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第一节汽车分类 按照GB T3730 1 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的定义 汽车motorvehicle是由动力驱动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 主要用于 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 牵引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的车辆 特殊用途 本术语还包括 1 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 如无轨电车 2 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三轮车辆 GB T15089 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将机动车辆和挂车分为L类 M类 N类 O类 G类 这份标准主要用于型式认证 按照GB T3730 1 20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将车辆分为汽车 挂车和汽车列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一 汽车汽车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 一 乘用车passengercar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 或临时物品的汽车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1 普通乘用车saloon sedan 车身 封闭式 侧窗中柱有或无 车顶 顶盖 固定式 硬顶 有的顶盖一部分可开启 座位 4个或1个以上座位 至少两排 后座椅可折叠或移动 以形成装载空间 车门 2个或4个侧门 可有一后启门 2 活顶乘用车convertiblesaloon车身 具有固定侧围框架可开启式车身 车顶 顶盖 车顶为硬顶或软顶 至少有两个位置 1 封闭 2 开启或拆除 可开启式车身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数个硬顶部件和 或合拢软顶将开启的车身关闭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座位 至少两排 车门 2个或4个侧门 车窗 4个或4个以上侧窗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高级乘用车pullmansaloon车身 封闭式 前后座之间可以设有隔板 车顶 顶盖 固定式 硬顶 有的顶盖一部分可开启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座位 至少两排 后排座椅前可安装折叠式座椅 车门 4个或6个侧门 也可有一个后开启门 车窗 6个或6个以上侧窗 4 小型乘用车coupe车身 封闭式 通常后部空间较小 车顶 顶盖 固定式 硬顶 有的顶盖一部分可开启 座位 2个或2个以上的座位 至少一排 车门 2个侧门 也可有一个后开启门 车窗 2个或2个以上侧窗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敞篷车convertible opentourer 车身 可开启式 车顶 顶盖 车顶可为软顶或硬顶 至少有两个位置 第一个位置遮覆车身 第二个位置车顶卷收或可拆除 座位 2个或2个以上的座位 至少一排 车门 2个或4个侧门 车窗 2个或2个以上侧窗 6 仓背乘用车hatchback车身 封闭式 侧窗中柱可有可无 车顶 顶盖 固定式 硬顶 有的顶盖一部分可以开启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的座位 至少两排 后座椅可折叠或可移动 以形成一个装载空间 车门 2个或4个侧门 车身后部有一仓门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7 旅行车stationwagon车身 封闭式 车尾外形按可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 车顶 顶盖 固定式 硬顶 有的顶盖一部分可以开启 座位 4个或4个以上的座位 至少两排 座椅的一排或多排可拆除 或装有向前翻倒的座椅靠背 以提供装载平台 车门 2个或4个侧门 并有一后开启门 车窗 4个或4个以上侧窗 8 多用途乘用车multipurposepassengercar上述1 7车辆以外的 只有单一车室载运乘客及其行李或物品的乘用车 但是 如果这种车辆同时具有下列两个条件 则不属于乘用车而属于货车 1 除驾驶员以外的座位数不超过6个 只要车辆具有可使用的座椅安装点 就应算 座位 存在 2 P M N 68 N 68式中 P 最大设计总质量M 整车整备质量与1位驾驶员质量之和 N 除驾驶员以外的座位数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9 短头乘用车forwardcontrolpassengercar一种乘用车 它一半以上的发动机长度位于车辆前风窗玻璃最前点以后 并且方向盘的中心位于车辆总长的前四分之一部分内 10 越野乘用车offroadpassengercar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驱动 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的车辆 或其几何特性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 最小离地间隙 技术特性 驱动轴数 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型式机构 和它的性能 爬坡度 允许在非道路上行驶的一种乘用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1 专用乘用车specialpurposepassengercar运载乘员或物品并完成特定功能的乘用车 它具备完成特定功能所需的特殊车身和 或装备 例如 旅居车 防弹车 救护车 殡仪车等 1 旅居车motorcaravan旅居车是一种至少具有下列生活设施结构的乘用车 座椅和桌子 睡具 可由座椅转换而来 炊事设施 储藏设施 2 防弹车armouredpassengercar用于保护所运送的乘员和 或物品并符合装甲防弹要求的乘用车 3 救护车ambulance用于运送病人或伤员并为此目的配有专用设备的乘用车 4 殡仪车hearse用于运送死者并为此目的而配有专用设备的乘用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商用车辆commercialvehicle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 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乘用车不包括在内 1 客车bus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辆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座 客车有单层的或双层的 也可牵引一挂车 1 小型客车minibus用于载运乘客 除驾驶员座位外 座位数不超过16座的客车 2 城市客车citybus一种为城市内运输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 