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doc_第1页
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doc_第2页
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doc_第3页
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doc_第4页
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 县县 XXXX 煤矿煤矿 扩扩建建工工程程初初步步设设计计 修修改改 说说明明 XXXXXXXX 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目目 录录 一 原初步设计和专篇的批复情况一 原初步设计和专篇的批复情况 1 二 初步设计修改项目二 初步设计修改项目 1 三 修改项目的设计 验算三 修改项目的设计 验算 3 一 矿井通风验算 3 二 运输机车修改 16 三 提升绞车修改 21 四 架空乘人装置修改 31 五 压缩空气设备修改 35 六 排水设备修改 39 七 供电系统修改 48 八 井下安全避险系统 56 九 其它 57 附件目录 附件目录 1 XX 省经委川经煤炭函 2009 1300 号文 关于 XX 县 XX 煤矿 扩建工程初步设计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含开发利用方案 的批复 2 XX 煤矿安全监察局川煤监审批 2009 404 号 关于 XX 县 XX 煤矿 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3 关于 XX 县 XX 煤矿扩建工程项目开工备案通知书 乐市煤开工备 字 2009 30 号 4 乐市经信 2010 198 号 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公布 2010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 5 采矿许可证 C5100002009111120045020 6 XX 煤矿煤层情况变化说明 图图 纸纸 目目 录录 序号名 称图 号比 例 1 矿井开拓方式平面图 修改 TC11015 109 11 2000 2 开拓方式剖面图 修改 TC11015 109 21 2000 3 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 修改 TC11015 163 11 2000 4 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修改 TC11015 163 21 2000 5 通风系统及网络示意图 投产时期 修改 TC11015 171 1 示 意 6 井下供电系统图 修改 TC11015 201 2 示 意 1 一 原初步设计和专篇的批复情况一 原初步设计和专篇的批复情况 由 XXXX 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 XX 县 XX 煤矿扩建工 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已经 XX 省经济委员会以川经煤炭函 2009 1300 号文批复 安全专篇已经 XX 煤矿安全监察局以 川煤监审批 2009 404 号文件批复 二 初步设计修改项目二 初步设计修改项目 根据矿方申请 结合矿井实际 我院在不改变初步设计开拓方案 的前提下 对原 XX 县 XX 煤矿 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进行 部份修改 1 主要修改原因 矿井扩建工程中 得知矿井原设计首采工作面北西部分为顺兴煤 矿所采 采空区存在积水 XX 煤矿工作面只能降低开采标高布置 在 160m 标高施工中 揭露 K2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较大 如果工作 面采用俯斜开采 涌水积聚在采煤工作面 可导致无法采煤 需要改 变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式 改俯采为仰采 因此水平标高也相应修改以 利开采 鉴于上述主要原因 因此对原初步设计进行部份修改 2 主要修改项目 详细修改项目见表 2 1 表表 2 12 1 初步设计修改项目对照表初步设计修改项目对照表 序 号 修改 项目 原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修改修改原因 1 井口 标高 主斜井标高 370m 副斜井标高 370 98m 回风 斜井标高 372 8m 主斜井标高 374 9m 副 斜井标高 374m 回风斜井标高 373 5m 经有测量资质的 单位实测而得 2 三水平 标高 三水平标高 170m 三水平标高 160m 根据变化后的煤层 赋存条件作相应修改 3 采煤 方法 倾向长壁采煤法 俯采 倾向长壁采煤法 仰采 K2 煤层顶板砂岩裂 隙水较大 如果俯采 涌水会积存在工作面 无法采煤 而仰采则 涌水浸入采空区 2 序 号 修改 项目 原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修改修改原因 4 巷道支 护及断 面形状 主 副斜井 回风斜井 回风石门半园拱砌碹或锚喷 支护 水平回风巷 水平运 输巷道半园拱砌碹支护 带 区运输巷 带区回风巷道梯 形断面 金属支架支护 主 副斜井 回风斜井 回风石门 水平运输巷道半园 拱锚喷支护 水平回风巷 带 区运输巷 带区回风巷 采面 巷道梯形或矩形断面 金属支 架或无腿金属梁加锚网支护 根据巷道围岩岩性 确定 详见主要巷道 断面图册 TC11015 122 5 带区运 输大巷 运输方 式 带区运输大巷采用蓄电 池式电机车牵引 1t 矿车运 输 带区运输大巷采用皮带运 输机运输 皮带运输机运输 量大 安全经济 可 以适应巷道坡度的较 大变化 6 人员定 位系统 未设计 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型号 为 KJ151 按安监总煤装 2011 15 33 号文 规定 7 紧急避 险系统 未设计 投产时避难硐室布置在 160m 运输大巷一侧岩层中 其它采 掘工作面每隔 1000m 设置的避难硐室在进行带区设 计时确定其位置 按安监总煤装 2011 15 33 号文 规定 8 机车运 输 