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经络腧穴现代研究,经络的纵横关系,【概述】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是关于经络纵横关系的理论,它在以十二经脉为主体,以奇经八脉为错综联系的基础上,又从各经的纵向或横向方面讨论若干规律性的认识,以指导临床辨证和用穴。,根与结标与本,气街四海,分析经络的纵向关系,从大范围分析经络的横向关系,二者又互相结合,是经络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参考文献】 灵枢根结曰:“奇邪离络,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拆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 灵枢卫气曰:“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灵枢海论曰:“凡此四海者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以上原文均强调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理论在临证中辨证治疗和养生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根与结 一、根结的概念和内容 (一)根结的概念: 1“根”与“结”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之气起始与归结的部位,反映出经气上下两者间的相互关系。 2.理论渊源:“根结”一词首见于灵枢根结(图),博雅:“根,始也” 广雅:“结,终也” 太素:“根,本也;结,系也”马莳注:“脉气所起为根,所归为结”,(二)根结内容 1足六经根结内容:足六经根结部位表,根结内容见灵枢根结所载,内容如上表,原文略。所结部位解释如下: 命门者,目也。太素注:“肾为命门,上通太阳与目,故目为命门。”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命门者,藏精光照之所,则两目也。”这里可知道太阳之结“命门”指眼目。 颡大者,钳耳也。“颡大”甲乙经作“颃颡”或更为妥切。阳明所结之处指鼻咽部。 窗笼者,耳中也。太素注:“以耳为身窗舍,笼音聋,故曰窗笼”。少阳所结之处指耳中。 太仓,灵枢胀论:“胃者,太仓也”。甲乙经“中脘,一名太仓”。均指胃部。太阴结于胃部。 廉泉,素问刺疟论:“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甲乙经“廉泉,舌本下。”素问气府论“足少阴舌下各一。”是则谦廉泉亦当足少阴也。少阴所结之处指舌下。 玉英,甲乙经:“玉堂,一名玉英。”指胸部。厥阴又“络于膻中”,指胸中。,灵枢根结只论述了足六经之“根”“结”(缺手六经之“根”“结”)。 元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提出了“四根三结”的概念。 说明手六经与足六经之井穴与头面胸腹的关系应相似,进一步指出十二经脉都是以四肢井穴为根,合称“四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合称“三结”,而完善了经络的根结理论。,2六阳经根、溜、注、入: (1)含义:是指手足三阳经脉气流行的部位。 根: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井穴” 溜:是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或“经穴” 注:是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或“合穴” 入:是经络之气进入之处上为颈部各阳经穴,下为“络穴”,(2)内容,上述所论经脉之根、溜、注、入,与十二经脉五输穴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完全一致。五输穴皆在肘膝以下,而上文所言之“入”有两穴,其中之一,皆在颈项,对此,杨上善在太素中作过分析。阳经上头,于颈项部各有“入”穴,阴经无此。杨注说:“此根入经,唯有六了阳,具而论者,更有六阴之脉,言其略耳。”阴经略而论,可能有如十二经别,阴经在头部合入阳经的关系。,于四肢末端“井穴”(四根),手足三阳经 手三阴经根 足三阴经,结于头 结于胸 (三结) 结于腹,(三)归纳,二、根结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意义: 1强调十二经脉气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归结于头胸腹。 2说明经气活动上下相互联系的对应关系。 3经气流注与五输穴排列一致,进一步强调五输穴的重要作用。 4是经气运行的另一重要形式,强调四肢腧穴对头身的重要作用。,(二)应用: 1指导临床取穴配方: 上病下取:结部有疾,取根部穴。 下病上取:根部有疾,取结部穴。 上下配穴:根部穴与结部穴配合组方。 