这种车辆设有座椅及站立乘客的位置 并有足够的空间供频繁停站时乘客上下车走动用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长途客车interurbancoach一种为城市内运输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 这种车辆没有专供乘客站立的位置 但在其通道内可载运短途站立的乘客 4 旅游客车touringcoach一种为旅游而设计和装备的客车 这种车辆的布置要确保乘客的舒适性 不载运站立的乘客 5 铰接客车articulatedbus一种由两节刚性车厢铰接组成的客车 在这种车辆上 两节车厢是相通的 乘客可通过铰接部分在两节车厢之间自由走动 这种车辆可以按2 4 进行装备 两节刚性车厢永久联结 只有在工厂车间使用专用的设施才能将其拆开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6 无轨电车trolleybus一种经架线由电力驱动的客车 这种电车可指定用作多种用途 并按2 3 和5 进行装备 7 越野客车offroadbus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进行驱动 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车辆 或其几何特性 接近角 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 最小离地间隙 技术特性 驱动轴数 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型式机构 和它的性能 爬坡度 允许在非道路上行驶的一种车辆 8 专用客车specialbus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只适用于需经特殊布置安排后才能载运人员的车辆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半挂牵引车semitrailertowingvehicle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3 货车goodsvehicle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 它能否牵引一挂车均可 1 普通货车generalpurposegoodsvehicle一种在敞开 平板式 或封闭 厢式 载货空间内载运货物的货车 2 多用途货车multipurposegoodsvehicle3 全挂牵引车trailertowingvehicle4 越野货车offroadgoodsvehicle5 专用作业车specialgoodsvehicle6 专用货车specializedgoodsvehicle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挂车trailer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汽车牵引 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 用于 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 特殊用途 1 牵引杆挂车drawbartrailer2 半挂车semitrailer3 中置轴挂车centreaxletrailer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三 汽车列车combinationvehicles一辆汽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 1 乘用车列车passenger cartrailercombination乘用车和中置轴挂车的组合 2 客车列车busroadtrain一辆客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 各节乘客车厢不相通 有时可设服务走廊 3 货车列车goodsroadtrain一辆货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 4 牵引杆挂车列车drawbartractorcombination一辆全挂牵引车与一辆或多辆挂车的组合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铰接列车articulatedvehicle一辆半挂牵引车与具有角向移动联结的半挂车组成的车辆 6 双挂列车doubleroadtrain一辆铰接式列车与一辆牵引杆挂车的组合 7 双半挂列车doublesemitrailerroadtrain一辆铰接式列车与一辆半挂车的组合 两辆车的联结是通过第二个半挂车的联结装置来实现 8 平板列车platformroadtrain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其他分类方式 一 按动力装置型式分类1 活塞式内燃机汽车根据其使用的燃料不同 通常分为汽油车和柴油车 汽油和柴油在近期内仍将是活塞式内燃机的主要燃料 而各种代用燃料的研究工作目前也在大力开展 例如以丙烷和丁烷为主的液化石油气 还有甲醇和乙醇以及它们的衍生产品等 活塞式内燃机还可按其活塞的运动方式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等类型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直流电动机 电动汽车的优点是无废气排出 不产生污染 噪声小 能量转换效率高 易实现操纵自动化 电动机的供能装置通常是化学蓄电池 传统式的铅蓄电池在重量 充电间隔时间 寿命 放电能力等方面不完全令人满意 从而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 3 燃气轮机汽车与活塞式内燃机相比 燃气轮机功率大 重量轻 转矩特性好 所使用的燃油无严格限制 但其耗油量大 噪声较大 造成成本也较高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按行驶道路条件不同分类按行驶道路条件不同分为公路用车和非公路用车 1 公路用车这是指主要行驶在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汽车 公路用车的长度 宽度 高度 单轴负荷等均受交通法规的限制 2 非公路用车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本身的外廓尺寸 单辆负荷等参数超出了法规限制而不适合在公路行驶 只能在矿山 机场和工地内的无路地区或专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另一类是越野汽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三 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类1 轮式汽车通常可分为非全轮驱动汽车与全轮驱动汽车两种类型 汽车的驱动方式一般用符号 n m 表示 其中 n为车轮总数 在一个轮毂上安装双轮辋和轮胎仍算一个车轮 m为驱动轮数 例如 普通轿车和解放CA1091一类的普通货车属于4 2型 北京BJ2020越野汽车属于4 4型 东风EQ2080越野汽车属于6 6型等 2 其它类型的车辆比如履带式车辆 雪橇式车辆 气垫式车辆 步行机构式车辆等等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四 按公安机关管理分类为了便于机动车辆技术检验 核发牌证以及进行专门管理 