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仲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试题1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A B C D2.自朝鲜王国时代起,韩国一直受着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每个韩国国民都自觉地按照儒家的伦理秩序,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这体现了文化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3.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这段优美的话语A.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发人深思B.启迪人生,揭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促进观念更新C.如火炬照亮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自强自立D.如春雨般熏陶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4.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A B C D5.“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A. 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B.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C.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D. 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6.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在今年政协提案中建议,发动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师“三师乡村咨询志愿活动”,组织“三师”专业志愿者与村委会结对进行对点咨询,以推动具有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自信的乡村规划与建设。该提案的提出是基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能够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C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D以传统建筑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7.文化不是化石,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文化是活的生命,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这告诉我们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丧失了新陈代谢机能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加强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文化的理解和融合增强文化的传播能力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前提A. B. C. D.8.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9.“讲故事”无疑是电影的内核和基础,但部分中国电影恰恰在“表达什么、如何表达”方面远离了观众,在电影最基础的环节出了问题,进而影响了中国电影的文化承载和意义传达。下列对“表达什么、如何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 实现电影产品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新传媒取代旧传媒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A. B. C. D.10.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领域。这是因为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能使人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A. B. C. D.11右边漫画讽刺了一些地方为追求经济利益,纷纷把西门庆当作“文化产业英雄”。从文化角度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繁荣应尊重多样、和睦相处 B文化继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文化发展应兼收并蓄、求同存异12复旦投毒案件与波士顿爆炸案似乎共同说明了高智商的人犯罪的危害性更大。人们感慨“才能不好的人是次品,道德不好的人就是危险品”。这说明A思想道德修养一定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一致的C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 D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13.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A B C D14.“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外交部发言人在谈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亚太之行不包括中国时这样说。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C.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D.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15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二者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A B C D16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将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通过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说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人工影响天气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必须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A B C D17.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卷总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方案公布后,有人赞成,因为突出了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地位,但也有人担心英语分值降低会影响国民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对外交流。人们对这一方案的不同看法折射出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主动创造性 说明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表明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总是不同的受认识的立场、能力和水平的影响A. B. C. D.18.操纵人的感觉或改变光线传播的路径,是可以欺骗视觉的。浙江大学陈红胜教授团队利用并印证了这一原理,他们使用玻璃制造出了能够在水中和空气中隐形的多边形隐身器。这些隐身器不仅能隐藏物体还能和隐身物体一起活动,隐身效果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这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能促进人为事物联系的建立 通过人为事物的联系能改变事物的固有属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改变客观联系的存在方式A B C D19底线思维是指:凡事从坏处准备,充分预估困难和挑战,做到有备无患,把握主动权,“找底”;从底线的位置上坚定信心,努力争取最好结果,“守底”。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有用就是真理 要坚持适度原则 要坚持两点论 发挥主观能动性A B C D20在过去30亿年里,地球生命依赖于两种信息存储分子DNA和RNA,现在科学家发现了第三种生命化学代码XNA。虽然当前科学家对XNA分子的了解并不全面,但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科学家希望XNA分子能够用于医学或者工业用途,它还将成为研究生命起源的重要工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A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B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往复过程C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上升性 D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要服务于实践21.自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对非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全额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减半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一措施为促进养老和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22.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团队协作的今天,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善于与他人配合。人们将此称为“拉锯效应”。“拉锯效应”告诉我们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A. B. C. D. 2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 C D“如果你不尝试做些能力之外的是事情,就永远无法成长。”24.阅读右幅漫画。漫画揭示的哲理是量变一种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要主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突破规律的制约是实现发展的前提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A B C D25.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A.特别重视事物量的积累B.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C.