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下半年丙类大副气象考试真题年下半年丙类大副气象考试真题 为船长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 1 海啸主要是由浅源地震引起的 故又称地震波 A 当其传至近岸时 波高衰减 波长增大 B 在外海波高可达 10m 以上 最大 25m C 当其传至近岸时 因海水变浅 波高剧增 可达 10m 以上 最大 25m D 在外海其波速很快 很容易观测到它 2 在大多数情况下 特别是较高和较厚云层的形成 什么过程起主要作 用 A 乱流交换 B 辐射冷却 C 绝热下沉 D 绝热上升 3 通常在彩色天气图上 A 暖锋为蓝色 B 静止锋为红兰双色 C 锢囚锋为黑色 D 冷锋为红色 4 下列有关波浪传真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各国发布的波浪传真图的名称和表示方法比较统一 B 各国专门机构制作的波浪预报图时效一般为 24 48h C 波浪传真图分为波浪分析图 AW 和波浪预报图 FW 两种 D 大部分国家的波高采用米制 而有些国家则采用英尺或浪级表示 5 冬季 寒潮冷锋过境时 我国东部沿海会出现何种天气 剧烈降温 偏北大风 海上大浪 天气寒冷 气压急升 有时伴有降水 A B C D 6 下列各条中属于锋面雾特点的是 A 不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 B 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 C 在沿海或岛屿有一定的日变化 D 夜间形成 浓度最大 白天消散 7 当西北太平洋副高加强西伸 而大陆又有低压或低压槽东移发展 构 成 东高西低 形势时 副高西部我国沿海一带常出现 A 偏东大风 B 东南大风 C 西南大风 D 东北大风 8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 冬季西行路径偏南 转向路径转向点偏东 夏季西行路径偏北 转向 路径转向点偏西 B 夏季西行路径偏北 转向路径转向点偏东 冬季西行路径偏南 转向 路径转向点偏西 C 夏季西行路径偏南 转向路径转向点偏东 冬季西行路径偏北 转向 路径转向点偏西 D 冬季西行路径偏北 转向路径转向点偏东 夏季西行路径偏南 转向 路径转向点偏西 9 船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气象信息 气象传真机 访问互联网站 NAVTEX 接收机 GMDSS 的增强群呼 船舶在近岸或港口附近作业时 可以收听收看当地广播电视传播的气象信息 A B C D 10 可能引导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转向的气流是 A 西风大槽后的西北气流 B 副高东侧的偏北气流 C 西风大槽后的西南气流 D 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 11 根据所给气象传真图 渤海的主要天气为 A 轻雾 B 8 9 级大风 C 10 11 级大风 D 雾 12 日本东京 JMH 波浪分析图上琼州海峡附近的浪高为 A 2 3m B 4 5m C 2m D 3 4m 13 日本东京地面分析图上位于琼州海峡的天气系统是一个 A TS B TD C STS D T 14 日本东京地面分析图上位于巴林塘海峡以东的天气系统造成的最大浪 高区位于其中心的什么方位 A 右前象限 B 左前象限 C 右半圆 D 左半圆 15 2009 年 7 月 12 日 0000UTC 某轮位于 18 5 N 116 E 问当时该轮 处于怎样的气压场中 A 低压前部 B 低压槽内 C 两个低压之间 D 低压后部 16 日本东京地面分析图上位于琼州海峡热带气旋的编号和名字为 A TS0905 Sduoeldr B TS 0905 C 0905 TS D TS0905 Soudelor 17 日本东京地面分析图上位于巴林塘海峡以东的天气系统是一个 A 温带气旋 B 热低压 C 热带低压区 D 热带低压 18 日本东京 JMH 波浪分析图上最大实测风速为 A 30kn B 35kn C 45kn D 40kn 19 日本东京地面分析图上位于琼州海峡热带气旋当时的中心气压值为 A 920 5hpa B 996hpa C 990 5hpa D 905hpa 20 日本东京地面分析图上位于琼州海峡热带气旋当时其 7 级以上大风半 径为 A 110nm B 50nm C 35nm D 30nm 21 若形成锢囚锋的暖空气较潮湿 则锋面天气的最显著特点是 A 锋前有降水 锋后无降水 B 锋前后均有降水 范围扩大 C 锋前后均无降水 D 锋前无降水 锋后有降水 22 雾和云的形成机理一样 主要区别在于 A 云稳定 雾不稳定 B 云悬挂在空中 雾贴近地表 C 云由冰晶组成 雾由水滴组成 D 云可见 雾不可见 23 