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凝血病2015_第1页
创伤性凝血病2015_第2页
创伤性凝血病2015_第3页
创伤性凝血病2015_第4页
创伤性凝血病201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 伤 性 凝 血 病,北 京 协 和 医 院 血 液 科,创 伤 性 凝 血 病,(一) 由严重创伤本身所引发 创伤后即刻发生 在输液复苏之前 约 25% 创伤患者 入院当初 已经发生凝血病 ISS 45 60% 创伤患者 可在 1 小时内 发生,创 伤 性 凝 血 病,(二) 由创伤机体反应与治疗干预等综合因素而加重 大量血液丢失 组织间隙液进入血管腔 血液稀释 大量输入晶体液 大量输库存血 低 温 酸中毒 不恰当的纤维蛋白溶解,创 伤 性 凝 血 病,British National Blood Transfusion Service American College of Pathologists - 1994 年指南- 实验室诊断标准 PT 18 秒 APTT 60 秒 TT 15 秒 达到标准 + 活跃性 / 潜在性出血 血液制品 替代性治疗,ISS 与 发 生 率 Karim Brohi. J Trauma.2003;54:1127,创 伤 性 凝 血 病 与 病 死 率Karim Brohi. J Trauma.2003;54:1127,创 伤 性 凝 血 病 发 病 机 制,严重组织损伤 消耗性凝血病 过度纤维蛋白溶解 SIRS 特殊的组织创伤 大脑 多发性长骨骨折 等,创 伤 性 凝 血 病 发 病 机 制,创伤性凝血病 vs DIC (Hess JR ,2006)两者有相似之处 但有区别在大脑及长骨骨折等特殊部位损伤 凝血 伴有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大量消耗 可以发生在 远离原始损伤部位的 血管腔内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 DIC (This is classic DIC),创 伤 性 凝 血 病 发 病 机 制,创伤性凝血病 vs DIC (Hess JR ,2006) 严重创伤 凝 血 伴有 凝血因子与血小板的 大量消耗 剩余血小板功能减退 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失血 血液稀释 酸中毒 低温 纤维蛋白溶解 等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而加重 比 Classic DIC 更为复杂 (Hess JR :J Trauma, 2006),严 重 创 伤 大 量 失 血,致命性 “三联症” 1、低体温 2、酸中毒 3、凝血病 三者相互作用 一旦形成 “恶性循环” 很难打破 导致高病死率,危 及 生 命 的 凝 血 病,临床情况 凝血障碍概率 ISS25 10 %ISS25 +SBP 25 + Ph 25 + T 25 +SBP 70 mmHg + T 34 C + pH 7.1 98,严 重 创 伤 致 命 性 “三 联 症”,1、 低 体 温 大量出血 氧输送下降 热量产生减少 环境因素 手术暴露 热量丢失 临床低体温 36 。C 4 小时 血流动力学紊乱 抑制凝血瀑布反应 加重凝血病 影响免疫功能,严 重 创 伤 致 命 性 “三 联 症”,2、酸中毒 休克期低灌注延长 乳酸性酸中毒 ( pH7.2 ) 多次输血 心肌功能减退 加重 酸中毒 血管收缩药物 加重 凝血病,严 重 创 伤 致 命 性 “三 联 症”,3、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因子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激活 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 5 000 ml 或 15 单位 PRBCs(1个血容量)替代后 只有30 40%血小板存在循环血液内(Sugrue,2004) 到达急诊室 凝血功能筛选 (PT APTT TT D-dimer 纤维蛋白原 等) 早期诊断 即时开始治疗,低温- TBX A2 生成减少,酸 中 毒 对 FXa / Va 活性的影响,血 小 板 快 速 耗 损,健康成年人 只有 15 U 血小板 需要复盖全身毛细血管网 面积达 82 平方英尺 广泛的组织损伤 产生数以百万计的微小撕裂 胶原蛋白 和 组织因子(TF)暴露 5% 严重创伤患者 Plts计数 100,000 2% 50,000,过 度 的 纤 维 蛋 白 溶 解,大 量 失 血,健康成年人 10 克 纤维蛋白原 15 U 血小板 大量失血 或 大血肿 1/2 纤维蛋白原 1/3 血小板 大量丢失,大 量 输 晶 体 液 - 血 液 稀 释,严 重 创 伤 需 要 损 伤 控 制 性 治 疗,血球压积低下 Hct 100 mm Hg 心输出量 正常或增高 恰当的组织灌注 2、治 疗 创 伤 性 凝 血 病 3、纠 正 酸 中 毒 防 止 低 体 温,严 重 创 伤 损 伤 控 制 性 复 苏 治 疗,焦点 致 命 性 “三 联 症” 创伤性凝血病 的早期存在目标 控制由凝血病引起的失血 多用血制品 晶体液 限量 纠正酸中毒 防止低体温,出 血 性 休 克 大 量 等 渗 晶 体 液,优点 缺点 扩 充 血 容 量 稀 释 血 液 内 凝 血 因 子 提升血压 加重凝血病 缓解血管收缩 失血量增加 晶 体 液 限 量 输 入 主要用以稀释药物 更换药物间隙 充盈管道,恶 性 循 环,严重创伤 大量失血 失血增加 大量晶体液复苏 血液稀释 加重凝血病,大 量 输 血,创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的复苏治疗 输全血被列为重要措施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 1997 年创伤生命支持指南)大量输血 10 U 全血 / 24 小时 (1 U = 400 ml) = 1 血容量 / 70 kg,大 量 输 全 血 - 质 疑,近年研究显示 大量 输全血 - 降低 T 细胞介导性免疫 - 加重急性炎症反应 - 库存血 14 天 尤为显著 严重创伤 - 病死率 - 围手术期感染 - 创伤后MOF - ICU住院时间 等 增加 最初24小时 大量 输全血 独立危险因素 需要新鲜血,“ P R B C ”,伊拉克战争 美军战地外科小组 背包配备 20 U PRBC (缺点 没有血小板),“the clotting cocktail”,需要大量输血者 可按下列方式提供 15 U PRBC 12 U 血浆 (FFP 或 解冻FFP) 2 U 血小板 10 U 冷沉淀 可加用 90 ug/kg rFVIIa - 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应 用 血 液 制 品,防 止 低 温,快速静脉输入 8 U 冷藏 PRBC 4 L 晶体液(室温) 需要 8 10 kcal + 4 16 kcal = 144 kca 以 防止中央体温下降 - 2 C,输 液 预 温 防 止 低 温,低 温 对 凝 血 因 子 活 性 的 影 响,解冻 FFP 4 C 泠藏 - 可立即应用,解冻 FFP 冷藏 - 凝血因子活性,rFVIIa - 用 药 方 案,可参照下列准则 - 60 sec INR 2 外科医师认为 不可能凭外科方法止血 若不纠正凝血障碍 出血将导致死亡 - USC Medical Center -,pH 与 rFVIIa 活 性,pH 从 7.4 降 至 7.0 rFVIIa 活性下降 90 % pH 10 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