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二版)课件-第8章PPT课件.ppt_第1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二版)课件-第8章PPT课件.ppt_第2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二版)课件-第8章PPT课件.ppt_第3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二版)课件-第8章PPT课件.ppt_第4页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第二版)课件-第8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房屋施工图的基本知识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0 3 25 1 1 了解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房屋的组成及构造2 了解房屋施工图的编制和内容3 掌握绘制房屋施工图的有关规定 学习目标 2020 3 25 2 1 房屋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2 房屋施工图的编制3 房屋施工图的有关规定 学习重点 2020 3 25 3 8 1房屋的组成 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组成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2020 3 25 4 8 1 1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组成 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即墙体承重结构和骨架承重结构 墙体承重结构是指外墙采用砖 砖柱的承重结构 骨架承重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组成骨架的承重结构 前者为排架结构 后者为钢架结构 图8 1装配式单层厂房的组成 1 柱子 2 基础 3 屋架 4 屋面板 5 端部柱 6 抗风柱 7 山墙 8 窗洞口 9 勒脚 10 散水 11 基础梁 12 纵向外墙 13 吊车梁 14 地面 15 柱间支撑 16 连系梁 17 圈梁 2020 3 25 5 8 1 2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一幢民用建筑 一般是由基础 墙体 或柱 楼地层 楼板层及地坪层 屋顶 楼梯和门窗等6个主要部分组成 如图8 2所示 它们在建筑的不同部位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房屋除上述的6个主要组成部分之外 往往还有其他的构配件和设施 以保证建筑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如阳台 雨篷 台阶 散水 通风道等 图8 2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2020 3 25 6 8 1 2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1 基础 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 承担着建筑的全部荷载 并要把这些荷载有效地传给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得以立足的根基 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 并能抵抗地下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袭 2 墙体 或柱 建筑物的承重和围护构件 墙体在具有承重要求时 它承担屋顶和楼板传来的荷载 并把这些荷载传递给基础 外墙具有围护功能 负有抵御自然界各种外来因素对室内侵袭的责任 内墙起划分建筑内部空间 创造适用的室内环境的作用 墙体作用非常重要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稳定性 良好的热工性能及防火 隔声 防水 耐久性能 因此 墙体通常是建筑物中自重大 使用材料和资金最多 施工量最大的组成部分 柱也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 除了不具备围护和分隔的作用之外 其他要求与墙体相差不多 3 楼地层 是楼板层和地坪层的总称 楼板层是多层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 同时还兼有在竖向划分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 楼板承担建筑的楼面荷载 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支撑它的墙和梁 同时对墙体起到水平支撑的作用 楼板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刚度 并应具有防火 防水 隔声的性能 地坪层是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的部分 它承担着底层房间的地面荷载 由于地坪层下面往往是夯实的土壤 所以强度要求比楼板低 但仍然要具有良好的耐磨 防潮 防水 保温的性能 2020 3 25 7 8 1 2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4 楼梯 是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楼梯虽然不是建造房屋的目的所在 但由于它关系到建筑使用的安全性 因此在宽度 坡度 数量 位置 布局形式 防火性能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 5 屋顶 是建筑物顶部的覆盖构件 与外墙共同形成建筑物的外壳 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一般由屋面 保温 隔热 层和承重结构三部分组成 