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科学技术观 自然科学是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事业 也是引人入胜的事业 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1 自然观 自然界的辩证法 自然界辩证发展的图景及其规律性 2 科学技术观 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3 方法论 自然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规律性理论学科性质 属于哲学学科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界 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论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章科学技术系统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性质 特点和体系一 科学技术的性质和特点1 什么是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人类在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1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界 2 自然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是人类对自然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反映 3 自然科学是一种知识生产实践活动 自然科学作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1 客观真理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的 它的内容是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具有真理性的知识 2 普遍性 自然科学不是关于个别事物的描述 而是关于事物的类的普遍性的知识 3 系统性 科学不是零乱无章的知识 它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4 逻辑性 它具有明确的概念 恰当的判断 正确的推理和严密的逻辑证明 2 自然科学的性质 作为知识体系 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是生产力 在现代是第一生产力 政治法律思想意识形态道德宗教艺术思想上层建筑哲学社会科学逻辑学上层建筑非意识形态语言学自然科学政治上层建筑 3 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 1 是生产力 在现代 是第一生产力 2 无阶级性 无国界 无民族界 3 继承性 代代相传 不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也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在客观自然现象面前不同阶级不同社会地位观察 收集到相同的科学事实总结出相同的自然规律 如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由好几个属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地位 职业的人独立发现的 迈尔 德国的青年医生 焦耳 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酿酒商 业余科学家 柯尔丁 丹麦科学家 赫尔姆霍茨 德国物理学家 生理学家 格罗夫 英国律师 业余物理学家 开尔文 英国物理学家 爵士 二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早期自然科学知识的分类 柏拉图分类 第一类 辩证法 关于概念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类 物理 具体知识 第三类 伦理学 关于人的行为和意志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分类 理论的知识 数学 物理和形而上学 哲学 知识实践的知识 伦理学 政治学 经济学 战略学 修辞学等创造的知识 诗学 伊壁鸠鲁的分类 自然的学说 物理学知识逻辑学 规范学 认识世界方法和道 路的学说伦理学 怎样获得幸福的学说 培根的分类 记忆能力 记忆的科学 历史 语言学 人的理性想象能力 想象的科学 诗歌 小说 艺术 能力判断能力 理性判断的科学 哲学 第一哲 学 自然学 人类学 培根的分类 理论 物理学 形而上学1 自然学实用 机械学 化学 数学2 人类科学 医学 逻辑学 社会科学 黑格尔的分类 绝对精神异化自然界人类社会逻辑阶段 自然阶段 精神阶段机械性阶段 数学 力学辩证思维物理学阶段 物理学 化学有机性阶段 地质学 植物学 动物学 恩格斯的分类 按物质运动低级到高级次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力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社会科学基础科学 各门类 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 各门类 思维科学应用科学 各门类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一 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科学家 探索自然奥秘的人 是向大自然索取宝藏的人 是改造自然从而也改变人在自然界中位置的人 周寄中 科学殿堂里的共同体 科学家 这个称呼第一次使用是1840年英国科学哲学家休厄尔 他在 归纳科学哲学 一书中写道 我们需要对那些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命名 把他们称为 科学家 据贝尔纳的估计 1896年 世界职业科学家人数不过5万人 其核心约1 5万人 到1970年 世界科学家人数已达300万 现全世界科学家有1千多万 科学共同体 科学社会学家库恩把科学家群体称为 科学共同体 ScientificCommunity 即科学家的组合 在库恩看来 科学共同体就是由一些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课题和主要见解大体一致的科学家组成的 他们受有相似的教育 探索共同的目标 科学共同体既是培育科学人才的摇篮 也是科学家进行较量的战场 第一个科学共同体 西芒托学院 第一个科学组织是由伽利略和他的两个学生维维安尼 托里拆利作为发起人 于1657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成立了西芒托学院 当时的科学家们经常聚在这个学院进行物理学实验 研究是在培根的实验哲学思想方法指导下的 英国皇家学会 法兰西科学院 1662年7月15日 英国皇家学会正式成立 由当时著名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出任学会干事 以其独创性的工作为每次学会会议准备三 四项他自己或其他人的实验 使学会吸引了不少科学家 1665年 学会出版了 皇家学会哲学学报 1666年12月22日 