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6月7日(16周) 7-8节地点:C-204 本教室开卷考试,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韩 蓓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陕西省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食源性疾病,1、人畜共患传染病,2、食物过敏,3、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真毒素及霉变食品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 概念是指因摄入被致病性细菌或者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状芽孢杆菌等,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分类,感染型 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摄取了这种带有大量活菌的食品,肠道粘膜受感染而发病。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皆可引起此型。 毒素型 由细菌在食品中繁殖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摄入的食品中可以没有原来产毒的活菌。如肉毒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混合型 有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聂具有甚染型食物中毒的特征,又具有毒素型食物中毒的特征,称为混合型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进入肠道除侵入黏膜引起肠黏膜的炎性反应外,还可以产生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这类病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对肠道的侵入及其产生的肠毒素的协同作用,因此,其发病机制为混合型,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1、致病原因致病菌的污染:包括原料和操作过程 如熟食品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或被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过的表面污染,或接触熟食品的容器、手、操作台等被生的食品原料污染。 储藏方式不当 如熟食品在至之间的温度条件下存放时间应小于小时,长时间存放就容易引起变质。 烹调加工不当 如食品烧制时间不足、烹调前未彻底解冻等原因,使食品加工时中心部位的温度未达到。,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2、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高,病死率低夏秋季发生率高一般多发生在410月份,69月进入高峰期 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禽肉、鱼、乳、蛋等,四、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及诊断,1、临床表现:急性肠炎为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畏寒、发热、乏力;重者脱水、酸中毒、休克,四、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及诊断,2、诊断:流行病学资料调查 发病前24小时内曾进食可疑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同食者于短期内同时或先后发病,于12天内达高峰,多在夏秋季发生 临床特点发病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便次每日数次 实验检查A 细菌学检查B 血清学鉴定C 基因探针D 快速动物实验,四、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症状及诊断,3、诊断鉴别:(一)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用发芽马铃薯、苍耳子、苦杏仁、河豚鱼或毒蕈等中毒者,潜伏期仅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发热,以多次呕吐为主,腹痛、腹泻较少,但神经症状较明显,病死率较高。汞砷中毒者有咽痛、充血、吐泻物中含血,经化学分析可确定病因。 (二)霍乱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可确定诊断。 (三)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四)病毒性胃肠炎 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五、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防止污染加强食品卫生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病原菌检测技术 处理原则现场处理,迅速排除毒物对症治疗特殊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病原菌简介肠杆菌科,G-,有鞭毛,能运动,兼性厌氧常见的菌为:猪霍乱沙门氏菌,致病性最强鼠伤寒沙门氏菌 ,食品中最常见肠炎沙门氏菌,二、沙门氏菌特点,1)生长繁殖适宜温度:20-30,水中存活2-3周 ,人的粪便中 1-2月 2)100立即死亡,80 2分钟,70 5分钟,60 1小时死亡,氯处理5分钟死亡 3)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污染食品后无感官性状变化,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三、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机制,感染性中毒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大量活的沙门氏菌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繁殖,以后经肠系膜淋巴组织进入血循环,出现菌血症,引起全身感染。当细菌被肠系膜、淋巴结和网状内皮细胞破坏时,沙门氏菌体就释放出内毒素,导致人体中毒,并随之出现临床症状。其排出的细菌可以传染于他人,有感染性。病原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进入人体可引起发热,并使肠蠕动增速,从而产生呕吐与腹泻等症状。,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四、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1、发病率及影响因素发病率高,受活菌数量、菌型、个体易感性等影响2、流行特点夏秋多发,5-10月青壮年多发水源性、食源性多发,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四、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3、 引起中毒的食品 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由植物性食品引起者很少。