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村市级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镇直有关单位、*村: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生态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镇“生态立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的发展战略,根据*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市级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和镇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村现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大力倡导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全面开展市级生态村创建活动,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我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条件。二、创建原则1.坚持生态建设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2.坚持生态建设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3.坚持统筹规划,综合决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4.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原则。三、创建目标通过创建市级生态村,做到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农村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四、主要内容(一) 做优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我们将以生态村创建为契机,着重建好红心柚、烤烟基地,现有无公害红心柚基地320亩,年产量12.5万公斤,产值125万元,安置30人就业;烤烟250亩,年产量3.5万公斤,产值87.5万元,解决45人就业。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推广力度,积极引进和推广新的优质品种。严格控制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从农业生产环节入手,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保护自然环境。大力推广使用有机复合肥、农家肥、生物肥等高效肥料。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运输、存储、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地膜,加强白色污染防治,农业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81.4%。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研究和推广秸秆收集、加工贮存新办法,采用深耕覆盖、直接还田等技术,提高秸杆利用率,切实解决焚烧秸秆现象,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28%。努力推进清洁生产,实现资源无害化和生态化。(二)强化资源保护,实现良性发展我们将着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副产品工程,强化对森林资源的开发管理,2011年,完成造林绿化1038亩,新增油茶368亩。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林区,划定禁垦区、禁伐区,严格保护;切实保护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等生态效益林,生态公益林8300亩,聘请3个护林员进行管护巡山。对毁林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我们将按照“谁破坏、谁恢复”原则,限期予以退耕还林。继续抓好沿路、沿河、住宅区等公共绿地绿化。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切实给予农民平等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按照“谁造林、谁管护、谁经营、谁受益”原则,对全村1.7万亩林地进行划块承包管护经营,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吸收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向林业产业集聚,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切实做到“栽得下、管得住、长得好”,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治。严格林区野外用火管理,加强护林防火队伍建设,村里成立30余名队员组成的森林防、扑火应急分队;切实加强防火工作,确保我村近年来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强化对松材线虫的预防工作;营造混交林,重视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肥,维护生态平衡。(三) 整治村庄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制定村规民约,治理村庄和周边环境,加大绿化建设力度,搞好村庄、河边、路边和住宅边的绿化,建成大排自然村沿路景观带、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配备专职环卫人员4名,定点及时清理和管理村庄中的垃圾。投资20万元修建公厕3个,建设垃圾池8个,添置4辆人力垃圾车。新建沼气58口,产气500立方,以“低碳、节能、环保”为理念,以农户为建设单位,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利用新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重点推广牲畜粪便沼化处理技术,综合利用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改变脏、乱和蚊蝇滋生的面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一是做好村内道路建设,确保道路清洁畅通。2003年至2012年先后完成村内主干道水泥硬化,裕后山、上对面、洋中、下*自然村通村主干道水泥道路硬化,大排、孟坂门前道路硬化,村部场地硬化和村部桥头拓宽工程,交通网络基本建成。二是扎实抓好人饮工程建设。2010年投资25万元,完成大排、孟坂、下*三个自然村安全饮用水工程;2012年投入90万元,新建安全饮用水工程,惠及8个自然村,共1652人。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地监管机制,确保全村饮用水源安全,让村民喝上“放心水”。三是实施村庄“路灯亮化”工程。投资30万安装节能路灯183盏,按照“实用、节俭、美观”的原则,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增加村庄内道路路灯的安装,提高村庄亮化水平。四是农田改造工程。2009年以来,我村向县国土局争取220万资金,对全村983亩农田进行土地整理,新建田间路5条约3400米,排灌渠13条共9000米。五是投资68万元新建老人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阅览室、电视室、音乐室等,投资12万元新建篮球场和露天广场及健身器材一套。随着我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五、实施步骤为了能够顺利通过三明市环保局对我村的考核检查,创建工作分几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1年7月上旬至2011年8月下旬成立组织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和经费。学习和掌握考核指标体系,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自查工作,找出薄弱环节。2、编制*镇*村市级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2011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根据市环保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编制*镇*村市级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报镇政府批准后认真实施。3、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实施生态村建设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体现,村两委决定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落实,实施“一把手”责任制。村干部实行包组到户,切实加强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使这项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提高村民创建生态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4、落实攻坚阶段: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制定和落实完成任务的措施,开展各专项活动。特别是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要狠抓治理改善,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5、小结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5月根据创建工作的目标,村两委自查自评,镇领导小组初评,查漏补缺,完成申报材料的编写工作,提交创建工作总结、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总结。6、迎检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召开迎接市级生态村验收会议,进一步做好各项巩固工作,接受市考核专家组的检查验收。六、保障措施1.宣传保证。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搞好宣传发动,激发他们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2.资金保证。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集体拿、农民筹、单位帮、社会捐等多种方法,为创建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3.组织保证。成立“*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创建领导小组的功能作用,定时组织召开创建工作汇报会,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