公安机关根据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标准和公安机关管理的需要 将汽车分为大型汽车和小型汽车两种 1 大型汽车总质量 4500 或车长 6m 或乘坐人数 不含驾驶员 20人的汽车称为大型汽车 具体又分为 1 大型客车 2 大型货车 3 大型特种车 4 大型专用载货车 5 其它大型专用车 2 小型汽车总质量 4500 车长 6m 乘坐人数 不含驾驶员 20人的汽车称为小型汽车 具体又分为 1 小型客车 2 小型货车 3 小型特种车 4 小型专用载货车 5 其它小型专用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第二节汽车型号的确定一 车辆识别代号VIN现在世界各国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大部分使用了VIN VehicleIdentificationNumber 车辆识别代号编码 VIN车辆识别代号编码由一组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 共17位 又称17位识别代号编码 它是识别一辆汽车不可缺少的工具 VIN的每位代码代表着汽车的某一方面信息参数 按照识别代号编码顺序 从VIN中可以识别出该汽车的生产国别 制造公司或生产厂家 车的类型 品牌名称 车型系列 车身形式 发动机型号 车型年款 安全防护装置型号 检验数字 装配工厂名称和出厂顺序号码等 车辆识别代号自1981年以后 17位车辆识别码渐为各国汽车厂遵用 一车一码 具有法律效用 30年内不会重号 通用公司甚至还在识别码上加有条码 便于电脑识别与检索 车辆识别代号由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 车辆说明部分 VDS 车辆指示部分 VIS 三部分组成 共17位字码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一 车辆识别代号的编制规则1 在30年内生产任何车辆的识别代号不得相同 2 车辆识别代号应尽量位于车辆的前半部分 易于看到且能防止磨损或替换的部位 3 车辆识别代号的字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是字迹清楚 坚固耐久和不易替换的 车辆识别代号的字码高度 若直接打印在汽车和挂车 车架 车身等部件 上 至少应为7mm高 其它情况至少应为4mm高 4 车辆识别代号仅能采用下列阿拉伯数字和大写字母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R S T V W X Y 5 车辆识别代号在文件上表示时应写成一行 且不要空格 打印在车辆或车辆标牌上时也应标示在一行 特殊情况下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必须标示在两行上时 两之间不应有间隙 每行的开始与终止处应选用一个分隙符表示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车辆识别代号的构成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前2位 为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 第二部分 第3 9位 为车辆说明部分 VDS 第三部分 第10 17位 为车辆指示部分 VIS 如图3 1所示 其中方框代表数字或字母 椭圆代表数字 第1位 生产国家代码1美国J日本S英国2加拿大K韩国T瑞士3墨西哥L中国V法国4美国R台湾W德国6澳大利亚Y瑞典9巴西Z意大利 第2位 汽车制造商代码1Chevrolet雪佛兰BBMW宝马MHyundai现代2Pontiac庞迪科BDodge道奇MMitsubishi三菱3CChrysler克莱斯勒MMercury水星4Buick别克DMercedesBenzNInfiniti英菲尼迪5EEagle鹰NNissan尼桑6Cadillac凯迪拉克FFord福特7GMCanada通用GGeneralMotors也是通用这个是全称前面是简写8Isuzu五十铃HAcura阿库拉TToyota丰田AAlfaRomeoHHonda本田VVolkswagen大众AAudiJJeep VVolvo AJaguar捷豹LDaewoo大宇YMazda LLincoln林肯ZFord福特ZMazda G 所有属于通用汽车的品牌 Buick Cadillac Chevrolet Oldsmobile Pontiac Saturn 第3位 汽车类型代码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释 有些厂商可能使用前3位组合代码表示特定的品牌 TRU WAU Audi1YV JM1 Mazda4US WBA WBS BMWWDB MercedesBenz2HM KMH Hyundai 现代 VF3 Peugeot 标志 SAJ Jaguar 捷豹 WP0 Porsche 保时捷 SAL LandRover 路虎 YK1 YS3 Saab 萨伯 YV1 Volvo 沃尔沃 第4 8位 VDS 是车辆特征代码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释 第9位 校验位0 9或X 罗马数字10 第10位 车型年款B1981K1989V199752005C1982L1990W199862006D1983M1991X199972007E1984N1992Y200082008F1985P19931200192009G1986R199422002A2010H1987S199532003J1988T199642004 第11位 装配厂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解释 第12 17位 汽车出厂序列号注意 VIN中不会包含I O Q三个英文字母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三 车辆识别代码举例1 编码JTIGK12E7S9092125在编码JTIGK12E7S9092125中 J表示国别为日本 T表示制造商为丰田汽车公司 I表示车辆类型为乘用车 G表示发动机为1MZ FE3 0LV6 K表示车辆品牌为佳美 1表示汽车种类为MCV10L型 2表示汽车系列为LE系列 E表示车身类型为4门轿车 7表示检验位 S表示车型生产年份为1995年 9表示装配厂为日本 092125表示汽车的生产顺序号 2 编码LE4EJ68WAV5700321在编码LE4EJ68WAV5700321中 L表示国别为中国 E表示制造商为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4表示车辆类型为BJ2021系列 E表示该车系列总质量是3176 3628kg J表示车型种类按驱动车轮和转向盘位置分类为4 4 左方向盘 6表示中档型 8表示为4门金属硬顶 W表示2 5升四缸化油器式汽油机 A表示检验位 V表示1997年生产 5表示为总装厂生产 第12 17位700321表示出厂顺序 第12位为公历年的末位数字 例如1995年第12位为5 1996年第12位为6 以此类推 700321表示1997年生产的第321辆 五 汽车产品型号 汽车产品型号示意 专用汽车产品型号示意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汽车产品型号我国自1989年至今实施的GB T9417 1988 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其规则基本型号由两位汉语拼音字母和四至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1 企业名称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一部分 