我国东部海域的雾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消散 A 风向由东转为东南 B 水温低于气温 C 湿度增大 D 风向由东南转向西北 24 右图是我国近海出现雾的四种天气形势之一 此图为 A 江淮气旋东部 西部 2向西穿越暖锋 通常风向将由 2天气特征为 天气 2半圆是指 区的季风是世界上最强盛 范围最广的季风 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E 向 W W 向 E 地主要有 新地岛以西洋面 B 太平洋副高西伸脊 C 入海变性冷高压西部 D 静止锋或冷锋前部 5 在北大西洋某轮自东 A E SE 转 S SW B N NW 转 E SE C S SW 转 E SE D S SW 转 N NW 6 气旋对应的一般 A 晴朗 微风 少云天气 B 多云 阴雨天气 C 多云 微风天气 D 晴朗 少云 大风 7 在北半球热带气旋的可航 A 前半圆 B 后半圆 C 左半圆 D 右半圆 28 下列哪个地 A 赤道非洲季风 B 南美季风 C 东亚季风 D 南亚季风 29 温带气旋 A 在北半球自 W 向 E 在南半球自 B 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均自 E 向 W C 在北半球自 E 向 W 在南半球自 D 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均自 W 向 E 30 影响我国大范围的强冷空气的源 东西伯利亚 冰岛以南洋面 新地岛以东洋面 西西伯利亚 白令海峡 A B 旋主要集中发生的月份是 半球为 1 3 月 移动 海上打转 暖气团后退 并使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囚锋 国家气象局最新发布的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 3随的天气特征为 不稳定性天气 团出现稳定性天气 3点为 C D 31 热带气 A 南半球为 7 10 月 北半球为 1 3 月 B 南北半球均为 7 10 月 C 南北半球均为 1 3 月 D 北半球为 7 10 月 南 32 在南海上出现双台风时 它们将怎样 A 都以正抛物线路径移动 B 都向西移动 C 互相作用明显 D 相互独立 互不影响 33 冷气团势力强 推动 称为 A 锢 B 静止锋 C 冷锋 D 暖锋 34 按照 若 6 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沿海或者陆地平均风力达 12 级 以上 或者阵风 14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则发布 A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B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C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D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5 冷 暖气团分别伴 A 冷气团出现稳定性天气 暖气团会出现 B 冷 暖气团都出现稳定性天气 C 冷气团出现不稳定性天气 暖气 D 冷 暖气团都出现不稳定天气 6 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 A 强度弱 位置偏北 范围小 B 强度强 位置偏北 范围大 C 强度弱 位置偏南 范围大 D 强度弱 位置偏南 范围小 37 影响热带气旋移动的力包括 摩擦力 转偏向力 内力 3 A 大型气压场的气压梯度力 内力 B 地转偏向力 内力 摩擦力 C 大型气压场的气压梯度力 地 D 大型气压场的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8 下图表示的是 天气系统 A 冷锋 旋 39 区传至浅水或近岸时 其变化为 40 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水 41 海流是 B 暖锋 C 热带气 D 副热带高压 当波浪由深水 A 波面变缓 B 波长变长 C 波高减小 D 周期变小 表示空气距离 汽压 饱和水汽压 露点 温度露点差 A B C D 海洋上最主要的 A 风海流 B 潮流 C 地转流 D 补偿流 4及太平洋地区的主要高压天气系统是 高压 4降水区域的宽窄主要取决于 的温差大 4垫面的气团常出现 4并且 4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比较 其特点为 47 以上 小的只有几十公里或更小些 间较长 移动性冷高压前部的一般天气特征是 2 影响东亚 A 冬季和夏季均为副热带高压 B 冬季冷高压 夏季副热带高压 C 冬季和夏季均为冷高压 D 夏季冷高压 