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pdf_第3页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pdf_第4页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5卷第 1 期 2 0 0 9 年1月 机械工程学报 J OURNAL OF M ECHANI CAL ENGI NEERI NG Vo1 45 N O 1 J a n 2009 DoI 1 0 3 9 01 J M E 2 00 9 O1 25 3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 与物理性能的影响水 杨伏良1 2 易丹青 2 f 1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 1 0 0 8 3 2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沙4 1 0 0 8 3 摘要 为制各出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 采用高能球磨对 A 1 S i合金粉末进行氧化预处理 结合包套热 挤压制备 A1 2 O 3 与S iO 2 增强的弥散强化型铝硅复合材料 并采用透射电镜 金相显微镜及热物性测试仪 对材料显微组织 密度 气密性 热膨胀系数及热导率进行分析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 与高温空气氧化相比 粉末高能球磨后 所制备材料的 晶粒更加细小 特别是硅粒子己明显细化 粉末球磨后所制备材料密度接近于理论密度 其致密度在 9 9 左右 材料气密性 很好 在 1 n P a m s 一以下 材料热膨胀系数随粉末球磨时间延长而下降 当球磨时间超过 2 4 h后 材料膨胀系数小于 1 3 g K 随着球磨时间延长材料热导率增加 球磨3 2 h 后 材料热导率高达 1 4 5 5 W m K 关键词 高硅铝合金 电子封装 高能球磨铝硅复合材料 中图分类号 T F 1 1 2 T G 3 3 7 Ef f e ct o f M illin g Pr e t r e a t me n t t o Po wd e r s o n M icr o s t r u ct u r e a n d Ph y s ica l Pr o pe r t ie s o f AI S i Allo y M a t e r ia ls YANG F ulia ng YI Da nq in g 2 1 S ch o o l o f Ma t e r ia l S cie n ce a n d E n g in e e r in g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8 3 2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N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M a t e r ia ls S ci e n ce a n d E n g in e e r in g Min is t r y o f E d u ca t io n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y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8 3 Ab s t r a ct I n o r d e r t o f a b ri ca t e 1 1 i g h s il ico n co n t e n t a l u mi n u m a l lo y s e le ct r o n i c p a ck a g in g ma t e r i a ls A1 2 03 a n d S i 02 d i s p e r s io n s tr e n g t h e n e d me t a l li c ma t r i x co mp o s i t e s MMC s a r e ma d e b y p r e t r e a t me n t o f h ig h e n e r g y mi ll in g f o r t h e A1 S i a ll o y p o w d e r p ri o r t o h o t e x t r u s i o n T h e micr o s t mct u r e d e n s i t y a i r t i g h t n e s s co e ffi ci e n t o f t h e r ma l e x p a n s i o n a n d t h e r m a l co n d u ct iv ity T C a r e a n a ly z e d b y u s i n g t r a n s mis s i o n e le ct r o n mi cr o s co p e T E M me t a ll o g r a p h i c mi cr o s co p e a n d t h e rm a l p h y s i ca l t e s t e r s E x p e r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i n d ica t e t h e f o ll o wi n g Afte r A1 一 S i a ll o y p o wd e r s are mi ll e d t h e ma t e r i a l g r a in s e s p e ci a l l y