用代表企业名称的两个或三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如CA EQ BJ SH TJ NJ CQ JN SX LZW分别代表一汽车 二汽 北京 上海 天津 南京 重庆 陕西 柳州五菱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汽车类别代号按照规定1代表载货汽车 2代表越野汽车 3代表自卸汽车 4代表牵引汽车 5代表专用汽车 6代表客车 7代表轿车 8代表挂车 9代表半挂车和专用半挂车 3 主参数代号主参数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第三部分 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除客车 轿车外 其余车辆的主参数特征均以载重量 t 为单位 客车以乘客座位数为单位 轿车以发动机排量 L 为单位 4 产品序号产品序号位于产品型号的每第四部分 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示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企业自定代号企业自定代号位于产品型号的最后部分 同一种汽车结构略有变化而需要区别 可以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示例1 CA1091解 CA 代表一汽生产 1 代表货车 09 代表总质量9吨 1 代表第二代产品 示例2 EQ1090解 EQ 代表二汽生产 1 代表货车 09 代表总质量9吨 0 代表第一代产品 示例3 SGM7161XAT解 SGM 代表上海通用 7 代表轿车 16 代表发动机排气量是1 6L 1 代表第二代产品 LX 代表LX级 AT 代表是自动档的车 示例4 JK6120 JK 济南客车 6 客车 12 车长12米 0 第一代产品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三 汽车的技术参数1 整车装备质量 kg 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 包括润滑油 燃料 随车工具 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但不包括行李箱内杂物的质量 在进行车辆四轮定位时 车辆必须处于整车装配质量 否则会影响定位精度 2 最大总质量 kg 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 kg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 kg 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 mm 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6 车宽 mm 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 mm 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 mm 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 mm 同一车桥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 mm 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 mm 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 mm 汽车满载时 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 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 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5 转弯半径 mm 汽车转向时 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 km h 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 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 L 100km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 n m 车轮数乘以驱动轮数为计量依据 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 m代表驱动轮数 三 汽车主要参数 汽车的主要参数包括尺寸参数 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1 汽车主要尺寸汽车主要尺寸是指汽车的外廓尺寸 轴距 轮距 质心高度 前后悬 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等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第三节汽车的总体构造一 汽车的四个组成部分汽车通常由发动机 底盘 车身 电气设备四个部分组成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 发动机现代汽车所用发动机大多为内燃机 它是通过在气缸内燃烧汽油 柴油等 使缸内的气体膨胀 从而推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 由连杆将该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从而输出动力 推动车辆运行 其构造如图3 3所示 它一般是由缸体 曲轴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进气系统 排气系统 供油系统 点火系统 汽油发动机采用 冷却系统 润滑系统 起动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3发动机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底盘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 使汽车产生运动 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底盘主要有下列部分组成 l 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 传动系一般包括离合器 变速器 传动轴 驱动桥等部件 2 行驶系将汽车各总成及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并对全车起支承作用 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行驶系包括车架 前轴 驱动桥的桥壳 车轮 转向车轮和驱动车轮 悬架 前悬架和后悬架 等部件 3 转向系保证汽车能按照驾驶员选择的方向行驶 由转向操纵装置 转向器及转向传动装置组成 4 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 并保证汽车能可靠地停驻 每辆汽车的制动系都包括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制动系统 每个制动系统都由供能装置 控制装置 