其中承重结构的使用要求与楼板相似 而屋面和保温 隔热 层则应具备抵御自然界不良因素的能力 6 门窗 属于非承重结构的建筑构件 门主要用作室内外交通联系及分隔房间 有时还能进行采光和通风 由于门是人和家具 设备进出建筑及房间的通道 因此应有足够的宽度和高度 其数量和位置也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窗主要用作采光和通风 其宽度 高度和位置也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020 3 25 8 8 2房屋施工图的编制 房屋施工图的产生房屋施工图的分类房屋施工图的编排顺序房屋施工图绘制的特点识读房屋施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2020 3 25 9 8 2 1房屋施工图的产生 一个房屋工程 从制订计划到最终建成 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过程 房屋施工图的产生过程 是房屋工程从计划到建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房屋施工图是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有关的设计资料 计算依据及建筑艺术等多方面因素设计绘制而成的 根据房屋工程的复杂程度 分为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两种 一般情况都按两阶段进行设计 对于较大的或技术上较复杂 设计要求较高的项目 才按三阶段进行设计 两阶段设计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1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人员接受任务书后 首先要根据业主建造要求和有关政策性文件 地质条件等进行初步设计 画出比较简单的初步设计图 简称方案图 它包括简略的平面 立面 剖面等图样 文字说明及工程概算 方案图报业主征求意见 并报规划 消防等部门审批 2 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已经批准的方案图的基础上 综合建筑 结构 设备等工种之间的相互配合 协调和调整 从施工要求的角度予以具体化 为施工提供完整的 正确的施工图和必要的有关计算的技术资料 2020 3 25 10 8 2 2房屋施工图的分类 一套房屋施工图由于专业分工的不同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 建筑施工图 简称建施 建筑施工图主要表达建筑的外部形状 内部布置 装饰构造 施工要求等 其基本图包括首页图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建筑立面图 建筑剖面图以及建筑详图等 2 结构施工图 简称结施 结构施工图主要表达承重结构的构件类型 布置情况以及构造作法等 其基本图包括结构平面图 结构剖面图和结构详图等 3 设备施工图 简称设施 设备施工图主要表达房屋各专用管线和设备布置及构造等情况 其基本图包括给水排水 采暖通风 电气照明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 系统图和施工详图 由此可见 各专业施工图都是由基本图和详图两部分组成 基本图表示全局性的内容 详图则表示某些构配件和局部节点构造等的详细情况 2020 3 25 11 8 2 3房屋施工图的编排顺序 一套完整的房屋施工图按其建造的复杂程度不同 可以由几张图或几十张图组成 大型的复杂的建筑工程的图纸可以达到上百张甚至几百张 为方便看图 易于查找 设计人员对这些图纸应按顺序编排 房屋施工图应按专业顺序编排 一般应为首页图 包括图纸目录 设计总说明 汇总表等 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设备施工图 各专业的施工图 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系统地排列 例如基本图在前 详图在后 总体图在前 局部图在后 主要部分在前 次要部分在后 布置图在前 构件图在后 先施工的图在前 后施工的图在后等 2020 3 25 12 8 2 4房屋施工图绘制的特点 1 各种图样按正投影法绘制 房屋施工图一般按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原理绘制的 由于房屋形体较大 图纸幅面有限 所以施工图中的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可分别单独画出 通常平面图绘制在水平投影面上 立面图和剖面图绘制在正立投影面上或侧立投影面上 2 采用较小的比例绘制 同一图纸上的图形最好采用相同的比例 绘制构件或局部构造详图时 允许采用与基本图不同的比例 但在图样下方 图名的右侧应注明比例大小 以便对照阅读 3 房屋施工图图例 符号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绘制 在用缩小比例绘制的施工图中 对于一些细部构造 配件及卫生设备等就不能如实画出 为此 多采用统一规定的图例或代号来表示 为了作图简便 方便识图 国家规定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 等多种标准 在这些标准中规定了一系列图例 符号以表示建筑材料 建筑构配件等 房屋施工图中的不同内容是采用不同规格的图线绘制的 选取规定的线型和线宽 用以表明内容的主次和增加图面效果 2020 3 25 13 8 2 5识读房屋施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1 总体了解 一般是先看目录 总平面图和施工说明 大致了解工程的概况 如工程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新建房屋的位置 周围环境 施工技术要求等 对照目录检查图纸是否齐全 采用了哪些标准图并把这些标准图准备齐全 然后看建筑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大体上想象一下建筑物的立体形象及内部布置 2 顺序识读 在总体了解建筑物的情况以后 根据施工的先后顺序 从基础 墙体 或柱 结构平面布置 建筑构造及装修的顺序 仔细阅读有关图纸 3 前后对照 读图时 要注意平面图和剖面图对照着读 