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食品分析与检验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2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 3 一 概述 什么叫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的感官检验 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 感觉 如 味觉 嗅觉 听觉 视觉等 用语言 文字 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 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对食品的色 香 味 形 质地 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4 1 食品感官检验的范畴 食品的安全性食品腐败变质后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苦味也常与毒素有关食品的营养品质香的食品多数是富含营养素的甜的食品多数是富含热能的食品的可接受性食品的外观 气味 滋味 组织形态 价格饮食文化 风俗习惯 审美观念 5 2 食品感官检验的意义 食品工业原辅料 半成品和成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是食品市场调查 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手段可及时 准确地鉴别出异常食品 便于及早处理是理化检验 微生物检验的补充手段食品贮藏保鲜 6 3 感觉的定义 感觉 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 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机械能 辐射能或化学能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 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从而产生的反映 感觉受体可分为三类 机械能受体 听觉 触觉 压觉和平衡觉辐射能受体 视觉 热觉和冷觉化学能受体 味觉 嗅觉和一般化学感 包括皮肤 黏膜或神经末稍对刺激性药剂的感觉 7 4 感觉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只有在刺激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感官会产生疲劳 适应 现象 感觉识别刺激受心理作用的影响 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 会相互影响 8 感觉的敏感性 人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 识别和分辨能力 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 某些感觉通过训练或强化可以获得特别的发展 即敏感性增强 而当某些感觉器它发生障碍时 其敏感性会降低 甚至消失 5 感觉的敏感性 9 10 11 二 食品的感官因素 1 外观颜色 通过视觉系统在不同的波长或取得印象 大小和形状 指食品的长度 厚度 宽度 颗粒大小 几何形状等 表面质地 指表面的特性 如光泽或暗淡 粗糙或平滑 干燥或湿润 软或硬 酥脆等 透明度 指透明液体或固体的混浊度或透明度以及肉眼可见的颗粒存在情况 充气情况 指充气饮料 酒类倾倒时的产气情况 12 2 气味 香气 香味食物的香气是通过口中的嗅觉系统感知到的 3 均匀性和质地黏稠性 同质的牛顿流体 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 比如重力 均匀性 非牛顿流体或非同质的液体和固体 指液体或半固体的混合状况 质地 顾体或半固体 是对压力的反应 通过手 指 舌 唇上的肌肉的动感感应来测定 比如硬度 黏着性 聚合性 弹性 黏性等 13 4 风味香气 由口腔中的产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 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化学感觉因素 通过刺激口腔和鼻腔粘膜内的神经末段获得的感受 涩 辣 凉 麻 金属味道等 14 食品风味化学四种基本味 酸 甜 苦 咸非基本味 辣 鲜 涩 金属味 麻 15 5 声音食品断裂发出的声音可以和硬度 紧密性 脆性相联系 声音的持续时间也和产品的特性有关 如强度 新鲜度 韧度 黏性等 声音特性 指感受到的声音 包括音调 音量和持续性 16 三 感官检验的种类 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听觉检验 17 1 视觉检验 光线进入眼睛后产生的感官印象 由此辨别外部世界的差异 视觉的评价 外形 光泽 色泽 18 2 嗅觉检验 嗅觉的产生 气味 嗅细胞 大脑 嗅觉神经 19 3 味觉检验 味觉 口腔内味蕾对味道刺激的感觉 味觉的产生 可溶性呈味物质 味蕾 味细胞 大脑 味觉基本的味觉有酸 甜 苦 咸四种 其余都是混合的味觉 20 21 22 你知道吗 人的味觉感知区域 23 4 触觉检验 触觉的产生及其特征触觉 皮肤的感觉称为触觉 皮肤上冷点与温点 温度刺激感觉10 60 触觉的感官评价触觉的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的手 皮肤表面接触物体时所产生的感觉来分辨 判断产品质量特性的一种感官评价 24 听觉的产生声波 鼓膜 刺激耳蜗内感受器 听觉神经 听觉中枢特征声波是物体振动所产生的一种纵波 必须借助于气体 