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刘安海孙文宪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笔记三第七章 文学接受; L6 X: I, I% i- F4 n- M一、人们对文学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三种不同认识:1、文学接受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活动,读者的作用在于其是否能成为一个知音。在此前提下,判断读者好坏的标准在于其能否理解作品的本意和作家的苦心。这种接受活动对作家的创作没有积极意义,它只要求读者被动的接受作品。在此阶段中,人们对文学接受的研究,局限于研究什么样的读者以什么样的方式阅读才能实现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2、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创作与接受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系。“创作与接受”间的关系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创作为接受提供了对象,创作不仅生产出接受对象还生产出接受主体(读者是由作品熏陶和培养出来的),创作方式决定了接受方式。B、同时创作只有经过接受活动才能实现,才能使作者的创作活动转化为现实。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文学创作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C、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具有选择和规定性。它可刺激、推动创作。& b6 N# V. V4 ?0 O3 2 d, 3、文学的性质、特点的形成要受接受活动的影响和规定。v) G 4 M% R) W# L+ E, c4 H) kg, J接受美学:文学意义不仅是由作者赋予同时也是由读者在接受活动中生产出来的。作品是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作者所完成的作品是半成品,只有经过读者的接受活动才能使文本的意义得以最终实现。二、文学的社会功能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区别:1、文学的社会功能:从文学存在的根据上,从文学的基本属性上,对文学效应的一种考查和认识。(文学本质)2、文学的社会作用:文学在现实生活中,在具体的接受实践中所形成的实际效应。(实际、具体的情况)% r _. e/ I$ # f, f+ j7 c$ I3、二者的区别:A、文学社会作用是在接受的实践中由于读者的参与而形成的,它的效应是现实的、实际的。它是千变万化的。W3 K6B、文学的社会功能源于文学审美属性和特点,它更为本质。但由于尚未进入到接受过程,因此功能又是潜在的、隐含的,它不表现为接受的实际效应。(功能取决于文学的审美属性而社会作用则取决于读者的参与。)$ R* A: m! m# E三、文学的社会功能:(280页)1、认识功能: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文化与心理,扩展人们的自然和人文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智慧。这就是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比其他艺术更能帮助读者认识社会,文学的认识作用不仅仅是对作品所描写的表象的认识,而更体现在它通过对社会现状的描写,对人生与社会现象的揭示,它不仅是认识生活更是认识人性。& v! . t ( s* 科学的认识功能与文学的认识功能的异同:(282页)% B$ b4 h1 v2 B/ M a& & p1 ?2、教育功能:文学对人的教育并不是通过说教达到的,而是通过潜移默化实现的,具有明显的广泛性与综合性。% V. 3、娱乐功能:文学作品可以调节人的生活,使人消除紧张,放松身心,忘却劳累,得到愉快和休息。它往往与审美联系在一起,它使娱乐从生理的休闲到升华人的精神和心理,使其得到提升。4 S0 Z0 BJ& z3 4、补偿功能: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神游于五光十色的文学世界,可感受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艺术世界,得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精神欲望,在精神上得到一种代替的满足。. J( o$ J/ l7 u* r补偿作用主要通过幻想和自居两种形式实现。* z/ O% e* & C4 Q; * j四、文学的审美功能:1、定义:(284页), P$ M! # B$ v/ T+ b所谓审美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将人带入自由的审美境界,使人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推动人的个性和才能朝着自由而全面的方向发展。- Q2 b# f) R$ # L9 q8 t& G2、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原因就在于它是作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美的规律对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加工改造的结果,是作家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285页)0 g* a: Y. L6 d N, , X4 R: W3、在文学诸功能中,审美功能居于主导地位,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 1 h. v2 x! p! _) _ V. u# w, x“核心地位”:它不是与其它社会功能并列、平行的,而是凌驾于其它社会功能之上,发挥主导性作用。“最基本的功能”:A、审美功能是各种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和中介。它使文学的认识功能表现为启迪诱导,教育功能表现为潜移默化,娱乐功能表现为寓教于乐,补偿功能导致精神升华。它成为读者把握艺术形象及其审美内涵的唯一通道。B、它是文学各种功能有机统一的中心与黏合剂,文学的各种社会功能都必须以审美为归宿。( f$ m1 / a0 D- Q6 T五、文学鉴赏:: x: N, Q o2 N |% YO6 H( m1、文学鉴赏与阅读、批评的区别:、文学鉴赏与阅读的区别:- v0 h0 I$ Q# F e nA、鉴赏:能动的接受活动,调动了读者的参与性。B、阅读:相对被动的接受活动。; Q$ c8 D% m* i, v能动与被动的区分标准在于:能否建立在读者的切身体验上。、鉴赏与批评的区别:7 9 R4 o6 J L1 mj8 _A、鉴赏:感性的,以自己的趣味的满足为目的的接受活动。0 O4 Z8 C* p; , s, r% G; WB、批评:在鉴赏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方式分析作品,它更强调客观性、公正性。 