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样学习语文,接受吗?如何认识、理解、实践“儿童读经”关于语文的思考之七/s/blog_6552756e0100h1p6.html案例一前几年有一位叫李路坷的女孩一度被人们关注。她两次跳级,15 岁就考上了清华,20 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父亲却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人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能供翻翻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时,我在让孩子读 论语 、 孟子 、 古文观止 等经典作品。李路坷的父亲坚持让女儿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认为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他对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很不满,认为“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费过多光阴只会毁掉人的一生”。由于他的这种想法与学校教育有矛盾,他让孩子休学三次,以便女儿能无拘无束地自由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给李路坷带来了智力和学习上的飞跃,带来生命的早慧和成长的轻松。案例二几乎复制了同样成功的好妈妈,其女儿同样跳过级,同样考上清华。巧合的是,其女儿也有同样的学习经典的经历。对此,好妈妈说,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这种学习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道理。案例三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人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语文学习是这样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而且很有用。而且应该在不懂的时候,要全部教完。等到懂了再教,就来不及了。语文教育必须在十三岁之内完成。因为十三岁之内,我们人类有语文的天分,这是老天给我们这种语文学习的大能力。超过十三岁,就进入人生的“成熟期”,那时,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识开始发动了,那时候,你不能够再学语文了,那是要用语文来面对人生的时候了。那时候再学语文,就事倍功半。在十三岁之前,是事半功倍。而且十三岁之前要分好几个阶段,我认为,越早期,语文教育的功效越大。所以我们要把握教育的时机。在语文教育的黄金时期,用最恰当的方法,教他最高度意义的教材,让他终生受用,成为最优质的人才。(一)有生命的那一天就是教育应该开始的时候首先,我们知道人类有某些基本能力,是在生命的早期就开始发展了,而所谓的“基本能力”,是将来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人类早期的教育。而早期早到什么时候呢?“有生命的那一天,如果他能接受教育了,那就是教育应该开始的时候。”所以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可能应该从胎儿开始。(二)信息刺激的多与少,十个月就决定了现在西方医学家告诉我们,胎教是有意义的。至少西方医学家以生理的角度告诉我们,胎儿就在开始发展脑神经系统了。脑神经系统的发达与否,在教育上有重大的意义:人类聪明不聪明,直接地依据于脑神经系统发达不发达。脑神经系统之发达与否,有许多人认为是由于遗传。其实不尽然,尤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在教育的力量。我们人类几乎每个人都一样有一百四十亿个脑神经细胞,但这些脑神经细胞可以发展可以不发展,凭什么发展?信息刺激。脑神经细胞一接受信息刺激,就如树枝长树芽一样,长出芽来,叫树突,邻近的细胞也长树突,树突与树突联结,叫突触,这两个脑神经细胞就活了,它就能够起作用。如果信息刺激少,树突和突触便少,比如每个细胞平均长两根。而大量的信息刺激,长大量的突触,一个细胞可以长到两万根。