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工程攻关小组-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PPT课件.ppt_第1页
QC--工程攻关小组-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PPT课件.ppt_第2页
QC--工程攻关小组-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PPT课件.ppt_第3页
QC--工程攻关小组-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PPT课件.ppt_第4页
QC--工程攻关小组-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 攻关QC小组 1 一 小组概况 2 二 选题理由 本公司28个啤酒发酵罐采用氨直接冷却的形式 属于压力容器的一类 根据国家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中的相关规定 广州市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所于2003年8月发出通知 在2004年3月1日前 该28个发酵罐的夹套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并且检验合格 否则将禁止使用 公司领导在收到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所有关通知后 指令工程部立即开展该项工作 部门领导指示制定工作量向外发包 但由于外包费用高达40万元 为节省费用 决定将该项工作下达给我们QC小组 要求我们必须按时按质完成该项工作 并且把总费用控制在10万元之内 为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工作 并且为公司节省生产成本贡献自己的一分力 我们QC小组接受了该项任务 并且将这作为本年度的主要攻关目标 定题目为 完成啤酒发酵罐群夹套耐压试验工作 3 三 现状调查 为完成好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 我小组对发酵罐冷却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 以下是氨冷却系统管道简图 4 四 制定目标 目标 在2004年3月1日前 8个月的时间 按时按质完成啤酒发酵罐夹套的耐压试验工作 并且把总费用控制在10万元之内 5 目标可行性分析 此次耐压工作的试验对象是发酵罐的夹套 工作过程主要是抽空夹套内氨气 注入机油并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压力 由锅检所通过检测容器能否通过耐压试验 而这次耐压试验的最高测试压力为0 75Mpa 一方面发酵罐夹套为不锈钢制造 同时有良好的保温层包裹 工作环境良好 另一方面发酵罐夹套设计的试验压力为1 9Mpa 而且长期工作压力仅为0 4Mpa 从设备本身的耐压性能上考虑是完全有能力通过测试的 本小组由制冷 维修工程师 技术人员和持 压力容器操作证 的熟练工人组成 绝大多数人员工龄在10年以上 工作经验丰富 技术力量雄厚 技术能力上得到了保证 在此之前我们进行过其他类型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工作 积累了一定的试压经验 经过沟通 生产部门初步计划每周安排两个发酵罐空出来给我们进行耐压试验 时间上得到保证 耐压试验中所需的设备如真空泵 电动液压机 我们公司均有现成 不需购置 而专用法兰 接头等可以自行加工 设备上得到保证由于该项工作对公司的影响较大 得到了公司高层的高度重视 领导承诺在工作过程中若遇到的各种困难都会尽可能给予支持 6 五 原因分析 难度高 法 环 机 专用设备不足 管道结构不合理 管道安装缺陷 氨的危害性高 防护措施不足 工作场地安全措施要求高 油压试验方法较难 试压方法较难 物 人 经验不足 人手少 信心不足 工作量大 技术差 使用时间长 设备残旧 保养差 试压液难处理 试压液不可回收 要动火 高空作业 7 六 要因确定 8 得出四项主要原因 人手少 管道安装缺陷 要动火 人员经验不足 9 七 制定对策 10 八 对策实施 实施一 解决 人手少 的问题 2003年9月 小组成员展开了讨论 对试压工作的实际工作量进行了分析 为解决现在人手不足的情况 决定了采用向外包工程队 借工 的形式增加人手 11 实施二 解决 管道安装缺陷 的问题 该28个发酵罐是在1985年从德国进口 而且由外方总包安装调试 由于当时并没有考虑到进行耐压试验 因而当我小组在调查实际工作需要后 决定在每个发酵罐的冷却管道系统安装两个抽空接口及一个排气阀 如图示 抽空接口安装于上下夹套进氨管道上 用于抽空上下夹套及相连管道内氨气 排气阀安装于发酵罐管道最高点 用于充入机油时 排出管道内气体和安装压力表 12 实施三 解决 要动火 的问题 由于管道需要加装接口及阀门 因此需要进行现场的焊接 但氨气在达到一定浓度遇火会发生爆炸 所以在焊接前必须确保系统内氨气被抽空至安全浓度 约10 以下 13 我们研究讨论后决定作出如下措施 与酿造部协调决定腾空哪些罐后 关闭进氨阀 让夹套及相连管道内氨液蒸发回系统 减少液氨的存在 再关闭回氨阀 通过法兰盲板把发酵罐 夹套及相连管道 与系统隔离 通入0 7Mpa的干燥压缩空气 冲洗 夹套及相连管道几次 通入 氮气 置换里面的空气及余氨 确保管道内氨气含量在10 以下再进行焊接工作 14 实施四 解决 人员经验不足 的问题 虽然进行过其他类型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由于这次工作非常特殊 时间紧迫 技术上 安全上要求高 因此 我们决定先试点对两个发酵罐夹套进行耐压试验 在总结经验后 再加快工作进度 为此在这段工作过程中 从事前进行的研究考察 再动手工作 到事后的记录分析 然后经验总结 我QC小组全体成员及 外工 都是一丝不苟的 万事起头难 这样 经过了头两个罐的试压 我小组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对其余下来的罐的试压工作把握性提高了 工作进度也开始加快 15 九 效果检查 1 时间效果2004年1月27日 最后一个发酵罐的耐压试验工作通过了广州市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所验收 标志着我小组提前两个月完成了所有耐压试验任务 经过了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6个月的QC活动 我小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6 2 经济效益活动过程中 总的耐压试验费用 油材料耗用费 借工费 检验费 搭棚费 杂费 11 560元 15 200元 22 400元 19 600元 1 000元 69 760元达到了上级领导要求的把总费用控制在10万元之内的要求 相比起外包费用要400 000元 更是大大节省了322 240元 17 3 无形效果 通过这次活动 小组成员得到了锻炼 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由于这次压力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对以后开展同类的工作产生了良好的指引 18 十 巩固措施 在这次试压工作过程中 我小组对发酵罐群的冷却管道系统进行了改造 安装了一些阀门及接口 这就为发酵罐群的下一次耐压试验工作提供了便利 此次耐压试验是采取油压试验方法 其试压对象是发酵罐的夹套 由于夹套内的油不可能完全排空 可能会对制冷效果造成影响 因此在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里 我小组会密切注视氨冷却系统的工作情况 确保其工作状况一直良好 19 十一 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