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_第1页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_第2页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_第3页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_第4页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科研论文:浅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自主探究的能力 【内容摘要】当代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而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需要我们教师敏感地捕捉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兴趣入手,继而提供较既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引导其自主探究。 关键字:自主探究科学活动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和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单纯知识的 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幼儿处在这样一个生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就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机会和时间。那么,如何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2 / 8 一、捕捉兴趣,引发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 “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 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好探究,特别喜欢新奇事物。科学无处不在,幼儿身边一样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的科学探究要从身边 的事物开始,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们的兴趣;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抓住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能巧妙地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探究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机会。 我实习期间曾见一位老师在上中班感官总动员的观摩课上出现了这样的突发状况: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尝一尝、比一比小碟子里的各种食物的味道时,一位小朋友突然站起来说到: “ 老师,太辣了,我要喝水! ” 当时,班级里顿时混乱起来,不少小朋友也跟着学样,纷纷吵着要喝水。这时该怎么办呢?让小朋友喝水吧 ,会破坏教学计划,不让吧,3 / 8 那么多老师看着,场面无法控制,授课老师无法下台。我正思忖着时,只见授课老师先安抚了下幼儿,接着马上提问:“ 为什么你觉得辣了会想到喝水?喝水真的能解辣吗?我们一起喝水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能解辣。 ” 授课老师巧妙地接住了幼儿抛来的 “ 球 ” ,并将 “ 球 ” 抛还给孩子,很好地抓住了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并成功地将其成为本课的亮点。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其独立探究能力。 二、提供材料,激发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指出 “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 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提供活动的条件。 ” 幼儿认识事物大多依赖直接经验, “ 有材料陪伴 ” 的学习是幼儿的学习特点。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提供与他们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丰富的操作材料,并给予充分的操作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经验,提高探究能力,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4 / 8 我认为,活动的材料是发展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必不可缺的部分。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建构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在 幼儿的探索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孩子的发现需要时间,探索需要过程,教师只有把这些时间和过程留给孩子,才能真正促使孩子的探究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在材料的投放中,我觉得最为重要的还是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是幼儿经常光顾的活动场所之一,区角的材料投放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又要有利于发展其自主探究的能力。我所在实习的幼儿园活动室里都有几盆小植物。一天,有个小朋友非常焦急地跑来问我: “ 老师,那边有一盆小花要死掉了。 ” 怎么回事呢? 我赶紧跟着孩子一起去看。原来呀那盆小花放得太角落了,保育阿姨浇花时把它遗漏了。我马上顺势引导孩子: “ 呀,小花好好得怎么会快死了呢? ”马上就有小朋友提出猜想: “ 是不是谁把它弄死的呀 ?”“ 肯定不是的,小花的身子好好的呢! ” 另一个小朋友反对道。 “ 是不是它没喝水干死的呀? ” 佳佳看着小花若5 / 8 有所思道。我一听马上乐了,佳佳观察得真仔细。当佳佳提出看法后不少小朋友表示赞同。 “ 肯定是干死的,看,其他小花的花盆里湿湿的,就这盆里的土是干的。 ” 小敏脑筋一转: “ 要不我们给小花浇点水吧,说不定它就好了呢! ”“ 好的,我马上去弄水。 ” 小嘉兴冲冲地边跑边说。跑了一半,小嘉突然又回来了,他抓着脑袋问其他小朋友: “ 小花要喝热水还是冷水呀? ” 一小部分幼儿说喝热水的吧,小朋友渴了也喝热水。也有不少小朋友都说应该是喝冷水的,热水会烫坏小花的。争论不休时,小朋友们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我给了幼儿明确的答案 :小花要喝冷水的,水太热了会烫坏小花的。于是,小朋友们又兴冲冲地给小花浇水去了。之后,孩子们对角落的那碰小花倍加关爱,是不是看看它们长好了没有,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两星期后,小花又慢慢有生气起来,孩子们都很开心。这次活动,我完全是观察者。其实,孩子 们并不向大人们想得那样无能,只要我们稍加点拨,他们自已可以探究,发现。而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引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使他们能自主建构知识。 三、贴近生活,选择内容 6 / 8 科学源于生活,起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我们知道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样的学习特点也要求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取之于幼儿生活,因此在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就应以幼儿的社会生活为基石,抓住幼儿身边的物和事来组织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组织教学活动,我认为应做到如下 几点: 首先,走进自然,细心观察。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我们应带领他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因为大自然蕴涵着无限的奥秘与乐趣。我所在实习的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幼儿园附近的田野、工厂、社区等都是幼儿学习的好教材。在一次 “ 寻找秋天 ” 主题活动中,我带领幼儿们来到野外郊游,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观察树叶的变化,看落叶飞舞,看小草枯黄,看菊花开放,看农民收割 让孩子们在真切的生活中感悟秋天。 第二,走进社区,外出参观。社会资源的利用,既可 弥补幼儿园科学教育设备和资料的不足,又可以使幼儿在社会7 / 8 大环境中亲自感受体验,获得广泛的感性经验。例如:在 “ 走进秋天 ” 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就带领全体幼儿参观“ 农民的收割劳动 ” ,让幼儿亲眼粮食丰收的全过程,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次的参观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科学的机会,也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丰富了幼儿的科学经验和生活。 第三,利用电教,解决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视机、 VcD 机、摄像机、电脑等一些先进的科技产品已越来越生活化,电教资源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中 也有着一席重要之地。电教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直观形象的优点,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它能使抽象的现象具体化,间接的经验直接化。在 “ 稻谷熟了 ” 的活动中,幼儿对稻谷变成米都很有兴趣,但光靠图片理解又不深,于是幼儿园的老师们就把稻谷变成米的经历给拍了下来,让幼儿观看。许多幼儿看了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稻谷是这样变成米的。 在这样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