长两根和长两万根树突的两个孩子,一出生,他们的聪明就相差一万倍。所以,各位!教育是有时机的,教育是有方法的。(三)从受胎的第一天,就给胎儿听还好,胎儿是很好教的,胎儿为什么好教呢?第一点,胎儿不会跑来跑去,所以很好教。第二点,胎儿只有一个管道可以教,所以我们只要做一项工作就好。在胎儿时期,只有耳朵起作用。所以他只能受到世界声音的影响,因此我们就只让他听。医学家发现,人类最先成长的脑神经系统就是听觉神经系统,在胎儿三个月五到月就可以用仪器看到了。所以,教育要从受胎那一天开始。(四)听丰富幽雅的声音,用天才的教材教他那听什么声音呢?当然是听丰富而优雅的声音。丰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第一种声音,就是天才的音乐。凡是天才的音乐,必定是经典之作,而流传千古,叫做“古典”音乐。第二种声音,就是经典诵读。人类的语言有日常语言和读书语言,日常语言既然在日常就可以听到,所以这种语言就不必教。我们要教的是高度的语言,优雅的语言,有智能的语言,这一种语言就是经典诵读。(五)你只要做简单的工作:用两秒钟就行这种天才的教育,要不要我们做很多的工作呢?不需要,我们只要做简单的工作。简单的工作也就可以培养天才了,因为你知道教育的真正的方法。所以,家里有人怀孕,请准备两架CD的机器,每天早上用两秒钟,在CD上按一个Play,一个Repeat,就可以培养天才,你按一个Play,一个Repeat,每天转二十四个小时,注意,是尽可能二十四小时播放,因为大人会睡觉,胎儿不睡觉。母亲走来走去也没有关系,他感应灵魂,他是神明。其实不管有没有听到。到少他受了这个环境的影响,你尽了力了就够了。好的音乐,转一百六十八遍;经典诵读,转一百六十八遍,还怕不熟吗?。五千年来,中国经典只不过那几本,几个月就全部听完了。这样简单就可以培养天才培养又聪明又有智慧的天才。这样,十个月养出一个天才的读经宝宝。(六)在三岁之内教完人间最优美的东西当然啦,孩子出生以后,还有机会;在婴儿期,像胎教的教育还可以继续做。孩子出生以后,听觉还在成长,要在他三岁之内,听尽世界名曲,听尽经典诵读。又出生以后眼睛开始起作用,在三岁之内,要让他看尽世界名画,世界有名的风景,雕塑,舞蹈,戏剧。也就是把人间最优美的东西,在三岁之内就全部教完。最好把名曲名画,让他听、让他看,三遍五遍十遍一百遍。(七)播放什么经典至于经典诵读,到底要播放什么经典呢?经典就是那些最有价值的书,而经典中还有经典,我们要从最高价值的教起。也可以说,从最深的文章教起。那些书有最高价值?我把它们分成四个等级。第一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四本书,读熟了,读通了,中国没有不能读的书了。所以,语文教育是很简单的,中国人只要这四本书读熟了,就能够读经史子集,一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教养也够了。如果还有余力,再读第二等的书:易经、诗经、老子、庄子、佛经选。如果还要更丰富,每三个层序是:古文、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一个人只要读一两百篇古文,如把总共两百二十二篇的古文观止全部读熟,一个人的中文能力就能上下五千年了。如果再加上唐诗,宋词,元曲,各熟悉两三百首,一个中国人的基本文学素养也就相当可观了。其实,每一个中国读书人都需要有这种素养,这样的素养是每一人很简单就可以达成的。只要我们按照时机,用对方法,用对教材。(八)不必认真教童蒙书第四个层次,就是三字经、千字文这些童蒙书。这些童蒙书是好玩的东西,千万不要认真教,谁认真教三字经、千字文,谁笨,把孩子教笨。打个比方,有一班孩子读论语,另一班读三字经。读了两个月,这一班三字经背完了,那一班的论语只背了四分之一。然后,这两班的同学交换,读三字经的开始读论语,便觉困难;而读论语的班开始读三字经,则不用教,只要把三字经交给他,他就自己读了。所以教育要培养大能力。大能力在最早期的时候最好培养,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你用大学问教他,将来他就有大能力,大能力就可以包含小能力,就可以贯通小学问。所以,我主张小学问通通不要教。我们只要教他高度的经典,孩子的文学和文化的功底就非常扎实,这个扎实不是现在了解,但是他酝酿在他心中,久而久之,他每长大一岁,就了解一些。他该用的时候,就拿出来用。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千万不要问他懂不懂。问懂不懂是自然科学的教法,语文不需要按照自然科学的程序。如果按照自然科学的程序,就违反了教育的本质,违反了语文教育的规律了。(九)舌头的训练可以刺激脑神经的发展所以语文的教育规划是:胎儿和初生婴儿只能听,我们就只让他听,听是用耳朵。