,沙门氏菌食物中毒,4、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来源猪、牛、羊等健康家畜、家禽和蛋类的带菌率较高 1)家畜家禽宰前宰后污染2)乳中的来源来自病牛,或者挤出奶后的污染3)蛋类的污染带菌率30-40% 粪便中的菌污染蛋,或者通过蛋壳的气孔进入4)熟制品中的来源容器、从业人员等的二次污染,四、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五、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临床特征,潜伏期: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1236 h, 一般1214 h,短6-8 h,长48-72h特征:发热腹痛呕吐腹泻 黄绿色水样便,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六、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诊断和治疗,1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 临床表现3 实验室检查 A 细菌学检查 B 血清学鉴定 C 基因探针 D 快速动物实验,4 判定原则: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细菌学检验的食物中毒,则按GB1438-94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执行,由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进行评定,得出结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轻症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重症者,使用抗生素,六、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诊断和治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七、 预防措施,1、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 严格控制带沙门氏菌的肉类食物进入市场 严格遵守合理屠宰过程的卫生要求 在食品贮藏、运输、加工、烹调、销售过程中,防止污染2、控制沙门氏菌繁殖 低温贮存食品,缩短贮存时间3、食前彻底加热杀灭沙门氏菌 加热杀灭病原微生物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深部温度须达到80,15分钟。蛋类煮沸810分钟,即可杀灭沙门氏菌。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应在10以下低温处贮存较长时间放置须再次加热后食用。熟食品必须与生食品分别贮存,防止污染。,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V.parahemolyticus于1950年从日本一次暴发性食物中毒中分离发现。该菌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类、贝壳等海产品中。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现已有13个血清群。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尤以日本、东南亚、美国及我国台北地区多见,也是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原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G-、嗜盐菌(含盐3%-4%),不耐热,1%食醋处理5分钟即可杀灭广泛存在于海岸和海水中,海生动植物常会受到污染而带菌。海鱼、虾、蟹、蛤等海产品带菌率极高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一、病原菌特点,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副溶血性弧菌能使人或家兔的红细胞发生溶血,使血琼脂培养基上出现 溶血环,称为“神奈川(Kanagawa)试验阳性”,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机制,感染型 大量活菌进入肠道,急性胃肠道症状。其产生的溶血性毒素TDH和TRH,皆有溶血活性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致肠袢肿胀、充血和肠液潴留,引起腹泻。毒素型溶血毒素引起的中毒,非主要类型,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地区分布: 沿海地区季节性:79月高发,青壮年居多中毒食品:海产品,盐渍食品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来源 人对食品污染:病人和健康携带者 沿海地区的炊具、容器等的间接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2010年10月22日,四川省崇州市崇阳镇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22日晚餐和23日午餐中的红烧甲鱼和琴鹤香辣蟹未彻底加热煮熟煮透引起的中毒,确认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四、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潜伏期:240h, 多为14 20h阵发性绞痛洗肉水样粪便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 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五、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诊断和治疗,诊断: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细菌学试验、血清学检验、动物试验、快速检测等)治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六、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防止污染低温储藏、控制繁殖高温杀灭病原菌生熟制品分开,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李斯特菌,李斯特菌食物中毒,1999年底,美国发生了历史上因食用带有李斯特菌的食品而引发的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防治中心资料显示,在美国密歇根州有14人因食用被该菌污染的 “热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个州97人患此病,6名妇女流产 2001年11月以来,我国质检部门多次从美国、加拿大、法国等二十多家肉类加工厂进口的猪腰、猪肚、猪耳、小排等三十多批近千吨猪副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2010年2月26日英国食品标准局报道,Pro-PakFoods公司已经召回其品牌的两种切片鸡肉卷产品,原因是他们被李斯特菌污染。,一、病原菌特点,G+,无芽孢杆菌,致病菌: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产李斯特菌溶血素O 溶血素生长温度范围:0-45C,最适温度37C, 耐低温 耐碱耐盐 不耐酸,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二、中毒机制,感染性中毒大量活菌入侵肠道,并且产生李斯特菌溶血素O,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三、流行病学特点,1. 夏秋季高发2. 中毒食品:乳及乳制品,尤其是冰箱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和肉制品3.易感人群:老、弱、病、幼、孕妇等4.污染来源及中毒发生原因:土壤、饲料、家禽等肠道中带菌;屠宰中带菌、从业人员带菌、低温冷藏不能抑制其生长,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由于单增李斯特菌在4冰箱保存的食品中也能生长繁殖,使得其危害性更大,成为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冰箱保存的食品如果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人们在未经高温彻底加热处理的情况下食用就会出现感染症状,因而李斯特菌病又称为“冰箱病”。