2指导临床治疗: 咽喉肿痛(结部)取少商(根部) 疝气(结部) 取大敦(根部) 头痛、目疾、耳鸣耳聋瞳子髎配足窍阴 (上下根配穴) 下肢痹痛(根部)取风池(结部),标与本 一、标本的概念与内容: (一)标本的概念: 1“标”与“本”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说明经脉上下相互关联的本末关系。,2理论渊源: 标本在经络理论中应用,首载于灵枢卫气篇。,说文曰:“木杪末”为标;“木下曰本”。 淮南子曰:“物类相动,本标相应”。,(二)内容: 十二经标本部位表,(注:有关原文见灵枢卫气),(三)归纳:,足三阳经 本部在膝关节以下, 并有相应穴位,足三阴经 标在头面, 并有相应穴位,手三阳经 标在头面, 并有相应穴位,手三阴经 标在胸部及背俞, 并有相应穴位,标在背俞与舌部,并有相应穴位,本部在肘关节以下,并有相应穴位,(四)标本与根结之间异同比较,二、标本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意义: 1强调经气集中于四肢(本),扩散于头面、躯干的一定部位(标),以阐明经气运行上者应于下,下者应于上的密切关系。 2“本”是经气汇集的重心,“标”是经气扩散的区域,着重于经气弥散的影响,说明四肢与躯干两极之间的经气联系。 3阐明了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的重要治疗作用。 4标本、根结理论更强调了与十二经脉营气流注不相一致走向的另一系统,更广的说明经气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表明了人体机能活动的复杂性。,(二)应用 1指导临床确立配穴处方原则。 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上下配穴,远近配穴,前后配穴等。,2指导临床治疗:,(1)本部腧穴的应用,治疗近部疾患,,治疗其远隔部位疾患:上病下取,头身之疾取肘膝以下 各特定治疗:如 四总穴歌的应用,四肢肘膝以下本部和根部是十二经气交接流注的重要部位,特定穴位的五输穴、原穴、十二经的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皆在本部。这些腧穴能治疗头面、胸、腹及内脏疾病。可以说经脉的根结标本理论为五输穴的解释应用、四肢肘膝下输穴的远治作用、上病下取的治疗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2)标部腧穴的应用,头面标部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疾病,如头晕目眩取风池。胸背标部穴位,以俞募为代表;治疗相应内脏病,如,肺脏病取肺俞。 治疗其远隔部位疾病:下病上取:取标部穴位治疗下肢疾患,如:四肢瘫痪,取神庭。,(3)本部和标部腧穴配合作用 (上下配穴,远近配穴),本经标本部腧穴配合:风池配绝骨,治肢体佝偻。期门配大敦,治痞块疝气,各经标本部腧穴互配:睛明配行间,治雀目。建里配内关,治胸中苦闷。,3分析诊断疾病症候的上下虚实 灵枢卫气“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者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实)者绝而止之,虚则引而起之”。,实则绝而止之用泻法。,虚则引而起之用补法。,下虚则厥厥则下虚(虚)上虚则眩眩则上虚(虚 )下盛则热热则下盛(实 )上盛则热痛热痛则上盛(实 ),小 结 1标本、根结理论在意义上大体是一致的,主要分析经络的纵向关系;强调以四肢为根本,为经气之源;以头面躯干为结为标。为经所汇聚与弥漫输布之所。 2从十二经脉如环无端的流注之外的另一角度,阐述经气流注运行的升降出入,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 3为针灸临床辨证,确立治则,配穴原则,取穴配方提供了又一理论依据。 4强调四肢部腧穴对头面,躯干作用的重要性。,一、气街的概念和内容 1.气街的含义:是指经气纵横汇通的共同道路。 狭义:是指胃经的气冲穴,又名气街。 2理论渊源:“气街”一词用于经络理论首载于 灵枢卫气。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气 街,3气街内容: 灵枢卫气曰:“请言气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于膺与背俞;气在腹者,止之背俞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头气之街脑。(手足三阳所通) 胸气之街膺、背俞(心、肺)(手足三阴所通) 腹气之街冲脉,背俞(肝、脾、肾)。 (足三阴所通) 胫气之街气街(气冲穴),承山,踝上下。,4气街与(标本、根结)标、结的关系。 (1)气街与标、结部位分布关系(图),说明头、胸、腹三部是“气街”与“标、结”共同的所在部位。,(2)气街与标、结之间的生理功能关系: 说明标本,根结之经气结聚与弥散的途经与气街之经气纵横汇通的共同通路密切相关。 亦可理解为气街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与弥散的综合径路的关系。