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与输液反应》PPT课件.ppt_第1页
《输液与输液反应》PPT课件.ppt_第2页
《输液与输液反应》PPT课件.ppt_第3页
《输液与输液反应》PPT课件.ppt_第4页
《输液与输液反应》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输液反应 微粒的危害与防控 Contents 输液与输液反应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输液微粒的危害 输液微粒的防控 4 1 2 3 输液 定义 又名打点滴或者打吊瓶 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 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 注射液 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 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 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 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 以补充体液 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 输液 我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 输液大国 视频 数据显示 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 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 远远高于国际上2 5至3 3瓶的水平 而在2003年是30亿瓶 2007年是70亿瓶 能吃药不打针 能打针不输液 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 然而 由于某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生活中 一些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 输液万能 有误区 过度输液危害大 1 输液治病好得快1 降低人体免疫力2 大病小病都输液2 损伤人体肝肾等器官3 输液可以防病3 存在较大风险4 输液补充营养4 导致人体菌群失调5 可能造成人体不良反应 输液 确实需要用药的患者 如有吞咽困难或选用的药物肌肉注射吸收效果不好时 患者虽能口服 但存在严重的吸收障碍 如呕吐 严重腹泻 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时 病情危重 神志不清 药物必须在体内迅速起到效果时 需要输液的3种情况 1 2 3 定义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 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 药物 杂质 药液温度过低 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 发冷 寒战 面部和四肢发绀 继而发热 体温可达41 42 可伴恶心 呕吐 头痛 头昏 烦躁不安等 严重者可有昏迷 血压下降 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 输液反应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过敏反应 除表现有皮肤瘙痒 红斑样皮疹等一般过敏反应外 临床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严重过敏反应 难与热原反应区别 热原反应 细胞内毒素经过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 便发生热原反应 临床症状是高热 寒颤 皮肤苍白 瞳孔散大 血压升高 白细胞减少 严重者伴有恶心 呕吐 头痛以至于昏迷 甚至休克 死亡 细胞污染引起 被细胞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比热原反应更为严重的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 比如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热原样反应 由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的反应 主要受生产 贮存 输液器具 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液环境等污染 微粒定义 不溶性微粒是指生产及应用过程中经各种途径污染的微小杂质 其粒径在1 50um之间 是一种不溶于水 肉眼看不见的存在于液体中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1 粘土微粒 吸附能力强 可吸附重金属 并能运载及释放有害物质 2 尘埃微粒 烟尘 粉尘等 3 有机微粒 病毒 细菌 真菌孢子 碎屑 4 其它微粒 塑料微粒 橡胶微粒 滑石粉微粒 棉纤维 玻璃屑 微粒的种类 输液微粒污染的来源 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 药物不溶微粒 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 输液器具 环境因素引起的微粒污染 微粒来源 血管栓塞 引起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 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和炎症 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且不是暂时性存在 而会对机体产生长期的 潜在的危害 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血栓形成和静脉炎 最小毛细血管直径6 8um 引起血管内壁损伤 血小板粘着 引起热原样反应 肉芽肿形成 侵入肺 脑 肾等组织 循环障碍 致癌 M1 M2 M4 M3 输液微粒的危害 输液微粒污染的控制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 规范使用输液用品 严格按要求配制药液 净化处置室环境 微粒污染的控制 输液微粒污染 概念的提出 让我们意识到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同时 可能给病人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 甚至无法挽回的伤害 医院应加强对静脉输液的监控和管理 选择使用优质的药品及一次性输液器 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力度 减少药物不合理配伍使用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建议在配液室安装空气净化设施 改善输液配液环境 从而达到安全输液 确保病人用药安全的有效目的 输液反应 微粒的危害与防控 南昌市第一医院药剂科 谢谢 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 输液中加入多种药物 虽然每种药物的不溶性微粒均符合规定 但混合后液体中不溶性微粒超标 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的研究结果提示 配伍药物越多 微粒越多 微粒增加越明显 同一瓶液体中加入药品种类愈多 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愈大 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可能产生药物未完全溶解发生物理 化学变化 使pH值升高或降低产生微粒 此外粉针剂溶解不完全也是致溶液中微粒增加因素之一 药物不溶微粒 药液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出厂前未经严格把关 达不到 中国药典 规定的微粒标准 我国1990年药典规定 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 10 m的不溶性微粒不能超过20个 直径 25 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 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 7 m 直径 毛细血管直径的有害微粒进入血管 则直接造成毛细血管栓塞 引起局部供血不足 组织缺氧而导致水肿和炎性反应 输液器具 带空气过滤装置及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目前的终端滤器对直径5 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低 不能滤去所有微粒 塑料管中的未塑化的高分子异物 或因生产环境 生产过程中切割 组装 摩擦等工艺带入的机械微粒也成为污染微粒 环境因素引起的微粒污染 在配制药液 加药 输液过程中 室内空气净化程度和无菌操作不严造成的微粒 配药后放置时间越长也就越易增加污染机会 输液时间越长被污染的机会也就越多 操作不当引起的微粒污染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导致内筒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细菌 微生物 尘埃及操作人员的手带入微粒污染 以及外筒与内筒因反复摩擦造成注射器本身微粒增加 加药针头穿刺胶塞致橡胶微粒增加 割锯安瓿后不消毒掰开及抽吸药液时按传统抽药方式 将安瓿倒置 安瓿断口处的微粒混入药液中 造成不溶性玻璃微粒的污染 静脉注射药物时 通常将注射器直接与头皮针连接 使药液不通过过滤网直接进入静脉及临床使用三通装置 当从侧孔推注药液时 就会把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直接注入病人的血管中 引起严重的微粒污染 操作时无菌观念淡漠 技术不过关等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也是引起输液微粒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加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1人1具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粉剂药物要充分溶解 避免药物颗粒 缩短药物存放时间 现用现配 改进安瓿的切割和消毒 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 割锯痕长度 颈段的1 4周 不用无菌持物钳敲开 用0 5 碘伏擦拭颈段是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 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 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 对静脉穿刺不成功者 应更换头皮针 因为头皮针斜面上滞留的微粒成为污染的又一原因 净化处置室环境 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 戴帽 流水洗手外 还要每周用2 过氧乙酸8ml m煮沸熏蒸30min 每日用250mg L优氯净进行室内门窗 处置台 治疗车及地面湿式擦拭两次 每月处置室空气细菌监测一次 配药及输液操作过程中 减少处置室及病房人员流动 避免扫床 扫地 以减少空气中的尘粒污染 规范使用输液用品 选择正规厂家的药品 输液器及输液液体 药品和输液液体胶塞最好用新橡胶塞 能有效减少微粒的污染 建议选择套管过滤型注射器及带有精密过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 加药时要使用一次性针头 且不可反复多次穿刺胶塞 可有利于减少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