液体或固体的媒介才能传播 5 听觉检验 25 四 感官检验的基本要求 1 实验室要求三个独立的区域 办公区样品准备区检验区一般要求 隔音 整洁 不受外界干扰 无异味 温湿度适宜 具有令人心情愉快的自然色调 26 分析研究型实验室 27 教学研究型实验室 28 试验区的环境要求 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温度 室温保持在21 左右 湿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65 左右 换气速度 试验区内应有足够的换气 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 空气的纯净度 应安装空调以清除异味 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均应无味 不吸附和不散发气味 29 2 光线和照明 照明应是可调控的 无影的和均匀的 并且有足够的亮度以利于评价 灯光与消费者家中的照明相似 3 颜色 应为中性色 推荐使用乳白色或中性浅灰色 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音与振动 应控制噪音 推荐使用防噪音装置 30 2 检验员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身体健康 不能有任何感觉方面的缺陷 各评价员之间及评价员本人要有一致的和正常的敏感性 具有从事感官分析的兴趣 个人卫生条件较好 无明显个人气味 具有所检验产品的专业知识并对所检验的产品无偏见 31 3 评价员的筛选基本识别实验 基本味或气味识别实验等差异分辨实验 三点实验 顺位实验等筛选内容 感官功能的测试感官灵敏的的测试表达能力的测试 32 4 样品的要求 1 样品数量 保证有3次以上的品尝次数 2 样品温度 视该食品的饮食习惯而定 3 盛样品的器皿 应洁净无异味 器皿的颜色 大小一致 4 样品的编号 应该以多位数 3 5位 随机编号 检验样品的顺序也应随机化 5 样品呈送的顺序 要坚持一个 平衡 的原则 这样每一个样品出现在某个特定位置的次数就是一样的 5 其他 一杯温水 用于漱口 如果食品的余味很浓 很辛辣 很油腻 则可用茶水漱口 33 5 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的制备有些试验样品由于食品风味浓郁或物理状态 黏度 颜色 粉状度等 原因而不能直接进行感官分析 如香精 调味料 糖浆等 因此需根据检查目的进行适当稀释 或与化学组分确定的某一物质进行混合 一般用中性载体进行稀释 常用的中型载体 水 牛奶 米饭 馒头 饼干 蔬菜等 34 检验方法的分类差别检验 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 标度和类别检验 用于估计差别的顺序或太小 或者样品应归属的类别或等级 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用于识别存在于某样品中的特殊感官指标 消费者试验 用于消费者喜爱哪种产品或对产品的喜爱程度 五 食品感官检验的常用方法 35 五 食品感官检验的常用方法 一 差别检验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品进行选择性比较 判断是否存在着感官差别 常用的方法有 成对比较检验 三点检验法 二 三点检验法 A 非A检验法 五中取二检验法 36 1 成对比较检验法 应用 成对比较检验可用于 确定两种样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差别 判别的方向如何 确定是否偏爱两种样品中的某一种 在比较一些味道很浓或延续时间较长的样品时 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 37 差别成对比较 试验者每次得到2个样品 被要求回答它们是相同还是不同 38 定向成对比较 将2个样品同时呈送给评价人员 要求其识别出在指定的感官属性上程度较高的样品 39 40 2 三点检验法 在检验中 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 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 另外一个样品与其他两个样品不同 要求品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的那一个样品 应用确定产品的差异是否来自成分 工艺 包装及储存期的改变 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整体差异 筛选和培训评价员 以锻炼其发现产品差异的能力 41 42 3 2 3检验法 先提供给评价员一个对照样品 接着提供两个样品 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或者相似 要求评价员在熟悉对照样品后 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 应用确定产品之间的差异是否来自成分 加工过程 包装和储存条件的改变 在无法确定某些具体性质的差异时 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总体差异 43 44 4 5选2检验法 每个受试者得到5个样品 其中2个是相同的 另外3个是相同的 要求受试者在品尝之后 将2个相同的产品挑出来 应用当仅可找到少量的 例如10个 优选评价员时可选用五中取二检验方法 容易受到感官疲劳和记忆效果的影响 在利用视觉 听觉和触觉的感官分析中可使用该方法 45 46 5 A 非A检验法 首先将对照样品 A 反复提供给评价员 直到评价员可以识别它为止 然后每次随机给出一个可能是 A 或 非A 的样品 要求评价员辨别 提供样品应有适当的时间间隔 并且一次评价的样品不宜过多以免产生感官疲劳 应用主要用于评价那些具有各种不同外观或留有持久后味的样品 