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doc_第1页
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doc_第2页
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doc_第3页
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doc_第4页
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摘要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创造力量表,以四个年级的334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分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得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总体上看,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中上水平; (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3)总体来说,大学生创造力水平一般; (4)大学生的创造力在性别、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5)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创造力The CorrelationStudy BetweenCollege StudentsSWB andCreativity AbstractThis studyof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their creativity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the twois donebased onan investigationof334collegestudentswith asubjective well-being questionnaireand acreativity questionnaire,The datawas analyzedutilizing softwareof SPSS16.0.The findingsare asfollows: (1)Generally speaking,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isat upper-middle level; (2)College studentsSWB hasno 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gender andgrade; (3)Overall,the creativityof studentsis ingeneral; (4)College studentscreativity hasno significantdifferences ingender andgrade; (5)There isno significantcorrelation betweenSWB andcreativity.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SWB;Creativity前言幸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一种状态,一种追求,一种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幸福是一种复杂的积极情绪,其核心是幸福感。 有研究者认为,幸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目标和理想得以实现而感受到的一种满足,人们的幸福感主要于对自己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和体验到的快乐感,以及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1。 Ryan Deci (xx)认为幸福感就是体验最佳机能与经验,包含快乐与意义两个重要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生存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相应的,作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重要心理指标的主观幸福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主观幸福感(SWB)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个体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23。 从影响幸福感的主观因素来看,主观幸福感主要于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 创造力是人的自我完善的结果,是人自我实现的基本素质4。 创造力也称创造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 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5。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是个体自我完善的前提。 创造力不是单纯的智力品质,而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是个性最高水平的体现,它个性潜能的释放,民主意识的觉醒。 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 古今中外,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独立的个性、科学的价值观。 许多研究也表明,创造力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良好的个性能够促进创造力的发展,相反不良的个性则会压抑创造力的发展,导致大学生的创造力难以发挥。 拥有顽强、坚毅、独立、自信等优良个性品质的人,才能自觉地排除有碍于创造的各种不利因素,以实现创造的人生6。 而且,研究表明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之一也有人格因素,可见,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之间可能具有很大的相关。 大学生的幸福感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情感生活以及未来预期,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将来对社会的贡献。 创造力被普遍地认为是人的能力中最伟大、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能力,甚至被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7。 鉴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创造力都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况且目前还未见针对主观幸福感和创造力关系的研究报告,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 1.研究假设及其研究意义1.1研究假设 (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 (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3)大学生的创造力处于中等水平; (4)大学生的创造力存在性别、年级的差异; (5)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水平显著相关。 1.2研究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精力旺盛,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缺少磨难,处事幼稚。 因此,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丰富和深化主观幸福感和创造力的研究,还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人生,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与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当前的就业困难形势时,以自身的创造力加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向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45份,回收率为98.6%;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34份,有效率为95.4%。 根据大学生性别不同分男性、女性进行调查,其中男性有129人女性有205人;根据大学生年级不同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进行调查,其中大一学生104人,大二学生81人,大三学生82人,大四学生67人。 