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教育专题.ppt_第1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题.ppt_第2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题.ppt_第3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题.ppt_第4页
幼儿园学前教育专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学前教育概述一 学前教育概述 一 学前教育的含义1 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六 七岁儿童的教育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区别 2 学前教育是指0 6 7岁儿童 幼儿教育指3 6岁儿童 0 3岁为婴儿教育 返回章目录 1 广义的学前教育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和认知 情感 意志 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活动 都可以称为教育 2 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 对0 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 有计划 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一般来说 学前教育与可分为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1 学前社会教育 在家庭以外由社会设施或资助 指派专人组织和实施的 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 2 学前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 拓展 学前社会教育的特征和学前家庭教育的特征分别是 群体性 目标性 多样性 计划性 单一性 终身性 随机性 随意性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较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结果 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则零散和不规范 其结果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因而在近现代学校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 对其它各种教育起示范和主导作用 二 学前教育的性质学前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三 学前教育的特点1 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2 学前教育的保教结合3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4 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四 学前教育的价值1 学前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 1990年9月召开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两个决议 一是 关于儿童生存 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另一个是 执行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 提出了 儿童优先 的原则2 学前的实施日趋科学化 1 保证胎儿健康出生 2 保证婴儿及时的成长 3 保证幼儿迅速的发展 五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1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 智力 体力 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主动性 2 目的性 3 社会性 2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青少年儿童 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者的学生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 受教育者仅指学前儿童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是教育的对象 2 是学习的主体 3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 媒介和方法 包括教育内容 手段和环境等 它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1 教育内容 2 教育手段 3 教育环境 日常生活中可以把教育环境大致分为学前教育机构教育环境 社会教育环境 家庭教育环境 六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教育和生活劳动完全融合在一起 在生产中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教育 教育没有阶级性 是我国儿童教育发展史上的初期阶段 2 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教育出现了阶级性 教育方式和内容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 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 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大发展时期 3 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17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近代社会 尤其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后 对于兴办学前社会教育提出了社会要求 推动了学前社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性格形成新学园 幼儿学校1816年 与此同时 学前社会教育的最主要机构 幼儿园也在德国出现 是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建立的 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 意为儿童的花园 教师是园丁 因此 福禄贝尔被称为 幼儿园之父 4 现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20世纪以来 社会迅速发展 学前教育的价值开始为全社会所认识 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机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特征 1 学前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化 2 学期教育机构的多样化 3 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4 学前教育的手段不断现代化 七 我国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 机构的建立与早期发展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 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学制 癸卯学制 蒙养院成为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 旧中国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教育家 如 陈鹤琴 张雪门 陶行知等3 新中国的学前教育 2001年7月 我国教育部颁发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2010年2月 国务院发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公开征求意见稿 其中提出到2020年 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 有条件的地区 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2012年10月15日发布 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 小学化 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 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年颁布 2016年1月修订 做了哪些修改 二 学前教育学 一 含义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教育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 二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直到19世纪中叶 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或孕育阶段十六世纪以前 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中 积累了教养儿童的经验 出现了儿童教育思想的萌芽 最初散见在谚语中 如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等 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论述最早追溯到周朝 国外著作 1 柏拉图的 理想国 中提出了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 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并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2 亚里士多德 政治论 中提出了胎教 3 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 提出人的教育应从摇篮开始 国内著作 1 颜氏家训 颜之推 2 童蒙须知 朱熹 3 小学 朱熹整个阶段的特点 1 丰富化2 实践性3 零散性 2 第二阶段或萌芽阶段 十六 十八世纪初期 在一些教育论著中 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 随着教育学的建立 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教育家及其教育理论 1 夸美纽斯 是教育学的鼻祖 其代表作如下 大教学论 是教育代表作 大教学论 第一次把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完成了教育理论上有史以来的重大变革 它开创了近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成为划时代的巨著 因此 夸美纽斯被称为近代的 教育巨匠 和 教育理论的始祖 也有人称他是教育史上的 哥白尼 母育学校 是儿童教育手册 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书 是创立学前教育理论的第一次尝试 世界图解 是儿童教科书 正文150课 没课都有插图 