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第一节夜啼.ppt_第1页
中医儿科学第一节夜啼.ppt_第2页
中医儿科学第一节夜啼.ppt_第3页
中医儿科学第一节夜啼.ppt_第4页
中医儿科学第一节夜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儿科学 第六章心肝病证第一节夜啼 概述 一 定义 婴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 入夜则啼哭不安 时哭时止 或每夜定时啼哭 甚则通宵达旦 称为夜啼 二 发病情况 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 三 发病特点 啼哭是新生儿及婴儿的一种生理活动 表达要求或痛苦 饥饿 惊恐 尿布潮湿 衣被过冷或过热等都可以引起啼哭 此时若喂以乳食 安抚亲昵 更换潮湿尿布 调整衣被厚薄后 啼哭可很快停止 不属病态 婴儿夜间不明原因的反复啼哭 由于伤乳 发热或因其他疾病引起的啼哭 应当审因论治 不属于本证范围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因脾寒 心热 惊恐所致 脾寒腹痛是导致夜啼的常见病因 孕母素体虚寒 恣食生冷 胎禀不足 脾寒内生 护理不当 腹部中寒 或用冷乳哺食 中阳不振 以致寒邪内侵 凝滞气机 不通则痛 因痛而啼 由于夜间属阴 脾为至阴 阴盛则脾寒愈甚 寒滞气机 故入夜腹中作痛而啼 病因病机 孕母脾气急躁 或素恣食香燥 或服温热药物 蕴蓄之热遗于胎儿 出生后将养过温 受火热熏灼 令体内积热 心火上炎 心神不安而啼哭 心火过亢 阴不能制阳 故夜间不寐而啼哭不宁 彻夜啼哭之后 阳气耗损而日间精神不振 故白入寐 夜间正气来复 故入夜又啼 周而复始 循环不已 心藏神而主惊 小儿神气怯弱 智慧未充 若见异常之物 或闻特异声响 常致惊恐 惊则伤神 恐则伤志 致使心神不宁 神志不安 寐中惊惕 因惊而啼 总之 寒则痛而啼 热则烦而啼 惊则神不安而啼 是以寒 热 惊为本病之主要病因病机 临床诊断 1 诊断要点 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 时哭时止 每夜定时啼哭 甚则通宵达旦 而白天如常 临证须详问病史 仔细体检 或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 排除外感发热 口疮 肠套叠 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 以免贻误患儿病情 2 鉴别诊断 与不适 拗哭相鉴别 小儿夜间若哺食不足或过食 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 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 襁褓中夹有硬件异物等 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 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婴儿啼哭即止 有些婴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 如夜间开灯而寐之拗哭 摇篮中摇摆方寐 怀抱方寐 边走边拍方寐的习惯等 注意纠正不良习惯后啼哭可以停止 辨证论治 1 辨证要点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 寒热虚实 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者 方可按脾寒 心热 惊恐辨治 虚实寒热的辨别要以哭声的强弱 持续时间 兼症的属性来辨别 哭声响亮而长为实 哭声低弱而短为虚 哭声绵长 时缓时急为寒 哭声清扬 延续不休为热 哭声惊怖 骤然发作为惊 婴儿夜啼以实证为多 虚证较少 辨证要与辨病相结合 不可将他病引起的啼哭误作夜啼 延误病情 辨证论治 2 治疗原则 因脾寒气滞者 治以温脾行气 因心经积热者 治以清心导赤 因惊恐伤神者 治以镇惊安神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1 脾寒气滞 2 心经积热 3 惊恐伤神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1 脾寒气滞证候 哭声低弱 吮乳无力 胃纳欠佳 便溏尿清 睡喜蜷曲 四肢欠温 面色青白 唇色淡红 舌苔薄白 指纹多淡红 治法 温脾散寒 行气止痛 方药 乌药散 小儿药证直诀 合匀气散 医宗金鉴 加减 常用乌药 高良姜 炮姜温中散寒 砂仁 陈皮 木香 香附行气止痛 白芍 甘草缓急止痛 桔梗载药上行 调畅气机 加减 大便溏薄加党参 白术 茯苓健脾益气 时有惊惕加蝉蜕 钩藤祛风镇惊 哭声微弱 形体羸瘦 酌用附子理中汤 温壮元阳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2 心经积热证候 啼哭时哭声较响 见灯尤甚 面赤唇红 烦躁不宁 身腹俱暖 便秘尿短 舌红苔黄 指纹多紫 治法 清心导赤 泻火安神 方药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加减 常用生地清热凉血 竹叶 通草清心降火 甘草梢泻火清热 灯心引诸药入心经 同时要注意避免衣被及室内过暖 加减 大便秘结而烦躁不安者 加生大黄以泻火除烦 腹胀乳食不化 加麦芽 莱菔子 焦山楂消食导滞 热盛烦闹者加黄连 栀子以泻火除烦 辨证论治 3 证治分类 3 惊恐伤神证候 夜间突然啼哭 似见异物状 神情不安 时作惊惕 