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商业银行 2 本章要点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3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性质 一 商业银行的起源 1171年威尼斯银行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 标志着资本主义银行制度的建立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 旧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商业银行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放款 4 二 商业银行的发展 发展 两种经营传统 1 英国式融通短期商业资金自偿性贷款 银行通过贴现票据对储备资产发放的短期周转性贷款 一旦票据到期和产销完成 贷款就可自动收回 2 德国式综合银行的传统 5 三 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化利润为目标 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 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 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 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1 商业银行是企业 2 商业银行是特殊企业 金融企业 3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6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一 充当信用中介1 变小额资本为大额资本2 变短期资本为长期资本 二 充当支付中介 四 金融服务职能 三 信用创造职能 7 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表 亿元 8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主要分为 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 9 一 自有资本又称银行资本或资本金 是银行为了正常营运而自行投入的资金 商业银行可永久支配使用 10 一 资本的功能及构成1 功能 1 资本是银行存在的先决条件 2 资本是客户存款免受偶然损失的保障 3 资本是银行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 11 2 资本的构成 1 普通资本 资本净值 优先资本普通股 发行股数 股票面额资本盈余 资产总额超过负债总额的余额未分配利润 银行税后利润 股息和红利 12 2 优先资本 指在股息分配和资产清偿上先于普通资本的那部分资本 优先股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可转换债券 13 3 其他资本 主要指资本准备金 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证券损失准备金等包括在内 4 其他来源 主要为发行债券 售后出租等 不是银行资本的主要来源 14 二 商业银行资本需要量的测定1 影响银行资本需要量的因素国家的经济形势银行信誉的高低银行负债结构银行资产质量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规模 15 2 资本充足衡量所谓资本充足程度是指银行管理当局要求银行在一定规模下 必须持有的资本量 其衡量标准主要为 巴塞尔协议 16 1987年12月10日 十国集团 美英法日德 加意荷比瑞典 加上瑞士和卢森堡在巴塞尔召开12国中央银行行长会议 会议通过并发表了 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后经修改 于1988年7月在巴塞尔签署了协议 即著名的 巴塞尔协议 17 1 资本的组成 1988年 巴塞尔协议 的主要内容 我国银行资本构成 18 2 资本衡量标准 风险加权制 3 资本比率的标准目标 8 4 过渡期和实施安排 5年 资本充足率 8 核心资本充足率 4 19 1998年 巴塞尔委员决定全面修改协议 1999年6月 提出了新巴塞尔协议第一稿 2001年1月公布了第二稿 2003年4月公布了第三稿 2004年6月26日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的最终稿通过 即 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 修订框架 定于2006年开始实施 其中的高级法将在2007年实施 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20 活期存款 可签发支票 不定期限 储蓄存款 个人或非营利单位以储蓄为目的 凭存折或存单支取 不可开支票 定期存款 规定期限 提前支取要交罚金 主要是存单形式 二 存款 21 1 活期存款 活期存款 单位企业在存入人民币 外币存款时不约定存期 随时存取 银行按结息日相应的活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的一种存款 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 流动性大 但是利率低提供金融服务较多 经营成本高 活期存款 存款人有权签发支票的存款 22 活期存款特点 流动性强 不付息 存取款和转帐频繁 银行的服务成本较高各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不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 提现 转帐 多用于转帐而非提现 支付 可开支票 进行支付 作为货币使用 活期存款三大功能 活期存款特点与功能 23 2 储蓄存款 储蓄 个人或家庭将货币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 以保障安全和谋求利息收益的行为 24 3 定期存款 特点 盈利性强 流动性差 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存款人不能用支票提款支取相对稳定 构成商业银行可靠的资金来源 定期存款 单位企业存入人民币 外币存款时与银行约定存期和利率 在存款到期支取时 银行按存入日约定的利率计付利息的一种存款 25 三 短期借入款 一 同业借款银行同业拆借抵押借款 时间较长借款转贴现借款 26 二 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直接借款 抵押贷款 抵押银行票据 债券等 三 回购协议国债回购不用交存款准备金 27 资产业务就是商业银行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货币资金运用出去 以取得收益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主要有 票据业务贷款投资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8 一 票据业务 一 票据贴现 实质上是债券的转让 二 票据抵押两者的不同处 所有权的转移款项的大小利息支出时间不同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29 二 贷款业务贷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利率贷放给客户并限期归还的业务 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 30 4 按贷款条件划分 有票据贴现贷款 担保贷款 信用贷款 一 贷款的种类 1 按贷款期限划分 有短期贷款 1年内 中期贷款 1 5年 和长期贷款 5年以上 2 按贷款用途划分为可以分为工商业贷款 不动产贷款 消费贷款 3 按还款方式划分为一次偿还性贷款和分期偿还贷款 31 二 银行贷款的依据西方国家商业银行贷款的6C原则 1 品德 character 2 才能 capacity 3 资本情况 capital 4 担保品 collateral 5 经营环境 condition 6 事业的连续性 continuity 32 三 贷款风险与保护1 风险 信用风险 利率风险 市场风险2 保护 减少信用贷款比重 扩大担保贷款比重实施浮动利率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联合贷款大额贷款业务 分担风险 33 贷款风险的分类管理正常 正常还款关注 存在违约的可能性次级 已经无法正常还款可疑 贷款损失概率较大在50 70 损失 贷款注定出现损失 34 三 证券业务证券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 一 目标 1 获取较高收益 2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可作为银行的二级准备 