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散文选修教材项羽之死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2、训练理清行文思路、概括层次大意的技能。 3、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4、结合写作指导,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 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2、 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3、 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 4、 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联系实际写作。教学难点1、品味散文优美语言。 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教学课时: 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1、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2、大家对时下的流行歌曲很熟悉,不知道有没有听过一首“老歌”“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项羽。我知道大家对项羽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因为去年我们学了司马迁的鸿门宴,为了能让大家对项羽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项羽的一篇文章项羽之死。 二、 相关知识介绍。 1、 编纂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司马迁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这为他后来编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他是太史令。司马迁后来继承其父太史令之职。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 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2、介绍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因为“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 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 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列传:记叙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使得他们传名于后世。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历的大事记。 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近之处。 鲁迅所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恰当地指出了史记有很大的文学成就和历史成就。 3、史书体例介绍:A、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B、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C、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D、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E、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F、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 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等。而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4、历史中的项羽: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史上最强武将!号西楚霸王。楚亡后,项氏一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项羽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项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大怒!项羽说:“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我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授他兵法。但项羽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项梁只好顺着他不再管他。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后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杀刺秦朝的太守了殷通,而这场战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三、 串讲第一、二段。1、指定学生诵读这两段,疏通生字新词。2、学生参看注解疏通文意。3、检验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4、教师强调重要文言知识。5、学生自我梳理消化。 第二课时一、 复习史记有关知识。二、 复习一、二段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三、 串讲三、四自然段。1、指定学生诵读这两段,疏通生字新词。2、学生参看注解疏通文意。3、检验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4、教师强调重要文言知识。5、学生自我梳理消化。 卒买鱼烹食 吾为若德卒 鲁肃闻刘表卒 若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然今卒困于此五万兵难卒合平明,汉军乃觉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乃 至东城,乃又二十八骑 被 闻妻言,如被冰霜家祭无忘告乃翁 将军身被坚执锐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忠而被谤为诸君溃围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赤泉侯为骑将 以故汉追及之为 我何渡为 以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至,无以渡吾为若德 不忍杀之,以赐公 第三课时一、 复习前两课时所学内容。二、 理清文章思路。1、本文多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给我们刻画项羽的性格。文中项羽活动的主要地点有哪些? 垓下 东城 乌江2、 请同学概括这些地点发生的主要事件? 垓下之围 被困东城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3、 所以根据主要事件的地点不同,全文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垓下之围 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 东城快战 东城溃围 乌江自刎 三、 研习课文。1、 研习第一部分。A、学生诵读该段。 B、垓下之围这部分中包含了哪几个连续事件? 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C、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有意设计的,它的目的是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以瓦解楚军的士气,有没有收到预定的效果? 有,项羽听到楚歌后,“大惊”在感叹楚人何其多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败亡的结局。于是项羽在帐中饮酒,慷慨悲歌。D、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宝马、美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不仅只有宝马、美人,还有和他一起过江站死疆场的八千子弟。乌江岸边,亭长劝项羽赶快登船,来日尚可东山再起,项羽的话语表明,他心疼那些追随自己征战如今无一生还的江东子弟,他觉得有愧于江东父老,他才放弃活下去的机会,最终不肯过江东。E、慷慨悲歌充满了什么情绪?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悲凉和无奈的情绪。 多情善感。【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F、大家思考:本段为了表现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正面描写【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宝马美人,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还写到项羽“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和侧面描写【“左右”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当时的气氛】烘托项羽的形象。2、研习第二段。 A、这一段包含了几个情节片段? 阴陵失道 被困东城B、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后,怎么又会被困东城? 项羽垓下突围成功后,一路逃亡,过了淮水,在阴陵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中,结果被汉军追上,项羽只好带兵逃到东城县。此时只剩二十八人,而追兵数千。C、农夫为什么要欺骗他?从中说明了什么? 农夫把项羽引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 从中说明项羽丧失人心;他从来不习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D、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 先轻信曹无伤,后轻信项伯。E、分析两个“左”字的妙处? 