,四、临床表现,侵袭型:潜伏期:2-6周 败血症、脑膜炎 孕妇、新生儿易感,病死率达20-50% 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败血症和脑膜炎或脑脊膜炎,有时可引起心内膜炎;部分轻症病人可仅有流感样表现;孕妇感染的严重后果是累及胎儿或新生儿,导致流产、死胎或新生儿李斯特氏菌病,而孕妇本人症状多较轻。腹泻型: 潜伏期:8-24h,腹泻、腹痛、发热,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五、诊断、治疗和预防,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脑膜炎、败血症、流产、死胎等特有表现)实验室诊断(细菌学试验、血清学检验等)治疗:首选氨苄西林预防:减少李斯特菌对食品的污染,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五、诊断、治疗和预防,李斯特菌食物中毒,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积极开展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检测,杜绝李斯特菌污染食品进入人们的饮食环节。2. 单增李斯特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经过充分热处理灭活单增李斯特菌的食品仍有再次被污染的可能,因此食品在加工储存时应避免二次污染。3. 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尽量避免生吃牛肉、蔬菜,禁食腐烂变质的食品。生食瓜果应洗净。食品的储存和加工中应生熟食分开。4. 由于单增李斯特菌在4下仍然能生长繁殖,因此食用未加热的冰箱食品增加了食物中毒的危险。冰箱存放的食品食用前应高温充分加热,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两分钟以上。注意定期清洗冰箱。5. 食品及餐饮相关行业需加强规范操作,包括食品加工制作环节和储存环节,避免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6. 孕妇与免疫能力低下的人应避免食用未经消毒的牛奶、软奶酪和未经煮熟的蔬菜,食物应彻底煮熟后再食用。,五、诊断、治疗和预防,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病原菌:G+,耐干燥,耐热(70 1h灭活)肠毒素: 50%菌株产毒素,其凝固酶试验阳性,100度 2h破坏8个血清型,A、D型较常见,一、病原学特点,2011年10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查出思念牌的三鲜水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011年11月4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报告“三全”以及“海霸王”的三款速冻食品被验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是“三全灌汤水饺(猪肉玉米蔬菜)”、“三全灌汤水饺(三鲜)”以及“海霸王经典包心鱼丸”。,二、中毒机制,毒素型摄入中等剂量的肠毒素出现中毒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腹泻、反射性呕吐等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起病急骤,呕吐剧烈伴失去及虚脱。,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三、流行病学特点,1、 夏秋季高发2、中毒食品:乳类及乳制品、肉类、剩饭3、食品被污染原因: 寄生人体皮肤、鼻腔、鼻咽部、指甲及各种皮肤化脓灶的金葡菌,可污染淀粉类(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病菌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 食品带菌-人和动物污染 37度以下,温度高产生肠毒素时间短 淀粉类食品促近肠毒素形成,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四、临床表现,潜伏期:2-5h, 6h 症状:剧烈呕吐病程较短,1-2天内恢复,很少死亡发病率30% 潜伏期短,一般为25小时,极少超过6小时。起病急骤,有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和腹泻,以呕吐最为显著。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剧烈吐泻导致虚脱、肌痉挛及严重失水等现象。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五、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以毒素鉴定为主-分离出菌不一定确定肠毒素存在-肠毒素存在没有分离出菌不能否定诊断(可能细菌死亡,肠毒素残留)治疗:补水、维持电解质平衡等,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双向琼脂扩散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六、预防,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物 避免带菌人群污染食物 避免葡萄球菌对畜产品污染防止肠毒素形成 低温冷藏、夏秋季食物不宜长时间放置,食用前彻底加热,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肉毒梭菌,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G+,厌氧,产芽孢,中温菌,产毒素食盐可抑菌、抑毒素,但不可破坏已有毒素芽孢抵抗力强180 干热 5-15min; 121 30min; 100 5h,一、病原学特点,肉毒毒素 剧毒神经毒素,对消化酶、酸和低温很稳定,对热和碱不稳定 共8个血清型,其中A、B、E、F引起人类中毒作用于中枢神经,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肌肉麻痹和神经性功能障碍,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二、中毒机制,季节性:4-5月多发地区分布: A型-山区、未开垦荒地、 B型-草原耕地 E型-土壤、湖海、鱼类肠道 F型-欧亚美洲沿海及鱼体中毒食品:以家庭自制性植物发酵品为主来源及食物中毒原因:食物原料污染,温度压力不足以灭芽孢等,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三、流行病学特点,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三、流行病学特点,家庭自制的豆谷类食品如臭豆腐、豆鼓、豆酱等,这些发酵食品所用的粮和豆类常带有肉毒梭菌牙孢,发酵过程往往密封于容器中,在2030发酵,在厌氧菌适合的温度、水份下,污染的肉毒梭菌得以增殖和产毒。,运动神经麻痹的症状,而胃肠道症状少见;潜伏期6小时10天(14天);对称性颅脑神经受损症状:眼部咽部颈部呼吸肌;神志清楚、不发热、脉搏快;病死率30%以上。,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四、临床表现,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四、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点调查:冬春季有进食可疑食物,特别是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史,同餐者集体发病。临床表现观察: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实验室诊断:确诊可用动物试验查患者血清及可疑食物中的肉毒毒素,亦可用可疑食物进行厌氧菌培养,分离病原菌。