处理好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D.既要承认绝对运动,又要承认相对静止26图3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A B C D27.“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扔掉。”这句俗语启示我们A.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着重把握主要矛盾28.2015年l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时强调,我们党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下列分析对应正确的是注重牵住“牛鼻子”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A B C D29.2015年3月26日晚,崔永元在复旦大学发表“班门弄斧转基因”演讲时与卢大儒发生口舌之争。很多涉及伦理问题的科学技术,都会引来科学家与公众的冲突。当科学撞上伦理,我们的正确做法是自觉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 自觉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 发挥价值观的促进作用A B C D30.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这次事故中许多消防战士牺牲,其中有不少所谓的“编外人员”引发关注。对此,李克强总理指出“英雄没有编外”。“英雄没有编外”启示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 )A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 B从事的岗位和职位C有无崇高的社会理想 D获得了多少名和利31.(26分)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近10 亿人观看了大阅兵。材料一:回顾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千万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材料二: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杭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 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 分) (3) 近年来,日本政界有人企图否认日本侵华的历史。请你尝试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加以批驳。(6分)32.(14分)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和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材料二:2014年7月3日,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韩建交22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各领域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韩关系发展速度之快、领域之广、影响之深,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国家关系发展的典范。当前,中韩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风好正扬帆。我期待这次访问成为叙友好、话合作、谋发展、维和平的访问,让中韩友好航船高扬风帆、破浪前进。(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6分)(2)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风好正扬帆”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题中艺术作品理解为人的创造物,与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即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精神产品和物质载体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并不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故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2.答案 A解析: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也没有体现文化的产生,与题意无关。3.答案 A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没有体现自强自立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B、C、D不符合题意。4. 答案 D5. 答案 A 6. 答案 D7.答案 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不符合题意;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前提是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说法错误。8. 答案 C9.答案 B 解析:实现电影产品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不符合题意;以新传媒取代旧传媒说法错误,不选。10.答案 B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错误;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错误。11.答案B 解析:将西门庆当作“文化产业英雄”,从反面警示我们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应采取与此相反的态度,B符合漫画的主旨,A、C、D均不符合题意。12.答案D 解析:“才能不好的人是次品,道德不好的人就是危险品”说明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的提高,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D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B与题意无关;C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13. 答案 A 14.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不管你来不来,我都在这里,即“我”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D项也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当选;A项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排除;B项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C项属于发展的观点,排除。1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解释,从哲学角度看,首因效应将最初印象当成了对事物进行判断的主要依据,忽视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符合题意;无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都割裂了事物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符合趣意;中“绝对静止”的说法错误,排除;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6.答案C 解析:客观实际是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我国的空气现状是改善空气质量的依据,说法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工影响天气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说法错误;人工影响天气必须要符合客观规律,正确。17.答案 B 解析:说法与题意无关;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可以相同,说法错误。18. 答案 A19答案 D20.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人的认识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超越历史条件;B错误,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循环往复的。C错误,“当前科学家对XNA分子的了解并不全面”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而不是上升性;“能够用于医学或者工业用途,它还将成为研究生命起源的重要工具”表明了D说法正确。21.答案 A 解析:B与题意无关;事物的联系分为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联系都是客观的,C、D错误。22.答案 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个人素质提高问题,不选;说法错误。23答案 B 24. 答案 B25. 答案 B26答案 B 解析: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所以正确,错误;牙齿并非是人体中的关键部分,所以与题意无关;同样是掉牙齿,老人和小孩原因却是不同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题意。答案选择B。27.答案 C 解析:俗语旨在强调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28. 答案 D 29. 答案 B 30. 答案 A3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安徽省煤化工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宝鱼养殖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碗柜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梯平面广告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不动产买卖合同解除协议
- 铺面合作转让合同范本模板
- oemodm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高级政工师职称面试题
- 2022年HJ1237机动车环检作业指导书
- ISTA-3A(中文版)运输-试验标准
- 师德师风建设ppt课件、讲稿
- (手册)铁总建设2017310号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红线管理规定-21
- 军队文职招聘(司机岗)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真题、典型题汇总)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2023年禁毒社工招聘考试试题
- 医院物业绿化服务方案
- (中职)美容美发实用英语unit1课件
- T∕UCST 009-2020 城市建设工程地下水回灌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