3 实现资产的多样化以分散风险 35 二 银行证券投资种类1 政府债券 政府机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政府债券信用度高 安全系数大流通性强 易转让可以做抵押品使用 36 2 公司债券收益高流动性强安全性高3 公司股票我国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买卖 37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有风险的表外业务与无风险的服务活动 即中间业务 第四节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38 表外业务的主要性质 商业银行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 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得收益 具有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 39 一 无风险的表外业务无风险的表外业务又称中间业务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 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 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 传统的中间业务 结算业务 租赁业务 信托业务 代理业务 信用卡 信息咨询业务 40 一 汇兑业务付款人将现款交付给银行 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收款人的业务 41 二 结算业务1 结算工具 本票 汇票和支票2 结算方式 1 同城结算方式 2 异地结算方式 汇款结算 托收结算 信用证结算 3 电子资金划拨系统 42 三 代理业务1 代理融通业务2 保管箱出租业务3 代理发行有价证券业务 43 四 信托业务 五 租赁业务1 融资性租赁2 操作性租赁3 回租租赁4 转租赁 44 六 银行卡业务 七 咨询业务 45 二 有风险的表外业务 一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 二 承诺 三 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46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一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金融特殊企业的客观要求 1 盈利性 是指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力求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47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2 安全性 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 不仅要保证银行自身资产的安全性 也要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性 3 流动性 是指银行随时满足存款人提取存款和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的能力 48 4 商业银行经营总原则在保证资产安全和流动的前提下 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流动性是实现安全性的必要手段安全性是实现盈利性的基础追求盈利是安全性与流动性的最终目标 49 二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1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 银行的业务应该放在资产业务 通过对资产规模 结构和层次的管理 以谋求三性原则的协调 该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50 1 商业贷款理论 真实票据论 认为银行资产必须具有较大的流动性 只宜发放短期的商业性贷款 强调短期贷款必须以真实交易为基础 用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 51 1 商业贷款理论 真实票据论 局限性 A 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的余额相对的稳定性B 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 忽视了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 52 2 资产转移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20世纪初提出 理论认为 为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 53 局限性 限制了银行高盈利资产的运用在市场需求不旺时 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会受到损害 54 3 预期收入理论这种理论强调的是借款人的确有用于还款的任何预期收入 而非贷款是否自偿 也不是担保品能否迅速变现 背景 20世纪 年代末 二战后 对资金需求的猛增并需求多样化 55 3 预期收入理论局限性 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是银行主观判断的结果 与实际会产生脱节 56 3 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 年代初期 背景 银行业的高度控制与金融市场上的高利率的竞争 造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不足 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经济正处于黄金时期 资金的需求缺口很大 也迫使银行也把目光转向资金的来源上 57 基本思想商业银行可以主动管理负债 银行通过积极的竞争去争取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以及其他的借款方式扩大资金的来源 经营的重点由资产转为负债 58 购买理论 银行购买资金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流动性 扩大资金的来源 摆脱存款数额对银行的限制 销售理论 主要是销售金融产品 59 优点 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途径 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 发展成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 缺点 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了 增加了经营风险 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60 4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 年代中期 背景 市场利率波动剧烈的环境中 存贷款利率的变化会给银行净利息带来影响 因此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把目光转向如何通过协调负债与资产的关系来保持一个净利息正差额 61 基本思想这种理论认为 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形成商业银行安全性 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金融情况的变化 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 才能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62 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分析资产负债两方面的缺口 并围绕缺口探索解决的途径 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流动性缺口管理期限匹配和利差金融衍生品交易 63 总结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64 第六章中央银行 本章要点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的功能和角色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国中央银行的现行体制 65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 