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doc_第1页
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doc_第2页
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doc_第3页
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doc_第4页
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的调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调查李 峰 韩 杰 郑延玲 彭秀芬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内容摘要:【目的】调查护理在职研究生培养类型增设“专业学位”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培养策略。【方法】问卷调查450名在职护理人员。【结果】86.8的人员认为“专业学位”是在职护理硕士的最佳培养方式;72.3的人员认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有临床实践经历;“工作紧张,学习时间少”是在职人员报考“专业学位”的主要困难;“护理伦理类”、“护理研究方法类”、“专科护理实践技能类”、“社区护理类”课程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修课程。【结论】开展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完善护理教育体系,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关键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在职教育我国在职护理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形式,设置单一的科学学位,培养以教学型、科研型、管理型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为主,然而,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培养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专科型护理人才和临床护理专家。 2010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拟新增护理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是相对于“科学学位”而言,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特定的职业指向性和教育的实践依赖性等特征,培养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实践型高层次人才。因此,在职护理硕士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即是护理专业本身的要求,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采用方便抽样,以山东大学2所附属医院和济南市4所医院的45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1.2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征询专家意见,剔除不符合调查目的的题目,纠正含混不清的表述,以此作为对问题效度的评价,后经10名护理成教专升本学生用重复测量法进行问题信度分析,计算相关系数为0.78。由研究者与调查者共同发放调查表,当场收回。问卷收回428份,回收率95。2 结果调查在职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工作5年以内的占36.7,610年的占27.1,1120年的占24.1,20年以上的占9.1。初级职称占56.9,中级职称39.6,高级职称占3.5,第一学历为中专的占54.3,专科占33.6,本科占12.1,最后学历为中专的占1.8,专科占33.3,本科占64.2,研究生占0.7。2.1 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被调查对象中86.7的人员有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学位的需求,有86.8的人员认为“专业学位”是在职护理硕士的最佳培养方式。不同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意义的认识无差别。不同职称和学历护理人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义有差别。初级职称赞同者占45.5,中、高级职称占19.8(X2 =22.663 P=0.001),中专学历赞同者占45.5,专科学历赞同者占52.5,本科学历赞同者占26.4(X2 =30.104 P=0.000)。2.2 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被调查者中有72.3的人员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当对报考人员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要求。初级职称人员有54.8认为工作满3年即可报考,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有49.5认为工作满5年是培养“专业硕士”的实践要求(X2 =38.253 P=0.000)。调查“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形式,只有27.8的被调查人员支持全国统考。调查“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学科综合科目,有89.9的人员赞成考“护理综合”。表1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考试形式招生考试形式人 数百分数()招生学校单考13733.2全国统考11527.8招生学校联考9523.0全国联考6616.0合计413100.0X2 =26.467 P=0.000表2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考试学科综合科目综合考试科目人数百分数()护理综合36589.9西医综合4110.1合计406100.0X2 =258.562 P=0.0002.3 在职护理人员报考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困难本次调查的在职护理人员,认为“工作紧张,学习时间少”是报考“专业学位”的主要困难,其次是“外语水平低”。表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报考的难度调查 N() 项目中专 专科本科合计外语水平低70(38.9)41(29.3)8(22.9)19(33.5)医学基础差5(2.7)16(11.4)2(5.7)23(6.5)工作紧张时间少84(46.7)77(35.0)24(68.6)185(52.1)考试难影响报考需求21(11.7)6(4.3)1(2.8)28(7.9)合计180(100.0)140(100.0)35(100.0)355(100.0)X2 =22.368 P=0.0012.4 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课程的调查被调查的在职护理人员认为“专业学位”开设“护理伦理类”、“护理研究方法类”、“专科护理实践技能类”、“社区护理类”课程是有必要的。在职护理人员对自身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给予充分的重视,这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被调查者对护理伦理、护理法学知识表现出较高的需求,这与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现状有关,随着医疗护理责任的明晰,医护人员更加重视病人的权利,更希望学会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中重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社区护理也是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被调查的临床护理人员虽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但对社区护理的认可度不断提高,80以上的在职护理人员认为开设社区护理方面的课程有必要。3 讨论3.1 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3.1.1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 研究生学位设置和类型划分体现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截止到2009年全国共开设20个专业学位,几乎覆盖了所有行业领域。医学领域的专业学位教育始于1998年,已经开设了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和公共卫生硕士,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临床医师,截至到2008年有80余所院校招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约6万余人。3.1.2 满足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我国护理教育长期以来以中专层次教育为主,在职护理人员继续学历教育需求很大,以山东大学为例,近5年,在职护理专科年招生人数增加1.48倍,而在职护理本科年招生人数增加3.5倍。在职护理人员研究生教育将会随着临床护理本科学历人员的增加而增加。3.1.3 实现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国外护理学研究生的培养类型有两类,一是以护理科研为重点培养的MS( Master of Science),二是以专科护理为重点的MN (Master of Nursing)【1】。国内护理硕士仍是按照医学科学学位培养,颁发医学硕士学位,因此国内护理硕士教育,也应开展专业学位培养,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培养理论基础雄厚、把握学科发展动向, 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实用性人才。3.1.4 提升临床护理师资水平我国临床护理师资,尤其是临床护理研究生导师学历层次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2】,学历与学位也成为制约临床护理导师遴选的因素。开展在职护理人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师资的学位层次,使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得到有效补充。 3.1.5 培养专家型临床护理人才有专家【3】认为,我国护理研究生教育应由培养护理教师、护理管理者为主,转向培养临床专科护士为主,培养立足护理临床实践,融通护理理论的护理专家,使中国护理逐步走向专科化发展的道路。美国某州的专科护士中硕士占到75.0% ,博士占16.5% ,而我国现已经取得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中,具有本科学历的只有19.1%,大专学历占52.4%【4】。在职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为高级护理实践做准备,以这种方式培养专家型护理人才,是加速我国护理专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3.2 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策略3.2.1 培养目标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突出护理专业实践性特色。国内有学者通过调研认为,临床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主要包括,系统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临床专科理论,较强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力【4】。具体的培养目标可以从“品德结构”、“知、能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表述,在“品德结构”方面,强调具有积极为我国卫生事业和人类健康服务的精神;在“知、能结构”方面,强调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素质结构”方面,强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沟通与合作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2.2 培养方式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对象,应要求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考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试为国家组织的统考,主要考核外语和护理综合素质,第二阶段复试,由招生院校对通过初试的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和面试。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以“护理学”为一级学科,以医院护理和社区护理为两大模块,下设多个二级学科,发展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如危重症护理、糖尿病人护理、老年慢病病人护理、造口病人护理、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慢病护理干预、社区康复护理等。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可采用理论学习、临床实践、课题研究三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上可以借鉴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方式,提倡PBL教学、案例教学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将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重点,学位论文选题应有现实针对性、应用性,强调实践探索的创新,论文内容应强调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临床护理病例分析、护理方案创新实施等为主,体现综合运用护理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能力。4 结论开展在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与临床医疗人员的发展相匹配,促进医疗与护理实践的协调发展,同时,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更好的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 金星.浅谈我国护理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J .教育与职业,2007,(14):132134.2 沈世琴,朱京慈. 临床护理专家角色功能及发展趋势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 ,18 (7) :1718.3 曹轶.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与发展J.护理研究,2007,21(2):385-387.4 单伟颖,于海华,梁迎辉等.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296298.山东大学护理学院教研课题 JY200907作者简介 李 峰(1961),女,硕士,副研究员,副院长,从事护理教育与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