等到孩子一岁多了,可以牙牙学语了,就可以让他念,念是加上了口舌。怎么念?你说“小朋友,跟我念”,他就跟你念。你就勇敢地念:“子曰,学而时习之”,他一定跟随你念“子曰,学而时习之”,读经,顺便训练口舌。人类的五官中,耳朵眼睛,最锐利;而舌头,也非常的敏感。舌头的活动也可以刺激脑神经的发展,所以,为什么语文能力好的孩子,都比较聪明?因为人类要发音讲话,都需要用到非常大量而精密的脑神经结构系统,才可以发一个正确的音,讲一句流利的话。所以训练口舌,可以增进聪明。还有,孩子学语言,必须先听进声音,然后才可以覆诵。这样,信息便在脑神经中产生回流沟通的作用,也顺便为将来的思考能力作好了准备。(十)如果我们要挽救我们的民族,白话文必须退出小学的教材而训练语言的教材,千万不要用一般的白话文,应该直接用文言文,用经典。因为“白话”是不需要学的,三岁之内就自然学会讲话,而“白话文”也是不需要学的,因为一个中国人会认汉字就会读白话文,会写汉字就会写白话文。只要学问越好,白话文就做得越好。所以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谁教白话文谁笨,把孩子教笨。所以我建议:如果我们要挽救我们的民族,白话文必须退出小学的教材。所有白话文的作家,做白话文做好的人,像胡适之,徐志摩,朱自清,鲁迅,老舍,沈从文,钱钟书,林语堂,梁实秋,这些我们所知道的白话文“大师”,他们从小没有读过白话文,因为古人知道白话文是不需要学的。但是,自从五四运动以白话文作为小学的课程以来,我们就没有出现过伟大的作家,不只是没有出现过伟大的文言作家哦,也没有出现过伟大的白话文作家。所以你要把白话文读好,请你不要学白话文;你要把白话文写好,请你不要学白话文。这叫做新典范的建立。你如果不按照这种方法去教你的孩子语文,我们的国民语文程度依然日渐低落,以九十年来经验,我们已经知道白话文教育,一定培养不出语文的人才,不仅是培养不出五千年语文的人才,我们连白话文的人才都培养不出。信不信由你!(十一)两岁半三岁就可以开始读经所以能念的时候就给他念,但能读的时候,就应该给他读了,读什么?还是读经典。一个孩子到了两岁半、三岁,就可以开始正式读经了。怎么读?看著书读。教学的方法,也是:“小朋友,跟我念。”起初,他不认识字,家长可以一面念,一面指给他看,你念子曰,就指着子曰两个字。念学而时习之,就指着学而时习之五个字,他或许看或许不看,因为他还没有“注意”的能力。或者说,他不必注意就可以学习,因为他随便看一看就有印象了。所以,他看也好,不看也好,他在玩,我们照常念给他听。(十二)不合乎人性的体制内认字教育和写字教育我们国家请那些所谓的语文教育专家来研究。研究儿童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认字,他们说要“六岁”。所以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就从六岁开始教认字。怎么教认字?他们认为儿童认字要从最生活的,最常用的,最简单的认起。各位,这合乎人性吗?这根本在残害人性!但是我们已经实施了九十年,明知其效果奇差,却一直坚持不改。各位语文老师还是这样子教,我们整个民族快灭亡了!一个人不是这样学认字的,体制的语文教育,从认字这一关就开始走了错误的路。把认字规定为一定要会读,而且一定要读得很正确。其实一个孩子一时读错了有什么关系呢?一时张冠李戴一下有什么关系呢?再来,还要求认一个字,就要会写这个字,其实写字是六七岁以上的能力。所以体制规定六岁以上才能认字。再来,体制又要求认一个字一定要会解义。其实刚认得的字,不了解意思有什么关系呢?久而久之就渐渐了解了嘛。甚至我们还要求孩子认一个字就要会用这个字,要求他造词造句。各位,这叫做折腾!我们的老师要折腾多久才让孩子认一个字呢?而滞慢了认字,就滞慢了阅读,滞慢了阅读,就滞慢了知识的吸收力和思考力。一切都完了!(十三)认字教学的方法:煮汤圆理论我们的孩子该怎么认字?我有一套认字教学法,叫做“煮汤圆理论”。煮汤圆要先烧热水,下面有火,热水滚了,可以煮汤圆了,比喻可以认字了。怎么煮汤圆?这里有两千五百个汤圆,比喻我们国小学生要认字两千五百个汉字。两千五百个汤圆,现在的体制语文教育,就先选一个最小的,就是最好煮的,丢进去,一直煮一直煮,煮熟了,捞起来,很高兴很有自信地说:“我煮一个汤圆了!”再丢一个,这样子,煮了六年,煮熟了两千五百个汤圆。这种媳妇,隔天就一定会被休掉了,笨媳妇嘛!正常人怎么煮汤圆的?水滚了,两千五百个全部倒下去,你管哪一个先熟?它们或者熟了,浮起来了,或者浮到一半再沉下去,都不必管那个先那个后它?过不久,两千五百个汤圆就全部煮熟。(十四)一年以内认完两千到三千个中国字我们古人就是这样认字的。