中央银行的产生 一 自然演进的过程 二 中央银行的形成有方式1 一种是由一般的商业银行演变而成2 另一种则是在政府的设计下直接为担负中央银行职能而设立的 66 二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统一票据清算的需要稳定信用体系的需要金融监管的需要 67 三 中央银行的发展 一 初创时期 1656 1913年瑞典银行 1656年成立 英格兰银行 1694年由伦敦的1266家商人成立 1844年改革英格兰银行 1928年成为惟一的发行行法兰西银行 1800年成立德国国家银行 1885年成立美国FRS 1913年成立 68 二 普遍推行期 1921 1942一战爆发后许多国家放弃 金本位 世界金融恐慌 通货膨胀 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共计43家 银行的三大职能和准备金制度逐渐完善 69 三 发展强化期 1945 1945 1981期间中央银行增加50多家 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的控制中央银行国有化银行法给中央银行定位 执行货币政策 维护货币金融的稳定 三 中国的中央银行 1 中国中央银行的演变 在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 户部银行和交通银行都曾部分行使过中央银行的职能 1904年清政府成立户部银行1908年改为大清银行 1908年成立交通银行代替户部银行 但没有真正起到中央银行的作用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 同年又成立中央银行 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制定中央银行条例 1928年新成立中央银行 总行设立于上海 2 中国人民银行 1931年 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 次年开业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 1949年迁入北京 并在各地迅速建立区行 分行 支行等分支机构 1969年9月 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 成为财政部所属的二级机构1978年3月恢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部级单位 2 中国人民银行 1983年以前 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办理存款 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 又是担负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 1983年9月 国务院颁发 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 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职能 四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一 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一国单独建立中央银行 全面 纯粹行使央行职能 不兼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主要分为一元和二元结构 1 一元式 统一的中央银行 机构设置始 总分行制 分行有划定的业务辖区 英国 日本 法国 中国 2 二元式 一国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 如美国 有认为美国是三元式体制 德国 二元式 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二 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集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职能于一身计划经济体制国家 前苏联 东欧 1990以前 中国 1983以前 1948 1983 大一统 的中央银行 三 准中央银行制度商业银行 类似央行的机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货币委员会 香港金融管理局银行公会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中国银行 四 跨国型中央银行 由货币联盟成员国联合组建西非货币联盟 1962 贝宁 多哥 塞内加尔等中非货币联盟 喀麦隆 乍得 中非 加蓬 刚果等欧洲中央银行 1998 总部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欧元区总共包括12个国家 奥地利 比利时 德国 希腊 法国 芬兰 爱尔兰 意大利 卢森堡 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79 一 中央银行业务的特点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的业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资产应有较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定期公布业务状况 使社会各方面能及时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职能 80 二 传统的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 发行的银行 垄断国家的货币发行 二 银行的银行为银行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最后贷款人 组织 参与和管理全国的清算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职能 81 三 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为政府融通资金 提供特定的信贷支持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外汇 黄金储备及其他资产形式的国际储备 82 三 国家的银行代表国家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政策建议 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 83 三 现代中央银行职能的新特点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组织 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84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85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86 一 负债业务 一 资本业务 中央银行筹集 维持和补充自有资金的业务 中央银行自有资金形成途径有三条 政府出资 国有 半国家性质 地方政府或国有机构出资私人银行或部门出资 私人资本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87 二 货币发行业务 货币发行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的活动 在负债方的货币发行 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投放减货币回笼的正净值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市场人民币存量 入库 88 三 存款业务中央银行存款业务完全不同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业务 金融机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和清算资金存款 政府部门 国家金库存款 公共部门存款 经费存款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89 二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二 对政府的贷款 三 金银 外汇储备业务 四 证券买卖业务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90 三 中间业务集中票据交换交换差额的集中清算办理异地资金汇兑业务 91 四 存款货币1 存款货币主要是活期存款 2 分类 现代的信用货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 狭义指银行信用货币 即银行券和银行支票2 广义指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各种信用凭证 