S i gra i n s are s ma ll e r t h an t h o s e o f t h e h i g h t e mp e r a t m e a i r o x i d a t i o n Th e ma t e ri a l d e n s i ty is clo s e t o t h e t h e o r e t ica l d e n s i ty and t h e r e l a t iv e d e n s i t y is a b o u t 9 9 Th e a ir t i g h tne s s is v e r y g o o d a n d le s s t h a n ln P a m s T h e co e ffi cie n t o f t h e r ma l e x p a n s i o n d e cr e a s e s wi t h p r o l o n g i n g mi ll i n g t ime a n d le s s t h a n 1 3 g K a fte r t h e p o wd e r i s mi ll e d for 2 4 h Th e rm a l co n d u ct iv ity in cr e a s e s wit h p r o lo n g i n g mill i n g t i me a f t e r t h e p o wd e r is mille df o r 3 2 h TC is u pt o 1 4 5 5 W m K Ke y wo r d s Hig h s il i co n a lu mi n u m a l lo y El e ct r o n ic p a ck a g i n g Hig h e n e r g y mi l li n g A1 S i co mp o s i t e ma t e ri a l 0 前言 高硅铝合金作为 电子封装材料 其质量仅为传 统金属基 W C u电子封装材料的 1 6 且高硅铝合金 具有很好 的导热性能 线膨胀系数可控n t 能与 电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资助项目 2 0 0 3 1 5 1 2 0 0 8 0 1 1 6 收到初稿 2 0 0 8 0 8 2 9收到修改稿 路板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相匹配 因此 高硅铝 合金作为基片衬底 机壳及盖板等材料 可保证电 子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致受热或开裂而过早失效 高硅铝合金电子封装材料 代表 了新型轻质 电子封 装材料的发展方向 高硅铝合金制备工艺有熔铸法l 2 4 粉末冶金烧 结法 喷射沉积 5 9 1 和溶渗法锭坯制备技术和热挤压 半固态挤压和热锻造等加工成形技术 l 然而这些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机械 工程学报第4 5卷第1期 方法所制备材料 由于其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及抗拉 强度难以同时满足电子封装材料的使用要求 必须寻 求新的途径 制备出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 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微粒子阻碍金 属基体的位错运动而强化基体 其典型代表为烧结 铝粉 S inter edaluminumpowder s SAP 等 由于其强 化相多为氧化物 故也叫氧化物弥散强化foxides dispersions仃engthening ODS 合金 美国G l idden Metals公司 J发表 了A1203粒子分散强化Cu合金 的报告 其制备方法是将Cu A l合金用气体雾化法 雾化成粉末 然后对粉末进行 内氧化 使其内部A 1 氧化成A1203粒子 再挤压成制品 得到了性能优 良的A1203弥散强化铜合金材料 鉴于此 试验采 用高能球磨对Al Si合金粉末进行氧化预处理 然 后结合包套挤压 制备出A1203与S i 02增强的弥散 强化型铝硅复合材料 本文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对 粉末球磨后所制备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及 电子封装 材料所要求物理性能的影响 1 材料制备工艺 材料制备工艺流程为 A1 S i合金粉末一 高能球 磨 一 包套 一 热挤 一 制样测试 1 1粉末制备 试验所用粉末名义成分为A1 30S i 粉末采用氮 气雾化水冷制得 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及实测粒度 如表l所示 高能球磨设备采用自制专用球磨机 选择10m m与5 Im两种直径的不锈钢球进行搭 配 其质量配比为1 l 球料比为10 1 分别采 用8h 16 h 24h与32h四种球磨时间进行球磨f另 有试验采用了高温空气氧化对粉末进行预处理 氧 化温度为300 为便于比较 氧化时间设定与球 磨时间相同1 表1 A1 30s i粉末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及实测粒度 1 2 粉末成形 由于粉末经过球磨处理后氧含量增加 在粉末 表面形成 了较厚 一 层氧化膜 导致致密化过程中合 金元素的相互扩散受到阻碍 难以形成冶金粘结 因此须要采用 一 些特殊的致密化工艺Il 5J 另外 合金中硅含量较高 合金粉末 内含有大量的初晶硅 相 材料的塑性较差 同时 由于S