法国巴黎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 柏林学院 1700年 在著名科学家 哲学家莱布尼兹的精心规划下 柏林学院成立 莱布尼兹出任院长 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 基本精神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 1 普遍主义 相信科学的真理具有普遍性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没有阶级 种族 宗教 民族 国籍等社会属性 2 公有主义 承认科学发现在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 它属于整个科学共同体以至社会 科学家无权独占他的科学成果 3 不谋私利 对科学的追求是不谋私利的求索 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 因此 科学家应是利他主义者 4 有条件的怀疑精神 科学家决不应盲目接受任何东西 不盲目崇拜权威 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的怀疑 二 科学的社会组织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形式 1 社会内在形式 学派2 社会外在形式 学术研究机构 包括社会的 国家的 三 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1 经济支持系统2 信息支持系统3 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4 教育支持系统 第三节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 一 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 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矛盾1 科学实验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1 以前人的理论为指导 2 用科学假说作指导 2 科学理论一旦形成 就成为科学实验的灵魂 为科学实验提供方向和指导 a 为科学实验方向选择提供依据 b 为科学实验的进程设计确立思路 c 为科学实验的结果分析给予指导 3 实验和理论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1 新的实验事实与旧的理论之间的矛盾推动人们去寻求新的解释 成为新理论 新观点的生长点 伽利略的实验事实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矛盾 导致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黑体辐射 迈克尔遜实验的新事实 X射线 放射性元素 电子的发现等事实 用原有的古典力学和电磁学理论无法解释 因而导致了相对论 量子论和原子核物理学等新理论 新学科的建立 引起物理学上的又一次大革命 2 在进行A种现象的研究实验中 出现了B种现象 与原来的假说和设想构成了矛盾 意外地取得新的科学发现 科学发现的机遇 二 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一 科学发展的纵向形式 继承与创新 1 继承 1 涵义 指后人学习和承接前人已经创造出来的科学成果和遗产 表明科学发展的连续性和相继性 量的积累 渐进的过程 是前人的成果不会中断 2 继承的内容 科学思想 科学理论 科学方法 科学资料 3 继承的态度 全面 批判 扬弃 2 创新 1 涵义 指后人在继承前人科学遗产的基础上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它表明科学发展过程的革命性和前进性 是科学的突变 飞跃 发展 是后人的成果不会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 2 创新的内容 新的理论 新的问题 新方法 新手段 3 继承和创新的矛盾运动 A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B 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发展C 学术论争 继承与创新的重要形式不同学术观点 学派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客观原因 对研究对象各自掌握的实验事实不同 主观原因 研究人员的世界观 思维方法 经验 知识水平不同 因而对相同的事实作出不同的解释 进而形成不同的观点 理论 提倡学术上的自由 宽容 形成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 二 科学发展的横向形式 分化与综合 1 分化 1 涵义 对自然界某一局部 某一领域进行专门研究得到比较具体 比较精细的专业知识 从而在原有学科中分离出新的学科 分化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种深化和突破 是新分支学科产生的重要形式 力学数学天文学自然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分子分类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 2 分化的类型 A 纵向分化 对原来的研究对象深入一个层次的分化 如生物学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基因水平B 横向分化 指在同一层次 将研究对象不同方面作为不同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从而形成新的学科 力学特征 地质力学如对地球物理学特征 地球物理学化学特征 地球化学 C 纵横交叉分化 上两种形式的结合 是在原有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缘 交叉地带出现的新学科 如物理化学 生物化学 数学物理学 地球化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地球化学 宇宙医学等等 3 分化的意义 研究对象越来越小 研究内容越来越具体越细致 认识由粗略 细微 由浅入深 由整体向分散发展 是产生新学科的重要形式 2 综合 A 涵义 在分析的基础上 把各种个别的 特殊的知识联系起来 得到研究对象整体性的认识 从而形成一些具有新质 内涵更大的学科 科学拓广与创新 B 综合的类型 a 移植方式的综合 将一门科学的理论 方法或手段等运用于另一门科学之中 并由此而产生一些新兴学科 如用物理化学方法去研究天文现象和地质现象 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 把核物理学的成果应用于医学等等 B 杂交方式的综合 指用原来不同的两门学科或两门以上的学科 相互渗透 相互融合而构成的一门新的学科体系 如物理学和化学杂交成物理化学 管理学和卫生学综合成卫生管理学等 C 同构方式的综合 指从不同学科中抽象和概括出具有同构特性的方面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从而形成适用范围较广的横向科学 综合科学 如控制论 系统论 信息论等 分化与综合的互动 分化以综合为基础 综合以分化为前提 是不同学科的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 