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doc_第1页
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doc_第2页
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doc_第3页
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doc_第4页
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第一篇:大学生车间实习心得 长大需要的过程 记jit推行办小许 我,一个初出校门的稚气学生,从接踵的人群中而来;从拥挤吵杂的机器旁而来;在公司的土地上成长。 两年的时间里,在学会中慢慢成长。在这二十四个月里,我拼命地汲取能量,并快速地投射自身的力量。我自认这是我二十几年来所收割的一个奇遇。一些朋友对我这个“奇遇”感到兴趣,我也愿意做一次自我分析,回头体味自己这近千个日夜的悲喜。 我常想,人生,不就是一个成长、突破和衰老的过程吗?而长大也是不变的定律。 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欢乐,难免会受伤。李敖说的:受伤的时候,可以逃跑,只是别在逃跑时伤在背上。我不喜欢逃跑,因此,我更习惯对自我人生的运筹帷幄。 从大学的校门走出来的一刹那,我告诉自己:我已经在商学院的小塔里蹲了四年,在这个不大但充满温馨回忆的地方,我已经痛痛快快地养了四年的威武之气。 威武,加油 2009年3月24日,我进入公司公司。目前在jit推行办(just in time,准时生产)做精益生产的管理工作,期间获得了一些诸如“公司青年力量、青春内阁”之类的荣誉。 曾经给自己的定位是要做营销岗位的工作,当时认为,只有这个岗位这才具有挑战性。 实习的时候,我的手里有公司发的一本实习手册,在首页上就有倪总写的主题为生活和理想一篇文章。里面详细介绍了倪总不乏艰辛的创业历史,其中的一句 “摆正心态、沉下心去,全身心投入到每个工序”去学习,让我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了劲头。最后一句“成为公司,乃至民族家具界的栋梁。”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公司给了我一份未来的岗位规划,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引导,引导我们从基础的加工作业开始,熟悉每一个环节,了解整个家具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让我学到了产品是经过怎样的流程做出来的,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怎样的设备和怎样的工艺等等。如今想想,这就是所谓的奠定基础吧? 在近6个月的实习时间里,我在工作过的岗位主要有:软体厂座椅裁剪工序组、成型二组,沙发成型组装与包装工序;实木厂涂层组装和包装工序;板式厂文件柜试装组台面组;客服上门安装的作业。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使我在目前日常精益生产的管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融入 刚刚开始在车间里实习,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我却连个钉枪都拿不好。看着车间流水线上拥有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麻利地操作着,甚是羡慕。好在,我学习和接受得都很快,多年积累的学习能力及基础知识也派上了用场。一段时期内,我和师傅们在一起工作,他们不断的给我们加油打气!车间也成了一个新老公司人的融合的平台。 记得刚被分配在软体厂座椅裁剪组的时候,我觉得已经很早到车间了,就看到工人们已经齐刷刷地站着在开早会了,我有点不知所措地站在旁边:一来觉得迟到挺不好意思的,二来也觉得自己特别的另类,没有融入这个班组里面来。大家看着我的时候,觉得有一种异样 的眼光。当时突然一下子明白了,我如果要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的话,必须按照同样的上下班规章制度来,并遵守生产线的纪律。我慢慢养成了早到的习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以至于后来进入部门我也有了一个严格的自律要求。 在安排到成型二组的时候,我所在的岗位是组装工序。软体厂采用的是流水线加工作业的方式,我在这里实习的时候,所做的工作就是作为一名组装工。 初到自己组装产品的岗位,岗位上有很多不同规格的螺丝配件。出了学校大门,第一次 一下子同时接触这些螺丝配件的时候,自己还觉得挺迷茫的。我常在想,这样的一些螺丝什么时候会用到,可以用到哪些产品上?在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代训余师傅就已经把一把电动风批放到了我的面前。我要开始学习组装产品了! 是的,也许我还多少带着知识分子方式的去思考一些为什么的时候,实习告诉我,停下思考,要以实践与行动去验证这些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实习期间的一天,倪总和实木涂层制造部的郭经理,一大早就到来到车间,在流水线上认真地观看推柜的组装过程,并讨论推柜组装工艺的改善问题,我当时也在该组参加推柜组装的学习,倪总对我们这几位在这里学习的新公司人语重心长地说:“别看推柜的组装相对比较简单,但里面还是有大学问的,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并且长时间坚持做下去就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这普普通通不经意的一句话对我的鼓舞很大,在我在防火板安装组实习的时候,一直鼓舞着我,那当时我是怎样的一个工作状态呢?我每天就是一个锤子,一双手套,一盒塑料头,从上班就开始敲,直到一天结束。就这样,我机械化地连续敲了13天,每天都汗流浃背,而且敲破了两双手套。如今想来,塑料头式板式家具里连接板件的重要组成配件之一,而且塑料头的所在的一些孔位以及规格,都是技术核心的点。上到车间里面,打孔组是板式家具的一道核心的工序。如果没有这13天的敲塑料头的经历,我就没有这样对板式家具核心工序一个清晰的认识。做简单的事,做不平凡的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实习结束后,我没进入营销部,而是来到了jit精益生产部门,负责日常工厂6s现场管理的工作。当时还彷徨了一段时间,但现在想来,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2009年的10月到2010年的4月,是公司精益生产品质课题导入的阶段。我跟随辅导老师一起学习如何运用pdca的思维模式解决生产中品质问题,进一步熟悉、学习精益生产的知识。