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第四章第二节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球在宇宙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中的位置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存在生命的星球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区别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自转公转地理意义 方向 速度 周期 昼夜更替及时差 昼夜长短的变化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壳 地幔 地核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黑子 耀斑 四级天体系统 八大行星顺序 安全宇宙环境 温度 大气 水 能量 动力 气候 电离层 磁场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画晨昏线 区时计算 北右南左 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重难点 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天体系统的隶属关系 选择题 天体系统的层次 4级 月球 地球 地月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 其它恒星系 银河系 其它行星系 总星系 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水星 2金星 3地球 4火星 5木星 6土星 7天王星 8海王星 太阳 公转中心 选择题居多 八大行星位置关系 地球的特殊性 存在生命的星球 外因 太阳的稳定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日地距离适用 体积 质量适用 运动周期适中 光照稳定 运行环境安全 温度适宜 大气层 温度变化幅度小 液态水 内因 八大行星公转 选择题居多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 2 太阳活动 选择题 主要标志 黑子耀斑 影响 黑子活跃 气候反常电磁波 干扰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通讯 高能带电离子流 干扰磁场 磁暴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 方向 周期 速度 速度 近日点1月初 快 远日点7月初 慢 自传及其地理意义 1 昼夜更替 2 时差 3 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 画晨昏线 夜半球 晨昏线过地心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 与南北极圈相切 简单区时计算 东加西减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要求记忆 黄赤交角大小 二分二至日日期 会画自传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传方向画在地轴上 公转方向画在公转轨道上 C B A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昼夜平分 23 26 N 赤道 23 26 S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向北 昼长夜短 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极昼范围扩大 向南 昼长夜短 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极昼范围缩小 向南 昼短夜长 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极夜范围扩大 向北 昼短夜长 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极夜范围缩小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寒带 终年寒冷温带 四季分明热带 终年炎热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核 上地幔 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壳 软流层 岩石圈 水圈 最活跃 生物圈 大气圈 内部圈层 外部圈层 地壳 上地幔顶层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气温升高 气温降低 臭氧层吸热增温 大气密度小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大气稳定利于航空 对流运动显著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无线电通讯 天气变化复杂多样 和人类关系最密切 大气垂直分层 地面是大气直接热源 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二节水的运动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削弱作用 保温作用 热力环流 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 风 大气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全球性的 高低纬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热力环流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三圈环流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对气候的影响 近地面七压六风带 地表性质不均 季风环流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垫面因素 洋流地形 常见天气系统 锋与天气 气旋与反气旋 暖锋 冷锋 寒潮 强 锋面气旋 全球气候变化 重难点 台风 灾害天气 热带气旋 看图理解大气受热过程 会判断海陆风 城市热岛 山谷风的昼夜风向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面辐射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 地面热量散失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增温 吸收 太阳辐射 大气是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辐射的保温作用的同时自身受热的 云 散射 反射 H2O CO2 H2O O3 CO2 大气受热过程 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热力环流原理 A B C 地面 高空 空气密度减小 气压降低 1100hpa 1060hpa 1020hpa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原理 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气压降低 1100hpa 1060hpa 1020hpa 受热 冷却 冷却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B1 A1 C1 地面 高空 A B C 太阳辐射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平面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 直接原因 风的形成 热力环流 山谷风 山风 夜 谷风 昼 山谷风 山谷风 F梯 F梯 F偏 F梯 F偏 f 与等压线平行 与等压线斜交 与等压线垂直 低 高 理论风向 高空风向 近地面风向 大气运动的三种模式 三圈环流 假设太阳直射赤道 地表均匀 地球自转的情况下 全球性大气运动规律 赤道低气压带 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 干 极地高气压带 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 湿 N S 0 30 N 60 N 90 N 东北信风带 干 中纬西风带 湿 极地东风带 干 三圈环流3D立体示意图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近地面 低纬环流 中纬环流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高纬环流 湿 干 干 湿 湿 干 干 干 干 湿 湿 干 干 思考 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 热力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 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而形成 动力成因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聚集被迫下沉而形成 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流被迫抬升而形成 赤道 南极圈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太阳位置 低压带 高压带 春分日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 假设 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 7月 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 1月 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 亚洲 蒙古 西伯利亚 高压 阿留申低压 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季风环流的类型 冬季风和夏季风 亚洲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夏威夷高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高压 南印度洋 东北风 干燥 西南风 湿润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高气压 F 低气压 0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高气压 1月 7月 低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0 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注意 红色为主要掌握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典型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全年炎热干旱 