i相颗粒硬度高 加剧了模具 的磨损 故 一 般采用塑性较好的材料 如 纯铝 做包套封装 将球磨后的合金粉末装入特制的 纯铝包套内 振实后其密度可达理论密度的70 封闭焊合包套 包套盖板上留有 一 小孔 以便挤压时 包套内气体的排出 挤压前对样品采用520 加 热保温 保温时间为1h 挤压 比为21 3 挤压简直 径为60mm 挤压后直径为13m m 1 3组织观察与物理 眭能检测 采用EOPH A T金相显微镜及J EM 一3010型透射 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显微组织观察 透射电镜试 样经机械减薄到0 1m m左右 冲成直径为3m m的 圆片 再进行离子减薄穿孔 采用排水法测量材料 密度 所用分析天平最小精度为0 1 m g 在日产 H E L l0T306S型He吸附试验机上进行气密性测试 在J R 一 2热物性测试仪上进行热扩散率测试 在日 本理学差热分析仪上进行了热膨胀系数测试 2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2 1 球磨时间对材料组织的影响 图1为粉末经高温 空气氧化和球磨后所挤压材 料的金相照片 从图1中可以看出 与高温 空气氧 化相比 粉末高能球磨后 所制备材料的晶粒更加 细小 特别是硅粒子已明显细化 在相同放大倍数 下 图1a中硅粒子清晰可辨 而图1b中无法识别 硅粒子 材料组织更均匀f减小了硅的偏聚 更致 密 空隙度减少 基体联通更好 这对于材料气密 性 导热性能和加工成形性能都相当有利 a A 1 30Si空气氧化24 h b A 1 30S i球磨24 h 图l粉末经高温空气氧化和球磨后所挤压材料的金相照片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0 9年 1 月 杨伏良等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 2 2 球磨时间对材料密度与气密性的影响 粉末经不同时间球磨后所制备材料的密度与 气密性实测值如表 2所示 根据计算 A1 3 0 S i 实际 硅含量 2 4 4 6 材料的理论密度为 2 6 0 g cm3 从表 2所列材料实际密度可以看出 材料密度非常接近 于理论密度 其致密度在 9 9 左右 首先 可 以认 为材料是相当致密的 这从图 2材料的金相组织也 可以看出 但由于受材料加工手段的局限 实际上 材料致密度不可能达到 1 0 0 这主要是由于在计 算理论密度时忽略了粉末氧化对材料实际成分的影 响 从而对理论密度的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 表 2 粉末经不同时间球磨后所制备材料的密度 与气密性实测值 另外 从表 2中可以看出 粉末经球磨后挤压 成形 的材料气密性很好 其值均在 1 n P a m S 以下 完全能满足 电子封装材料对气密性的要求 这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 随着球磨时间 延长 粉末粒度变小 粉末在高能球磨过程中 反 复的冷焊和破碎 使复合颗粒内部组织不断精细化 同时发生固相反应扩散 使铝基体和增强颗粒界面 结合力更强 另一方面 粉末在球磨过程中 氧化 程度的增加 细小弥散的氧化物数量增多 也可填 充材料内部微孔 降低材料 内部孔隙率 从而提高 材料气密性 2 3 球磨时间对材料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合金粉末经不同时间球磨后 材料在 1 0 0 2 5 0 4 0 0 所测热膨胀系数如表 3所示 从表 3中数据 可以看 出 总体上说 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 且 随粉末球磨时间延长 开始下降的幅度较大 当球 磨时间超过 1 6 h后 再延长球磨时间对材料 的热膨 胀系数影响甚微 当球磨时间超过 2 4 h后 材料膨 胀系数小于 1 3 g K 可满足电子封装材料壳体与 盖板的要求 热膨胀性是铝硅合金 电子封装材料一个非常重 要的物理性能 纯 Al 的热膨胀系数高达 2 3 6 g K 而纯 S i的仅为 3 5 g K A1 2 O3 的为 6 5 g K S iO 2 的为 0 4 g K 因此 高硅铝合金材料的低热膨胀 性主要与 S i相的影响有关 同时也受合金粉末氧化 程度的影响 增强相或弥散相的体积分数 尺寸大 小 形状分布 基体材料的强度与塑性 相间的界 面性质 结合强度 材料致密度以及材料内部的残 余应力 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材料热膨胀系数 Al S i合金粉末经球磨处理后挤压成材 其热膨胀性 能仍然主要取决于 s i相的体积分数 s i粒子的大小 及在材料中的分布 增强相越多 增强颗粒越细 在材料中分布越均匀 对基体受热膨胀的阻碍作用 则越大 从而使材料 的热膨胀性能提高 但材料致 密度增加 残留空隙率降低 会使材料热膨胀系数 升高 这是由于孔隙在受热时没有膨胀 可以看成 膨胀为零的刚性第三相 从前面材料的金相组织及 致密度分析可知 粉末经球磨后材料更致密 组织 更均匀 这对材料 的热膨胀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但 从表 3结果显示其热膨胀系数却普遍比高温空气氧 化后所制备材料低 这主要归因于氧化颗粒对材料 热膨胀性能的影响 因为无论是 A l 2 O 3 还是 S iO 2 其受热膨胀都是很小的 并且是均匀弥散分布在材 料 内部 这必将阻碍基体的热膨胀 从而使材料的 热膨胀系数减小 另外 材料中低膨胀氧化物数量 的增加 本身就可降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表 3 