包括银行券 汇票 期票 银行支票等 第三节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92 93 3 信用货币以票据流通为基础 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4 优点 便于大量交易经济活动 提高了支付制度的效率5 缺点 时间上的滞后性 业务成本提高 第三节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94 三 电子货币1 电子货币 e币 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电子存款或信用支付工具 亦称 数据货币 2 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计算机系统中 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借记卡 储值卡 电子现金 电子支票等 第三节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95 96 3 电子货币特点 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融储蓄 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具有使用简便 安全 迅速 可靠的特征现阶段通常以银行卡 磁卡 智能卡 为媒体 第三节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最新发展 97 网上银行 通常泛指以Internet为基础提供各式各样金融服务的银行 银行业务项目主要包括 个人银行 对公业务 企业银行 信用卡业务 多种付款方式 国际业务 信贷及特色服务等功能 商务服务包括 投资理财 资本市场 政府服务等功能 信息发布包括 国际市场外汇行情 对公利率 储蓄利率 汇率 国际金融信息 证券行情 银行信息等功能 功能主要是信用卡 个人银行 对公业务等客户与银行间关系较密切的部分 98 现代社会中的支付方式 1 现金支付 普通 对大量小额的交易 缺点 现金容易被偷窃 携带运送不方便 2 支票 见票即付的债务凭证 是个人或单位在其支票帐户上的存款余额 而非支票本身缺点 支票处理需要费用 有时滞 99 现代社会中的支付方式 3 信用卡 传统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 是消费信贷 借记卡是一种转账卡 不提供信用 但具有一定透支额 4 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高速 便捷 以前主要用于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 现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如网上银行 信用卡 100 总结 货币发展的历史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称量货币 金属铸币 可兑换的信用货币 不兑换的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 101 一 货币制度的形成1 货币制度定义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2 形成原因 A 一种是经过漫长的过程演进而成 然后国家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 B 一种是经过社会制度的重新建立 实行一种崭新的货币制度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02 二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金制度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03 1 规定货币材料 货币材料是规定用何种材料制成货币 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材料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如白银 黄金 纸币等2 货币单位 指规定货币的名称及所含货币金属重量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04 一是货币单位的名称 如美元 英镑 法朗 二是货币单位的值 既包含多少货币金属 英国在1816年规定 1镑 7 97克黄金美国在1934年规定 1元 0 8886711914年中国 国币条例 规定 1圆 23 977克白银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05 3 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 发行和流通程序A 定义 本位币 是指一国规定的货币单位与货币金属保持固定关系 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 是法定的计价 结算货币 辅币 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 供小额周转使用 通常用贱金属铸造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06 辅币多以贱金属 铜 镍 锌 制造 根据不同需求 选择适当金属 经过熔合 轧制 冲压 印花 镀层 镶嵌等工艺 制成形形色色的机制金属辅币 107 现代硬币 108 3 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 发行和流通程序 B 铸造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 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在纸币制度下 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 各国货币制度一般规定辅币限制铸造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09 C 流通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在信用纸币制度下 一般本位币和辅币都具有无限法偿力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0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的货币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有限法偿和无限法有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 对方有权拒收 但在纳税和银行兑换时例外 无限法偿是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 不得拒收 111 4 金储备制度 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 主要有两种储备形式 金准备制度 作为金准备的黄金必须集中于中央银行或国库 外汇准备制度 作为外汇准备的外国货币必须集中于中央银行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2 黄金储备作用1 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 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 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3 三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 SilverStandard 金银复本位制 BimetallicStandard 金本位制 GoldStandard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CreditMoneyStandard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4 1 银本位制A 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B 基本特征 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 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辅币和其他各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获等量白银 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5 我国银本位制状况我国于公元前119年 西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 