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式的成果 一 科学发展模式的涵义和研究内容1 什么是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主要特征和内在机制的概括和描述 2 科学发展模式回答的主要问题是 科学是怎样发展的 科学发展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什么是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因和机制 3 研究意义 一个成功的科学发展模式不仅能合理地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且能从本质上深入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性 二 西方科学发展模式简介 1 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1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逻辑实证主义是20世纪初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学派 它提出了科学发展的直线式积累模式 即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 不断累积的过程 其中没有渐进的中断 没有革命 在这个模式中 科学发展只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科学不断进步的总趋势 它的根本缺陷是否认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 因而不能解释人们怎样提出逻辑上和传统理论上不同的革命性的新理论 库恩评价这种归纳主义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的发展成了一点一滴的进步 各种货色一件一件或一批一批地添加到那个不断加大的科学技术知识的货堆上 2 波普的证伪主义科学模式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反对归纳主义 把自己的思想称为 证伪主义 其代表作是 科学发现的逻辑 和 猜想与反驳 他认为 科学发展的特性不在于证实 而在于证伪 不可反驳不是理论的优点而是缺点 证伪 概念是核心范畴 任何科学都可能隐含着错误 都可能被反驳 被取代 因此 科学的任务是努力发现已知理论的错误 去反驳它 取代它 证伪它 用新的理论去代替它 即以猜想和反驳为手段 基本环节 来促进科学的发展 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 P1 TT EE P2P1表示问题 科学始于问题 TT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假设 EE表示通过检验 批判 反驳而清除错误 P2表示提出新的问题 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 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波普尔把问题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 问题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终点 强调假说 想象 否定 批判在科学发展中作用 强调知识的相对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否认科学发展机制包含着量变渐进的过程 片面否定归纳法和证实的作用 波普的科学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1 把科学看成一个永不止息的动态发展过程 反对逻辑实证主义仅仅对科学进行静态的逻辑分析 强调从动态角度去揭示科学知识增长的机制 2 把 问题 看作科学发展的动力 强调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过程 3 把 试探性 理论 TT 假说 作为科学发展模式的第二环节 强调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 主张在科学探索中要大胆猜测 反对狭隘的经验论 波普说 对于科学 最基本的是 它是由尝试性的 假说的 推测的理论说组成 这意味着任何理论 不管它曾经获得何等的成功 也不管它曾经经受过何等严格的检验 都是可以被推翻的 他认为 科学理论本质上是一种猜想 是在灵感 直觉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 对自然界普遍性的大胆的猜想 4 把批判作为通向真理的轨道 强调革命的批判的精神 认为只有通过批判性检验 排除错误 不断地否定 从错误中学习 科学才能前进 波普说 科学进步是革命的 科学的箴言可能正是马克思所说的 不断革命 他认为科学发展机制总是表现为不断批判 不断否定 不断革命 波普模式的缺陷 1 否认科学知识的继承和积累 否认科学发展包含着量变渐进的过程 2 在证实和证伪问题上 过于强调证伪的作用和证实的相对性 3 否定观察实验是认识的基础 认为科学认识来源于人的理性 4 过分强调猜想 想象 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 否定逻辑思维特别是归纳法的作用 2 科学革命论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 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革命论模式1962年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发表 科学革命的结构 奠定了他在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的地位 他用历史的方法动态地考察科学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在他的模式中 范式 概念是核心范畴 什么是范式 库恩指科学家某一时期关于科学的共同信念 共同传统 共同理论框架和模式以及基本方法等 前科学常规科学 形成范式 反常危机科学革命 新范式战胜旧范式 新的常规科学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在前科学时期 范式还没有确立 各种理论 假说 观点百家争鸣 互相竞争 但是没有一种得到公认 在常规科学时期 范式已经形成 并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公认 科学共同体在这种范式的指导下 进行常规的科学研究 解决范式提出的疑难问题 在科学革命时期 范式面临一系列反常现象的挑战而陷入危机 这使得科学家对范式产生动摇 科学共同体因而产生分化和新组合 有人抛弃旧范式 提出新范式 科学革命发生 尔后 科学进入 新的常规科学 时期 进入在新的范式指导下新的渐进发展时期 库恩模式的合理性 1 克服了归纳主义和波普证伪主义模式的片面性 综合了两者的合理因素 提出了既反映科学量变过程 也反映科学质变过程的模式 2 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 科学不是停留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上 而是不断探求新知识 放弃旧范式 旧理论 接受新范式 新理论的创造性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