传动装置和制动器组成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的场所 也是装载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车身应为驾驶员提供方便的操作条件 以及为乘员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或保证货物完好无损 典型的车身包括车前钣金件 驾驶室 车厢等部件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4车身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汽车所有发电 供电和用电装置的总称 主要部件包括 蓄电池 发动机起动系统 点火系统 汽车照明和信号装置等 此外 在现代汽车上愈来愈多地装用各种电子设备 如中央控制门锁 电动车窗 电动座椅 空调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倒车雷达 全球定位系统 车载电话 车载影视系统等 这些都属于电气设备 它们显著地提高了汽车的安全 舒适性能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汽车的构造分类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汽车的总体构造和布置类型可以是不同的 按发动机和各总成相对位置的不同 现代汽车的布置类型通常有如下几种 1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FR 是传统的布置类型 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 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类型 2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FF 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类型 具有结构紧凑 减少轿车的质量 降低地板高度 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RR 是目前大 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类型 具有降低室内噪声 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少数微型或普及型轿车也采用这种类型 4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MR 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类型 由于这些车型都是采用功率和尺寸很大的发动机 将发动机布置在驾驶员座椅之后和后桥之前 这样有利于获得最佳轴荷分配和提高汽车的性能 此外 某些大 中型客车也采用这种布置类型 把配备的卧式发动机装在地板下面 5 全轮驱动 nWD 是越野汽车特有的类型 通常发动机前置 且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 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全部车轮上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第四节汽车结构型式汽车碰撞损失评估定损与汽车的结构是紧密联系 不同的结构配置不同的零部件 损失的金额是不同的 要准确地定损 除了确定汽车的型号外还要确定其结构 汽车的结构一型式为 前置前驱动 FF 汽车 前置后驱动 FR 汽车 后置后驱动 RR 汽车 中置后驱动 RR 汽车和全轮驱动汽车 nWD 通常用4 2 4 4 6 2 6 4 6 6等代号表示 前的数字表示汽车车轮的总数 后的数字表示驱动轮的数量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 前置前驱动 FF 汽车如图3 5所示该类型结构特点是发动机布置在驾驶窒前面 可以纵置式 如桑塔纳轿车就是采用纵置 也可以横置如捷达轿车就是采用横置式 有的布置在轴距内或轴距外 也有的布置在前桥的上方 前置前驱动式发动机的前面是散热器 风扇 有的车还设置了空调冷凝器及空气压缩机 干燥器及管路或机油散热器 两侧分别有线路保险合 蓄电池 水箱补充罐 方向机助力泵液压油缸等附件 散热器的前面是前围支架 装饰格栅 左右大灯及转向灯 前置前驱动汽车一般多用于承载式轿车 车身与车架构成整体式 各部件和总成件安装在车体上 前轮既是驱动轮 又是转向轮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5前置前驱动 FF 汽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前置后驱动 FR 汽车如图3 6所示该类型结构特点是 发动机布置在前轴的上方或前方 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后通过传动轴传到主减速器到后轮 后轮驱动 车身及轴距较长 其底盘通用性好 承载能力强 既适合轿车更适合载货车 大多数载货车采用此类型结构 此类型是分体式 轿车类的分为车身与车架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6前置后驱动 FR 汽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后置后轮动 RR 汽车如图3 7所示后置后驱动就是发动机布置在汽车后部 在轴距之外 发动机 离合器 变速器 主减速器布置成一体 后轮驱动 结构紧奏没有传动轴车内面积使用利用率高 好布置但操纵系统距离动力装置太远 传动环节多操纵响应灵敏性差 发动机在汽车尾部 散热效果差 温度高 该类型车身前部是转向系统 整个车身是框架形 各大总成件集中在汽车后部 重心在后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7后置后驱动 RR 汽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4 中置后驱动 MR 汽车如图3 8所示该类型汽车是对置式发动机布置在前桥与后桥之间 在车身底部 轴荷分配合理 传动轴长度短 车内面积利用率高 驾驶室前舱短 只是转向机构 结构简单 前围前部是保险杠 大小灯及装饰栏 左右两侧翼子板的下方是前轮 车身中部是门A柱至C柱距离较长 是驾驶员及乘客座位区 使用面积利用得好 发动机动力传至驱动轮行程短 结构紧奏 损失功率小 功率利用率高 车身的尾部是行李厢 下方是后驱动轮 重心低整体结构合理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8中置后驱动 MR 汽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全轮驱动 nWD 如图3 9所示所谓全轮驱动是指所有车轮都是驱动轮 都与地面接触并施于驱动力 通过性相当好 不但可以在公路上行驶 还可以在野外非公路上行驶 越野性能相当强 其结构特点 发动机前置 在变速器后面装置分动箱 将动力分配输送到全部车轮上 它的结构与布置同前置后轮驱动差不多 多了前驱动桥和主减速器 传动轴 分动箱等 操纵程序多了分动箱操作程序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图3 9全轮驱动 nWD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三 汽车的性能指标汽车的性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 