序言和结束语各有一幅插图 全书共有187幅插图 母育学校 是夸美纽斯为父母们编写的一本儿童教育手册 又名 论六岁以下儿童的细心教育法 此书描述了儿童所应当学习的各种科目 以及学习每种科目的最合适的时期和教育法 全书共13章 是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关于幼儿初步智力教育的内容 夸美纽斯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要求幼儿从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理学 光学 修辞学等方面逐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初步的概念 2 洛克 教育漫话 英国哲学家 经验主义的开创人 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 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绅士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一位合乎社会需要的标准绅士 绅士教育主要是通过 德行 体育 智育 三方面的配合 2 洛克 教育漫话 白板说 人脑开始只是一张 白纸 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 根本没有什么天赋原则 儿童的发展在后天 在于教育 3 卢梭 爱弥儿 卢梭 1712 1778 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 哲学家和教育家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对孩子讲体力 对成年人讲理性 这才是自然的次序 教育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爱护儿童 珍视童年生活 关心儿童游戏 而不是一味的读书 避免道德说教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它的地位 在人生的秩序中 童年有它的地位 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 为了人的福祉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各有其位 各安其位 按照人的天性处理人的欲念 其余的则源于各种外因 非我们所能控制 教育原则 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 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 保持儿童的天性 4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葛笃德是怎样教育他的子女的 5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这一阶段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缓慢 但是也有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 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第二阶段的特点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 3 第三阶段或初创阶段 从十八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前半期 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 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初步发展起来 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首先是由福禄贝尔提出来的 并以他于1861年出版的 幼儿园教育学 为标志 蒙台梭利是20世纪初的 幼儿园改革家 杜威提出 教育的本质 皮亚杰提出 认知发展阶段 理论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欧文为工人阶级创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1837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儿童的发展由 自然的儿童 人类儿童 神的儿童 儿童的四种本能 活动的本能 知识的本能 艺术的本能 宗教的本能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恩物 福禄贝尔 人的教育 1 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 2 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 3 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 福禄贝尔 人的教育 恩物 二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 儿童是在活动中 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到经验而获得发展 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 教育的本质 1 教育即成长 2 教育即生活 3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二 教育目的教育自身无目的 儿童的成长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 三 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 坚决克服传统学校来自教师的刺激和抑制过多的现象 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 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 教育方法 做中学 三 蒙台梭利教育法 童年的秘密 二 蒙台梭利教育法 一 基本教育思想1 发现儿童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 生命的法则 2 敏感期理论3 自由的原则 秩序 反对传统的班级和统一教学 不采用固定的班级制度 只采用大体的分组 让儿童自由选择活动 自由选择教具 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 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二 蒙台梭利教育法 4 教育内容 1 日常生活教育 2 感官教育 3 数学教育 4 语言教育 5 科学文化教育 感官教具 粉红塔插座圆柱体音筒 数学教具 分数小人数字与筹码体积组 科学文化类教具 地图嵌板太阳系九大行星嵌板 日常生活类教具 衣饰及衣饰架二指抓 四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一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过程皮亚杰认为 心理 智力 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一切知识 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得来的 是通过活动获得的 发展的实质 个体与环境相互不断作用的过程 发生认识论 认识的建立 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复写 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 而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的相互作用 原有图式 经过同化 顺应 平衡等过程 获得经验 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获得发展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 也称 图式 中 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同化 已有图式 个体对世界的知觉 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小学学数学 只告诉你加减法 并且被减数永远大于减数5 1 45 2 3 5 5 0这些你仍然会同化认识 再给你7 3 你还是会算 顺应 碰到1 5的问题 你就不会了 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认同 即不能同化于是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即顺应 认知结构纳入负数概念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 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 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 平衡即被破坏 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 即顺应 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心理发展的实质和过程 启示 即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建立联系的必要形式 儿童在活动中发展 停止活动便停止发展 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 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五 维果斯基 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上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 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制约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重要标志 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支架教学 设计理念是使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和理解以圆心为中心的平衡原理 如 等距 等量 对称和平衡等 例如等量等距的对称平衡关系 不等量非等距的对称平衡关系 散点平衡关系等 这些复杂的概念和关系不应当 也不可能用语言为媒介的教授方式来 教 给幼儿 但是玩具平衡盘把这种复杂的概念和关系具象化 使幼儿有可能通过与玩具的互动 与成人同伴的互动来感知和体验这些复杂的概念和关系 六 陶行知 1 生活教育论2 创造教育的首倡者3 培养幼儿师资的方法 艺友制4 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生活教育理论 一 生活即教育 强调寓教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使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 二 社会即学校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小的教室里 大自然 大社会都使学前教育的场所 范围和内容 三 教学做合一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切忌空口说教 而应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 教室在儿童的活动中进行教育 教学 七 陈鹤琴 一 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