直接给儿童读文章,唐宋以前,读的是经典,明清以后,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叫做开蒙,其实就是识字,其实以蒙书开蒙识字,是比较笨的方法。因为三字经可以认字,经典也可以认字。但不通人性的人,认为三字经可以讲故事。为什么要对孩子讲故事?我问你。有人说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增广见闻增强想象力啊。我却认为:最好是让孩子讲故事给你听,而不是你讲故事给孩子听。怎么能让孩子会讲故事?读经!读经有本质的作用,就是奠定一生文化教养的基础,而读经又附带有外围的功能,第一层的附带功能就是认字。如果一天,能够读经一个小时,在六个月之内,一个孩子可以认得两千到三千个汉字,所以小学六年的识字量,大概六个月就认完了,比较笨拙的孩子,也可以在一年认完。两岁半开始,三岁半就认完;三岁开始,四岁就认完。所以幼儿园的小班开始读经,到中班就可以读小学六年级的书,因为六年级的字都认完了。(十五)认字后一年就可以读一千本书从认字再开拓出去,读经的第二层附带作用就是,“读书”。读什么书?读一切用白话文写的书。刚才我说,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但是,可以拿来读。一个孩子,可以用白话文吸收他的年龄所能了解的知识,我们只要提供很多的读物让他读,他就可以自学而长进。如果一个孩子一天平均读三本书,一年就可以读一千本书,一个幼儿园中班孩子读了一千本书,他的知识量,可能就超过一般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一天真能读三本书吗?如果一个识字的幼儿园孩子读幼儿园的书,一天读十本二十本都可以的。说读三本,是很保守的。因为幼儿园的书大概两分钟三分钟就读完一本了。当然读的书会越来越厚,对,但是他读书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从阅读增加知识量,从阅读也提升理解力。所以,只要读经,他就认字;认字就会读书,愈早开始读书的人都会很喜欢读书,乃至于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有很多读经家庭的父母跟我抱怨,说,他的孩子太喜欢读书了,他实在很烦恼,问我怎么办?我说,恭喜你有这个烦恼,现在全世界的教育部都烦恼他们的孩子不读书,你居然烦恼你的孩子太喜欢读书。我教家长把书收起来,放在比较高的地方,但他孩子还在读,他搬椅子去拿书来读。家长实在没办法,只好把儿童书全部装箱,收起来,不让他读。但这个孩子太喜欢读书了,有人送水费单、电费单了,他就读水费单、电费单,读得很高兴。他去餐厅,人家在吃饭,他就在那里看菜单,他整个菜单都会背。这种孩子看到文字就喜欢,这是人类的天性,这是人类学语文的恰当时机。千万不要错过时机,两三岁,家长就可以用读经的方法让他认字,阅读,养成一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这个孩子就不需要再教他了。怎么读?如果上幼儿园了,还来得及,老师只要说“小朋友,跟我念”,孩子就念得很大声,一遍再一遍,大家越念越高兴。一生的自学能力从此养成,也就是幼儿园毕业,就不需要再教育了。(十六)标准的读经教学设计:三百读经法我有一个标准的读经教学的设计,就是三百读经法:每天进度一百个字,让他念一百遍,给任何人一百分。这个标准,你可以超越,你也可以打折扣。每天进度一百个字,像论语第一章第二章就大约一百个字,想办法让他念一百遍。我们讲话的速度一分钟讲两百个字,一百个字,三十秒钟就念完,一分钟就可以念两遍,我们让他念一百遍,要五十分钟,算做一个小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小学,请各位老师,你就设计一下,你怎么可能腾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把这一百个字念一百遍。普通孩子念二十遍三十遍一百个字就会背了,还是让他念到一百遍,让他有长久的记忆。有些孩子念到一百遍还不会背,没关系,会背的给一百分,不会背的,也给一百分。因为纵使不会背,他的能力已经在进步了。(十七)读经之后的进步有两种进步,第一种进步是刺激脑神经的发展,因为人类的语文,变化万千,本来就涵有最丰富的信息,比音乐,美术还要丰富,能刺激脑神经大量的发展,所以不聪明的孩子开始读经,很快就会变得聪明。第二种进步是文化的熏陶,经典都是圣贤之教,所以每念一句,每强化一句,每记忆一句,不仅是终生受用,即使在当前,也很快就能看出孩子气质的变化。所以要提升国民的文化教养,要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质量,一定要给他有智能的语言,让智能的语言常常在心中打转,所谓口而诵,心而惟,从他内心开始清洗他的不良的习气,从内心开启他的光明的前途。