原设计采用 CTY5 6G 型矿用 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选用 CCG3 0 600FB 型矿用 防爆柴油机钢轮机车 利用已购买设备 9 提升绞 车 主斜井提升绞车选用 JTP 1 6 1 2 型单滚筒矿用提 升绞车 电动机功率 160kW 最大静张力 45kN 滚筒直径 1 6m 宽度 1 2m 绳速 3 4m s 主斜井选用 1 台 JTP 1 6 1 2 24 型单滚筒矿用提 升绞车 电动机功率 132kW 最大静张力 45kN 滚筒直径 1 6m 宽度 1 2m 绳速 2 5m s 因斜长发生变化 重 新选择设备 10 架空乘 人装置 副斜井选用 1 台 RJY30 24 494 型煤矿用固定抱索 器架空乘人装置 副斜井选用 1 台 RJY30 35 600 型架空乘人装置 因斜长发生变化 重 新选择设备 且该设 备已购买 11 压缩空 气设备 2 台 SA 75W 型螺杆式空 气压缩机排气量 12 8m3 min 排气压力 0 85MPa 电机功率 75kW 1 台工作 1 台备用 3 台 SA 120A 型螺杆式空 气压缩机排气量 21m3 min 排 气压力 0 85MPa 电机功率 110kW 2 台工作 1 台备用 按安监总煤装 2011 15 33 号文 规定设计完善字全监 控 人员定位 压风 自救 紧急避险系统 12 主排水 泵 170m 水泵房选用 3 台 MD25 30 9 型主排水泵 该水泵电机功率为 37kW 额定流量为 25m3 h 额定扬 程为 270m 额定效率 54 160m 水泵房选用 3 台 MD46 30 9 型主排水泵 该水泵电 机功率为 55kW 额定流量为 46m3 h 额定扬程为 270m 额 定效率 70 水平标高修改 利 用已购买设备 且增 加了排水能力 减少 了排水时间 13 电源线 路 来自向平火电厂电源 电压 10kV 供电距离 10km 采 用一趟 LGJ 3 70 型架空线 路输送至主井口变电所 该矿向平火电厂电源为 6kV 且供电距离为 5km 架空 线为 LGJ 3 120 型 矿方重新提供供电 协议 经效核计算满 足要求 3 序 号 修改 项目 原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修改修改原因 14 地面变 压器 原两回路均为 10kV 地面 安设 2 台 S11 500 10 0 4 型电力变压器 其中一回修改 6kV 后 增加 1 台 S11 1250 6 10 型变压器 同时地面变电所修改为 2 台 S11 630 10 0 4 型电力变压器 因地面部分设备修 改 功率变化 重新 计算满足要求 15 井下供 电 井下 170m 水泵房变电所安 设 2 台 KBSG 100 10 0 69 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 在 1304 材料上山绞车房配 电点安设 1 台 KBSGZY 50 10 0 69 矿用移动变电 站和 1 台 KBSGZY 315 10 0 69 矿用移动变电 站 在 1303 材料上山绞车 房配电点安设 2 台 KBSGZY 50 10 0 69 矿用移动变电 站和 1 台 KBSGZY 315 10 0 69 矿用移动变电 站 在中央变电所安设 2 台 KBSG 630 10 0 69 型矿用隔爆 型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的负荷 率为 82 2 85 保障系数为 1 22 满足要求 供带区内所 有设备用电 另安设 2 台 KBSG 50 10 0 69 矿用隔爆型 干式变压器 变压器的负荷率 为 66 85 保障系数为 1 52 满足要求 做各掘进工 作面局部通风机两回路的 三 专 电源 因井下采掘部署及 部分设备发生变化 重新修改井下供电系 统 三 修改项目的设计 验算三 修改项目的设计 验算 一 矿井通风验算 一 矿井通风验算 根据乐山市经济委员会乐市经信 2010 198 号关于公布 2010 年 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5 41m3 t 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0 471m3 min XX 煤矿属低瓦斯矿井 初步设计预测投产水平为高瓦斯 故按高瓦斯矿井设计 160m 水平 投产后经瓦斯鉴定如为低瓦斯则按低瓦斯矿井对设计做相应的修改 根据 XX 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于 2007 年 10 月出具的煤尘 爆炸性鉴定报告和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 矿井所采煤 层无煤尘爆炸性 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 级 属不易自燃煤层 矿 井开拓新水平揭露各煤层时应及时进行煤层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鉴定 工作 并根据鉴定结果对安全装备和设施进行相应的修改 本矿为低瓦斯矿井 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 矿井无冲 4 击地压危险性 矿井扩建工程中 得知矿井原设计首采工作面北西部分为顺兴煤 矿所采 采空区存在积水 XX 煤矿工作面只能降低开采标高布置 在 160m 标高施工中 揭露 K2 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较大 如果工作 面采用俯斜开采 涌水积聚在采煤工作面 可导致无法采煤 需要改 变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式 改俯采为仰采 因此水平标高也相应修改以 利开采 鉴于上述主要原因 因此对原初步设计进行部份修改 与原 设计方案比较 投产工作面个数仍为 1 个对拉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个 数仍为 3 个 巷道断面没有改变 本次修改仅作局部修改 矿井通风困难时期 后期 的总需风量 与原设计保持一致 矿井通风困难时期 后期 通风阻力也没有发生 变化 故本次通风困难时期 后期 通风内容不做修改 参照原设计 执行 通风容易时期 投产时期 矿井总风量和通风阻力有一定的变 化 现做如下验算 矿井风量计算方法依据 煤矿安全规程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按照 