动力性汽车的动力性是用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来表示的 汽车作为一种高效率的交通工具 其运输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 所以 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 最重要的性能 而追求高动力性也是时下不少购车族的一项重要购车指标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 汽车的动力性主要用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评定 1 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 用公里 小时 km h 表示 数值越大 动力性就越好 2 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 可形象地称之为反应速度能力 用秒 s 表示 它对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对轿车 其加速时间更为重要 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及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 3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爬坡度I来表示 如果汽车能爬上的角度为0度的坡 则I tg0 100 越野汽车要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行驶 因此 其爬坡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它的最大爬坡度可达60 即30 左右或更高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 汽车的动力性主要用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评定 1 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 用公里 小时 km h 表示 数值越大 动力性就越好 2 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 可形象地称之为反应速度能力 用秒 s 表示 它对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对轿车 其加速时间更为重要 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及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 3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爬坡度I来表示 如果汽车能爬上的角度为0度的坡 则I tg0 100 越野汽车要在坏路或无路条件下行驶 因此 其爬坡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它的最大爬坡度可达60 即30 左右或更高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燃油经济性汽车的省油与否可以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来衡量 我国及欧洲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 即L 100km 美国则用MPG 每加仑燃油行驶的英里数 表示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与很多因素有关 主要有 1 行驶速度 2 汽车的保养与调整状况 3 驾驶技术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制动性汽车行驶时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 以及汽车在下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性的三个评价指标是 1 制动效能 常用制动距离表示 另外也可以用制动时间 制动最大减速度和最大制动力来评价 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即制动器的抗热衰退性能 它是指汽车高速行驶下长坡连续制动时 制动器连续制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3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4 操控稳定性汽车的操控稳定性能是指司机在不感到紧张 疲劳的情况下 汽车能按照司机通过转向系统所给定的方向行驶 而且当遇到外界干扰 比如侧向力 转弯时的向心力等 时 汽车所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操控性能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控方便程度 而且也是决定汽车高速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 转向原理 汽车的操控稳定性的转向指标主要有 不足转向 过度转向及中性转向三种情况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行驶平顺性汽车行驶时 由于路面不平等因素激起汽车的振动 使乘员处于振动环境之中 振动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尽量隔绝振动或保持振动环境的舒适性 以保证驾驶员在复杂的行驶和操纵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准确灵敏的反应 对确保安全行驶是非常重要的 舒适的振动环境对于乘员 不仅在行驶过程中很重要 而且可以保证到达目的地后以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投入工作 汽车平顺性就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 对于货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它是现代高速 高效率汽车的一个主要性能 主要受路面 汽车的悬架 轮胎 座椅 车身等总成部件的特性 包括刚度 频率 阻尼和惯性参数 质量 转动惯量等 产生变化和破坏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6 通过性 越野性 汽车的通过性 越野性 是指汽车能以足够高的行驶速度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 比如松软地面 坎坷不平地段以及各种障碍 如陡坡 侧坡 壕沟 台阶 水坑等 的能力 汽车的通过性能与汽车的底盘参数 车身几何参数 以及汽车的动力性 机动性 操控性等密切相关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第六节汽车专业术语与常识一 汽车专业术语1 汽车4S店汽车4S店是指将4项功能集于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 它包括汽车的整车销售 sale 零配件供应 