(十八)水涨船高,居高临下有人问读了这些经,到底了解不了解?一般人都认为:不了解。我说,了解。你如问:这么深的书怎能了解,我说了解百分之一。一般人就笑:“我们体制教语文,规定要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了解百分之八十以上,所谓学以致用,这才有用啊!”我说:“那些内容,让你了解百分之百好了,也没什么大用。而这些经典文章,只了解百分之一就有用,有大用。”你看,这个杯子,你把水装满了,五百CC,这不是百分之百吗?你去太平洋,舀它的百分之一的水,请问有多少?所以经典的百分之一就可以读一切的白话文,超过学校课本的百分之百。这叫做水涨船高,居高就临下。他读了这些经典,固然是将来一辈子有大用,而就当下来说,只要释放出经典百分之一的功力,他就可以读一切他所想读的白话文!他自己能了解的书,就让他自己去读就好了。一些简单的文言文,一些比较浅显的唐诗,宋词,他都自己能读了,何况白话文课外书?纵使是一些比较深的书。他也能读,只是不能全部了解罢了,但他先了解他所能了解的部份,每一个人的阅读都了解他当下所能了解的,就达到阅读的功能了。而他还不能了解的,可以慢慢去消化。经典算是最深的书了,一时只能了解很少的部份,但只要这个孩子活下去,生命就可以保障一辈子的开发。所以我们教经典,只要教一次,就用一辈子;你教白话文,教这一次,现在用,明年就不用了。你等于浪费生命。那些白话文自己读就好了,为什么还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呢!(十九)作文是不可以教的其实我们从明天起,可以交给孩子一本课本,或一本白话文的书,说:“孩子啊,你自己去读吧”,他就自己读去了,而且能够懂得百分之七八十。而阅读不只是读一本两本,我们先让我们的孩子读一千本书再说。读一千本书之后,他的作文,就几乎不用教了。本来,作文就是不需要教,也是不可以教的,谁教作文谁笨,把孩子教笨了。我们现在的国民为什么不会作文,通通被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害了,害了一辈子。作文是不可以教的,所有被教作文出来的人,他的头脑就死板了。千古以来,会作文的人通通是不按牌理出牌,所谓“匠心独运”,不按规距的,作文是不可以有规距的。只要有学问,就会作文;只要长大到他能思考了,就会作文。作文要有学问和年龄这两个条件,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读了很多书了,还不会作文,你不要烦恼,明年就会了,明年还不会,后年就会作得更好。所以,各位!小学而叫他写作文,而且把作文拿出来说,这一个孩子作得好,那个孩子作不好,那是很无聊的事,那是残害人性的事。小学上作文补习班,学到一手作文技巧,一时之间侊如作家的人,我们已经看过太多了,他上中学又怎么样,他上大学又怎么样,他毕业以后怎么样只要没有学问,他一辈子不会作文,作出来的文章没有人看。所以各位,先尽力教他学问吧,不必急着教作文。(二十)魏书生老师教作文的例子我介绍一个教作文的例子,辽宁盘锦魏书生先生,因为他的教学策略成功,从老师,当到校长,现在是教育局长。他以前教作文确有好方法?他教的是初中,而且他专门教那些大家不要的孩子,比如说初一年级有八个班,他对其他班的老师说,每一班选五个六个你们认为不好教的学生,都集中来给我。所以这个班是名符其实的放牛班。魏老师果然有他许多特别的办法,很快把班级管理得有井有条,学生好学进步,照我看,这些就是合乎人性的办法,要了解的人,请看他的书。但魏老师教到作文的时候,就困难了。魏老师有一天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作文”。全部的孩子都叫:“老师,我们不会作文!”“作文很简单,为什么不会呢?”“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不会作文了!”“那没关系,我出个简单的题目,你们一定会作。”“我们不会作!”“那这样,我出个题目:开学了,怎么样,会吧?”“不会!”“开学了,就把开学那一天到底发生什么事写出来就好了嘛。”学生又说:“老师,有那些事可以写?”魏老师不厌其烦:“开学了,谁讲话?”“校长讲话!”“那不就对了嘛,你就可以写两句了:开学了,校长对我们讲话。你知道这两句就写这两句就可以了。”学生说:“老师,我们有些字不会写怎么办?”“字不会写没关系,打圈圈(OO),你就写:开O了,校长对我们OO。”(笑)“老师,这样可以吗?”“可以!因为这是你写的作文嘛!”“老师,这样写会得几分?”“一百分!”“哈,这样就一百分啊?”“对,一百分!因为你只能写两句嘛,就写两句,你能写三句就写三句。”“哇!”全班高兴得大叫。