90kt a 的生产能力进行配风 1 通风容易时期矿井总风量计算 1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矿井需要风量 Q 4NK 公式 1 式中 Q 矿井总供风量 m3 min N 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取 69 人 4 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 m3 min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 1 2 将各参数值代入公式 1 计算矿井需要风量 5 Q 4 69 1 2 331 2m3 min 2 按采煤 掘进 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进行计算 Q Q采 Q掘 Q硐 Q它 K 公式 2 式中 Q 矿井总供风量 m3 min Q采 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m3 min Q掘 各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m3 min Q硐 独立通风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 m3 min Q它 除采掘硐室外其它需风量总和 m3 min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 1 2 1 采煤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矿井布置有 1 个对拉采煤工作面 本次设计按采面风流中的瓦斯 二氧化碳有害气体的浓度 炸药消耗量 风速以及温度 每人供风量 分别计算 其计算相关参数参照原生产采面选取 由于采面两翼的气 候条件 瓦斯涌出量 工作面采高 工作面斜长及采煤工艺均无较大 差异 故对采煤工作面两翼的需风量不作分别计算 采煤工作面的需 要风量计算为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 100 q采 Kc 公式 3 式中 Q采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 min q采 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期涌出量 本次设计按预测绝对瓦斯涌 出量 0 648m3 min 进行计算 Kc 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即该工作面瓦斯 6 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比 采用炮采取 Kc 1 8 将各参数值代入公式 3 计算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Q采 100 0 648 1 8 116 64 m3 min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采 60 Vc Sc Ki 5 4 式中 Q采 采煤工作面需要的风量 m3 min 60 每分钟时间 s Vc 回采工作面适宜风速 m s Sc 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 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 均值计算 m2 Ki 回采工作面长度系数 采煤工作面长度为 80m 取 Ki 1 0 采面温度为 23 取 Vc 1 55m s 最大控顶距为 4 2m 最小控顶距为 3 2m 平均控顶距 为 3 7m 平均采高为 0 7m Sc 3 7 0 7 2 59m2 将上述各参数值代入式 5 4 中计算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Q 采 60 1 55 2 59 1 0 240m3 min 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工作面采用炮采 按下式计算 Q采 25 AC 公式 5 式中 25 每千克炸药爆破后 需要供给的风量 m3 min kg AC 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 工作面放炮落煤取 4 2kg 7 将参数 AC值代入公式 5 计算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Q采 25 4 2 105 m3 min 按工作面人数计算 Q采 4Nc 公式 6 式中 Nc 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人 4 每人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 m3 min 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 17 人 将参数值入公式 6 计 算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Q采 4 17 68 m3 min 按风速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 回采工作面的最低风量 Q采 15Sc Q采 15 2 59 Q采 38 85m3 min 按最高风速验算 回采工作面的最高风量 Q采 240Sc Q采 240 2 59 Q采 621 6m3 min 式中 SC 回采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 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断面的平均 值计算 m2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取上述计算风量的最大值 240m3 min 经验 算 所配风量符合要求 矿井 1 个对拉采煤工作面由 2 个单翼采煤工 作面组成 采煤工作面单翼风量计算参数基本相同 采煤工作面需风 8 量为 480m3 min 故回采工作面需风量为 Q采 Q矿采 Q采备 公式 7 480 120 600m3 min 式中 Q矿采 