在参与部门精益生产的导入工作中,整理近6个月的品质课题导入期间的流程教案,并作备份,以备后续课题工作的开展,作为指导,规范制造部工作的流程,书面材料及整体思路清晰且全面,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之后,参加了屏风制造部尺寸不良品质大课题的开展工作,在其中担任课题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作业现场调查4次,参加问题点改善,以及推进看板的制作、参加其他5个品质课题的头脑风暴开展,后续先行改善的确认,以及最后的总结工作。该品质课题在公司第三届精益生产发表大会上,获得了焦点课题成效奖第一名,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授予最佳课题的荣誉。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已经真正地找到了我自己。2010年8月到2010年11月,我跟随刘建堂老师负责制造车间现场6s评分活动的计划以及月工作计划的开展、组织、协调、管理,以及后续工作的6s现场的每月数据统计工作。在海宁工厂投入使用后,刘老师被派往海宁负责那里的jit推行工作,萧山工厂的工作则由我独自承担,虽然没有前辈的指导,内心多少会有些茫然,但因为有了车间实习期的磨砺,工作担子落到肩上以后,我没有丝毫 的慌张,在整个过程我都时刻鼓励自己承接下来。感谢实习的历练,让我进入部门工作依旧能够戒躁戒躁,不断进取。 如今,我组织开展亮点改善的评审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每月有我来计划和组织6s的评比活动。工作中已经有了小小的成就,让我有了更大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生活,感悟 人生,就是个哲学的命题。对于我,这个命题似乎不是问题,因为我天天都很乐意地跃进它的陷阱然后再爬出来。 现在,我的日常工作内容里,经常会带一些客户到生产一线参观。客户在参观的时候,也常会问很多有关产品方面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意皮,怎么区分pu皮、西皮、仿皮等?此 时,我在软体厂裁剪组学习的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了。当时在裁剪组的学习时,我每天作业的内容就是同皮革布打交道,区别麻绒、仿皮、pu皮、真皮只是小菜一碟。因此,我在客户问完的第一时间准确地教他们如何区分皮类,并将各类皮质的特点都作了简单的介绍。客户在惊讶的同时,都用赞赏的眼光看着我。此时,我又开始穷折腾自己的思想了外界的任何物事都能很轻易地俘获我并奴役我的心情。但我想,那不是奴役,而是我的思想太过欢欣踊跃。 在实习的过程中,了解了我们的作业现场,这样我就知道在带客户参观的时候,那些是可以接近的作业区,那些不能够接近,这样就便于客户能更加准确的感知我们的工作环境,作业的产品,还有就是让客户切身体会到了,我们的产品是经过怎样的工艺过程做出来的,每次参观完后,客户都流连忘返,十分期待再参观一遍工厂,希望更加零距离地接触产品。 如今,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客户还会提一些其它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我们的海绵都是怎样的,他们有怎样的区别?渐渐地,我也发现了实习生活的所学还远远不够,激励着我接下来,在工作过程中再每个工序组去接触和学习的生产的知识。 生活不能重来,我珍惜曾经的日子;生活没有如果,假如等等的假设是逃避现实的幻想虚构;我感谢实习的生活,并感谢它从中教会给我的东西。生活是需要用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平淡知足的心态去面对的。篇二:大学生下工厂实践报告 时间:2012年4月9日4月14日 地点: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学生用品印刷厂 这次能有机会去工厂实习,我感到非常荣幸。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些平常理论的东西,有了感性的认识,感觉到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体会。在以后开展自身的工作,以及在对客户的沟通应对上,希望能有所借鉴。 一、工厂的总体规模水平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学生用品印刷厂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占地600平米,员工60多人。近十多年的制造历史已经发展成一家具有专业规模的印刷品专家,在临沂印刷业发达的地区也小有名气。 走进厂区,只见洁净整齐的环境和次序井然的工作程序。虽然是国内的制造厂家,但是,到了车间,看过那些先进的流水线,那些熟练的技术水平,完全会感觉到现代化的管理。作为印刷产品的制造厂,一些诸如纸屑的飞扬,机器的喧嚣以及混合着的颜料味汽油味等问题,都是难免存在的,但是工厂已经把这些都尽可能的减少到最低限度了。走在车间,这些大多的木制厂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似乎在我们工厂并没有太大的困扰,反而是那些管理和效率吸引了大多的参观者。 工厂有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都会严格遵守。就连中午休息间隙,每个工人都会把自己得区域整理得井然有序,这样的自觉整理也是工厂之所以能保持洁净的原因之一。在用餐问题上,工厂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上至高层主管下至普通工人,吃的饭菜一律相同,没有任何的特殊化。 二、学习过程 如下几点是在工厂实习期间,就我的工作需要,主要学习到的一些知识以及由此得到的一些心得。 (一)颜料的选用 工厂最常用的颜料都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比较先进的,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司的报价要比国内同等厂家的价格要高的原因正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传统颜料也是常用的材质之一。我司很多产品也都可以选用传统颜料来达到印刷的效果。对于一些想节省成本的客户来说可以推荐一用。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 这些常规颜料在仓库里都备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其他的颜料也有备量,但是一般都要尽量推荐选用常规颜料(除非客户定购的产品数量庞大值得工厂采购另外一些昂贵的颜料),这对于工厂的加工技术、生产周期、生长成本等都会有所帮助。 (二)加工方面 工厂所采用的机器都比较先进,一般来说都是机器自动操作,比如大型自动印刷机等。