sparepart 售后服务 service 和信息反馈 survey 等业务 汽车4S店作为一种整体服务方式 是于1999年以后逐步由欧洲传入我国的 这种较新兴的方式现在越来越受到客户和经销商的青睐 另外现在的汽车4S店大多增加了二手车置换的功能 secondhandvechile 故汽车4S店大多成为了5s店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本田VTEC技术在国内生产的雅阁轿车发动机就是采用了VTEC技术 VTEC 为英文 VariableValveTimingandLiftElectronicControlSystem 的缩写 中文意思为 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子控制系统 VTEC是可变进气门控制技术 通过改变进气门开度来改变进气量 提高发动机扭矩 整个VTEC系统由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 ECU 控制 ECU接收发动机传感器 包括转速 进气压力 车速 水温等 的参数并进行处理 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通过电磁阀调节摇臂活塞液压系统 从而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工况下由不同的凸轮控制 影响进气门的开度和时间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丰田VVT i技术VVT i英文 VariableValveTimingintake 是一种控制进气凸轮轴气门正时的装置 它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配气正时进行优化 从而提高发动机在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 燃油经济性 降低尾气的排放 而丰田在2000年生产的创造出新一代的VVTL i发动机 它也用类似HondaVTEC的原理 比原来VVT i发动机上的凸轮轴多了可以切换大小不同角度的凸轮 也利用 摇臂 的机置来决定是否顶到高角或小角度的凸轮 而作到 可连续式 地改变发动机的正时 重叠时间与 两阶段式 的升程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4 PCV曲轴箱强制通风PCV是PositiveCrankcaseVentilation 曲轴箱强制通风 的缩写 它的作用是防止窜气进入大气 同时防止机油变质 当发动机作功燃烧过程的末端 一些未燃混合气在高压力下从活塞环漏入曲轴箱内 业内将这种泄漏称为 窜气 这些窜气会从曲轴箱内逸入大气中造成污染 这些窜入的混合气不被排除 还会稀释曲轴箱内的机油 使机油变质造成发动机机件过早磨损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EGR系统废气再循环 ExhustGasReciculation 简称EGR系统 用于减少废气中NOx的含量 国外的早期研究发现 将少量的废气 5 20 再次循环进入气缸与新鲜可燃混合气混合后燃烧 可有效抑制NOx的产生 事实上 除了可采用气门重叠产生废气回流的内部EGR方式外 更常用的措施是用专门的管道将部分废气引至进气歧管 由ECU控制EGR阀改变流通截面来调节废气量 实现EGR率的变化 通常在发动机暖机 怠速 低负荷 高负荷等工况不需进行EGR控制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6 三元催化净化器TWC ThreeWayCatalysts 催化剂是其本身在形态和质量上均无变化 却能促成化学反应的物质 例如 HC CO和NOx和氧气一起被加热至500 932 实际上不产生化学反应 但当这些气体通过催化剂作用后即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气体就转化成为无害的CO2 H2O和N2 汽车的废气催化净化器所用催化剂 视气体种类而异 通常使用的有铂 铱 铑等 催化剂涂在许多 载体 的表面上 以增加其与废气接触的表面积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7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 是在传统的制动系统基础上增加了车轮速度传感器 ABS电控单元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及制动控制电路等主要元件的制动系统 克服传统制动系统不能克服的毛病 制动跑偏 甩尾 提高制动最佳综合性能 ABS即防抱死制动系统 是Anti lockBrakingSystem的缩写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8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英文全称ElectronicBrakeDistribution EBD的工作原理是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 利用传感器分别对4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 计算 得出不同的附着力数值 进而控制4只轮胎制动装置以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实施制动 并在运动中快速调整 使制动力与附着力相匹配 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 安全 EBD通常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附加装置 在汽车紧急制动 车轮将抱死的情况下 EBD在ABS动作之前就已经平衡了每一只轮胎的有效地面附着力 防止出现甩尾和侧滑 配备EBD的ABS 各车轮由于有最理想的制动力分配 可进一步缩短汽车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9 ASR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汽车驱动防滑系统 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或TractionControlSystem 简称ASR或TCS 日本车型称它为TRC或TRAC ASR系统是继ABS后采用的一套防滑控制系统 是ABS功能的进一步发展和重要补充 ASR系统和ABS系统和密切相关 通常配合使用 构成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系统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0 电控悬架系统采用电控悬架的目的 传统悬架系统使用的是定刚度弹簧和定阻尼系数减震器 只能适应特定的道路和行驶条件 无法满足变化莫测的路面情况和汽车行驶状况 只能被动地接受地面对车身的各种作用力 不能主动去进行调节 故又称为被动悬架系统 电控悬架系统的最大优点是悬架随不同的路况和行驶状态作出不同的反应 即可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令人满意 又能使操纵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1 ESP车辆电子稳定系统ESP 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 系统是Bosch公司1995年推出的意为 车辆电子稳定系统 到目前 