矿井回采工作面所配风量的总和 m3 min Q采备 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m3 min 矿井无备用采煤 工作面 同时考虑到矿井采 掘的正常生产接替及巷道贯通等实际需 要 本次设计备用工作面按 1 个采煤工作面需风量的一半进行需风量 计算 故 Q采备 120m3 min 经计算 采煤工作面风量 Q采为 600m3 min 2 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 通风容易时期矿井布置 3 个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 风机压入式通风 本设计根据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巷道断面 掘 进巷道的通风长度 局部通风机技术特征进行配风 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 100 q掘 kj 公式 8 式中 Q掘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m3 min q掘 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 m3 min kj 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 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Q掘 25 Aj 公式 9 式中 9 Aj 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 kg 25 每千克炸药爆破后 需要供给的风量 m3 min 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Q掘 4 Nj 公式 10 式中 4 每人每分钟需风量 m3 min Nj 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按风速进行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 掘进工作面的最低风量 Q掘 V最低Sj 公式 11 式中 V最低 掘进工作面允许最低风速 半煤岩巷为 15m min 岩巷为 9m min Sj 掘进工作面巷道过风断面 m2 按最高风速验算 掘进工作面的最高风量 Q采 240Sj 公式 12 式中 Sj 掘进工作面巷道过风断面 m2 选择局部通风机 矿井布置 3 个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均为半煤巷掘进 局部通 风机最远送风距离为 600m 设计选取 500mm 的抗静电阻燃的柔性风筒 采取双反边接头 根据该矿井局部通风管理情况 百米漏风率为 7 则风筒有效风量率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P有效 1 7 600 100 58 10 a 计算局部通风机吸风量 Q局 公式 13 有效 掘 P Q 式中 Q局 局部通风机吸风量 m3 min Q掘 掘进工作面迎头需要风量 根据计算运输巷掘进工作面迎 头需要风量均为 108m3 min 按大值计算 P有效 风筒有效风量率 经计算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为 58 将各参数值代入公式 13 计算局部通风机吸风量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Q局 187m3 min 3 11 m3 s b 确定风筒的风阻 设计要求风筒吊挂良好 查表得风筒的百米风阻为 54 15N S2 m8 600m 长的风筒总风阻为 324 9 N S2 m8 c 计算局部通风机全风压 h全 R Q局 Q掘 公式 14 式中 h全 局部通风机需要全风压 Pa R 风筒风阻 N S2 m8 经计算 600m 长的风筒总风阻为 324 9 N S2 m8 Q局 局部通风机供风量 m3 s 经计算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为 3 11m3 s Q掘 掘进工作面迎头需要风量 m3 s 经计算 运输巷掘进工 作面迎头需要量为 1 8m3 s 将以上各参数值代入公式 14 计算局部通风机需要全风压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 h全 324 9 1 8 3 11 1818 8Pa 11 d 选择局部通风机 根据计算出的 h 全和 Q 局从局部通风机特性曲线上查出适应要求 的局部通风机是 FBD 5 2 5 5 型矿用防爆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 机 通风机全压为 500 2800Pa 额定风量为 150 210m3 min 功率 2 5 5kw 采用 500mm 的抗静电阻燃的柔性风筒供风 e 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Q掘 Qf I V最低S 公式 15 式中 Qf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 m3 min I 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V最低 为保证局部通风机吸风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巷口之间巷道 的最低风速 半煤岩巷为 15m min 岩巷为 9m min S 安设局部通风机的巷道断面积 m2 掘进工作面使用 FBD 5 2 5 5 型局部通风机 风机额定风量平 均值 Qf 180m3 min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为半煤岩巷掘进 巷道断面 6 6m2 将各参数值代入公式 15 计算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Q掘 1 180 1 15 6 6 279m3 min 按上述计算方法列表计算 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取上述计算风量 的最大值 279m3 min 