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收获和感想.doc_第1页
国培收获和感想.doc_第2页
国培收获和感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谢国培安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附属初中 李建鹤2016年的秋季是倍感充实的季节,是收获满满的季节,因为我又有两个月的时间来安阳师院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共有四部分内容,分别是院内名师授课(理论学习),安阳县教室进修学校的影子教师,影子教师基地学校(安阳市八中),返岗研修。每一部分的学习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细细回味,余味无穷。就以理论学习为例,感谢安阳师院的精心安排,让我们有幸聆听李卫东、张蕾、张水鱼、杨道麟、韩素静等外地专家的精彩授课,也有幸聆听柳文生、孙永芳、汪重阳、李永英、赵新勇等本地名师的独家秘籍。他们个个激情四射,神采飞扬,和蔼可亲,严谨诚恳,毫无保留,却又与众不同。大处说,他们的授课给予我成长的力量,让我觉得浑身都是用不完的劲儿。小处说,教学上的很多困惑更清晰了,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专家名师的讲解中,我明白了要想上好每一节课,做一名优秀的、有价值的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做。这个答案就是学习。一、学习好课的打磨北京市基教中心教授李卫东老师在给我们讲学情时讲到这样一个案例,让我很受启发。他要辅导一个教龄只有3年的女教师代表他所在的区参加整个北京市青年教师大赛,参赛内容孔乙己,准备时间一个半月。时间虽然较为充裕,但李卫东老师却没有时间亲自听她的课,亲自现场辅导。李卫东老师是这样做的:他要求这位老师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交给他六篇有关本课备课的手记,每周一片,发到他指定的邮箱,然后多位特级教师即时查看、即时头脑风暴、即时指导。手记内容:第一篇,抛开教参,清空大脑,查阅资料,确定教什么。第二篇,设计问卷,调查学情,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报告。第三篇,试教手记,细节何在?、这节课这样下来能不成功吗?因为这是打磨出来的,这是个人努力和集体力量的共同结晶。 磨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反思活动,一种新的教研形式,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它的内容又是极为丰富的,主要方面有:打磨备课环节(打磨知识梳理关、打磨心理准备关),打磨上课环节(打磨导入关、打磨讲解关、打磨练习关、打磨小结关、打磨作业设计关),打磨教学细节。每一环节都需要我用心学习、潜心钻研,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讲就是微格解剖。二、学习文本的细读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就是急、粗、浅,缺乏新意。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我们阅读文本时做到慢、细、深,读出新意,这就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读。究竟什么是文本细读?查阅如下: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徜徉就是散步,散步就是要慢步。现代社会,是一个远离徜徉、放逐徜徉、甚至不知徜徉为何物的时代。我们的阅读也是脚步匆匆、神色茫茫的阅读,我们把这样的阅读称之为“忙读”或“盲读”,因为忙是心死了,盲是眼瞎了。这样阅读,还能领略到语言之途的鲜花满地吗,还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吗?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它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这样的声音不响、不大,并非人人能听得见,所以需要细读,需要倾听。另一位大家也说:文本细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字和字之间、行和行之间都是空白,在空白处阅读才能读出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阅读文本,如能做到慢读、细读、深读,就一定能出新。因为文本细读,所以李卫东老师讲背影能让听过两次的孩子们依然听的兴趣盎然。也正因为细读,韩军老师从生命角度讲读背影才读出了最高境界情怀。毫无疑问,听课的孩子们课后会更加珍惜、珍重生命,善待生命,也毫无疑问,这样的课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三、积累丰富的底蕴回味专家们的每一个经典课例,都是那样的出彩,那样的极致!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也用心了,却没有那样的效果,即使照搬模仿,也不能致之。通过学习,我明白这之间差的是底蕴,差的是学养。底蕴和学养是一个语文老师根本的东西,是一个语文老师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超越所不可或缺的。用名师们的话说: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底蕴哪里来?只有一条路读书。学习中,我知道李卫东、严华银、曹勇军等语文名家、大家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读书生活。他们阅读之广:语文专业、非语文专业,流行、非流行,教育类、非教育类等;他们阅读之深: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有多少个名号?红楼梦中绰号为“冷情”、“情情”的分别是谁?他们的不知厌倦、乐此不疲都让我感动。再看自己,提及底蕴,自觉汗颜。每天以忙为理由,没有坚持阅读,没有坚持反思与记录。我相信,一个人的底蕴厚度是与他的读书厚度成正比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之,但我心向往之。四、坚持专业的成长2011年,我在焦作沁阳市永威学校参加河南省第三届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时收获了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做法,即阅读反思写作,但我没有坚持。本次学习,韩素静老师和汪重阳老师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现身说法,再次为我们明确了这条专业成长的道路。这是一条可行的有效的道路,关键看你能不能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用毅力战胜惰性,把他人的闲言碎语抛之脑后,从每天一篇“百字文”开始自己的反思,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到每日的“千字文”,到“下笔如有神”,到如今的名师讲学。这就是专业成长道路上的引领。文字能走多远,人就能走多远。让我们记住汪重阳老师的话:阅读、写作是教师安身立命的资本,我们千万不要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行动起来,坚持下去,勇于突破,敢于分享。不求成名,只为成长。最后,再次感谢国培,因为国培让我结交这么多优秀的朋友,收获友谊;因为国培让我走近这么多优秀的专家,学习新知,收获成长。此次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专家名师们帮我们解除的是困惑,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