方案对于骨折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目前后内侧入路方式效果较好5,本文就此展开讨论研究。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xx年12月-xx年12月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3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均n=15),该分组方法已经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通过。 纳入标准:安排所有患者接受X线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能够将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对于本实验所有患者及直系亲属均知晓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肾脏等基础性疾病患者不准予参与;伴随胸部损伤、腹部损伤患者不准予参与实验;患有传染类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不准予参与实验;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不准予参与实验。 观察组男9例、女6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数(39.51.1)岁;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范围22-59岁,平均数(40.51.2)岁。 实验研究前查阅所有患者基础信息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实验可比性均突出。 2方法:1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 医护人员安排所有患者接受X线检查,确定患者骨折部位及骨折程度,同时对其患肢红肿部位予以基础处理;临床治疗中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合并踝关节脱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先对患者行跟骨牵引处理,随即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医护人员与患者及直系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流程等,消除患者心中担忧、疑虑等情绪后安排手术。 帮助患者采取完全仰卧位姿势接受手术,同时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待麻醉效果达到最高峰值后行手术切口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先对患者行准外侧切口处理,确定患者骨折情况后对其腓骨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复位,完成上述操作后患者患肢呈现出明显“蛙式”体位;观察患者临床表现,随即再对其行内侧切口操作,通常该切口形状以弧形为主,其切口的起始点和重点分别为跟腱及内踝间中点处,为了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一般要控制切口长度大小不超过该8cm。 在行内侧切口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避免造成患者三角韧带深层损伤,影响手术效果。 随即医护人员通过内侧切口将深筋膜切开,将胫后肌腱牵拉保证骨折部位后踝能够完全裸露出来,对其塌陷骨块进行复位固定,同时为患者选取相应规格钢板将骨折部位予以固定。 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后对患者骨折部位拍片,确保骨折部位已经完全复位后医护人员对切口进行缝合、包扎、术毕。 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 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实施,需要将其患肢一侧臀部垫高,同时对患者做切口处理,通常切口位置为腓骨前缘即可。 经切口切开深筋膜并行腓动脉结扎处理。 完成上述操作后医护人员将患肢部位骨膜分离同时切开关节囊,保证骨折部位能够完全裸露出来,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操作。 同时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程度,确保完全满意后术毕。 3观察指标: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近期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和远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等,将上述指标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4统计学处理:实验研究时将SPSS19.0统计学软件应用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xs)分别用x2和t检验,结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5.1不同组别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本实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近期疗效相似,见表1。 表12组别患者近期疗效对比(xs)组别例数骨折愈合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1512.12.15.11.3观察组1512.33.35.01.5t0.1980.195p0.8450.8475.2不同组别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本实验观察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组别例数切口拐角组织坏死切口感染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150 (0)1(6.67)6.67(1/15)观察组153(20.0)5(33.33)53.33(8/15)x27.778P0.0015.3不同组别患者远期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远期疗效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远期疗效相近,见表3。 29万方数据表32组患者远期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n,%)组别例数恢复优恢复良恢复可恢复差恢复优良率对照组159(20.0)4(20.0)2(13.33)0 (0)86.67(13/15)观察组1510(66.67)4(26.67)1(6.66)0 (0)93.34(14/15)x20.370P0.543讨论近年来,我国每年患有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越来越多,青少年或中年人群是该病症的高发群体6。 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主要是由于旋转应力造成的,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垂直暴力引起的7。 骨折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受到较大损伤,踝关节软组织部位受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发育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由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部位存在一定特殊性,其对于手术方案的选取及操作均具有较高要求8。 目前,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临床常见的手术方案以后前外侧入路方式和后内侧入路方式为主,本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取这2种手术方案治疗,结果显示,近期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实验结果中能够看出无论是外侧入路方式还是后内侧入路方式,其近期疗效均较好,从长远角度来讲相比较而言后内侧入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质量更优。 在后内侧入路手术方式应用过程中其能够通过切开深筋膜进行后肌腱牵引后能够保证骨折部位完全裸露出来,这一操作能够成功避开患者踝关节神经血管组织部位,不会对其造成损伤,最大程度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该手术方案应用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部位治疗中还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胫骨远端Piilon骨折患者接受后内侧入路方式手术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较好,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参考文献1黄将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J.河南外科学杂志,xx,22 (3):97-98.2陈冲.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手术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xx,14 (34):80-81.3焦尚东.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手术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xx,3 (55):10933,10935.4张鹍.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手术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xx,22 (30):37-38.5詹志川,叶鸿风,朱俊峰,等.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手术疗效J.中外医疗,xx,36 (27):13-15.6杜国聪,李启中,伍世全,等.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xx,15 (6):719-723.7谈俊.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对患者运动功能影响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xx,11 (20):72,74.8汪东,黄环宇,鞠均海,等.解剖型钢板和锁定钢板在胫骨远端Pilon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xx,14 (36):1-2.作者简介:李毅,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创伤骨科研究,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鹅岭北路41号,邮编:516001,电话邮箱:liyili007163.:2019-02-26自体骨膜-骨组织复合体移植技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杨波宋斌熊兴富刘晓峰(秭归县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600)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骨膜-骨组织移植技术在小腿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xx年12月1日至今对22例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自体骨膜-骨组织复合体技术。 结果:22例均获得平均18个月随访,其中骨折复位情况应用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估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6例,复位一般6例。 除了1例再次摔伤内固定断裂,其中21例均在术后16-18周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按照AOFAS评分评定临床疗效: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3例(均为Rue-di-ALLgoweIII型骨折)。 结论:自体骨膜-骨组织复合体移植技术治疗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PILON骨折;骨膜;成骨细胞;MIPPO技术;锁定钢板:R683.4:B:16736567 (2019)17003002DOI编码:10.13214/j.ki.cjotadm.2019.17.017PILON骨折是指由于轴向的压缩伴有剪切和旋转的合力导致胫骨干中远端及踝关节的损伤。 由于PILON骨折解剖部位及致伤机制复杂特殊,骨折后并发症多,致残率高,常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与入路的研究较多,如双入路,前外侧,标准入路,有限切开及MIPPO技术,外架等。 PILON骨折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骨折断端骨量丢失,骨质缺损,骨膜肌肉腱膜的破坏严重,而在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软组织,合理利用小腿远端容积封闭内固定材料,恢复骨量,促进伤口愈合及骨折愈合为术中难点。 笔者医院为县级基层医院,PILON骨折为常见病及多发病,笔者自xx年12月1日至今对22例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自体骨膜-骨组织复合体技术,获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9-66岁。 平均40.5岁。 骨折均按照Rue-di-ALLgowe分型:II型15例,III型7例。 根据4柱理论分型:单柱3例,双柱10例,3柱7例,4柱2例,其中11例合并腓骨骨折。 全部在术前常规跟骨牵引,消肿及皮肤皱褶出现后手术,术前消肿时间7-14天,平均10.5天。 所有患者均行小腿及踝关节X线片,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形态及关节面塌陷的情况。 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仰卧位,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