即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值 经风速验算 所配风量符合要求 详见表 3 1 1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表 表表 3 1 13 1 1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表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表 掘进工作面名称 计算 方法 使用 公式 相关参数1302 工作面运 输巷掘进工作面 1302 工作面回风 巷掘进工作面 东带区集中运 输大巷掘进工 作面 q掘 m3 min 0 2160 2320 232 Kj2 02 02 0 按瓦斯涌出 量计算 公式 8 Q掘 m3 min 43 243 243 2 按炸药使用公式 Aj kg 3 03 03 0 12 量计算 9 Q掘 m3 min 757575 nj151515 按工作面人 数计算 公式 10 Q掘 m3 min 606060 Sj m2 6 64 387 2 V最低 151515 公式 11 按最低允许风速 计算 Q掘 m3 min 9965 7108 按风速进行 验算 公式 12 按最高允许风速 计算 Q掘 m3 min 15841051 21728 掘进工作面 需风量确定 Q掘 m3 min 9975108 全矿只有 3 个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计入矿井总风量 矿井掘进需要 风量 Q掘 Q掘 1 Q掘 2 Q掘 3 279 279 279 837m3 min 3 硐室实际需要风量 中央变电所为独立通风的硐室 按经验值每个硐室配风量 80m3 min Q硐 80m3 min 4 其它巷道实际需要风量 矿井无其它独立通风巷道 即 Q其它 0m3 min 5 矿井实际需要风量 将上述各计算参数值代入公式 2 计算矿井实际需要风量 Q Q采 Q掘 Q硐 Q其它 K 600 837 80 0 1 2 1820 4m3 min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和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规定 按实际配 风情况 将矿井通风容易时期矿井总风量确定为 1820 4m3 min 即 31m3 s 2 2 矿井风量分配 矿井风量分配 13 通风容易时期 矿井布置 1 个对拉采煤工作面 3 个掘进工作面 根据用风地 点的实际需要配风如下 1 个对拉工作面共配风 10 0m3 s 3 个掘进工作面共配风 15 0m3 s 井下中央变电所配风 2m3 s 其他巷道共配风 4m3 s 合计矿井总风量为 31m3 s 经验算 各通风巷道中的风速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 风量 分配合理 3 3 风压计算 风压计算 沿着矿井通风容易时期 投产时期 的通风路线计算矿井通风总 阻力 通风摩擦阻力计算公式如下 h 2 3 Q S PLa 式中 h 通风摩擦阻力 Pa 井巷摩擦阻力系数 N S2 m4 L 井巷长度 m P 井巷净断面周长 m Q 通风井巷的风量 m3 s S 井巷净断面面积 m2 通风局部阻力取同时期摩擦阻力的 15 经计算 矿井通风容易时期 投产时期 总阻力 h 1为 329 Pa 详见矿井通风阻力计算表 3 1 2 14 15 表表 3 1 23 1 2 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计算表通风容易时期矿井通风阻力计算表 阻力系数巷道长度巷道周长巷道断面风 阻风 量风 速通风阻力 序号巷道名称支护形式断面形式 a N s2 m4 mmS m2 R N s2 m8 m3 sm s Pa 1 1 主斜井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5119 27 220 0525 162 22 13 43 2 2 主斜井下部车场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6011 79 260 0037 161 73 0 95 3 3 160 运输大巷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609 27 220 0062 152 08 1 39 4 4 材料上山及绕道石门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8910 37 20 0103 152 08 2 32 5 5 1 号皮带运输机下山锚杆 金属支架梯形 0 025438510 86 240 4347 152 40 97 80 6 6 东带区集中运输大巷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1059 27 220 0108 152 08 2 43 7 7 1301 工作面运输巷锚杆 金属支架梯形 0 025429010 86 240 3274 101 60 32 74 8 8 1301 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矩形 0 032808 82 591 2967 51 93 32 42 9 9 1301 工作面东回风巷锚杆 金属支架梯形 0 025429010 85 280 5404 50 95 13 51 1010 带区集中回风大巷金属支架梯形 0 02541897 390 0102 101 35 1 02 1111 集中回风上山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31397 390 0293 293 92 24 65 1212 170 总回风巷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8997 390 0083 293 92 7 01 1313 回风石门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269 27 220 0027 294 02 2 24 1414 回风斜井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5209 27 220 0534 314 29 51 30 1515 引风硐砌碹半园拱形 0 0042309 27 220 0031 314 29 2 96 1616 小 计 286 18 