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对照着读 土建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对照着读 做到对整个施工情况及技术要求心中有数 4 重点细读 根据工种的不同 将有关专业施工图再有重点地仔细读一遍 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及时向设计部门反映 按照先总体后局部 先文字说明后图样 先图形后尺寸的顺序 2020 3 25 14 8 3房屋施工图的有关规定 定位轴线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标高引出线对称符号连接符号指北针常用图例 2020 3 25 15 8 3 1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 orientationline 是标定房屋中的基础 墙 柱等承重构件位置的线 它是施工时定位放线和查阅图线的重要依据 它反映房屋开间 进深的标志尺寸 常与上部构件的支撑长度相吻合 1 定位轴线的画法根据 国标 规定 定位轴线采用细单点长画线绘制 轴线末端画细实线的圆圈 圆圈的直径为8 10mm 定位轴线圆的圆心应在定位轴线的延长线或延长线的折断线上 且圆圈内应注写轴线编号 如图8 3所示 图8 3定位轴线及编号方法 2020 3 25 16 8 3 1定位轴线 2 定位轴线的编号 1 一般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 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 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 从左至右顺序编写 纵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 从下至上顺序编写 这里应注意的是拉丁字母作为轴线号时 应全部采用大写字母 不应用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来区分轴线号 拉丁字母的I O Z不得用做轴线编号 以免与数字1 0 2混淆 当字母数量不够使用 可增用双字母或单字母加数字注脚 如AA BB YY或A1 B1 Y1 组合较复杂的平面图中定位轴线也可采用分区编号 见图8 4 编号的注写形式应为 分区号 该分区编号 分区号 该分区编号 采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图8 4定位轴线的分区编号 2020 3 25 17 8 3 1定位轴线 2 对于一些与主要承重构件相联系的次要构件 它的定位轴线一般作为附加轴线 编号用分数表示 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 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编号 用阿拉伯数字编写 如图8 5 a 所示 3 在画详图时 如一个详图适用于几个轴线时 应同时将各有关轴线的编号注明 如图8 5 b c d 4 一个详图适用于几根轴线时 应同时注明各有关轴线的编号 见图8 5 e 所示 表示2号轴线后面附加的第1根轴线 表示C号轴线后面附加的第1根轴线 a 4 6 b c d e a 附加轴线 b 用于2个轴线时 c 用于3个或3个以上轴线时 d 用于3个以上连续编号的轴线 e 通用详图的轴线号用圆圈 不注写编号 图8 5定位轴线的各种注法 2020 3 25 18 8 3 1定位轴线 5 圆形与弧形平面图中的定位轴线 其径向轴线应以角度进行定位 其编号宜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从左下角或 90 若径向轴线很密 角度间隔很小 开始 按逆时针顺序编写 其环向轴线宜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 从外向内顺序编写 如图8 6 图8 7所示 6 折线形平面图中定位轴线的编号可按图8 8的形式编写 图8 6圆形平面定位轴线的编号 图8 7弧形平面定位轴线的编号 图8 8折线形平面定位轴线的编号 2020 3 25 19 8 3 2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施工图中某一部位或某一构件无法表达清楚时 通常将这些局部和构件用较大比例画出 这种放大后的图就称为详图 为便于查找及对照阅读 可通过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来反应基本图与详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 索引符号索引符号 ndexsymbol 用来查找相关的图纸 当图样中的某一局部或构件未能表达清楚 而需另见详图 以得到更详细的尺寸及构造做法 就要通过索引符号的索引表明详图所在位置 索引符号是由直径为8mm 10mm的圆和水平直径组成 圆及水平直径均应以细实线绘制 索引符号中上 下半圆应进行编号以表明详图的编号和详图所在图纸编号 对编号做如下规定 2020 3 25 20 8 3 2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1 索引出的详图 如与被索引出的详图同在一张图纸内 应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 并在下半圆中间画一段水平细实线 见图8 9 a 2 索引出的详图 如与被索引出的详图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应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 在索引符号的下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所在图纸的编号 见图8 9 b 3 索引出的详图 如采用标准图 应在索引符号水平直径的延长线加注该标准图册的编号 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标准详图的编号 索引符号的下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标准详图所在标准图册的页数 见图8 9 c 图8 9索引符号 2020 3 25 21 8 3 