热带沙漠气候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典型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典型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特点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风 西北 夏季风 东南 季风环流与季风气候形成 东亚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岸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注意 红色为主要掌握气候类型 分布 成因 特点 世界气候分布图 锋与天气 准静止锋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前或者时近时退 常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寒潮 中国气象局发布寒潮的标准 当冷空气过境后 凡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 C以上 并且在这一天内的最低气温在5 C以下 寒潮 成因 危害 预防 快速冷锋过境 农业 交通 电力 居民生活 电信等部门 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并做好防寒准备 气旋与反气旋 锋面气旋 低 分析低压槽附近的气流运动情况 A B C D 2 ABCD谁是主动气团 3 分析此时ABCD四地的天气情况 北半球锋面气旋模式 气压梯度力 气流运动 锋面气旋图判读 判读规律 1 锋面在气旋区 且在低压槽上 2 气旋左侧是冷锋 右侧是暖锋3 冷锋降水多在锋后 暖锋降水多在锋前 全球气候变化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CO2等温室气体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太阳活动 火山活动 地壳运动等 植被的大量破坏 成因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影响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失衡 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开发利用新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对策 全球变暖 第二节水的运动 水循环 各个环节 三种类型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内流区 海陆间循环 世界洋流 意义 成因 分类 分布规律 影响 盛行风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 寒流和暖流 全球洋流模式图 气候 渔场分布 航海 污染物扩散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组成与分布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合理利用水资源 问题 解决方法 低纬 高纬暖流高纬 低纬寒流 重点 1 水循环 环节 区分类型 了解意义 2 洋流分布规律 知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气候和渔场分布 水循环 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蒸发 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蒸腾 1 牢记各环节 2 三种类型会判断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3 意义 在内流区 例如 塔里木河流域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更新 调节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不均 联系地球各圈层 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塑造地表形态 洋流模式图 规律一 中低纬度海区 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规律二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逆时针 东暖西寒规律三 南纬40 附近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寒流 规律四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 对气候的影响 二 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四大渔场的形成 三 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流加速 暖流 寒流 增温加湿 降温减湿 寒暖流交汇的地方 上升流补偿的地方 秘鲁渔场 四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 加快净化速度 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 水危机原因 淡水总量有限 季节变化大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 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 用水量大增 2 水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 3 浪费严重 3 植被破坏严重 陆地蓄水能力减小 自然 人为 保护水资源 防治水污染 节约用水 原因 水的时间分配不均 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水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浪费 工业节水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城市节水 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 农业节水 推广节水灌溉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合理开采地下水 海水淡化 人工增雨 措施 开源 节流 从原因找解决措施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表形态塑造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震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溶岩地貌或火山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风化地貌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岩石圈物质循环 板块构造学说 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 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理论 地表变的高低不平 地表变的趋于平缓 板块构造学说 1 全球共划分六大板块 唯独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2 板块内部稳定 边界活跃 边界常伴有地震火山发生 3 板块处于软流层之上 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 板块相互碰撞是消亡边界 常形成山脉 如喜马拉雅山脉 5 板块张裂处是生长边界 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褶皱 断层 地垒 中间岩体上升 两侧岩体下降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例如华山 庐山 泰山等 地堑 中间岩体下降 两侧岩体上升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例如东非大裂谷 渭河平原 华山 东非大裂谷 外力作用 四种主要方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沉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注意 岩浆可以由三种岩石转化而来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一种转化而来 整体性 地域分异 气候 水文 生物 地貌 土壤 自然带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组合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 分布规律 分异基础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与自然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带分布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西岸中部东岸西岸中部东岸 66 34N 23 26N 温带地区 热带地区 寒带地区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考试题目及答案
- 栽培知识培训民族团结课件
- 2025年粮食储备技术与管理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
- 安徽省铜陵一中、浮山中学等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级JAVA开发工程师面试题集与答案详解
- 2025年财务经理招聘面试预测题分析求职必-备攻略
- 校长安全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2026届山西省长治二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中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下班途中安全培训课件
- 工艺流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 开展绿化知识讲座
- 《统计学7章》课件
-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课件
- 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校本教材
-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现状调查、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附问卷)10000字(论文)】
- 项目档案质量审核情况报告
- 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书
- 多系统萎缩(改良版)课件
- T-CSAE 11.1-2021 商用车润滑导则 第1部分:发动机润滑油的选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