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7练习题.doc_第1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7练习题.doc_第2页
植物生产与环境-单元7练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七 自测题一、名词解释 1.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通量 3.太阳辐射度4.太阳高度角 5.地面反射辐射 6.地面反射率7.大气逆辐射 8.地面有效辐射 9.地面辐射差额10.大气降水 11.气压 12.焚风13.农业气象灾害 14.气候 15.农业气候16.下垫面 17.气候带 18.气候型19.小气候 20.农业小气候 21.活动面22.农业气候资源二、填空题1.主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_ 、 _ 、 _ 、 _ 、 _ 、 _等。2.水汽压的日变化有两种类型即_和_。3.风是矢量,包括_和_ ,而且还有_特点。4.海陆风的交替时间,通常在上午_海风开始, 晚上_左右转为陆风。5.按植物受旱机制可将干旱分为_ 、_和_。6.根据低温对作物影响的时期、时间长短和作物的受害状况,一般将作物冷害分为四种类型,即_、_、_和_。7.气候形成的四个主要因素指_、_、_、_。8.太阳辐射是地球和大气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地球主要以_的形式接受太阳辐射。9.大多数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在 至 。此时北半球白天 于黑夜,且纬度愈高,日照时间愈 。10._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11. 山谷风形成时,白天一般吹_风,夜晚一般吹_风12.一般空气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最低值出现在气温最高的_。三、选择题1.在一天中,地面辐射差额由负值转为正值或由正值转为负值的时间分别出现在_ A 日出后和日落前 B日出前和日落后 C 日出后和日落前各1小时 D日出前和日落后各1小时2.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或临界意义的温度是。A 生物学下限温度B 生物学上限温度C 农业界限温度D 致死温度3.高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是。A 积温B 活动温度C 活动积温D 有效温度4.一般来说,太阳辐照度随纬度的增高而_ A 减弱 B 增强 C 不变 D 无法确定5.地面有效辐射夜间比白天_A 大 B 小 C 不变 D 无法比较6.在海洋附近,水汽压年变化最小值出现在_份 A 1月 B 2月 C 7月 D 8月7.下列哪种霜冻的危害最严重_ A 平流霜冻 B 辐射霜冻 C 混合霜冻 D 都不是四、判断题1.雾是近地气层温度降低到露点或露点温度以下形成的凝结物,故而雾是水汽。 ( )2.塑料薄膜向南倾斜相当于改变了太阳高度角,可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 )3.太阳总辐射一般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总辐射年总量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 ( )4.地表颜色越深,反射率愈大,其地表温度越高。 ( )5.霜冻是指地面温度下降到0或0以下,使植物受到伤害的灾害性天气。 ( )6.土壤镇压后,其热容量和导热率变大,所以土壤表面温度日较差变大。( )7.有霜就一定有霜害,有霜害不一定有霜。 ( )8.一年中,夏季地面辐射差额为正值,冬季为负值。 ( )9.在冬季和夜间,地面有效辐射为负值,说明地面收入的辐射能小于支出的辐射能,地面因冷却而降温,甚至可能对植物造成冷害或冻害。 ( )10. 山坡上霜冻危害较山谷为重。 ( )11.灌溉后土壤颜色发暗,地面反射减小,有效辐射减少,辐射收入增加。( )12. 一般情况下,热量资源是决定复种指数的关键因素,其依据之一就是积温。 ( )五、简答题1.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2.农业气象灾害依据其形成的气象因素分为哪几类?3.小气候同大气候相比有什么特点?4.农业气候资源有哪些特点?5.简述干热风害的防御措施。答案二、填空题答案1. 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降水,空气湿度,气压与风2. 单峰型,双峰型 3. 风向,风速,阵性 4. 10:00 11:00,20:005. 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埋干旱 6. 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稻温型冷害 7.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的性质及分布,人类活动8. 光波 9. 春分,秋分,长,长10.水平向上气压分布不均11. 谷,山12. 气温最低的清晨,14:0015:00三、选择题答案1.C 2.C 3.B 4.A 5.A 6.B 7.C四、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五、简答题答案1(1)可作为作物品种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2)利用积温可作适宜播期、收获期以及病虫害发生期预报。(3)作为农业气候分析与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4)负积温可作为低温灾害指标之一;(5)日积温可用来细致分析昆虫和植物生育与温度的关系。2(1)由于温度要素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 (2)由于降水异常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3)由于风力异常造成的农业气象灾害;(4)由综合气象要素构成的农业气象灾害。3小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太阳辐射度,温度,湿度及风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变化,比大气候要急剧得多。4.(1)无限的循环性和单位时段的有限性;(2)时间分布上的不稳定性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3)各气候因子之间的相互制约性;(4)农业气象资源和土地、生物相互作用。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