1717局部阻力取15 42 93 1818 合 计 2866 329 16 4 4 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评价 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评价 1 矿井通风的总风阻 R1 h 1 Q12 329 312 0 34N S2 m8 2 矿井等积孔 A1 11 19 1 hQ 1 19 31 329 2 0m2 经上述计算结果表明 本矿井的通风容易时期 投产时期 通风难易 程度为容易 符合相关要求 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 以提 高矿井通风等积孔 1 要维护好主斜井 回风斜井 主要运输巷道 集中回风上山及总 回风巷 引风道等主要巷道 适当增加巷道断面积 降低通风风阻 提高 通风等积孔 2 积极搞好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和出口的维护 确保采煤工作面及 出口畅通无阻 减少局部阻力 降低通风风阻 3 砌碹巷道墙壁表面应尽量做得光滑 同时外抹灰浆 力求使巷道 光滑平整 以降低通风阻力 4 在容易产生局部阻力的地方 应尽量降低局部阻力系数 巷道连 接处应做成斜线形式圆弧形 巷道拐弯处应尽量避免直角转弯或小于 90 转弯 转弯处的内外侧施工成斜线圆弧形 必要时设置导风板 5 在日常通风管理工作中 应避免在主要巷道中停放矿车 堆放杂 物 巷道应随时维护维修 尤其是产生底鼓和发生变形的巷道要及时维修 保证其完整性 并保持足够的有效通风断面 以利于风流畅通 17 5 5 通风设备 通风设备 初设所选用风机型号为 FBCDZ 6 15A 2 37kW 型矿用防爆对旋式轴 流通风机 风机风量为 16 40m3 min 风压为 98 1746Pa 功率为 2 37kW 矿方实际已购买风机型号为 FBCDZ 6 16A 2 55kW 型矿用防 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 风机风量为 21 55m3 min 风压为 98 1970Pa 功 率为 2 55kW 根据以上参数及投产时期主要通风机的需要静风压和需要 风量 经验算 FBCDZ 6 16A 2 55kW 型矿用防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符 合要求 故本次修改方案风机选型修改为 FBCDZ 6 16A 2 55kW 型矿用 防爆对旋式轴流通风机 修改后的容易时期 投产时期 矿井通风系统示意图见 TC11015 171 1 二 运输机车修改 二 运输机车修改 矿井原设计采用 CTY5 6G 型矿用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运输 因矿井现 有防爆柴油机车 本次修改设计考虑利用设备 故修改为防爆柴油机车 具体选型计算如下 设计矿井 160m 运输大巷选用 CCG3 0 600FB 型矿用防爆柴油机钢轮机 车运输 机车技术特征见表 3 2 1 表表 3 2 13 2 1 防爆柴油机钢轮机车主要技术特征防爆柴油机钢轮机车主要技术特征 一 运输方式选择 按照矿井开拓方式 设计生产能力 投产时期 矿井 160m 运输大巷 采用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牵引运输 160m 运输大巷铺设轨型 15kg m 的标准 钢轨 机车型号 CCG3 0 600FB 粘着质 量 t 轨距 mm 长时牵引 力 N 最大坡 度 长时速度 km h 制动 方式 传动 方式 最小转弯半 径 m 防爆功率 kW 3 06006600 78 机械机械 511 18 二 设计依据 1 原煤产量 90kt a 2 矸石量 90kt a 按预计矿井矸石率 10 计算 3 矿井瓦斯等级 属低瓦斯矿井 4 工作制度 330 天 3 班制作业 最大班时间 7 5 小时 5 运输道路平均坡度 30 00 重列车下坡运行 6 矿车型式 1t 固定车箱式矿车 轨距 600mm 7 160m 运输大巷运输距离 0 5km 三 机车运输的要求 1 主要运输巷道必须使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 2 运行机车必须为防爆特殊型机车 3 机车设备检修在地面检修房内进行 4 按矿井防治瓦斯要求 运行中的机车必须装备 1 台 AZJ 91 型便携 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当瓦斯浓度超过 0 5 时切断机车电源 必须停止机车 运行 四 运输设备选型计算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选用机车牵引运输方式 采用 1t 固定车箱式矿车 机车采用 CCG3 0 600FB 型煤矿用防爆柴油机钢轮机车 机车轨距 600mm 机车质量 3 0t 功率 11kW 最大牵引力 6 6kN 每列车由 1 辆机车牵引 列车组成按下式计算 1 按重列车上坡启动条件 n 1 075 1 0 gia g qq P q q 式中 n 重列车上坡启动时机车牵引矿车数 辆 P 机车的质量 3 0t 19 q 矿车装载质量 1t q0 矿车质量 0 595t g 重力加速度 9 8m s2 机车撒沙启动的粘着系数 0 24 q a 列车启动加速度 0 04m s2 重列车启动阻力系数 0 0135 q i 运输线路平均坡度 对于运输大巷 3 n 19 7 辆 3 09 8 0 24 1 1 0 595 1 075 0 040 01350 0039 8 2 按列车制动条件 1 煤车制动距离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第 351 条 列车制动距离 运送物料时不得超 过 40m n 0 1 1 075 z y gP qqbig 式中 n 列车中的矿车数 辆 P 机车的质量 3 0t q 矿车装载质量 1t q0 矿车质量 0 595t g 重力加速度 9 8m s2 制动粘着系数 0 17 z 重列车运行阻力系数 0 009 y i 运输线路平均坡度 对于运输大巷 3 b 制动减速度 经计算 取 0 062m s2 20 b 0 03858 0 03858 0 062 l 2 2 8 40 式中 机车运行速度 8km h 2 机车制动距离 取 40m l n 397 辆 3 09 8 0 17 1 1 0 595 1 075 0 0620 0090 0039 8 按启动和制动条件 矿车数应为 19 7 辆 为适当留有余地 运输煤 车取 n 10 辆 