2.2研究工具2.2.1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该测量工具(GWB),由Fazio在1997年编制,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 量表共有33项,共6个因子,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此量表由国内学者段建华进行了修订,并测查了362名大学生。 通过研究发现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生为0. 91、在女生为0.95,重测一致性为0.85。 聚敛效度为0.270.47之间8。 记分按选项010累积相加,其中带*的选项为反向题。 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 2.2.2创造力量表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该测量工具由FEWilliams编制,由林幸台、王木荣等人修订。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4010877之间,重测信度介于0489081之间,评分者效度介于08780992之间,效度较好。 本量表是非常有效的测查创造力的工具9。 计分方法是首先把题目分为正向记分题目和反向记分题目。 其中,正向记分题目A完全符合记3分,B部分符合记2分,C完全不符合记1分;反向记分题目完全符合记1分,部分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3分。 创造力测试成绩设置为四个等级优秀(135分及以上)、良好(120分134分)、一般(90分119分)、差(0分89分)10。 2.3研究过程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课堂集体施测,两个量表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团体施测,测量的顺序是修订后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自陈量表,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4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34份。 所有数据结果使用统计软件包SPSS16.0,运用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及相关分析处理方法等。 3.研究结果3.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被试在主观幸福感测试中的得分情况很不均衡。 其中最高分为150分,最低分为59分,平均分为110.47分,标准差为13.172。 表明现阶段有的大学生感觉很幸福,有的大学生感觉到中等程度的幸福,但总体上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中上水平。 3.2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One-Way ANOVE检验对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考察,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性检验幸福感均值标准差差异检验值(0.05)Sig.(显著性)双侧性别年级男110.3614.297女110.5312.447大一109.8813.484大二109.xx.550大三110.8212.209大四110.4713.172T=-.113F=.857.910.464表1的结果表示女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平均值(M=110.53)略高于男生(M=110.36),但未达到显著水平(t=-.113,P0.05)。 同样,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857,P0.05),大三(M=110.82)大四(M=110.47)的幸福感水平略高于大一(M=109.88)大二(M=109.20)。 3.3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总体状况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本研究调查对象334名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分的平均值为106.73分,最低得分为78分,最高得分为144分,数据标准差为11.843;从总体分布上看,参与本次测试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有3人创造力优秀,45人创造力良好,258人创造力一般,26人创造力差,分别占到调查总人数的0.9、13.5、77.3和7.8,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征。 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一般。 3.4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创造力的差异比较分别使用T检验、One-Way ANOVE检验对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现状进行考察,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创造力的差异性检验创造力均值标准差差异检验值(0.05)Sig.(显著性)双侧性别年级男106.6511.318女106.7812.189大一107.7212.476大二104.6910.808大三107.4612.349大四106.7311.843T=-.093F=1.149.926.329表2的结果表示女生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得分的平均值(M=106.62)略高于男生(M=103.68),但未达到显著水平(t=-.093,P0.05)。 同样,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得分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1.149,P0.05)。 3.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分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得到r=.036,P0.05,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11。 4.讨论4.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分析4.1.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状况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男女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鲁志鲲等的研究也发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性别差异12。 但女生的幸福感略高于男生。 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体验和表达情绪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女生心思细腻,情绪和情感体验比男生的相对丰富和深刻些,这可能导致女生比男生体验到的幸福感与满意感要相对多一点。 Fujita等人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女性在遇到不好或难以控制的事件时,可能导致她们难以抵制消极影响,但是如果她们生活美好,则她们比男性更能感到强烈的幸福13。 可见,女性有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当她们在体验到强烈的消极情感的同时,也会体验到强烈的积极情感,二者又互相抵消,因此使得总体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而且,随着社会的变革,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些变化,男女平等使得当女生面临着和男生同样的竞争环境,承担着一样的任务时,两性在情绪表达上的差异变得模糊不清,就使得男女在情绪体验上逐渐趋向一致。 另外目前社会各界仍普遍对男性的期望值较高,男生要面对较大的压力,因而降低了幸福感;而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值一般都比较低,并且她们也更容易释放自己的压力,所以女生的幸福感又略高于男生。 4.1.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的状况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有差异,但不显著。 从主观幸福感各年级的平均分看,大三大四大一大二。 大 三、大四的幸福感略高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原因可能是经过三到四年的学习与成长, 三、四年级的学生变得成熟起来,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加深刻,虽然面对着很大的就业压力,但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四年级学生尤其是下学期所要做的事情相对较少,而且大家的方向都基本确定,因此相对得分较高。