冬季副热带 3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 锋面云区和 A 空气湿度 B 冷 暖空气 C 锋区内风速 D 锋面坡度 4 移向冷的下 A 稳定性天气 变性慢 B 不稳定性天气 变性快 C 稳定性天气 变性快 D 不稳定性天气 变性慢 5 锋面在空间呈倾斜状态 A 冷空气在下 暖空气在上 B 冷空气在前 暖空气在后 C 冷空气在上 暖空气在下 D 冷空气在后 暖空气在前 6 产生于南海的热带气旋与西 A 水平范围小 生命期长 强度弱 B 水平范围小 生命期短 强度弱 C 水平范围大 生命期长 强度弱 D 水平范围小 生命期短 强度弱 通常温带气旋的水平尺度一般在 A 1000km 左右 大的可达 5000km B 1500 2000km 左右 大的可达 5000km 以上 小的也有几百公里 C 100km 左右 大的可达 200 300km 小的只有几十公里或更小些 D 1000km 左右 大的可达 2000 3000km 小的只有几百公里 48 通常锋面坡度最小 云和降水区最大 降水强度较小但持续时 的锋是 A 冷锋 B 锢囚锋 C 暖锋 D 静止锋 49 北半球 A 晴冷 少云 微风 B 明显降温 偏北大风 示高压 低压 冷中心 暖中心的符号为 T 是 大部分地区为 S 流 夏季大部分地区为 N 流 区为 SW 流 夏季大部分地区为 NE 流 天气形势摘要 海区天气预报 常热带气旋转向后其移速 原因 如台风 风暴等引起的海面异常上升现象 称为 球船舶遇热带气旋 测得真风向为东北风 风力 6 级 则热 C 气温回升 偏南风 D 明显降温 偏东大风 50 国内高空天气图上表 A C A C W B TD TS STS C G D L N D H L C W 51 下列正确的说法 A 南海的表层海流冬季 B 南海的表层海流以潮流为主 C 南海的表层海流冬季大部分地 D 南海的表层海流冬季大部分地区为 NE 流 夏季大部分地区为 SW 流 52 根据我国中央气象台最新规定日最低温度在 24 小时内降温幅度和日 最低气温分别为多少时 发布寒潮警报 A 10 C 或以上 5 C 或以下 B 10 C 或以下 5 C 或以下 C 8 C 或以上 4 C 或以下 D 8 C 或以上下 4 C 或以上 53 天气报告的内容包括 警报 A B C D 54 通 A 变化不大 B 时快时慢 C 明显加快 D 明显减慢 55 由于气象 A 内波 B 涌浪 C 潮波 D 风暴潮 56 在北半 带气旋中心的真方位在 A 270 B 180 C 90 D 360 5指在副热带地区 沿纬线分布的 高压带 起 处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范围的十四个 统一 重积冰时 应采取什么措施 水面 时出现 度风的关系 在自由大气层中闭合低压系统的风向应为 顺时针旋转 哪条路径强度最弱 旋过境的气压自切曲线呈 7 副高是 A 稳定而深厚的中性 B 稳定而深厚的暖性 C 不稳定而深厚的暖性 D 稳定而浅薄的暖性 58 从 2000 年 1 月 1 日 国家和地区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进行 A 统一命名 统一编号 B 统一命名 编号不完全 C 不统一命名 统一编号 D 命名 编号不完全统一 59 在估计到船舶将会遭遇严 A 保持航向或加速 B 改变航向或加速 C 将船舶开往沿岸 D 将船舶开往较暖的 60 海风和陆风交替期间可暂 A 大风 B 强风 C 静风 D 暴风 61 根据梯 A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B 南 北半球均顺时针旋转 C 北半球逆时针旋转 南半球 D 南 北半球均逆时针旋转 62 一般来说 影响我国的寒潮 A 北路 B 西路 C 西北路 D 东北路 63 热带气 A 脸盆状 B 倒抛物线线形 成中国东部沿海 台湾地区 朝鲜和日本地区的强风和降 旋 定度 条件性不稳定 这种情况意味着 块或未饱和湿空气块是稳定的 气块是稳定的 化时常用 位置 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当的环流条件 条件 海流的流向与风向 直 的填图项目中 包括 现象 C 漏斗状 D 抛物线形 64 常造 水天气 A 黄河气 B 东海气旋 C 东北气旋 D 江淮气旋 65 关于大气稳 A 阴雨下雨 B 针对干空气 C 晴天无云 D 针对饱和空 66 表示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 A 南北向脊线位置 B 中心位置 C 东西向脊线 D 588 线位置 67 气团的形成 A 大范围物理性质不均匀下垫面和适 B 大范围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不稳定的环流 C 大范围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 D 