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治》PPT课件.ppt_第1页
《登革热诊治》PPT课件.ppt_第2页
《登革热诊治》PPT课件.ppt_第3页
《登革热诊治》PPT课件.ppt_第4页
《登革热诊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 姜天俊博士 副教授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感染病诊疗研究中心 主要内容 病原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主要内容 病原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一 病原与流行病学 1779年 开罗 雅加达 费城发现流行病 骨折热 1869年 英国皇家内科学会命名 DengueFever DF1873年 首次登陆我国厦门1978年 大规模袭击广东佛山 2 2万例1980年 海南暴发疫情 30 40万病例1995年 再次侵袭广东 6000例2014年 又一次在广东流行 2万例 一 病原与流行病学 赤道南北各25纬度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流行 尤其是东南亚 太平洋岛屿 加勒比海 南美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 各省均有输入病 广东 广西 云南 福建 浙江 海南 香港 澳门 台湾等南方省份有本地登革热流行 主要夏秋季 一 病原与流行病学 登革病毒 DEV 黄病毒科 黄病毒属 病毒颗粒呈球形 直径45 55nm 4个血清型 DENV1 4 均可感染人 但抗原性不同 传染源 DF患者 隐性感染者 带毒灵长类动物 传播途径 伊蚊叮咬 海南 东南亚诸国 埃及伊蚊广东 太平洋岛屿 白纹伊蚊 一 病原与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感染后仅部分人发病 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 对异型病毒则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若再次感染异型或多个不同血清型 机体可发生免疫反应 导致严重病变 二次感染学说 一 病原与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季节性 夏秋雨季 5 11月流行季节 8 9月份高峰周期性 隔年发病率升高 每4 5年一次大流行 突然性 静息多年 一次大流行 非流行区 各省均有输入病例 火爆的旅游业 一 病原与流行病学 主要内容 病原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五 临床表现 潜伏期 3 14天 通常5 8天 临床分型 WHO 登革热 DF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 轻 无休克 登革休克综合征我国 典型DF轻型DF重型DF 二 临床表现与诊断 典型DF 发热期极期恢复期 一 发热期发热 起病急 24h体温可达40 可伴畏寒 部分病例发热3 5天后体温复常 1 3日后再度上升 称为双峰热型或马鞍热 面潮红 结膜充血 浅表淋巴结大 儿童起病慢 症状轻 体温较低 典型DF临床表现 一 发热期疼痛 发热时可伴头 眼球后 腰背部痛 全身骨 关节 肌肉痛 可乏力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等胃肠症状 典型DF临床表现 一 发热期皮疹 病程第3 6天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四肢针尖样出血点及 皮岛 样表现 出血 皮下出血 注射部位瘀点瘀斑 牙龈出血 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 典型DF临床表现 典型DF临床表现 二 极期病程3 8天 腹剧痛 持续吐等重症预警提示极期开始 部分患者高热不退 或退热后病情加重 血浆渗漏表现 球结膜水肿 心包积液 胸腹水 严重者可休克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 WBC和PLT明 典型DF临床表现 二 极期少数无明显血浆渗漏 仍严重出血 皮下 消化道 阴道 颅内出血 咯血 血尿等 脑炎或脑病 头痛 嗜睡 烦躁 谵妄 抽搐 昏迷 颈强直等 也可发生ARDS 急性心肌炎 急性肝衰 急性肾衰等 典型DF临床表现 三 恢复期极期后2 3天 病情好转 症状减轻 部分患者可见针尖样出血点 下肢多 WBC开始上升 PLT渐恢复 典型DF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为普通登革热 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病死率高 五 临床表现 早期如典型登革热 3 5天时突然加重 剧烈头痛 呕吐 谵妄 昏迷 抽搐 大汗 血压骤降 颈强直 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 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罕见 但病死率高 并发症 急性溶血 多见于G6PD缺陷者精神异常 心肝肾损害等 重型登革热 重症登革热预警 一 高危人群1 二次感染者 2 慢性基础疾病者 DM 高血压 冠心病 LC 消化性溃疡 哮喘 慢阻肺 慢性肾功不全等 3 老 幼 孕 4 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 二 预警指标1 退热后病情恶化 2 腹部剧痛 3 持续呕吐 4 血浆渗漏表现 5 嗜睡 烦躁 重症登革热预警 二 预警指标6 明显出血倾向 7 肝肿大 2cm 8 少尿 9 PLT快速下降10 HCT升高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 WBC 早期开始下降 第4 5天降至最低 NE下降为主 多数PLT 最低可至10 x109 L以下 2 尿常规 少量蛋白 红细胞等 可有管型 3 血生化 半数ALT AST LDH升高 部分心肌酶 BUN和Cr升高 少数Bil升高 ALB降低 凝血指标异常 4 抗体 病后3 5天可检出IgM 2周达高峰 维持2 3月 病1周检出IgG 维持数年至终生 5 抗原 NS1 及核酸 早期诊断 影像学B超 肝脾肿大 胆囊壁一过性增厚 并出现心包 腹腔和盆腔积液表现 胸片 胸水 部分间质性肺炎 CT和MRI 脑水肿 颅内出血 皮下组织渗出等 辅助检查 一 登革热的诊断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 可诊断 流行病学史不详时 据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作出诊断 诊断 1 疑似病例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5天内到过流行区 或居住地有DF病例发生 或有WBC和PLT减少 2 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史 WBC PLT同时减少 单份血清DEN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3 确诊病例 疑似或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期血清检测出NS1抗原或病毒核酸 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 诊断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 严重出血 皮下 呕血 黑便 阴道流血 肉眼血尿 颅内出血等 2 休克 3 重要脏器障碍 肝损伤 ALT和 或AST 1000IU L ARDS 急性心衰 急性肾衰 脑病 脑炎 脑膜脑炎 重症登革热的诊断 广州报告病例表现 大部分病情似感冒 自限性 DF为全身性疾病 临床表现多样 注意鉴别 与发热伴出血疾病 基孔肯雅热 HFRS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鉴别 与发热伴皮疹疾病 如麻疹 荨麻疹 猩红热 流脑 斑疹伤寒 恙虫病等鉴别 有脑病表现者 与其它CNS感染鉴别 WBC及PLT减低明显者 需与血液系统疾病鉴别 鉴别诊断 主要内容 病原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 早发现 早治疗 早隔离尚无特效抗病毒药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