,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五、诊断和治疗,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五、诊断和治疗,抗毒素治疗 多价肉毒素(a、b、e型)对本病有特效;卧床休息,灌肠洗胃近年有采用盐酸胍(3550毫克/公斤/日,分46次口服 ,可减轻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五、诊断和治疗,肉毒梭菌食物中毒,五、诊断和治疗,加强卫生宣教,改变肉类储藏方式及饮食习惯食品原料清洁处理,家庭自制食品彻底加热破坏毒素加工后的食品低温储藏食用前对可疑食品彻底加热严格管理与检查食品,尤应注意罐头食品、火腿、腌腊食品的制作和保存。,肉毒梭菌食物中毒,六、预防措施,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 -志贺菌,志贺菌食物中毒,痢疾志贺杆菌根据O抗原分为四个血清组A群-痢疾志贺杆菌-病原菌,非导致食物中毒病原菌;B群-福氏痢疾杆菌-导致食物中毒病原菌;C群-鲍氏痢疾杆菌-导致食物中毒病原菌;D群-宋内痢疾杆菌-导致食物中毒病原菌; 我国以福氏和宋内痢疾杆菌引起的菌痢较为多见,一、病原学特点,体外生活力弱光照30分钟即可被杀死耐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弱,志贺菌食物中毒,一、病原学特点,志贺菌食物中毒,一、病原学特点,痢疾志贺杆菌研究较多志贺杆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多是由于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1侵袭力:是决定志贺菌属致病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借助于菌毛及相关结构的协同粘附物质。2毒素:(1)内毒素。(2)外毒素:又称志贺毒素。具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三种生物学活性。,志贺菌食物中毒,一、中毒机理,志贺菌食物中毒,二、中毒机理,季节性-7-10月中毒食品-多为凉拌菜食品被污染和中毒发生的原因:从业人员患者或者带菌者操作熟食被污染-志贺菌繁殖-食物中毒 在公共卫生环境较差的区域,志贺菌感染的病例是其他区域的二十倍,志贺菌的感染一般在夏天比较常见,而且2-4岁的孩童特别容易受到感染。,志贺菌食物中毒,三、流行病学特点,畏寒高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大部分的感染会在病患感染后的一两天内出现腹泻、发烧与胃痉挛。 两岁以下的幼儿甚至可能因为严重的腹泻与高烧而出现癫痫的症状。,志贺菌食物中毒,四、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细菌学检验呕吐物、剩余食物中分离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血清凝集试验D群宋内痢疾杆菌凝集效价在1:50以上有诊断学意义,志贺菌食物中毒,五、诊断和治疗,防止食品被志贺菌污染控制志贺菌繁殖食前彻底加热杀灭志贺菌,志贺菌食物中毒,六、预防措施,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空肠弯曲菌属螺旋菌科,为革兰氏阴性,在细胞的一端或两端着生有单极鞭毛。空肠弯曲菌抵抗力不强,易被干燥、直射日光及弱消毒剂所杀灭,56 5分钟可被杀死。对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在肉食动物的粪便中检出率高,一、病原菌特点,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的发生,部分是由大量活菌侵入肠道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部分与其产生的热敏型肠毒素有关。空肠弯曲茵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茵,可以引起人和动物发生多种疾病,并且是一种食物源性病原茵,被认为是引起全世界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二、中毒机制,1季节 5-10月 夏季居多 2食品的种类 牛乳和肉制品 3食品被污染和中毒发生的原因 食品中的污染主要来自动物粪便,健康带菌者,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三、流行病学特点,潜伏期短者1日,一般24日,长者可达10日。 中毒表现:主要有腹痛、发热3840、腹泻、呕吐、头痛、水样便或黏液便,每日腹泻710余次,病程约1周。 实验室检查 从可疑食物及患者呕吐物、粪便中分离出相同的病菌。发病初期与恢复期的血清凝集效价比在1:4以上,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四、临床表现,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 2细菌学检验3血清学试验 对症处理 解痉、止痛、止泻,补充水及电解质。 抗菌药物 本菌对红霉素及庆大霉素敏感。,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五、诊断与治疗,空肠弯曲菌是不耐热的细菌,可以在乳品巴氏灭菌的条件下被杀灭。预防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要避免食用未煮透或灭菌不充分的食物,尤其是乳品,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六、预防措施,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其他细菌,(一)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二)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三)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一)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蜡样芽孢杆菌所产生的肠毒素所致。 污染的食物主要为含淀粉较多的各类食物。 临床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特征。病情较轻病程短,一般不超过12h,主要发生在夏季。,(二)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广泛分布于人畜粪便、土壤、污水等外环境中。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中毒食品多为生畜肉、禽肉、鱼及其它蛋白性食品。其产生的的肠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进食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的食物后824小时出现腹痛和腹泻。 肉类食品要彻底加热,食用前再加热,(三)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高考培训款课件
- 设备安全操作培训的意义
- 工作安排责任合同范本4篇
- 沈阳个人无纠纷二手房买卖合同3篇
- 0KV变电设备预防性试验服务合同2篇
- 安全驾驶培训的意义
- 安全驾驶培训演讲课件
- 安全驾驶培训文案课件
- 2026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养老服务试题及答案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1.概论
- 索菲亚全屋定制合同协议
- 证件借用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广东陆丰皮影戏在融合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 2025年高级粮油保管员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高一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材全解全析》1
- 2025年机场集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酒店从业人员禁毒知识宣讲
- 割草机知识培训课件图片
- 设备事故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