大范围比较平坦的下垫面和适当的环流条件 68 热带气旋生命期的长短与季节有关 一般 A 冬 夏季长 春 秋季短 B 冬 春季长 夏 秋季短 C 夏 秋季长 冬 春季短 D 夏 春季长 冬 秋季短 69 在近岸浅海水域中 表层风 A 几乎相反 B 几乎一致 C 不定 D 几乎垂 70 在高空图 A 位势高度 温度 风向速度和天气 B 位势高度 温度 风向 风速和温露差 C 温度 气压 风向风速和温露差 D 位势高度 温度 气压 风向速度和露点 中心炎热微风少云 或最浓 的时间和地点是 是 是按形成与活动的地理区域命名 境 试判断大 太平洋 下列哪些情况是台风来临的征兆 天空中出现辐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之一是 71 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天气气候特征大体为 东部偏北风 气层稳定 南部信风气流 多雷暴 北部炎热微风 西部偏南风 气层不稳定 北部多阴雨和风暴 A B C D 72 冬季辐射雾较易产生 A 日出前 港口或沿岸 B 傍晚 港口或沿岸 C 傍晚 远海 D 日出前 远海 73 下列正确的说法 A 锋面气旋与热带气旋 B 温带气旋和锋面气旋是按形成与活动的地理区域命名 C 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是按形成与活动的地理区域命名 D 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是按形成与活动的地理区域命名 74 右图为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其中圆圈为气块 圆圈外为环 气层结为不稳定的是 A B C 缺图 A B C D 75 在西北 射卷云 风向转为东风 气压明显下降 在信风带中高云自西向东 移动 出现涌浪 风力逐渐加大 A B C D 76 据统计 A 琉球群岛附近洋面 B 南海南部海面 C 日本东南部洋面 D 关岛附近洋面 77 通常在内陆较干燥且全年水汽压 e 变化不大的地区 绝对湿度 a 和相对 f 大 低压槽线为 湿度 f 的年变化规律是 A a 和 f 夏季小 冬季大 B a 和 f 夏季大 冬季小 C 夏季 a 大 f 小 冬季 a 小 D 夏季 a 小 f 大 冬季 a 大 f 小 78 右图中给出了地面气压场分布 A B C 空分析图中的虚线表示的是 风和山谷风的共同影响的港口 离岸风发生的时间 风 山风 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 B F M C A C D G N 79 高 A 等势线 B 等压线 C 等高线 D 等温线 80 在受海陆 和构成是 A 白天 陆 B 白天 海风 谷风 C 夜间 海风 谷风 D 夜间 陆风 山风 81 通常将由高压向外 A 低压槽 B 低压带 C 高压脊 D 高压带 82 关于大气环流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程为背景的 均状况而 的基本状态和基本特性 但不是各种天气系统 地的天气类型 而且决定各地气候的形成和特点 浪 确的是 B D 两个答案 测资料绘制的 向 NE 则冰山的漂移速度约为 半球移动性冷高压出现偏南风的部位是 A 某种大气环流状态是以各种特定的天气过 B 通常是指全球性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 它只包括平 不包括瞬时状况 C 反映了大气运动 活动的基础 D 不仅决定各 83 冬季中高纬大陆东部海面易发生蒸汽雾的条件是 A 水面温度远低于气温 B 水面温度略高于气温 C 水面温度稍低于气温 D 水面温度远高于气温 84 东海的浪分布特点为 A 冬季多南向浪 夏季多西北 B 冬季多西北浪 夏季多东南浪 C 夏季多南向浪 冬季多东北浪 D 夏季多东南浪 冬季多东北浪 85 下列有关冰况图的说法中正 A 冰况图仅仅表示的是冰量 B 冰况图是根据卫星及其他观 C 冰况图中的细实线是等水温线 间隔是 2 C D 冰况图包含简报形式的冰情分析与展望 86 温带反气旋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A 在北半球自 NW 向 SE 在南半球自 SW B 在北半球自 E 向 W 在南半球自 W 向 E C 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均自 NW 向 SE D 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均自 SW 向 NE 87 在无流海域 当风速为 10m s 时 A 5m s B 0 2m s C 10m s D 2m s 88 北 A 南部 B 中部 C 东部 D 西部 89 在高空天气图中 数值为 152 线代表什么图上的线 高线 冷的水面 行什么风 较规则的冰山 露出海面的高度为总高度的 