输矸石车取 n 5 辆 3 制动距离验算 比较矿井 10 辆煤车和 5 辆矸石车牵引最大质量 以最大 10 辆煤车 质量的运输煤车作为计算机车制动距离的依据 计算如下 l 2 0 0 04147 z y v P g ig Pn qq 式中 l 制动距离 m 列车制动时的速度 8km h v 制动时的粘着系数 0 17 z l 8 2m 2 0 04147 8 3 0 9 8 0 17 0 0090 0039 8 3 0 10 1 0 595 经计算 每列车的矿车数为 10 辆 制动距离为 8 2m 符合 煤矿安 全规程 在运送物料时不大于 40m 的规定 矸石车也满足要求 4 按列车运行条件 空 重列车的运行阻力应小于机车的牵引力 空列车上坡时运行阻力 Wk giqnP k 0 3 0 10 0 595 0 011 0 0039 8 21 0 013 6 6 重列车下坡时运行阻力 Wz giqqnP z 0 3 0 10 1 0 595 0 0090 0039 8 1 12 6 6 式中 Wk 空列车上坡运行阻力 kN Wz 重列车下坡运行阻力 kN 空列车运行阻力系数 0 011 k 空列车运行阻力系数 0 009 z 当牵引 10 辆列车时 空 重列车运行阻力都小于机车在最大运行速 度时的牵引力 6 6kN 因此机车运行在最大速度 8km h 是合理的 同时也满足了起动和制动要求 5 机车台数计算 每班工作的柴油机车台数按下式计算 N L qnT Akk b b 160 60 21 式中 N 货运工作机车台数 台 运输不均衡系数 1 25 1 k 矸石系数 1 1 2 k 每班煤产量 91t b A 每班工作时间 7 5h b T n 列车中的矿车数 10 辆 q 矿车的装载重量 1t L 160m 运输大巷运输距离 0 5km 22 机车速度 8km h 装车及调车时间 25min N 0 97 台 1 25 1 1 910 5 16025 60 7 5 10 18 通过以上计算 矿井 160m 运输大巷选取 CCG3 0 600 型矿用防爆柴油 机钢轮机车取 1 台 考虑到备用机车 则机车台数为 1 25 2 1 25 台 投产时期 矿井 160m 运输大巷使用台数为 2 台 另备用检修机车 1 台 共需机车 3 台 三 三 提升绞车修改提升绞车修改 原设计主斜井斜长 475m 因主斜井上 下标高均变化 斜长变为 511m 重新核实绞车 计算如下 在主斜井上部 374 9m 标高布置绞车房 装备一套单滚筒矿用提升绞 车 担负全矿提升煤 矸和下放材料 设备任务 一 设计依据 1 矿井年产量 A1 提升能力 90kt a 2 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 br 330d 每天净提升时间 t 16h 3 矸石率 A2 10 4 提升型式 单滚筒缠绕式提升 最重件为柴油机车的最大不可拆 卸件重量为 3t 5 装煤容器 MGC1 1 6 型固定车箱式矿车 6 提升斜长 hS 主斜井斜长 511m 7 提升倾角 25 8 煤的松散容重 1t m3 矸石容重 1 8t m3 9 设备 1 次 班 10 木材 1 次 班 11 钢材 1 次 班 23 12 其它 2 次 班 13 车场型式 上 下平车场 二 设备选型 1 一次提升量 1 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初选速度 V 2 5m s 单滚筒绞车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T 563s 2 矿井一次提升需要提升矿车数量 3 86t 3600 c An T Q br t 1 25 99000 563 3600 330 16 0 95 式中 c 提升不均衡系数 取 1 25 An 年提升量 99000t T 一次提升循环时间 取 563s br 年工作日 330d t 日工作时数 取 16h 装满系数 取 0 95 倾角 250 根据计算绞车一次串车提升 4 辆装煤矿车 或 2 辆装矸矿车 3 矿车连接器强度计算矿车数 1 煤车 8 79 个 2 111 60000 sincos z Q g mmf 00 60000 9 81 595 1000 sin250 015 cos25 式中 m1 矿车自重 595kg m2 每辆矿车装煤量 1000kg f1 矿车运行摩擦阻力系数 矿车为滚动轴承 取 0 015 g 重力加速度 9 81m S2 24 2 矸石车 2 111 60000 sincos z Q g mmf 00 60000 9 81 595 1800 sin250 015 cos25 5 85 个 式中 m1 矿车自重 595kg m2 每辆矿车装矸量 1800kg f1 矿车运行摩擦阻力系数 矿车为滚动轴承 取 0 015 g 重力加速度 9 81m S2 经过计算矿车连接器强度可一次提升 8 个矿车或 5 个矸石车 大于一 次提升量所需的 4 个煤车或 2 个矸石车 2 绳端荷重 提升绳端荷重考虑了煤车 矸石和掘进机 以最重的煤车作为计算依 据 计算如下 提升煤车 Q0 9 81n m1 m2 00 sin250 015cos25 Q0 9 81 4 595 1000 0 436 27301 58N 式中 Q0 钢丝绳终端荷重 N n 每次提升矿车数目 4 个 m1 矿车自重 595kg m2 每辆矿车装煤量 1000kg 3 钢丝绳选择 计算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 以提升最重的煤车 机车和矸石不重新计 算 为依据 计算如下 25 PS 0 02 0 sincos B a Q Lfg m 6 00 27301 58 1770 10 541 sin250 25 cos25 9 8 9550 6 5 1 02kg m 式中 PS 钢丝绳单位长度重量 kg m B 钢丝绳钢丝的极限抗拉强度 取 B 1770MPa ma 安全系数 取 ma 6 5 L0 钢丝绳最大斜长 541m 钢丝绳的密度 9550kg m3 0 井筒倾斜角 25 f2 钢丝绳移动时阻力系数 取 f2 0 25 提升钢绳选用提升钢绳选用 6 6 19S FC 20 1770 I 19S FC 20 1770 I 型型 GB8918 2006GB8918 2006 标准的钢丝绳标准的钢丝绳 d 20mmd 20mm PSB 1 47kg mPSB 1 47kg m Qd 234000NQd 234000N 4 钢丝绳安全系数校核 1 校验提升煤 1102 cos 9 81 cos 9 81 d SB Q m n QSinfPL Sinf 0000 234000 4 1595sin250 015cos259 81 1 47 541sin250 25cos259 81 