紧偎母怀 面色乍青乍白 哭声时高时低 时急时缓 舌苔正常 脉数 指纹色紫 治法 定惊安神 补气养心 方药 远志丸 济生方 加减 常用远志 石菖蒲 茯神 龙齿定惊安神 人参 茯苓补气养心 加减 睡中时时惊惕者 加钩藤 菊花以熄风镇惊 喉有痰鸣 加僵蚕 矾郁金化痰安神 也可用琥珀抱龙丸以安神化痰 其他疗法 1 药物外治 1 艾叶 干姜粉适量 炒热 用纱布包裹 熨小腹部 从上至下 反复多次 用于脾寒气滞证 2 丁香 肉桂 吴茱萸等量 研细末 置于普通膏药上 贴于脐部 用于脾寒气滞证 2 推拿疗法分阴阳 运八卦 平肝木 揉百会 安眠 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 脾寒者补脾土 揉足三里 关元 心热者泻小肠 揉小天心 内关 神门 惊恐者清肺金 揉印堂 太冲 内关 3 针灸疗法 1 艾灸 将艾条燃着后在神阙周围温灸 不触到皮肤 以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 连灸7日 用于脾寒气滞证 2 针刺 取中冲 不留针 浅刺出血 用于心经积热证 预防与调护 1 预防 要注意防寒保暖 但勿衣被过暖 孕妇及乳母不可过食寒凉及辛辣热性食物 勿受惊吓 不将婴儿抱怀中睡眠 不通宵开灯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 2 调护 注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检查衣服被褥有无异物刺伤皮肤 婴儿啼哭不止 要注意寻找原因 若能除外饥饿 过饱 闷热 寒冷 虫咬 尿布浸渍 衣被刺激等 则要进一步作系统检查 以尽早明确诊断 思考与参考 简述夜啼的治疗原则 因脾寒气滞者 治以温脾行气 因心经积热者 治以清心导赤 因惊恐伤神者 治以镇惊安神 思考与参考 试述汗证的治疗原则 汗证以虚为主 补虚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肺卫不固者益气固卫 营卫失调者调和营卫 气阴亏虚者益气养阴 湿热迫蒸者清化湿热 除内服药外 尚可配合脐疗等外治法 思考与参考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依据有哪些 34 心功能不全 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 心脏扩大 X线 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表现之一 心电图改变 avF V5导联中2个或2个以上ST T改变持续4天以上 及其他严重心律失常 CK MB升高 心肌肌钙蛋白 cTnI或cTnT 阳性 35 如何辨别病毒性心肌炎的虚实 轻重 35 辨明虚实 凡病程短暂 见胸闷胸痛 气短多痰 或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 舌红 苔黄 属实证 病程长达数月 见心悸气短 神疲乏力 面白多汗 舌淡或偏红 舌光少苔 属虚证 一般急性期以实证为主 恢复期 慢性期以虚证为主 后遗症期常虚实夹杂 辨别轻重 神志清楚 神态自如 面色红润 脉实有力者 病情轻 若面色苍白 气急喘急 四肢厥冷 口唇青紫 烦躁不安 脉微欲绝或频繁结代者 病情危重 思考与参考 如何鉴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与多发性抽搐症 18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以注意力不集中 自我控制差 动作过多 情绪不稳 冲动任性 伴有学习困难 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多发性抽搐症是一种以运动 言语和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 常见头部 躯干 上下肢小抽动 并有喉部发出奇特鸣叫声 或有骂人语言 思考与参考 临床如何鉴别多发性抽搐症和肌阵挛性发作 多发性抽搐症的临床特征为慢性 波动性 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 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 抽动能受意志遏制 可暂时控制发病 脑电图正常或非特异性异常 肌阵挛性发作是癫痫的一个类型 往往是全身肌肉或某部肌肉突然的暂短的收缩 一次或多次 脑电图可见多棘波慢波 棘慢波或尖慢波 思考与参考 临床如何鉴别急惊风和癫痫 34 急惊风以抽搐 昏迷为主要表现 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5岁以后减少 有感触六淫 疫疠之邪 或暴受惊恐史 往往有明显的原发疾病 如感冒 肺炎喘嗽 疫毒痢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癫痫之抽搐反复发作 抽搐时可见口吐白沫或作畜鸣声 止后如常 一般不发热 年长儿较为多见 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波 35 如何辨别急惊风 慢惊风 35 急惊风来势急骤 多以高热伴抽风 昏迷为特征 慢惊风来势缓慢 以反复抽搐 昏迷或瘫痪为主症 总之 凡起病急暴 属阳属实者 为急惊风 病久中虚 属阴属虚者 为慢惊风 思考与参考 试述癫痫持续状态的西医治疗原则 35 癫痫持续状态的西医治疗原则是 控制惊厥发作 选用强有力的抗惊厥药物 经注射途径给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