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进入大学,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陌生,需要与五湖四海的同学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不像大学之前都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上学一样,有的大一新生适应能力较差,会感到很无助;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已经没有了对大学的新鲜感,而且学习的压力开始增大,加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他们开始关注各种现实的问题,此时他们的自我满意度就会相对较低,幸福感也就相对较低。 4.2大学生创造力的总体状况分析4.2.1大学生创造力现状分析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一般,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生的创造力不足,而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特征上讲,大学时期应当是创造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大学生是社会中最具有创造力的群体,但是我国大学生的创造力明显不足。 之所以会如此,我觉得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第一,重知识传授,轻创造力培养,教师上课“满堂灌”现象仍非常严重,教师一味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很少有独立思考,探索新的天地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应试教育把学生引向啃书本和死记硬背的歧路,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往往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死记教师所讲的内容,这种教学和考试方式使学生养成了围绕教师转,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习惯,抑止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第三,注重理论讲授,轻视实践培养,使学生缺乏动手能力,高分低能的现象非常普遍;第四,培养模式和规格比较单一,在培养模式和规格上不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强调共性,忽略个性,对个性突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扶持不够,甚至有的还会遭到非议。 另外就是缺乏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差。 创造不是一项孤立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而是涉及多种心理活动的艰巨复杂的劳动。 制约大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在于性格缺陷,如缺乏自信心与进取心、懦弱、怕失败等等。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我国大学生的创造力普遍不足。 4.2.2大学生创造力在性别上的状况分析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创造力在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性别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性别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父母要求子女更具有现代意识、适应意识和竞争意识,父母的性别角色期望和对孩子的成就期望比以往更加平等,人们不再因为是女孩子就希望她们服从、乖顺,而是希望培养大胆、独立、自信、喜欢冒险、竞争性强、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敢于表现自我的个性,这些品质是十分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 4.2.3大学生创造力在年级上的状况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创造力上有差异,但不显著。 从创造力各年级的平均分看,大一大三大四大二。 大一大三的创造力略高于大二大四。 在大学生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活是充满新奇感的,刚刚脱离家庭的直接监管,独立面对整个大学的学习、人际关系、工作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这个时期是最具有挑战性倾向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到大二时,他们已经对学校生活适应了,对各种社团的活动也不再那么的感兴趣,再加上这个时期学生的学业逐渐增多,任务加重,没有较多空余的时间,他们创造力的发展就受到了限制;而三年级学生逐渐成熟起来,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强,能够积极乐观地做事,相信自己的能力,发挥想象力,主动接受挑战,抓住尝试创新并成功的机会,为创造理想的实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大四的学生大多时间都在忙着找工作,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这时候就不会那么冲动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探索自己的未来,所以这个时期学生的冒险性倾向和挑战性倾向相对较低,因而也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的发展。 4.2.4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个结果与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完全不符的,笔者认为这或许可以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造力现状普遍不高的这个角度来解释,当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创造不够重视,没有强烈的创造意识。 他们要么为就业做准备,不得不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班和实习,以得到尽量多的证书和工作经验;要么为考研做准备,整天呆在自习教室;要么视大学为放浪形骸的天堂,荒废宝贵的大学时光,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不可能考虑创造发明的事情。 正是因为大学生缺乏创造意识,他们的创造活动少之又少,所以可想而知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自然不会由创造力活动带来的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 而且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价。 具体来说就是人们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身在一段时间内情感反应的评估和生活满意感的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然而现在的大学里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他们的能力,因此学生要体验到主观幸福感,也会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定的标准,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去培养和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也就不会通过创造性活动来完成自我实现。 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总体上看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中上水平; (2)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3)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体来说处于一般水平; (4)大学生的创造力在性别、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5)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参考文献 (1)叶南客,陈如.幸福感、幸福取向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终极目标与深层战略.南京社会科学.xx (1):87-88 (2)陈霜洲,韦洪涛.