还战战兢兢,以为老师是不是在讲笑话,真的有人写两句:“开O了,校长对我们OO。”交上去,老师改也不必改,每个人都得一百分。大家高兴的说“老师,什么时候再上作文?”(笑)到了第二次又写作文了,学生们就不大好意思写两句了,写两句的就变成写四句,写八句的就变成十六句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怎么写都对嘛,有话说了嘛。也不好意思再画圈圈了,他会问同学,还会自己查字典了。所以一年之后,这些孩子放回去原来的班级,都变成佼佼者,他们这一辈子会作文了!所以,各位,不要用作文的格套残害我们的孩子啊!(二十一)糊里湖涂认字教学法语文教育的范围有所谓听、说、读、写四大块,听、说是不大需要教的,除非有特殊障碍的孩子,一般的孩子的听和说都自然会有相当的水平,如果还要进一步纠正他的发音,训练他听讲的态度,是很简单的。所以语文教育最重要的部份还是读和写,而读又是写的基础。怎么读,首先要认字,认字是语文教育的第一关,能认字就能读书,能写字就能作文。至于怎么教认字?我提出“糊里湖涂认字教学法”。因为人类对于文字,本来就是糊里胡涂认得的,越认就越清明。所以起初字认错了,没关系,只要他渐渐有学问就不会认错;字写错了,也没关系,只要他将来有学问就不会写错。一个有学问的人,念错音,写错字,人家还不敢说他写错呢。(笑)所以给我们孩子学问吧!不要那么斤斤计较,折腾哪!不要再折腾我们孩子了。一个十三岁以子以前的孩子,怎么认怎么读怎么写,通通无所谓,只要他有学问。怎么有学问?用高度的学问带动低度的学问,用经典带动白话的能力,用白话的能力广泛地阅读,开发他的聪明。(二十二)放牛吃草阅读教学法、养蚕宝宝阅读教学法而阅读怎么怎么教?我提出“放牛吃草阅读教学法”,这是阅读教学的新典范。因为人类本来就应该这样阅读的,现在学校老师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读得很清楚,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还要他写心得报告。告诉各位,我们的孩子本来很喜欢读书,你要求孩子写阅读心得报告,他读的书必定很少,渐渐就不读书了。所以,放牛吃草吧!你只要把牛带到一片草地上,说:“牛啊,这些草都是你的,你就吃吧!”那牛就会自己吃草,吃了草,放在肚子里面,有没有消化?没有!但是,等到它有空闲的时候,就拿来反刍、反刍、反刍。假如一头牛,肚子这么大,它本来一时之间就可以吃下很多草的,但你规定它说:“牛啊,看!这里有几棵草,你要给我吃得很精细,你要细嚼慢咽,而且你要马上给我消化,否则不给你吃!”这一头牛就被你折腾死了。“放牛吃草阅读教学法”又叫做“养蚕阅读教学法”。我们怎么养蚕宝宝?养蚕宝宝就是喂他吃桑叶,桑叶放下去,蚕宝宝吃,吃了就长大,你不要管它什么时候吐丝,它到了成熟了以后,就会吐丝。所以我们不要管孩子看了书了解不了解,有没有心得,我们不要规定他要讨论,要发表。他的年龄和学问累积到相当成熟的时候,就有心得了,就有感想了,就会讨论会批判了。没有学问以前啊,没有心得,没有感想,纵使有心得感想,也只是肤浅,沉醉于那一点肤浅,也没有大用。所以会养蚕的人,就是一直给它吃桑叶,因为他们知道那些蚕只要吃足了桑叶,时机到了,一定会吐丝,结茧,然后天蚕变。现在我们老师教我们孩子阅读怎么教?老师说:“孩子啊,我今天给你吃一口桑叶,明天你吐一口丝给我看!”(笑)蚕宝宝就被折腾死掉了。我们语文老师专门做这一种勾当。(众笑)专门就养死蚕,养死牛。(二十三)孩子表达的时候,老师要有的态度所以各位,语文是需要消化的,语文的表现要经过一个慢慢增长的,慢慢提升程度的历程。这个历程是看不到的,也不能检查的,何况这么小的孩子,他纵使读懂了,要他说出来,他也挂一漏万。纵使他能够写出来,他也含糊其辞。而我们老师和家长就不高兴,这一不高兴,就是不通人性,而不通人性,就障碍了一个孩子的大好前途。各位,教语文,不要以理解和表达为标准了,他喜欢看书就让他看,他不想表达,就不要勉强他表达,他能讲一句就讲一句也可以。其实,如果我们不是用大人的眼光要求孩子,小朋友是乐于表达的,看他平常所会来告诉你他又听到什么新鲜事,他也会在下课时跟小朋友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只是当老师板起脸孔问他心得的时候,他傻掉了。所以,孩子并不是不会表达,只是他的表达不符合大人的标准就是了,我们的体制语文教育手法,就专门用大人的标准在折腾孩子,于是终于教出一批批没有学问的国民。从今以后,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很高兴地主动来向你述说他读书心得的时候,要有一个态度:他讲得好,你要说“讲得好!”他讲得不好,你也要说“讲得好!”他讲对了,你要说“讲得对!”当他讲错了,你也要说“讲得对!”