7 2 6 5 2 校验提升矸石 1102 cos 9 81 cos 9 81 d SB Q m n QSinfPL Sinf 26 0000 234000 2 2395sin250 015cos259 81 1 47 541sin250 25cos259 81 9 2 6 5 3 校验下放机车 1102 cos 9 81 cos 9 81 d SB Q m n QSinfPL Sinf 1 0000 234000 1 3000sin250 015cos259 81 1 47 541sin250 25cos259 81 3 1 6 5 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第 400 条的规定 5 确定滚筒直径 Dg 80 20 1600mm 6 作用在绞车最大静张力 F 煤 n g m1 m2 sin f1cos L0 PSB g sin f2cos 0000 4 1595sin250 015cos259 81 1 47 541sin250 25cos259 81 32366 3N 45000N F 矸石 n g m1 m2 sin f1cos L0 PSB g sin f2cos 0000 2 2395sin250 015cos259 81 1 47 541sin250 25cos259 81 25562 3N 45000N F 机车 n g m sin f1cos L0 PSB g sin f2cos 0000 1 3000sin250 015cos259 81 1 47 541sin250 25cos259 81 17902 5N 45000N 根据计算 根据计算 该型绞车提升煤车 机车和矸石均满足要求 矿井设计选用 1 台 JTP 1 6 1 2 24 型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 电动机 功率 132kW 最大静张力 45kN 滚筒直径 1 6m 宽度 1 2m 绳速 2 5m s 7 绞车滚筒缠绳宽度验算 27 43 p HlD Bd D 54100030000433 14 1600 203 3 3 14 1640 857 8 mm 1200mm 式中 B 绞车卷筒宽度 mm H 提升距离 511m l 试验钢丝绳长度 m 取 l 30m K 缠绕层数 3 层 D 卷筒直径 1600mm Dp 平均缠绳直径 m Dp D K 1 d 10 3 n 最少摩擦圈数 n 3 n 每季度将钢丝绳移动四分之一圈所需的备用圈数 n 4 d 钢丝绳直径 20mm 钢丝绳之间的间隙 mm 取 3mm 以上按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 3 层计算 选用的提升绞车符合 煤矿安 全规程 提升物料的要求 8 确定天轮直径 D id D 天轮直径 d 钢绳直径 i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第 416 条规定 地面提升 矿井提升装置 的滚筒和围抱角小于 900的天轮 天轮与钢绳直径比不得小于 60 倍 该绞 车安在地面 天轮围抱角小于 900 取 i 60 28 D id 60 20 1200mm 矿井主斜井提升绞车天轮选用 TD12 20 型游动天轮 9 电动机的估算功率 9 81 102 BmB c KFm v N 1 15 32366 3 2 5 102 0 85 9 81 109 4kW 式中 N 电机功率 KB 电动机的备用系数 1 15 Fm 作用与绞车上的最大静张力 32366 3N 绞车提升速度 2 5m s mB 减速传动效率 0 85 c 10 电动机的估算转速 716 6r min 6060 2 5 24 3 14 1 6 mb i n D 式中 i 减速器的传动比 24 D 滚筒直径 1 6m 根据 N n 及矿井电压等级 380V 查电动机规格表选用提升电动机为 YBP2 355S 8 型隔爆变频电动机 132kW 380V 740r min 10 19kg m2 转矩比 2 2 94 2 11 确定提升绞车的实际最大提升速度 2 58m s 3 14 1 6 740 6060 24 e m Dn V i 式中 已选出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740r min e n 12 过卷距离计算 29 Lg 1 0 5 Vmax 1 5 2 max 1 1 5 sincos29 8 V f 1 0 5 2 58 1 5 2 2 58 1 5 sin250 01 cos2529 8 6 87m 过卷距离取 10m 13 提升系统总变位质量 M 22075 16kg 14 提升系统循环时间 Tg 550 s 15 提升等效力 Fdx 28804 98N 16 电机等效功率 102 max VFK N dx 1 1 28804 98 2 58 96 24 102 0 85 kw 17 电动机过载系数 Fmv 1000 c dN 44205 74 2 58 1000 0 85 0 942 132 1 08 2 2 0 85 1 87 绞车电机配置 YBP2 355S 8 型隔爆变频电动机 所配置的电动机是 合适的 符合要求 18 作业时间 每次提升 矸石车 2 辆 次或煤车 4 辆 次 提升容器 1t 固定式矿车 自重 595kg 实际载重 1000kg 最大班作业提升时间平衡表见表 3 3 1 表表 3 3 13 3 1 最大班作业提升时间平衡表最大班作业提升时间平衡表 30 顺 序 提升项目 每班 提升量 每次 提升量 每班提 升次数 一次提升 所用时间 s 每班作 业时间 s 备注 1煤车90423 550 12386 2矸石91 85 550 2752 3坑木 支架2 车1 车2550 1101 4沙石 水泥4 车2 车2550 1101 5钢轨 枕木2 车1 车2550 1101 6机车4 车1 车4550 2202 总作业时间20644s 5 73h 最大班作业时间为 5 73h 8 0h 符合 考虑每次分别提升煤车 4 辆或矸石车 2 辆 19 绞车最大提升能力 15 1 1000 3600 g r T Cntb A 3600 330 1640 85 102 1 550 1000 1 15 kt a 20 提升系统图及力图 提升系统图见图 3 3 1 力图见图 3 3 2 图图 10 18 15 3 75m 变 坡 点 1 2m 0 37m JTP 1 6 1 2型 TD12 20型 12m 24m 0 8m 0 6 主斜井提升系统平 剖面图 3 3 13 3 1 31 0 3 1 0 Q1 25 1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