对苏州地区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的调查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xx,25 (4):86-88 (3)DIENER E,BISWAS-Diener R.New directionsin subjective well-being research:the cuttingedgeJ.Indian Journalof ClinicalPsychology,2000,27:2133. (4)游惠敏,刘秀伦.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开发.xx (1),人民邮电出版社:19-25 (5)陶国富.创造心理学.xx (1),立信会计出版社11-50 (6)孔令民.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中国科学教育11 (7)代树兴,扈欣华,李万顺.对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理性探索.教学研究,xx,32 (2):48-49 (8)汪向东,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1999,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83-86 (9)赵春梅.大学生创造力特点及其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xx,25 (4)49-50 (10)田虎伟.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基于大学生主体性的实证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xx,25 (2):85 (11)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xx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8-114 (12)鲁志鲲,童依.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xx,29 (8)97-99 (13)王慧慧.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xx,1 (6):159致谢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的相关研究终于完成了,这也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 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匪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虽然毕业论文选题简单,但离真正做好还有一段距离。 在论文反复修改的日日夜夜里,我真正体验到了科研道路的艰辛。 幸运的是,在问卷调查、实施、数据处理等重要环节中,得到了老师、同学、朋友的帮助支持,使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永远的支持者,正是在你们殷切目光的注视下,我才一步步的完成了求学生涯。 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一直很感谢你们,让我拥有一个如此温馨的家庭,让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们这里得到理解与支持,得到谅解和分担。 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我的导师杨滨老师,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才能够完成我的论文。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 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附录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指导语以下有一些描述和词语组成的题目,每个题目有不同的答案。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题目中选择一个答案,将答案的数字画成圈圈以标明。 如果有不明确的名词或句子,按照您的第一感觉理解它即可。 *1.你的总体感觉怎样(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好极了精神很好精神不错精神时好时坏精神不好精神很不好1234562你是否为你自己的神经质或“神经病”感到烦恼(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极端烦恼相当烦恼有些烦恼很少烦恼一点也不烦恼12345*3.你是否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绝对地大部分是的一般来说是的控制得不太好有些混乱非常混乱1234564.你是否由于悲哀、失去信心、失望或有许多麻烦而怀疑还有任何事情值得去做(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极端怀疑非常怀疑相当怀疑有些怀疑略微怀疑一点也不怀疑1234565.你是否正在受到或曾经受到任何约束、刺激或压力(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相当多不少有些不多没有12345*6.你的生活是否幸福、满足或愉快(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非常幸福相当幸福满足略有些不满足非常不满足12345*7.你是否有理由怀疑自己曾经失去理智、或对行为、谈话、思维或记忆失去控制(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一点也没有只有一点点有些,不严重有些,相当严重是的,非常严重123458.你是否感到焦虑、担心或不安(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极端严重非常严重相当严重有些很少无123456*9.你睡醒之后是否感到头脑清晰和精力充沛(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天天如此几乎天天相当频繁不多很少无12345610.你是否因为疾病、身体的不适、疼痛或对患病的恐惧而烦恼(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所有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很多时间有时偶尔无123456*11.你每天的生活中是否充满了让你感兴趣的事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所有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很多时间有时偶尔无12345612.你是否感到沮丧和忧郁(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所有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很多时间有时偶尔无123456*13.你是否情绪稳定并能把握住自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所有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很多时间有时偶尔无12345614.你是否感到疲劳、过累、无力或精疲力竭(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所有的时间大部分时间很多时间有时偶尔无123456*15.你对自己健康关心或担忧的程度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不关心012345678910非常关心*16.你感到放松或紧张的程度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松弛012345678910紧张17.你感觉自己的精力、精神和活力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无精打采012345678910精力充沛18.你忧郁或快乐的程度如何(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非常忧郁012345678910非常快乐19你是否由于严重的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而感到需要帮助(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是的,曾寻求帮助是的,但未寻找帮助有严重的问题几乎没有问题没有问题1234520.你是否曾感到将要精神崩溃或接近于精神崩溃?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是的,在一年以前无12321.你是否曾有过精神崩溃?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是的,在一年以前无12322.你是否曾因为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在精神病院、综合医院精神病科病房或精神卫生诊所治疗?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是的,在一年以前无12323.你是否曾因为性格、情感、行为或精神问题求助于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是的,在过去的一年里是的,在一年以前无12324.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普通医生(真正的躯体疾病或常规检查除外)?1是2否25.