材料在 1 0 0 2 5 0 4 0 0 所测热膨胀系数 2 4 球磨时间对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粉末经不 同时间球磨后所制备材料 的热导率 如表 4所示 从表 4中可 以看出 在相同球料比的 情况下 随着粉末球磨时间延长材料热导率增加 球磨时间在 8 2 4 h 范围内变化时 材料热导率增 加 速 度 较 大 球 磨 2 4 h 后 材 料 热 导 率 为 1 4 2 W m 但继续延长球磨时间 材料热 导率增加速度降低 球磨 3 2 h后 材料热导率为 4 5 5 W m 1 K 表 4 粉末经不同时间球磨后所制备材料的热导率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机械工程学报第4 5卷第1期 一 方面 高能球磨使合金氧化程度增加 氧化 物本身的热导率是很小的 粉末球磨氧化后经热挤 压 相当于增强颗粒分布于复合材料中 应该降低 复合材料热导率 但另 一 方面 高能球磨使A1 Si合金粉末细化 同时使合金粉末内部储藏大量的能量 促进Al相的 流动和s i相的重排过程 使A1 s i粉末颗粒更好的 粘合 减少材料内部大量存在的气孔 缺陷等造成 的孔隙 而这些孔隙的热导率很低 对声子的散射 严重 从而对材料导热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 降低材料孔隙率必然会提高材料导热性能 其次是 粉末的细化 不仅使材料致密度提高 而且会使S i 相颗粒细小 且分布均匀 界面结合得到改善 图 2为Al 一30S i粉末球磨24 h后挤压材料的透射电镜 照片 从此照片中可看出 挤压材料中硅相与氧化 物质点分布较为均匀 从图2b中可看出 界面结合 良好 界面热阻大大降低 随着球磨时间延长 材 料热导率增加 a 硅相与氧化物质点的分布 b 增强相与基体的界面状况 图2 A 1 30S i粉末球磨24 h后挤压材料的透射电镜照片 总的看来 由于合金粉末的氧化物质量分数有 限 而高能球磨过程可加速材料内部的固态扩散和 反应 改善相界面的结合状态 使材料更加均匀致 密 同时明显细化材料中第二相fs i 颗粒 使基体之 间得到更好的联通 有利于提高材料热导率 采用球料比10 1 粉末球磨24h后 随着球 磨时间延长 粉末颗粒的冷焊与破碎将达到平衡 相应的粉末粒度减小到 一 定程度后将不再降低 进 一 步延长球磨时间对热挤压后材料的组织影响大大 减小 但研磨过程的机械能仍不断地传递到粉末颗 粒中 促进原子的扩散 改善界面的结合状况 降 低界面对传热声子或 电子的阻碍作用 从而提高材 料的热导率 但其提高幅度明显减小 3结论 1 与高温空气氧化相比 粉末高能球磨后 所制各材料的晶粒更加细小 特别是硅粒子已明显 细化 材料组织更均匀 更致密 2 粉末球磨后所制备材料密度非常接近于理 论密度 其致密度在99 左右 材料气密性很好 其值均在1 l l Pam s 以下 完全能满足电子封 装材料对气密性的要求 f3 材料热膨胀系数随粉末球磨时间延长而 下 降 但开始下降幅度较大 当球磨时间超过16h后 再延长球磨时间对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影响甚微 当 球磨时间超过24 h后 材料膨胀系数小于 13uK 可满足 电子封装材料壳体与盖板的要求 f 4 在相同球料比的情况下 随着球磨时间延 长材料热导率增加 球磨时间在8 24h范围内变 化时 材料热导率增加速度较大 球磨24h后 材 料热导率为142w r K 但继续延长球磨时 间 材料热导率增加速度降低 球磨32 h后 材料 热导率为145 5 W r Ir k 球磨时间超过8h后 材料热导率均可满足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A DO L F I S JAC OBS ON DM 0 G I YA Aer ospace andspacemat嘶 a stechnolog ytesmouse R C0 n仃act N um berE R B FMGE C T 98 0141 A MT TUserNo 03 2 廖恒成 孙 国雄 铸造A1 si合金中s r与B 的交互作 用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3 13 2 353 359 L IA0Hen gcheng SU NG uO xi on g Inter acti O n between Sr andBi 1 1A1 Sicasti n gal joy s J TheCh ines eJ 0唧al of Nonf er r ousMet als 2003 13 2 353 359 3 张金山 许春香 韩富银 复合变质对过共晶高硅铝合 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2 12 S 1 107 110 ZHA N GJ协shan X U Ch ul l iaJ lg H A N Fuyi n E仃e ctof com posi temod if ie ronst nJct u resaf ld pr open i esof hy per eutecticA 一Sia1J0y J T heC h in es eJ 0啪al0f N0nf er r ousMet als 2002 12 S1 107 11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0 9年 1月 杨伏良等 粉末球磨预处理对高硅铝合金材料组织与物理性能的影响 2 5 7 4 魏朋义 傅恒志 熔体搅拌 A1 1 2 S i 合金的组织细化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 9 9 6 6 1 9 8 1 