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则在1910年 币制则例 正式确定我国实行银本位制 并于1934年11月放弃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6 1914袁大头银元史上铸量最多 流通时间较长的银元 1927年 中山开国纪念币 通称 孙币 或 船洋 117 2 金银复本位制 是以金 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 金币 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 主要是三种情况 平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 双本位制 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确定跛行本位制 以金 银同为本位币 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8 A 平行本位制 即金银币平等 同时都是本位币 都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自由地输出入国境 金银币的交易比率由市场决定 国家没有法律规定 问题 由于任一商品都拥有两个价格 且这两个价格比例不断随金银比价波动 造成价格混乱 给交易带来了很多麻烦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19 B 双本位 金银币价格比例由法律强制固定下来 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 规律 劣币驱逐良币律 Badmoneydrivesoutgoodmoney 格雷欣法则Gresham sLaw 金银复本位制下 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金银铸币同时流通时 人们会将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储藏或熔化成条块或输出国外而退出流通 把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投入流通 从而造成劣币充斥市场而良币敛迹的现象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20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典故 16世纪英国财政大臣汤母斯 格雷欣在给英国女王的改革铸币的建议中用到 劣币驱逐良币 一语 后被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劳德加以引用 并命名 格列欣法则 贾谊 格雷欣法则 中国古代的情况 好的制钱被保存起来 磨损的越来越磨损 在法律上低估的货币 即市场价值大于法定价值的货币 即良币 必然被人们收藏 熔化或输出国外 而法律上高估的货币 法定价值大于实际市场价值的货币 即劣币 会独占市场 这表明 货币会违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 121 C 跛行本位 金币和银币都为本位货币 且保持固定比价 但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银币不可自由铸造 且银币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实际上已沦为辅币 是向金本位的一种过渡形式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22 3 金本位制 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 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主要有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23 A 金币本位制 以金铸币为本位币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自由熔化 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币本位 纯粹金币本位 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 自由输出入国境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24 B 金块本位制 也称为生金本位制 是国内不铸造 不流通金币 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 或纸币 来流通 而银行券 或纸币 只能有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 不能自由兑换 金块本位特点 金币不再流通 黄金和纸币不再自由兑换 要达到一定的限额才能兑换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25 C 金汇兑本位制 也称为虚金本位制 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 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 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 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 只能兑换外汇 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 金汇兑本位特点 不铸造金币 市场上也不流通金币 本币不可兑换为黄金 但本币可以以固定汇率兑换成某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 并在该国兑换黄金 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弱化 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126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金本位制走向衰落 金块本位制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 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金汇兑本位制 1931年9月21日 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193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庆炼化分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妇幼保健院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河北唐山市滦州市森林草原消防专业队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辽宁铁岭市调兵山市招聘临床医师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河北沧州市任丘园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宁夏吴忠同心县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13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宣城市广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Ilomastat-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Hydroxylun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HuGAL-FR21-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生物性资产管理办法
- 新媒体渠道管理办法
- 体重控制健康宣教
- 2025年浙江省人事考试工作(4月26日事业单位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机械加工工艺与工具知识测试试卷
- 沈阳停车收费管理办法
- 2025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小学保护洱海教学课件
- 地铁车站装修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及措施
- 金属冶炼安全培训课件
- 3D打印车间粉尘防爆管理体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