所以,只要操作得当,人员安排合理,一般都能产生较高的效率(一般来说,都需要熟练人工)。 虽然说工厂对于大多数的印刷产品都能生产,但是以后在和客户沟通过程中,在尽量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还要尽量站在工厂的立场上考虑。比如,可以向客户推荐一些外形相同,但是做法简单,结构清晰的样品。这对于工厂来说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效率。 (三)获得知识 在为期接近一个礼拜的实践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印刷的东西,现总结如下。 1、 彩印的知识。 一般的彩印店所用的打印机有两种,一个是墨粉激光打印机,一个是墨水打 印机,都是打印机配套所用墨料。好的点的机器会有8色,经过相互撞色出来的彩色。但是印刷在书刊或者是包装上的颜料,是专业的印刷油墨,一般是四色墨,需要印版来进行转印,是一层层印刷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区别除了质量不 一样,价格也不一样。印刷机的墨水要便宜得多。但是前后不能通用的。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 2、 颜料三原色与印刷三原色是不是一样的? 答案是不一样,从理论上说他们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一旦要实际印刷,就要 涉及到材料的问题了,所以说不但名称不一样(这个原因就不讨论了)实际的材质也不尽相同。 所谓的3原色是美术色彩理论上的概念名词而已。到底那些才是各个领域实 际应用的三原色呢,这个就是实践部分了,到底应用什么样材质的颜料。(我们不难理解,同样的稿子,不同的印刷工厂,不同品牌打印机,最终效果都是不一样 的,当然有人员的微操差异,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各个公司的色谱标准执行 的是不全一样的)所以,综上所述,理论只是实践的指导,各种实现理论的方法 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出现了颜料材质这个学问了。从工艺科技的发展中,人类得 以不断更新材料,我们现在只会说,品红、洋红,黄这些名称而已,而他们背后 都是保密的颜料配方,这直接导致了颜料的鲜艳程度(饱和度),和透明度(这直接关系到了色彩完全混合模式下的中间色是否鲜艳纯净)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颜色的理论名称和颜色的实际材质而已了,即便我们说得 黄,柠檬黄,镉黄,鹅黄呢;青(群青、花青、中国颜料里的4青);品红、洋红、玫瑰红呢?其实这里有很多的颜料是不能应用于印刷的,比如在三原色里的蓝,应该是更接近于标称湖蓝的颜料,但是它,及为不透明,所以根本不被采用,所以选择的透明度极好的群 青(或者化学替代品了)或者靛蓝了,而你我所知道的也只是蓝,或者是青这样 的名词了。 3、 印刷机械初步认知。 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在工作时先 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 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 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印刷术最早发明于中国,自九世纪起印本书籍已在中国出现,随后中国发明的印刷术传到世界各国。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滕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 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 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印刷机按印版形式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机;安装版和压印结 构分为平压平式、圆压平式和圆压 圆式印刷机。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多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 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在车间里做统计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小结 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 分钟左右。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 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4、关于健康问题。 现在外面一般海德堡平张纸机使用的都是氧化结膜型油墨,油墨的成分由色 料,连结剂,填充剂,助剂,调墨油等组成。若不是直接吸入,那对人体的伤害不能说没有,但是相当的细微 什么情况会导致直接吸入油墨呢?飞墨,造成飞墨的原因大致两点1油墨附着 里差导致其在胶辊上高速运转时飞离胶辊(油墨乳化也可能导致附着力降低)2 超高速印刷商业轮转或者报业轮转这些机型都属于超高速印刷机型(速度每小时3w8wb不等)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其油墨飞离胶辊 当然 飞墨肉眼 是看不见的 因为及其细微 基本处于漂浮状态但吸入过多。印刷机上的化学用品还有汽油,异丙醇,润版液,洁版液,修版液等等。所以在实习时,我们都被要求像正式工作人员那样,穿上工作服,戴好口罩。 三、心得体会 六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经历了,走过了,收获了。这短短的几天将成为我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坐在这里写心得的时候,这次下工厂已经结束了,但发生过的情形却不 时地想起。我要感谢那些陪我共同度过的同学,是他们给了我共患难的经历;我要感谢陪我们下工厂的工人和领导,谢谢你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真诚地希望兰山学生印刷厂越办越红火。第二篇:提取车间实习工作总结 提取车间实习工作总结 不觉间到公司提取车间工作(实习)已经有一个月有余,对提取车间的一些设备的操作,提取投料前的药材处理等一系列工序有了初步了解;对一些地方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进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