0 2 W E I P e n g y i F U He n g z h i M icr o s t r u ct u r e r e fi n e me n t o f A l 一 1 2 S i b y me l t s s t ir r i n g J T h e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N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1 9 9 6 6 1 9 8 1 0 2 5 1 傅 定发 任 胜 钢 陈 振 华 多 层 喷 射 沉 积 过 共 晶 A1 S i C u Mg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 J 中南工 业大学学报 2 0 0 0 3 1 5 4 4 5 4 4 7 F U Din g f a RE N S h e n g g a n g C HE N Zh e n h u a M icr o s t r u ct u r e s a n d me ch a n ica l p r o p e r t ie s o f a h y p e r e u t e ct ic A1 S i Cu M g a l l o y b y mu l t i l a y e r s p r a y d e p o s i t io n J J C e n t S o u t h U n i v T e ch n o 1 2 0 0 0 3 1 5 4 45 4 47 6 S R I V A S T A V A V C MA NDA L R K OJ HA S N Micr o s t r u ct u r e a n d me c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A1 一 S i a l l o y s p r o d u ce d b y s p r a y f o r mi n g p r o ce s s J Ma t e r ia l s S cie n ce a n d E n g in e e ri n g 2 0 0 1 A3 0 4 3 0 6 5 5 5 5 5 8 7 M W J Y E ON J H L E E J C S u p e r p l a s t i c d e f o r ma t io n b e h a v io r o f s p r e y d e p o s i t e d h y p e r e u t e ct i c A1 2 5 S i a l l o y J J o u r n a l o f A l l o y s a n d C o mp o u n d s 2 0 0 0 3 0 8 2 3 7 2 4 3 8 甄子胜 赵爱民 毛卫民 等 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显 微 组织 及形 成机 理 J 1 中 国有 色金 属 学报 2 0 0 0 1 O 6 8 1 5 8 1 7 ZHE N Z is h e n g Z HAO Aimin M AO W e imin e t a 1 Micr o s t r u ct u r e a n d f o rm a t i o n me ch a n i s m o f s p r a y d e p o s i t e d h y p e r e u t e cfic A 1 S i a l l o y s J T h e C h i n e s e J o u rna l o f N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2 0 0 0 1 O 6 8 1 5 8 1 7 9 孙章明 丁道云 陈振华 多层喷射沉积制备高硅铝合 金工艺研究 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1 9 9 7 2 8 3 2 5 7 2 5 9 S k I N Z h a n g min g DI NG Da o y u n CHE N Zh e n h u a S t u d ie s o n p r e p a r in g t e ch n o l o g y o f h ig h s il ico n a l u mi n u m a l l o y b y mu l t i l a y e r s p r a y d e p o s i t i o n J J C e n t S o u t h U n i v T e ch n o 1 1 9 9 7 2 8 3 2 5 7 2 5 9 1 O 赵爱民 甄子胜 毛卫民 等 喷射沉积高硅铝合金的 半固态触变成形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 0 0 0 1 0 S 1 1 2 6 1 31 Z AO Aimin Z HE N Zis h e n g M AO W e imin e t a 1 S e mi s o l i d t h i x o f o rm i n g o f s p r a y f o rm e d h ig h s il ico n h y p e r e u t e ct i c A 1 一 S i a l l o y J T h e C h i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2 0 0 0 1 o s 1 1 1 2 6 1 3 1 1 1 S O NG K X XI NG J D D O NG H Q M I n t e r n a l o x i d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