v0 f3 f K* v% # j# a) W( 2、文学鉴赏的性质:定义:指读者为满足审美需求,以再创造的方式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作品,进而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的接受活动。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从根本上讲,鉴赏不是一种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这就要求读者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作品。在鉴赏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最活泼的因素是情感,通过情感的相互交流,读者便能获得丰富的审美享受,这正是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所不具备的。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287页)% N: p: U- P* f T文学鉴赏不是对作品的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再创造”指读者在作者审美创作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及艺术形象。它在鉴赏中表现为:A、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作品的形象进行补充与丰富。B、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与增添。读者的每一次鉴赏活动都是对作品意义的一种发现,一种创造,一种增添,文学作品便是在读者的不断的再创造中一次又一次地以新的面貌呈现,杰出的作品对人也就具有了似乎永远也说不尽的意义。2 $ n% YW! |3、文学鉴赏的条件:、鉴赏客体的“召唤结构”:是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来的。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的或描写性的,由此便使文学文本产生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不确定性与空白的存在决不是文学文本的缺陷,而是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文学文本能被读者接受并发生作用的支点。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的、能召唤读者参与的文学文本的结构机制,就是“召唤结构”。文学文本对读者的召唤性并不是外在于文学文本的东西,而是文学文本自身的结构性特征。(289页)召唤结构”使文学文本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不仅表现在读者以不同的方式填补空白,而且还表现在它使作品所言部分大大增加,从而使文学文本具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一般来说,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文学文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愈多,给读者留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愈大,便愈能激起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阅读活动也才会成为真正的精神享受。(290页) S6 V: q1 Y0 S0 X# uB、“召唤结构”虽然给读者的想象创造了一定自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随意想象。(291页)6 k! E3 V, j; “召唤结构”既包含着不确定性,同时也包含着一定的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交织,决定了读者的接受既是选择的、自由的,又不是随意性的。、期待视野:它是由当代德国美学家姚斯提出的。指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他已有的各种经验、知识、趣味、能力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求和鉴赏水平,在具体阅读时,表现为一种定向性的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此防卫圈定了接受的可能的限度。简言之,所谓“期待视野”,是读者接受文学作品时所具有的主体条件和期待心理。、“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间的对应关系: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可能和作品的艺术水平相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当二者符合一致时,读者的期待视野就会顺利地实现,就不需要对期待视野作出改变;当二者存在距离时,期待视野就会受挫,就需要对期待视野作出改变。, j3 x, z/ 4 N一般说来,一部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其“召唤结构”是要超出“期待视野”的。优秀文学作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使它不可能简单的去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而是要打破读者熟悉的视野,开阔审美对象和空间。所以读者必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期待视野,这才能抓住它们的艺术特性。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是随着其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增加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一个时期畅销的作品到了另一个时期可能会变得湮没无闻,而某些在问世之初不被重视的作品后来却可能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B 六、文学鉴赏的心理活动过程:! d f7 y: L i0 W4 : a/ Y: 1、感受:是指读者把文学文本的语言作为艺术符号而不是作为理性符号来把握的心理活动。(295页)7 t. H, y7 o: 2、重建:是指读者经由语符向意象的转换,使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头脑中重新显现出来的心理过程。(296页). 5 X. 艺术形象的重建主要是依靠想象和联想完成的。