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如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F、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的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 没有客观的分析用兵的过失,而是一味的归咎天命,表现了项羽极端地自负。G、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知必死,项羽没有退缩,愿意拼死决战,这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H、项羽愿意与汉军拼死决战,其目的是什么?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仅仅是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 这又充分暴露了他的匹夫之勇。I、这里能不能将“愿为诸君快战”改为“愿为诸君决战”并说明理由。 “快战”是痛快的战斗,而“决战”是双方一决胜负的大战。而此时双方悬殊太大,项羽只图个痛快。J、这一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语言描写。3、研习第三段。A、这一段一共写了几次行动? 第一次: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一将”。【渲染了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特别是“遂”写出了项羽斩将轻而易举。】 第二次:项羽自己没有动手,而是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通过对比,项羽慑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跃然纸上。】 第三次: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近损失了两个骑兵。【通过这一对比,渲染了项王的勇猛无敌。】B、这三次行动,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在如此情况下,项羽每次战斗都能给敌军有效的打击,没有丝毫兵败的绝望,确实表现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C、他充满自信的问下属战果如何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极端地自负。D、这段为了表现项羽的骁勇善战和自负这一性格特征,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哪些? 动作 语言 场面 对比4、研习第四段。 A、乌江自刎这段包含了几个场面? 乌江拒渡 赠马亭长 赐头故人B、项羽本想东渡乌江,但他真正来到乌江岸边,看到拢船等待的亭长,他又否定自己的决定,项羽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知耻重义。C、赐马给亭长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心地仁善。D、故人追之,想杀项羽邀功取赏,而项羽却慷慨赐头,这一对比又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E、本段作者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项羽的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视死如归性格? 动作、语言、对比。三、司马迁写人物,有时是一场写多人,有时是连续集中写一人。请从这一角度分析鸿门宴和项羽之死在写法上的不同。 鸿门宴是一场写多人,如宴会上写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等,主要通过项羽对刘邦、樊哙的态度表现项羽的思想性格。而项羽之死是连续集中地写项羽,写他对失败和死亡时的言行,刻画他的悲剧形象,表现他的英雄末路之悲。四、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小组讨论,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利用这一历史事件的。 1、杜牧对项羽的评价:男儿当包羞忍辱,能屈能伸。 2、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劳师哀兵,败势难回,不可卷土重来了3、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做人必须要有尊严节气。生作人杰,死为鬼雄。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因为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沽名学霸王,不知勇追穷寇,放虎归山啊! 5、司马迁: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 五、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六、我们对项羽的认识【板书设计】 项 垓下之围: 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多情善感 动作 正面 侧面】 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阴陵失道和被困东城。 羽 东城快战: 【直率 粗犷 勇武豪爽 极端地自负 语言】 东城溃围:三次行动。【骁勇善战 极端地自负 动作 语言 场面 对比】 之 乌江自刎: 乌江拒渡 赠马亭长 赐头故人【知耻重义 心地仁善 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死七、写作训练。要求: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6、时间:10分钟。A、(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 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 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B、(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 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C、(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项羽之死教案何结华【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第一课时完成) 2、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来把握作者的观点 3、把握文章内容,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所知的项羽的资料,准备课堂发言“我所知道的项羽”。2、合作学习:课堂交流之后,归纳总结司马迁的观点,并对此做一番自己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品读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学习重点】1、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品味文章优美语言;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对人物评价的观点【学习难点】1、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方法。2、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态度,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歌曲霸王别姬导入新课。二、朗读感悟1、教师配乐朗诵项羽之死(作用: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朗读指导:“垓下被围”重在抒情,节奏纾缓。“东城被围”重在叙事,声情激越。“乌江自刎”江畔陈辞,羽声慷慨。三、分析文章:(一)第一段:垓下被围1、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方面表现项羽的性格特征(动作、语言、映衬)2、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二)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1、“田父”为什么“绐”项王,这说明什么问题?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出项羽的什么性格特点? 2、由于“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医疗器械市场洞察报告:需求变化与产品创新路径
- 2025年环保型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与市场前景报告
- 2025年无人零售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及市场接受度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数字旅游市场投资报告
- 2025年数字艺术展览虚拟现实体验区设计与运营报告
- 2025年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报告
- 云测试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自卸出售转让合同范本
- 软件外包电子合同范本
- 活动策划签约合同范本
-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连铸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2课《童真时光》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全国货运驾驶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试题(基础知识)含答案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中华优传统文化(慕课版)教案
- 2025年广东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2025广东广州市国资委选调公务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美容美发店2025年营销方案创新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