博世公司已为全球提供了800万套ESP系统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越来越重视ABS和ESP系统已成为汽车安全的代名词 ESP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其传感器时时监控车辆行驶状态 驾驶员驾驶状态和驾驶员行为 通过中央处理器分析传感器传来的信号 从而及时调整车辆的行驶状态 维护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2 CCS巡航控制系统汽车的巡航控制系统又称恒速 稳速或ccs CruisecontrolSystem 系统 它是利用电子控制技术对汽车行驶速度进行自动调节的系统 可以让行进中的汽车以接近恒速的方式行驶 当安装有ccs的汽车在行驶状况良好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时 可以免去驾驶员持续踩踏油门踏板的动作 巡航控制系统可 根据行车阻力自动增减油门开度 保持汽车能以事先选定的车速在公路上恒速行驶 一旦需要 驾驶员也可以按意愿实现对汽车的完全操控权 任意加速 减速或停车 从而大大减轻了驾车者的劳动强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3 GPS技术GPS GloblePositioningSystem 全球导航系统也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1973年 美国开始研制全球定位系统GPS 经过20年的不断完善 耗资200亿美元后 该系统终于在1994年全面建成 GPS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 卫星距地面约1 7万公里 在军事上 这套系统可以为战机 军舰和导弹等导航 并锁定攻击目标 在民用方面 它可以为飞机 船舶和汽车等导航 目前 GPS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美国从中赚取了巨额的利润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二 电控新技术及应用发动机电控技术可分为电控汽油喷射 电子点火 怠速控制 废气再循环控制 增压控制 故障自诊断 故障保险 备用控制以及其它控制技术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1 电控汽油喷射 EFI 系统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简称电喷系统 是6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 较之早期普遍使用的化油器供油系统 其突出优点在于空燃比的控制更为精确 可实现最佳空燃比 而且电喷技术提高了汽油的雾化 蒸发性能 加速性能更好 发动机功率和转矩显著提高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2 电子点火控制系统早在20世纪初 点火系统在汽车发动机上已开始应用 从有触点式 普通无触点式 集成电路式 发展到现今的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可控制发动机点火提前角 ESA 保持在最佳范围以内 使汽油机的点火时刻更接近于理想状态 进一步挖掘发动机的潜能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3 怠速控制 ISC 系统怠速性能的好坏是评价发动机性能优越与否的重要指标 怠速性能差将导致油耗增加 排污严重 因此 需进行必要的控制 现代轿车中一般都设有怠速控制系统 由ECU控制并维持发动机怠速在某一稳定转速范围内运转 因此 怠速控制通常是指怠速转速控制 其实质就是对怠速工况时的进气量进行调节 同时配合喷油量及点火提前角南控制 ECU根据冷却水温 空调负荷 空档信号等计算目标转速 并与实际转速相比较 同时检测节气门全关信号及车速信号 判断是否处于怠速状态 确认后则按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之间的差值来驱动执行器调整控制进气量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4 增压电控系统发动机中增压系统的安装日渐增多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进气效率 电控增压系统的研制开发使增压技术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 应用较普遍的是电控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通常增压器是为与发动机低速 小负荷工况相匹配而设计的 当发动机大负荷运行时容易导致增压器超速运行而损坏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5 故障自诊断系统现在轿车发动机的电控系统中 ECU一般都带有故障自诊断系统 自行监测 诊断发动机控制系统各部分的故障 具体对于传感器 可通过检测其信号是否出规定范围来直接进行判断 对于执行器 则在其初始电路中增设专门回路来实现监测 至于ECU本身 也有专用程序进行诊断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6 故障保险系统及故障备用控制系统当自诊断系统检测出传感器及其电路出现故障后 ECU中的故障保险系统随之自动启动发挥作用 故障保险系统会用程序设定的数据取代故障部分输入的非正常信号 进行直接控制 故障保险系统一般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 汽车文化与常识第三章汽车常识 7 进气涡流电控系统进气涡流可以促进汽油蒸发以及与空气的均匀混合 提高燃烧效率 电控进气涡流在某些轿车 特别是采用烯燃技术的轿车 上应用较多 其结构是在进气口附近增设一涡流控制阀 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会计硕士真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二》经典例题【考点提分】附答案详解
- 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终止代理合同协议》
- 2025版合同购销协议全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与充电服务的融合发展报告
- 2025租赁合同的效力与价值
- 新能源行业2025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战略布局报告
-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和难点
- 儿科试题及答案泌尿感染
-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
- 入股瑜伽店协议书
- 旅游团队境外医疗援助补充协议
- JJF 2184-2025 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联通智慧矿山协议合同
- 混凝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交通安全教育》课件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检测试卷(附答案)
- 《肺癌诊治》课件
- 澳大利亚知识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