3、体验:是指读者通过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移情于物等方式,对作品所表现的种种情感进行感同身受、细致入微的体会、品味、揣摩和猜想。(298页)4、共鸣:是指读者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所打动,与艺术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认同与感应,达到了主客体之间的契合一致与情感交流。(298页)) l6 l: : 1 A共鸣的三个层次:感动、激动、忘我。共鸣产生的原因:A、从客体方面来说,共鸣的广泛程度和强烈程度与作品的思想感情、艺术成就和艺术魅力紧密相关。B、从主体方面来说,共鸣的有无、深浅或强弱,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鉴赏水平更具有直接的关系。5、理解:就是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各种内外关系及其意义所作的思考和探究。(300页)6、领悟:主要是指读者无需借助抽象的名理思考,在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中,刹那间便能直接把握其内在意蕴。(302页): a8 l: X$ x; r( a7、判断:是指读者在感受、体验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优缺点所作出的审美评价。(304页)8、回味:就是回过头去再玩味,再体会,再品赏。(305页)+ o0 Z8 g1 t3 * A* Y0 t: i七、文学批评:1、定义: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学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文学研究活动。(306页)2、作用: (308页)A、文学批评对读者的阅读和鉴赏活动具有指导作用。a、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b、文学批评可以帮助读者选择和鉴别作品。0 x. 3 D E8 T8 |; gB、 文学批评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调节作用。a、文学批评可以向作家反馈社会的接受信息。b、文学批评可以帮助作家总结创作上的经验和教训。 u; ) Mo7 E# 9 v* ? ?C、 文学批评对于发展文学理论具有推动作用。3、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进行鉴别和判定时所依据的尺度或准绳。它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或处于一定社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根据对文学的认识和要求,在反复比较各种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实际的社会效果和审美效果的基础上总结和制定出来的。(311页)9 i/ O1 X% L0 z% M+ u: b4、 批评尺度:(313页) D8 c. u6 3 f?A、 语言的表现力。* X- z6 X. m3 p. e$ n3 WA. N E sB、 形象的生动性。C、文体的完善性。D、构思的新颖性。E、情感的真挚性。# G8 ?: % E4 f# q6 B( hF、 意蕴的深广性。 r% L! a8 s0 f9 P3 p9 T1 * H5、文学批评方法:就是人们在文学批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研究文学现象的各种途径、方式、工具和手段的总和。(315页)+ b& F+ S2 C7 T% D( b6、 文学观念:就是人们对文学本体性质,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各种重要的内外关系的认识。(316页)& N4 R0 7、批评方法与文学观念的关系:A、应该肯定,文学观念对批评方法具有制约性。一定的批评方法是评论家根据自己对文学本质规律的认识创立的,是为确定和证明其文学观念服务的。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就有与之相对应的批评方法。B、也要看到,批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方法不能代替观念,观念也不能代替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文学观念相同或相近的评论家可以选用不同的批评方法,文学观念相异或对立的评论家也可以选用想感到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方法本身也是有层次、有差别的。% X% Q1 T6 s2 o l) v第八章 作为活动的文学% 6 Q/ D- vu4 C J/ z. N( W一、文学与政治的关系:(334页)1、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有利于社会的运作和发展。也正因为如此,才会使自己对生活的评价融含了政治的经济的测度,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审美。这种影响因政治表现形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5 n! X/ r7 K5 T# : CA、其一是体现为制度、设施和方针政策的政治对文学的影响。作为制度、设施和方针政策,政治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所以带有强制性,它使政治可以干预社会的文学活动,对文学产生直接的作用。$ T3 K# e( Y; B中外文学的发展证明,凡是政治比较开明,统治阶级确实把文学艺术活动视为调节社会正常运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实行有利于文化繁荣的政策时,文学的反之就比较顺利,甚至可能出现文学繁荣的局面;相反,凡是政治黑暗,思想禁锢,当权者实行文化专制的高压政策时,包括文学活动在内的整个文化生活都回冷落凋敝,文学创作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衰落倒退的现象。我国新时期文学蓬勃发展,唐代文学的繁荣,以及意大利十六世纪弗罗伦萨的文艺复兴,都体现了政治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a政治所以关注文学其实是以实现其本身社会功能为目的的。所以,即使政治采取了鼓励、扶植文学的方针和政策,政治对文学的要求也不会仅仅局限在审美上,它更需要文学发挥多方面的社会作用,有利于政治目的的实现。B、其二是作为意识形态即政治思想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与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一般来讲不带有强制性,它以人们接受某种政治思想,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方式作用于文学活动。