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你的耳朵靠不住.doc_第1页
2 你的耳朵靠不住.doc_第2页
2 你的耳朵靠不住.doc_第3页
2 你的耳朵靠不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的耳朵靠不住 我们的每一个器官,包括耳朵,都是我们了解自然,与自然打交道的好伙伴。但是,它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拉我们贪着其事,迷失本性。这篇文章主要讲,你听到的并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要了解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很多时候耳朵靠不住,你一定要清醒。一、声音的临时性我们真的要研究这个世间,会发现声音本来是没有的。如果我们到一个静静的空间,一切的振动都消失,声音也停止了。声音压根儿就是这个世界的临时性产物,并不像东西那样,可以相对长时间地停留。我们说完一句话的时候,这句话已经不在了。即使你用录音机录下来,你只不过仿造了又一次振动而已。二、声音的排它性如果你在认真做事,旁边有一个人在说话,但你一直不想听的话,他即使说了半天,你也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仿佛没有听见一样。所以,我们的耳朵具有排它性,会自动过滤掉自己不想听的声音。我们在办公室里,即使空调一直有声音,但一天时间下来,你注意到它有声音的时间,也很少,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没注意到这回事。三、声音的变化性1、相对运动的变化性。科学家已证实,如果一个发声体在运动,那么声音的频率相对于静止的听者,也在变化,换句话说,对听者而言,声音的频率(本质)都变了,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如果火车从我们身边开过,并且鸣笛的话,我们会发现过身边的时候,不仅声音提高了,同时也变尖了,即频率变高了。2、耳朵的适应性。我们的大脑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比如第一声听到鞭炮的炸响时,会惊一下,第二响时,不会惊了,如果连续响十次,甚至有些适应了。这说明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实际的声响,大脑会根据环境来调整,告诉你一个声音量。一些长期在噪声中生活的人,常常听不到噪声,但如果他到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能感受到非常安静。这并不是环境的原因,是我们耳朵适应了。四、声音的局限性声音本身没有局限,但我们的耳朵只能听到声波中的一段,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随着年龄的增加听力范围逐渐缩小。20赫兹以下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虽然人耳听不到,但很多动物,如狗,蝙蝠等觉得不过是正常的声音。由此可以理解了,当快地震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多动物都会强烈反应,而人却觉得一切都很正常。 几种动物和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如下:猫:6065000Hz 青蛙:508000Hz 狗:155000Hz知更鸟:25021000Hz鳄鱼:2060000Hz人:2020000Hz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喻,同样是蜜蜂叫,人可以在3-4米处听到,狗可以在20-30米处听,兔子可以在100米以外听,猫头鹰和蝙蝠则可以在500米外用主动式侦测方式听到。五、声音的虚假性声音的虚假性,分为两个方面。 1、幻听。有很多人产生幻听,这说明,并不一定需要客观世界有音源,大脑之中都可能告诉你有声音这个信息。大脑完全有可能无中生有。声音这个概念与外界存在的现实,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2、语义的虚假性。绝大多数时候,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为什么呢,如果说直话,非常容易伤人。所以,就产生了客套话,话外有话,铺垫的话,绕过弯来讲的话,更有甚者,会故意编假话骗人。让耳朵听到的意义,与实际的事实,相差甚远。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发现,声音并不是宇宙中本来就有的,只是临时性产物。我们大脑里呈现的声音,也往往不是在自然中本来的样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