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脑科或神经外科专家?1是2否26.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护士(一般内科疾病除外)?1是2否27.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律师(常规的法律问题除外)?1是2否28.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警察(单纯的交通违章除外)?1是2否29.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牧师、神父等各种神职人员?1是2否30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婚姻咨询专家?1是2否31.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社会工作者?1是2否32.你是否曾因自己的一些问题求助于其他正式的帮助?1是2否33.你是否曾与家庭成员或朋友谈论自己的问题?是的,很有帮助是的,有些帮助是的,但没有帮助否,没有人可与之谈论1234否,没有人愿意与我谈论否,不愿与人谈论没有问题567威廉斯创造力倾向自陈量表这是一份帮助你了解自己创造力的练习。 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发现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你,则请你在“完全符合”打“”;若有些句子仅是在部分时候适合你,则在“部分符合”打“”;如果有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则在“完全不合”打“”。 完全符合部分符合完全不合1.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情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都猜对也无所谓。 2.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看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 3.我喜欢听变化多端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4.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 5.我喜欢利用旧报纸、旧日历及旧罐头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6.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8.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9.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他新的方法。 10.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假。 11.我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 12.我不喜欢交新朋友。 13.我喜欢想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过的事情。 14.我喜欢想象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 15.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记了其他的事。 16.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喜欢住在地球上。 17.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固定的答案。 18.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 19.我常想要知道别人正在想什么。 20.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目所描述的事。 21.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分享我的想法。 22.如果一本故事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结局。 23.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从没想过的事情。 24.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25.我不喜欢太多的规则限制。 26.我喜欢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没关系。 27.有许多事情我都很想亲自去尝试。 28.我喜欢唱没有人知道的新歌。 29.我不喜欢在班上同学面前发表意见。 30.当我读小说或看电视时,我喜欢把自己想成故事中的人物。 31.我喜欢幻想200年前人类生活的情形。 32.我常想自己编一首新歌。 33.我喜欢翻箱倒柜,看看有些什么东西在里面。 34.画图时,我很喜欢改变各种东西的颜色和形状。 35.我不敢确定我对事情的看法都是对的。 36.对于一件事情先猜猜看,然后再看是不是猜对了,这种方法很有趣。 37.玩猜谜之类的游戏很有趣,因为我想知道结果如何。 38.我对机器有兴趣,也很想知道它里面是什么样子,以及它是怎样运转的。 39.我喜欢可以拆开来的玩具。 40.我喜欢想一些新点子,即使用不着也无所谓。 41.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包含许多不同的意见或观点。 42.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找答案,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43.我喜欢尝试新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想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44.玩游戏时,我通常是有兴趣参加,而不在乎输赢。 45.我喜欢想一些别人常常谈起的事情。 46.当我看到一张陌生人的照片时,我喜欢去猜测他是怎样的人。 47.我喜欢翻阅书籍及杂志,但只想知道它的内容是什么。 48.我不喜欢探寻事情发生的各种原因。 49.我喜欢问一些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 50.无论在家里或在学校,我总是喜欢做许多有趣的事。 文献综述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左右,以Wanner Wilson1967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系统研究开始于Diener E.D.,并于1995年编制了国际大学调查量表,主要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价值取向、家庭经济收入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 主观幸福感,即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个体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 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评判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快乐、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第一,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 第二,相对稳定性,指虽然在评定主观幸福感时会受到情境和情绪状态的影响,但研究证实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 第三,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即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 由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受研究者关于幸福感的认识的影响,所以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就目前来说,诸如调查、实验和个体的深入研究等方法都被运用到这一研究领域。 但是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调查法,它一般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进行测量。 这些自我报告量表由单个或多个项目组成,要求被试报告他们的幸福程度的评价。 有研究表明幸福感的这种自我报告测量方法具有较好的效度:大部分测量表现出很好的内部一致性、稳定性、并且同幸福感的非自我报告法测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性。 在我国使用较多的是以下五种量表 (1)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Well-Being,Index ofGeneral Affect,简称WBIS),这个量表是由Campell1976年编制的.