也正因为如此,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就有了更为内在更为隐蔽的特点。它既可能以旗帜鲜明的政治观点出现,在更多的情况下,也可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浸透在文学活动之中,表现在作家、作品的思想倾向或情感态度上。# x5 s; I$ ! u$ P有人认为政治思想的介入一定不利于文学活动,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单的看法,并不完全符合文学史的事实。如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狄更斯、萨克雷等人,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与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I 2、文学终究不是政治,政治意识形态也不同于审美意识,所以恩格斯告戒作家不应使政治思想的表现游离于形象之外。英国批评家斯特恩则从政治意识形态与显示生活的关系上说明了政治在何种情况下才可能有利于文学。他说道,只有当一种政治思想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不再表现时代和人民的信念与追求,而开始变成政客手里的工具时,它才会因为失去活力、锐气和热情而成为文学创作的桎梏。在这之前,在一种政治思想仍然是一个时代或者社会的表征的时候,它给予文学的积极影响会远远超过其他社会因素。: z ! P6 C- / I) T! j对于作家来说,特点的政治意识形态往往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的建构,会成为他观照、理解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尺度或标准,进而制约着他对生活材料的取舍和艺术形象的创造。如,杜甫在批判现实为民请命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的幻想上,淡化了作品的悲剧内涵。政治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的这种渗透和影响,必然会给文学注入种种与作家个人思想相矛盾甚至相对立的成分,从而使许多古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显得非常复杂。反过来说,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政治思想甚至包括对腐朽、僵化的政治思想的怀疑,都会给文学创作带来新的生机,强化作品的思想力量二、经济基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340页)- s2 W( y2 ! x 7 g2 X, p+ 文学作为精神活动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的发展变化,它的根本性质,归根到底还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对文学本身的影响往往是间接发生的,但是却带有根本制约性的特点。l1、所谓根本制约性,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A、其一是指文学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基础的变更;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无论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发生怎样的关系,受多大的影响,它本身和这些因素其实都不具有绝对独立的品格,它们最终都要受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的制约。B、第二层意思是说,经济基础对文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宏观趋势、整体面貌和基本属性,即体现在对文学活动宏观控制、对文学一般性质和主要特点的制约上,而不是讲文学发展演变的任何细节、文学的一切特点和具体原因,都取决于经济基础。9 D. ?& d% a0 W% e* p z2、经济基础对文学活动的根本制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0 E9 m Y( FSA、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文学的时代面貌。B、经济基础决定着文学的发展演变。1 D# : E, H: h, n2 g! A三、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消防救援局招聘政府专职消防队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安徽工程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6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省凯里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8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第二批公益性岗位人员招募13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安徽黄山太平湖漫心府招聘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招聘办公室文秘岗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天津领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石狮市部分公办学校招聘编制内教师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易制毒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自考艺术教育题库及答案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My friend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数星星的孩子》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建筑设计行业2024年财务挑战解析
- 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中国石化加油站视觉形象(VI)标准手册-课件
- 小学数学新旧知识关联
- 退费账户确认书
-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参考答案
- 第9课 共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 精讲课件)
-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