,二、气街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气街理论的意义: 1主要说明经络系统在人体头、胸、腹,胫循行分布中相互交通的横向联系,体现了经络对人体各部联系形式的多样性。 2将头、胸、腹、胫各部所属的脏腑、器官、经穴分部联系成为各部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 3脏腑气血通过气街而直达于外,灌注于诸经;诸经气血可借气街直达于内,以养脏腑。说明气街是脏腑和诸经气血横向输注的捷径。 4脏腑通过气街而前后相联。(与俞募穴理论密切相关)。 5是十二经脉流注中“如环无端”通道“侧行旁通”的通道。 灵枢动输:“夫四末阴阳之会,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相合,相输如环。” 以上说明:气街与诸经脉,脏腑器官组织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它是十二经脉之气环流的另一应急通道。,(二)应用: 1分布于相应气街部位的腧穴,既能治疗局部病、又以治疗相关内脏的疾病。 2扩大了十四经穴的主治范围: 各经穴除治疗本经及联系的脏腑器官病外,还可治疗其他脏腑经脉器官病。 3是针灸临床腧穴配伍的重要理论依据。 如俞募配穴,前后配穴,近部取穴等。,四 海 一、四海的概念和内容: (一)四海的概念: 1四海的含义:是指人体气血营卫产生、分化和汇聚的四个重要部位。是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 2理论渊源: 四海理论用于经络理论中,始载于灵枢海论。,(二)四海的内容: 灵枢海论载:“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气冲穴),下在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海,其输上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 脑 髓海 膻中气海 胃 水谷之海 冲脉血海,(三)四海分布部位及输注穴位:,四海部位及输液注穴表,(四)四海与气街、三焦的关系:,四海与气街、三焦分部对照表,1四海与气街位置分布具有一致性。 2四海与气街均着重于经络气血的横向联系与汇通。 3四海、气街与三焦的划分有其相通之处。 四海位于头、胸、腹;气街以头、胸、腹、胫划分;而三焦是就胸、腹来分。气海胸气街,从三焦来说属上焦,其部位为胸部;从三焦来说中下两焦,均在腹部,乃水谷之海和血海所在,通腹气街。腹气街不妨分为上腹气街和下腹气街,以水谷之海、血海及中焦、下焦相配合。四海、气街与三焦,三者结合起来更易理解经络腧穴与脏腑的关系。,二、四海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四海理论的意义: 1四海对十二经脉起总领作用 2四海是全身精神、气血的生化和汇聚之所。 3四海是十二经脉的归依。 4四海是对头、胸、腹脏器功能的最大概括。 5强调了水谷、气血、脑髓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以上说明四海在生理上的重要作用与相互配合的关系及重要意义,故灵枢本藏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也”。,(二)四海理论的意义和应用,1髓海(脑在头),(1)生 理,(2)病理表现,临床诊治,精明之府精神最高主宰元神之府神气之本源 诸阳之会阳气之依归,是人体各系统的统帅,髓海有余:轻劲多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科大世界地理与经济发展课件第4章 亚洲-4中亚和西亚
- 政府食堂管理办法
- 开展协调管理办法
- 旅游乱象管理办法
- 扶贫募捐管理办法
- 指导意见管理办法
- 静脉采血的安全护理规范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安全实施
- 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防范
- 二零二五年照明产品安全认证合同范本
- 后疫情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健康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 地铁接触网直流融冰的研究与应用
- 九招致胜课件完整版
- 2014年欧洲儿童急性胃肠炎诊治指南
- 销售管培生培养方案
- YS/T 617.1-2007铝、镁及其合金粉理化性能测定方法 第1部分:活性铝、活性镁、活性铝镁量的测定 气体容量法
- GB/T 1972-2005碟形弹簧
- 202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高频词汇1500打印版
- 东北地区玉米施肥现状、问题与对策
- 检测机构员工手册模板
- 图文全文解读2022年发改委发布《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