用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包括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个问卷。 (2)国际大学调查(ICS)问卷由Ed Diener等人编制,分为A卷和B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外在准则、自我体验.该量表已被跨文化研究证实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近年来在我国使用十分普遍。 (3)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简称GWB),由Fazio在1997年编制,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指定的一种定性测查工具,用来评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量表共有33项,共6个因子是.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 (4)情感量表,是由Kamman&Flett (1983)编制的是以被试近期内体验到的积极和消极情感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测查其主观幸福感。 (5)人面量表,是由Andrews&Withey (1976)编制的一种有关总体幸福感的非言语性评定量表。 纵观国内对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因素的研究资料,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 客观因素主要有性别与身体形象、家庭状况、社会支持。 主观因素主要有人格、自尊、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 创造力是创造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贯穿于创造性活动的始终。 创造力是推动创造活动的动力,又是开展创造活动的基础。 没有创造力的参与,创造活动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创造力的作用,就不会有新事物的诞生。 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的各种能力中最宝贵的能力,最高层次的能力。 创造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不同的概括。 学者们给创造力下了很多定义,有以下不同的观点能力说,总和说,本领说,系统说等。 目前,学术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 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创造力的基本特性有四个普遍性、特殊性、社会性和可开发性。 创造力和个性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个性通常是指个人具有的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性格、动机、兴趣、意志及情绪等。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影响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活动。 在创造活动中,个性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背景,通过引发、促进、调节和监控创造力或与创造力的协调配合来充分发挥作用。 因此,它对创造活动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有利于发挥创造力的个性特征 (1)好奇与求知 (2)独立与自信 (3)怀疑与冒险 (4)多思与幽默。 不利于发挥创造力的个性特征 (1)从众与附庸 (2)固执与偏见 (3)刻板与保守。 关于成人创造力发展的研究,青年学研究表明,青年期后,个体就已基本成熟,然后进入到成人期。 成人期历程很长,但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发展变化却很缓慢。 有人把成人期分为成人前期(2135岁)、成人中期(3550岁)、成人后期(5065岁)和老年期(65岁以后)几个阶段,前期中前一个阶段常被规划为青年期。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富于创造成果的时期。 创造力的高峰从青年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人期的很晚的时候。 创造力研究的经验和事实表明,创造力的发展既有一般的、共同的趋势和规律,又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这些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创造力表现的早晚,创造力类型和创造力的性别差异等。 创造力测量是指根据创造力测验对被试者施测,依据测验结果以评定个体创造力高低的过程。 对个体创造力的测量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工作,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 第一,创造力操作定义的一致性。 即要求所用工具与测量者对“创造力”的定义相一致,尤其是创造力的操作定义。 第二,创造力测量手段的多样性。 具有创造力的人,他们的心理素质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不应限于某一方面,这就要求测量者应该使用多种手段来实施鉴别。 第三,创造力测量的使用性。 首先是年龄适用性,对不同年龄段得个体,要充分考虑到所选测量的合适程度。 其次是专业适用性。 在测试时,要明确各种创造力测验测的是什么,数学创造力测验只能用于数学范围,用来测语文就显然不适合。 因此只有适用性原则,测量结果才是有效的。 创造力测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创造力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心理测验对个体的创造力进行测量的方法。 创造力测验一般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施测,然后将测验成绩与个体所在年龄段的常模作比较,从而评定个体的创造力程度。 第二,创造力实验法。 创造力实验法是指通过给受测者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控制和改变一些条件,记录其反应情况,然后加以分析的一种测评方法。 第三,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被测试者按要求完成作品的定性和定分析,从而来揭示其创造力水平的一种方法。 这是一种客观的分析法,因为它常利用某些数量化指标来进行较为精细的客观评价。 这里的“作品”限于个体的工艺品、作文、故事、绘画、乐谱及计算机程序等。 第四,主观评定法。 主观评定法指由有关专家或专门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受测者的创造力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但是总的来说,测量创造力用得最多的还是测验法,目前国内外对创造力的测量,大多采用威廉斯创造力测验(CAP)或者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 还未见关于主观幸福感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究文献。 Subjective well-being1.Introduction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remeasures of well-being basedon questionssuch as:“Taking thingsall together,how would you saythings arethese dayswouldyousay youre very happy,pretty happy,or nottoo happythese days?”(Gurin,Veroff,&Feld,1960,p.411,italics inoriginal).1Subjects maybeprompted togive anumber between1and7,where1represents“In general,I considermyself nota veryhappy person”and7“In general,I considermyself averyhappyperson”(Lyubomirsky&Lepper,1999,p.151).In thepast,they wereasked whetherthey satisfieddescriptions suchas:“Cheerful,gay spiritsmost ofthe time.Oasionally botheredby somethingbut canusually laughit off,”“Ups anddowns,now happyabout things,now depressedabout balancedin thelong run,”and“Life oftenseems soworthless thatthere islittle tokeep onegoing.Nothing mattersvery much,there hasbeen somuch ofhurt thatlaughter wouldbe emptymock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