47 48 二 使用标度和类别的检验 排序法分类法打分法标度法 49 1 排序法 将3个或者更多的样品按照其某项品质程度 如某特性的强度或嗜好程度等 的大小 或者好坏的顺序进行排序的方法 50 应用确定由于原料 加工 处理 包装和储藏等各环节而造成的产品感官特性差异 当样品需要为下一步的试验预筛或预分类 即对样品进行更精细额的感官分析之前 消费者接受检查及确定偏爱的顺序 企业产品的精选过程 选择与培训评价员 51 2 分类法 分类检验法 指评价员品评样品后 划出样品应属的预先定义的类型 对产品作出级别判段的方法 应用评价样品的好坏 级别在估价产品的缺陷等情况时可用分类法 52 53 3 打分法 评分法 指按预先设定的评价基准 对试样的特性和嗜好程度以数字标度进行评定 然后换算成得分的一种评价方法 由专业的打分员用一定的尺度进行打分 可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综合了样品的所有性质 应用评分法可用于评价一种或多种指标的强度 54 表苦荞麦饮料调配评分标准 55 常用标度方法类项标度线性标度量值估计 4 标度法 56 类项标度 品评人员就样品的某项感官性质在给定的数值或等级中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位置 以表明它的强度或自己对它的喜好程度 通常是7 15个类项 57 58 59 线性标度 品评人员在一条线上标记出能代表某感官性质强度或数量的位置 这条线的长度一般为15cm 60 量值估计 品评人员得到的第一个样品被就某项感官性质随意给定了一个数值 这个数值既可以是由组织试验的人给定 也可以由品评人员给定 然后要求品评人员根据第二个样品对第一个样品该项感官性质的比例 给第二个样品确定一个数值 61 62 三 描述性检验法 检验人员用合理 清晰的文字对食品的品质进行准确的描述以评价食品质量的方法 定性描述 包括样品所有的特征性质 如外观 气味 风味 质地和其它有别于其它产品的性质 定量描述 从强度或程度上对该性质进行说明 63 1 性质 定性方面外观 颜色 表面质地 大小和形状 产品结构气味 嗅觉感应 鼻腔感觉风味 嗅觉感应 味觉感应 口腔感觉口感 质地 机械参数 几何参数 脂肪 水分参数 64 2 强度 定量方面表达了每个感官特性 词汇 定性因素 的程度 这种程度通过一些测量尺度的数值来表示 描述分析中常用的标度 类项标度线型标度量值估计标度 65 3 呈现的顺序 时间方面品评时 除了考虑样品的感官特性和这些特性的强度外 品评人员还能够将产品之间的这些差别按照一定的顺序识别出来 感官评价时 品评员一次只能使有限的几个感官特性表现出来 但由于综合因素的存在 样品的化学组成和一些物理性质可能会改变某些性质被识别的顺序 按顺序出现感官特性也包括 后 余味和后 余感 66 4 综合方面 总体感觉气味和风味的总强度综合效果 一种产品当中几种不同的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效果 总体差别 那些感官特性之间存在差异 差异的程度是多少 喜好程度分级 67 由4 6名受过培训的品评人员组成评价小组 对一个产品能够被感知到的所有气味和风味 它们的强度 出现的顺序以及余味进行描述 讨论 达成一致意见之后 由品评小组组长进行总结 并形成书面报告 5 风味剖析法 定性描述分析法 68 质地剖析法 是对食品质地 结构体系从其机械 几何 脂肪 水分等方面的感官分析 分析从开始咬食品到完全咀嚼食品所感受到的以上这些方面的存在程度和出现的顺序 6 质地剖析法 69 特点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品评人员 10 12人 这类检验方法可用于 a 新产品的研制 b 确定产品之间差别的性质 c 质量控制 d 提供与仪器检验数据相对比的感官数据 7 定量描述分析法 QDA 70 感官图 71 72 73 四 情感试验 消费者试验 估计目前和潜在的消费者对某种产品 某种产品的创意或产品某种性质的喜爱和接受程度 产品质量维护提高产品质量 对产品进行优化新产品的开发市场潜力的预测产品种类调查对广告的支持 74 1 偏爱性试验希望能得知产品是否显著地受消费者喜欢或喜好的程度 或者希望得知产品之间差异是否能被消费者型的品评员察觉 成对比较法 要求测试人员指出更喜欢两个编号产品中的哪一个 偏爱排序 要求消费者按照偏爱或喜欢的下降或上升顺序 对一些产品进行排序 75 76 77 2 接受性检验希望能得知产品改进后或新产品是否被消费者接受或消费者对产品的喜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一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病因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广州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B证班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 检验技术员考试题及答案
- 科学数学考试卷子及答案
- 中国现代史考试题及答案
-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土地承包合同
- 规范税收缴纳承诺书8篇范文
- 合同管理标准化文件模板汇编
- 人员面试笔试题库及答案
- 【大型集装箱船舶港口断缆事故预防应急处理及案例探析7500字(论文)】
- 律师事务所人事管理制度
- 脑梗塞并出血护理查房
- 三对三篮球赛记录表
-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与五脏六腑
- 某水库调度规程完整
- 鲁班锁制作技术
- 画魂空手套无删减全文下载
- 五猖会原文 五猖会
- 主题教育苏轼生平介绍人物经历等PPT模板(内容完整)
- GB/T 12599-2002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