。这样子他就喜欢读书了。你如果问:“讲不好怎么可以说好,讲错了怎么可以说对?”他再读下去,将来不就好了吗?不就对了吗?甚至比老师家长还要好还要对,这叫后生可畏。如果现在你自以为了不起,听到他讲不好讲错了,你就嫌他,纠正他,甚至批评他,他不读书了,将来就不好一辈子错一辈子,这叫折腾,这叫弄巧成拙,现在的老师专门在做弄巧成拙,现在的老师就专门在干弄巧成拙的勾当。(二十四)一年起码可以背三万字的经典我们要努力教的,只是读经,其它不教也罢,随便教一教就随便好。如果每天读经,一百个字念一百遍,当天背会了,一星期以后四五百个字连起来背,一个月就可以连背几千个字了。一再地复习,最后能够把整部书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这是我们读经教育的一个标准。一天一百个字,一年算三百天,其它六十五天都当作复习,一年就可以背三万个字。一个孩子能够有三万个字的经典在生命当中,这一辈子就受用不尽了。什么叫做三万字?我算给各位听。论语,一万两千字,大学,一千七百字,中庸三千五百字,加起来还不到两万字。所以把论语背完,把大学背完,中庸背完,还不到两万字,算两万字好了,再加上老子五千字,只不过两万五千字。我们刚才说一年就可以背三万的字,想想,那有多少的底蕴,多少的内功啊!将来可有多少的发展啊!而只要一年就够。所以用我的读经教育,每天一个小时,只要教一年,这一辈子他就永远感激你这个老师,因为他带走了他一生有用的学问,有如宝藏,随时可以发掘。何况他不只读一年,他可以读两年,读三年,那就更不得了。(二十五)随时随地都可以在体制内实施读经:“榕树下的读经班”你既在体制之内,不能违背体制,怎么开始实施读经教学以改善语文教育呢?读经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随时可以开始,随地可以开始。最近重庆有一个最近在媒体上炒热的“榕树下的读经班”,利用每个周末亲子一起来读经。教读经的老师是自愿的家长,家里没什么设备,空间也不大,来了有二三十个孩子怎么办?他就带孩子到榕树下,子曰子曰地读起来。后来大家看得他们读得很好,送孩子来读的越来越多,已经几百人了,都在这一片榕树下。当地的人就称他们叫“榕树下的读经班”。所以读经教学,不必有一定的时间,不必有正式的老师,不必选择标准的地点。(二十六)在学校内利用零碎时间实施读经各位在学校里,有这么好的地点,有这么专业的师资,为什么不教?最有疑问的是时间怎么来呢?零碎时间就好了。什么叫零碎时间?最好的是每节打上课铃,就让学生读五分钟到十分钟。刚才说过,五分钟可以把一百个字念十遍,十分钟可以念二十遍,五六节课下来,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公路笔试题目及答案
- 邯郸初中地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语文素养进阶试卷及答案
- 沟通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考物理动态分析问题专项试题
- 2025年教师入编数学试题及答案
- 公交服务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工地焊钢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员工培训计划制定与执行模板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版
- 2024年河南郑州高新区招聘社区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财务部门增值税发票管理操作手册
- 完整版消防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 算力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 互联网医院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创新与推广方案
- 出口贸易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加强送餐安全培训课件
- GB/T 18268.2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1部分:特殊要求无电磁兼容防护场合用敏感性试验和测量设备的试验配置、工作条件和性能判据
- 人教PEP版(2024)2025-2026学年英语四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