2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索引符号如用于索引剖视详图 应在被剖切的部位绘制剖切位置线 并以引出线引出索引符号 见图8 10 引出线所在的一侧应为投射方向 如图8 10 a 表示从上向下投影或从后向前投影 图8 10 b 表示从右向左投影 索引符号的编写与图8 9的规定相同 图8 10用于索引剖面详图的索引符号 2020 3 25 22 8 3 2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2 详图符号详图符号 detailsymbol 是与索引符号相对应的 用来标明索引出的详图所在位置和编号 详图符号的圆应以直径为14mm的粗实线绘制 对详图符号的编号做如下规定 1 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同在一张图纸内时 应在详图符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详图的编号 见图8 11 a 2 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应用细实线在详图符号内画一水平直径 在上半圆中注明详图编号 在下半圆中注明被索引的图纸的编号 见图8 11 b 图8 11详图符号 2020 3 25 23 1 1 6尺寸注法 薄板厚度 正方形 坡度 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 薄板厚度标注方法 标注正方形尺寸 2020 3 25 24 8 3 3标高 标高 elevation 是标注建筑物某一位置高度的一种尺寸形式 1 标高符号标高符号应以直角等腰三角形表示 按图8 12 a b c 所示形式用细实线绘制 如标准位置不够时 也可按图8 12 d 所示形式绘制 h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标高符号的具体画法如图8 12 e 所示 其中l的长度根据标注数字而定 标高符号的尖点可以向上 也可以向下 但均应指到被注高度的面 总平面图上标注室外地坪标高的符号 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 具体画法见图8 12 c 图8 12标高符号 2020 3 25 25 8 3 3标高 2 标高数字标高的数字以米为单位 在总平面图中 标高数字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除总平面图外 标高数字均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零点处的标高应注写成0 000 见图8 13 a 正数标高只写数字 数字前不加注 号 见图8 13 b 负数标高除写数字 还应在数字前加注 见图8 13 c 所示 在图纸的同一位置需表示几个不同标高时 标高数字可按图8 13 d 的形式注写 图8 13标高数字注写 2020 3 25 26 8 3 3标高 3 标高的分类按标高基准面的选定情况 标高分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两种 1 绝对标高 根据我国的规定 凡是以我国青岛黄海海平面的平均高度为基准面所测定的标高 称为绝对标高 一般在总平面图中使用 2 相对标高 凡标高的基准面是根据工程需要 自行选定而引出的标高 称为相对标高 除总平面图外都采用相对标高 即以建筑物底层主要房间的室内地面为基准面所测定的标高 通常 在建筑设计总说明中要说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关系 这样就可以根据当地的水准点 绝对标高 测定拟建工程的底层地面标高 2020 3 25 27 8 3 3标高 根据所标注部位的不同 标高又分为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 建筑标高是指标注在建筑物装饰面层处的标高 结构标高是指标注在建筑物结构部位 例如注在梁 板底处 的标高 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的标注 如图8 14所示 图8 14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 2020 3 25 28 8 3 4引出线 对图样中某些部位由于图形比例较小 其具体内容或要求无法标注时 常用引出线注出文字说明或详图索引符号 1 引出线应以细实线绘制 并宜用与水平方向成30 45 60 90 的直线或经上述角度再折为水平的折线 文字说明宜注写在水平线的上方或端部 见图8 15 a 和图8 15 b 索引详图的引出线 应与水平直径线相连接 见图8 15 c 所示 图8 15引出线 2020 3 25 29 8 3 4引出线 2 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出线 宜互相平行 如图8 16 a c 所示 也可画成集中于一点的放射线 如图8 16 b 所示 图8 16共用引出线 2020 3 25 30 8 3 4引出线 3 在房屋建筑中 有些部位是由多层材料做法构成的 如屋面 地面 楼面以及墙体等 为了对多层构造部位加以说明 可以用引出线表示如图8 16所示 引出线必须通过被引出的各层 并用圆点示意对应各层次 文字说明编排次序应与构造层次保持一致 如层次为竖向排序 则说明的顺序应由上至下 如层次为横向排序 则由上至下的说明顺序应与左至右的层次相互一致 如图8 17所示 图8 17多层构造引出线 2020 3 25 31 8 3 5对称符号 当房屋施工图的图形完全对称时 可只画该图形的一半 并画出对称符号 以节省图纸篇幅 对称符号由对称线和两端的两对平行线组成 对称线用细单点长画线绘制 平行线用细实线绘制 其长度宜为6 10mm 每对的间距宜为2 3mm 对称线垂直平分于两对平行线 两端超出平行线宜为2 3mm 如图8 18所示 图8 18对称符号 2020 3 25 32 8 3 6连接符号 连接符号应以折断线表示需连接的部位 两部位相距过远时 折断线两端靠图样一侧应标注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 两个被连接的图样应用相同的字母编号见图8 19 它有两种情形 1 当所绘制的构件图形与另一构件图形仅部分不相同时 可只画另一构件不同的部分 并用连接符号表示相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