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1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2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3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4页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时期的孔子像 一 苦乐交错人生路 孔子的一生经历 二 承礼启仁道中庸 孔子的儒家思想 三 万世师表为楷模 孔子的教育活动 四 恩泽后世千古传 孔子的巨大影响 孔子个人档案 姓名 英文名Confucius 民族 籍贯 职业 曾任官职 个人理想 国别 隶属派别 生卒 BC479 主要思想 字 一 苦乐交错人生路 孔子的一生经历 BC551 孔丘 仲尼 汉 鲁国 山东曲阜 儒家 儒士教师公务员作家 中都宰司寇 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礼 仁 中庸 1 出生2 接受素质教育 贫苦 1 自学成才2 底层工作3 树立理想 刻苦 办私学 辛苦 1 鲁国参政2 周游列国 劳苦 1 献身文教2 逝世 凄苦 一 苦乐交错人生路 孔子的一生经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为政 一 苦乐交错人生路 孔子的一生经历 二 承礼启仁道中庸 孔子的儒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1 春秋时期 出现了 臣杀君 子杀父 少陵长 庶废嫡 等行为 孔子对此十分愤怒 中国哲学史通览 秦哲学 2 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 八佾舞 64人跳的舞 天子专用 于庭 孔子对此举动极为愤慨 叹曰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 季氏 请回答 1 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状况 2 孔子的态度是什么 他准备怎么做 社会大变革 礼崩乐坏 恢复周礼 传承文化和道义 1 产生背景 二 承礼启仁道中庸 孔子的儒家思想 2 礼 方法 克己复礼 对个人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对社会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目的 周礼 君臣有别 长幼有序 3 仁 二 承礼启仁道中庸 孔子的儒家思想 材料一仁者亲 爱 亲 亲人 为大 中庸 材料二厩焚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被焚 子退朝 上过朝回家 才得知此事 曰 伤人乎 不问马 注 在当时 马车是地位的象征 是孔子身份的证明物 论语 乡党 材料三孔子说 周君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 就会像北极星那样 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论语 为政 材料四苛政猛于虎 礼记 材料五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 颜渊 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 仁 的含义 1 含义 对别人 爱亲人 爱他人对统治者 仁政 德治对自己 克己复礼 3 仁 2 方法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二 承礼启仁道中庸 孔子的儒家思想 杨伯峻先生注 自己要站得住 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 自己要事事行得通 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杨伯峻先生注 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不要要求别人接受 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 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 4 中庸之道1 中庸的含义 将仁和礼结合在一起 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 恰当好处 2 中庸与仁礼的关系1 要实行仁和礼 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 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实践的方法 和而不同 三 万世师表为楷模 孔子的教育活动 1 创办私学 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2 教育对象扩大 推动文化下移 有教无类 3 教学实践中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主动性 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4 教学方法上强调学与思的关系 学习与复习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5 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 学而优则仕 6 还善于 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四 恩泽后世千古传 孔子的巨大影响 1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联系必修 相关史实 孟子 荀子 董仲舒等 2 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 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 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神 鬼 人 讨论 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 还有必要提倡它吗 为什么 1 儒家强调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的教育教学思想 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 孝 仁义 诚信 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 正身自省 修已安人 加强道德修养 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正常 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 仁 德治 民本 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的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 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追寻身边的孔子孔子离我们而去二千多年了 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 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 我们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 一般人并不追究它的来源 但你若有兴趣去追寻 就会发现 它原来出自孔子之口 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个人修养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