图上 水平气压梯度越小的地方 等压线 度无关 的地方稀疏 第一型冷锋天气有 海洋气团具有如下特征 中层常有逆温层 A 700hPa 图上 152 位势米等高线 B 850hPa 图上 1520 位势米等高线 C 地面图上 1152hpa 等压线 D 700hpa 图上 1520 位势米等 90 平流雾的形成原因是 A 冷空气流经较暖的水面 B 暖海流覆盖在冷海流之上 C 海面辐射冷却 D 暖湿空气流经较 91 我国黄海 渤海冬季盛 A 西北 B 东北 C 东南 D 西南 92 形状 A 1 20 1 10 B 1 7 1 5 C 1 10 1 9 D 1 9 1 8 93 在地面 A 越稀疏 B 疏密与梯 C 有的地方密集 有 D 越密集 94 典型 A 平流雾 B 阵性大风 C 连续性降水 D 毛毛雨 95 热带 A 潮湿 温暖 整层气层不稳定 B 潮湿 温暖 气层稳定 C 潮湿 温暖 低层不稳定 D 干燥 温暖 气层稳定 96 高空分析图图时为 京时 播过程中 渐加大 气层称为近地面层 在近地面层中 显 主要原因是 海陆热力差异 地面摩擦作用 大地 于热带气旋加强的情况是 响我国的主要气团是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 在 脊南伸 上 A 00 12 北京时 B 08 06 12 18 北 C 00Z 06Z 12Z 18Z D 00Z 12Z 97 涌浪在传 A 波高衰减 周期和波长逐 B 周期不变 波长和波高逐渐加大 C 波高增大 周期和波长逐渐加大 D 波高不变 波长和周期逐渐加大 98 从摩擦层下边界至 30 50m 高的 A 风速一般随高度增大 在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 在南半球向右偏转 B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与气层是否稳定无关 风向随高度的变化明显 C 风速一般随高度增大 在北半球逐渐向右偏转 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D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主要与气层是否稳定有关 风向随高度的变化不明 99 一般而言 大气中的水汽分布规律为 A 低纬地区少于高纬地区 B 夜间多于白天 C 低空高于高空 D 冬季多于夏季 100 季风形成的 形作用 行星风带作用 太阳辐射均匀 大气层结稳定 A B C D 101 下列有利 A 经过暖水面 B 进入冷水面 C 侵入冷空气 D 经过岛屿 102 夏季影 气压场上表现为 A 冷高压南下或高压 B 冷高压南下和副热带高压北 C 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控制 D 冷高压北上和高压脊两种 103 在风浪的定常状态中 由于受风区尺度的限制 风浪 海冬季较为严重的冰期出现在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的 E 带为 A 迅速增大 B 无法确定 C 趋于稳定 D 迅速减小 104 我国沿 A 12 月 次年 1 月 B 1 2 月 C 2 3 月 D 11 12 月 105 右图是全球 A 盛行西风带 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国际节水农业示范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源性食品新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选聘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9人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工程竣工移交单(移交甲方、物业)
-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适应症
-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行业研究报告
- 家博会现场抽奖活动方案
- 芦苇创意美术课件
- 古建筑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鲁迅美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湖北省枣阳市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行政综合部管理制度
- 餐厅迎宾培训内容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部优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