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手绘入门及作业.ppt_第1页
汽车手绘入门及作业.ppt_第2页
汽车手绘入门及作业.ppt_第3页
汽车手绘入门及作业.ppt_第4页
汽车手绘入门及作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手绘入门 今天初步感受一下汽车的画法 下节课继续深入讲解一下汽车设计细节及与整体的协调 1 完善课堂作业2 根据我发到微信群中的几个车型 该PPT第3页后也有 画出其中一款车型的效果图 并由此改良设计出一个新的车款 2 3 个角度 任意发挥一下 3 该PPT中也有一些曲面电子产品 家具等 请大家多多留意其画法 选取其中2 3个进行临摹 画在一张A3纸即可 注意 播放PPT才可以看到全部图片哦 立体造型 设计方法与表现 第一章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立体造型 马克笔写生分类 写生是相对临摹而言的 有助于增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对感性思维的培养 虽然是写生 但大家注意带着结构分析的思想去分析结构与明暗关系 并不是看到什么画什么 光线一定要假设一个主光源照射的方向 图片写生 照片写生 实物写生希望大家在画线稿练习时注意产品结构的分析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设计方法与表现 汽车手绘基础 第一 早年的轿车轮胎是由内胎和外胎组成 而现在的轮胎是无内胎的 无内胎轮胎的优点是 轮胎穿孔时 压力不会急剧下降 能安全地继续行驶 无内胎轮胎中不存在因内外胎之间摩擦和卡住而引起损坏 气密性较好 可以直接通过轮辋散热 所以工作温度低 使用寿命长 结构简单 质量较小 第二 现在轿车用的大都是子午线轮胎 帘布层帘线排列的方向与轮胎的子午断面一致 帘线的这种排列方式 使帘线的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 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数一般比普通斜交胎可减少约40 50 胎体较柔软 弹性好 轮胎型号标记大多形如 215 70R15 这些数字的含义分别是 215表示胎面宽度 单位是mm 一般轮胎的宽度在145 285mm之间 间隔为10mm 70是扁平比 即轮胎胎壁高度和胎面宽度的比例 70代表70 一般轮胎的扁平比在30 80 之间 正常情况下 普通轿车不应使用扁平比 75 的轮胎 豪华轿车和高性能跑车推荐采用扁平比 60 的轮胎 R是英文Radial的缩写 表示轮胎为辐射层结构 15是轮辋的外径 单位是英寸 如果有的轮胎标记形如 6 00 12 这表明它不是子午线轮胎 而是斜交轮胎 这种轮胎在轿车上已很少见 由于它的安全性 负载能力和高速稳定性差 因而只在部分低档越野车和重型货车上应用 前轮前束是指前轮前端面与后端面在汽车横向方向的距离差 也可指车身前进方向与前轮平面之间的夹角 此时也称前束角 作为学生 产品的草图一样重要 虽然相比汽车来说 产品的草图比较容易控制 但是产品上面有很多细节需要你去表现 而汽车侧重的是比例和形态 对于细节的推敲要弱很多 所以 不希望大家出现偏科的情况 首先 基本的透视 大家可以把汽车理解成一个BOX 在45度侧视的时候 汽车和所有的盒子一样 都是有两个灭点的 学过两点透视的同学应该很容易理解 在正侧视的时候 汽车是处于一点透视的位置 其他一些角度 大家也要先注意一下透视的关系 先想想灭点在什么地方 另外 大家要注意的是轮毂的透视 在任何带透视的角度 轮毂都是椭圆形 其椭圆长轴都与车轮的轴线垂直 比例是汽车设计的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般来说 我们可以借用车轮来衡量一个车子的比例 因为汽车的大小千变万化 但是轮子的尺寸是固定的 首先要确定的是轴距和车高 图片上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两个尺寸与车轮的比例关系 一般前后轮之间的长度能够容纳下三个车轮 而车高一般约为两个到两个半车轮的高度 其次 车型的package也是影响比例的一个重要因素 前驱和后驱车型 其比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内饰的比例关系主要受到乘客坐姿的影响 简单地说就是跑车和轿车的坐姿比较低 H点相对也低 人体在水平方向需要占据较多的空间 受其影响 座椅的高度 IP和console的关系都会比较低 而SUV 卡车还有VAN MPV车型的坐姿一般比较高 高坐姿可以节省水平方向上的空间 座椅 IP等也会设计得相对高一些 不过这种坐姿需要较多地考虑头部空间 对于每个学设计的人来说 手绘是必不可少的 一手漂亮的草图足以可以给你加分不少 如何画好汽车草图 跟随我们下面的步骤练习 相信你会成为手绘达人 步骤1 起笔 注意起笔点 步骤2看看对车身比例的把握 步骤3关键部分之一车轮 步骤4显现第一步中辅助线的作用 步骤5线不在多 也不在少 在准 步骤6车尾部也是一个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