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蜗牛记录民间之美 蜗牛,记录民间之美“我们在这个被物欲绑架的时代里沉浮,光鲜也危险;爷爷奶奶身上残留的过去生活的蛛丝马迹,古板却温暖;我们这代青年渐渐沦为传统生活的旁观者,与传统民间艺术会成为一种什么关系?”这是28岁的青年邓超所关心的,也是他和朋友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他们走进民间乡野,以原生态口述的方式记录下一个个民间艺人的故事。 他们自费创办了一份记录民间工艺的DM杂志蜗牛,向都市里的年轻人传达传统慢生活之美。 在记录的同时,他们感叹于民间工艺消失之快,于是成立了手益公社,将民间工艺品带到城市去销售,为改善手工艺人的生活现状尽力。 有一个词从此浮上邓超的心头“挽救”邓超出生在山东青州的农村,高中毕业后,远赴乌克兰的大学留学。 乌克兰是前苏联的重工业基地,航天技术非常先进。 他选的正是这个专业,机械图画得不错,考试常常满分,去图书馆总是到闭馆才出来。 但正式上课后发现,当地大学掌握的技术很先进,但核心的东西不会教给外国学生,经常是留学生在A教室上课,本地的学生到B教室。 那一年半,邓超非常迷茫,决定转学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设计大学,那时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看了不少尼采、黑格尔和叔本华的书。 但邓超的妈妈觉得这个专业没前途,以死相逼。 于是,邓超转到经济工程大学学经济管理,发现这些都不是他想追求的生活,熬了一个学期,于xx年初退学回国。 留学一趟却什么都没学成,邓超一时成为村里“败家子儿”的代名词。 在家消磨半年光阴后,为了躲避村人的指长道短,他“打着自学考试的幌子”逃到北京。 他先是找工作、做点小生意,后来参加人大中英合作项目的自考。 一年考过两个专业的十几门课,还被选为代表去做课程汇报。 在北京期间,邓超认识了一个清华美院的老乡,带着他旁听了不少课。 邓超从小学画画,对美术的热爱又重新被唤醒了。 旁听的另一个收获是,他认识了后来的搭档吴垠和高登科。 吴垠是中央美院当代艺术史论研究生,方向是当代艺术评论,高登科在清华美院读研,方向是考古。 xx年清华美院组织的一次民间艺术田野考察,邓超也申请加入了进去,三人聚在了一起,谈文学、谈艺术,聊得投机,成了朋友。 在这次考察中,邓超第一次接触到“民间艺术”这个词汇,幸运的是,他恰好摸到了学院派民间艺术研究的一脉传承带着他们去湖南做考察的是清华美院的杨阳老师,她的父亲是著名的杨先任教授,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带着杨阳在黄河流域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并最终写成黄河十四走一书,详尽地描述了老大娘剪刀下的剪纸、手里捏出来的面花、针里刺出的绣片,那是一本礼赞生活、礼赞民间美学的一流著作故事要流传下去才成为故事,热爱要继承下去才成为文化。 机缘巧合,年轻的邓超接住了前辈们对民间艺术的热爱,田野调查令他内心激动不已。 这一年的农历新年,他们又一次重走当年路线,对黄河流域中下游民间美术做了一次考察。 从山西到陕西,近千公里的路程,尽是“物是人非”,当年的民间艺术已经衰败不堪,有一个词从此浮上邓超的心头“挽救”。 邓超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跟好友一起做了个记录民艺的网站。 没过多久,他们计划做本画册。 “这还是受地铁里散发的DM杂志启发的,我想他们能发,成本一定不高,而且这种方式能把与民艺相关的信息有效地传递给读者。 专业的民艺书读起来比较枯燥,本来是没文化的老大娘看了都高兴的东西,结果连知识分子都看不懂,我想换个语境说话。 一棵草掂量出的良心邓超所创办的这本DM杂志叫蜗牛,专注于民间艺术的再发现。 在传媒领域,邓超是外行,甚至连成本核算都没做到位。 刚开始做,真是绝望,没有资金,不会调图片,不会排版但蜗牛很独特。 它的题材新鲜,第一手的田野调查,带着泥土气息,闻所未闻;它的采集方式也特别,这些没有记者证的“记者”从来都是到乡下老乡家里玩耍,得到原生态的“口述”;它的呈现手法有趣,基本上从头到尾图文并茂地从方方面面讲述一个主题,甚至一座村庄、一个家族。 他们只做“活着”的民艺,而不是被收藏在博物馆中的那些。 而蜗牛出刊极慢,因为收不回成本,他们没有资金启动新一轮的田野调查。 整本杂志的插图、美编和封面,基本上是快要的志愿者任妍一手承担。 至于采访线索,就在“朋友的朋友”中四处打听,首期的主题竹子,大地的礼物中的李眯眯,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撞”到的。 xx年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经过11个小时的火车硬座、3个小时的汽车“蜗牛们”来到江西婺源黄源村的眯眯家,在这里认识了眯眯的大舅石水生一位巧手篾匠;听到了很多关于眯眯外公石武发,一个老篾匠的故事;还跟眯眯父亲到茶田采有机“明前茶”,顺便走访了山上种竹子的眯眯姑父,最后,当然是一幅眯眯家的“开心农场”全景图。 “把眯眯家的亲戚走了个遍”,一步一景一工艺,环环相扣,自然延展,煞是好看,欣赏活在现实中的民艺之余,浑然被质朴的亲情所包围。 “工匠曾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自给自足的时代,有技能的人往往受到社会尊重,地位很高。 邓超举了一个竹篮编织工的例子,有经验的竹篮编织工是根据你的身高、体格定制,编出来的竹篮大小正好适合你用。 编一个竹篮正好是一整天,一天一个工,一个工120元。 工匠们只是冬天农闲时才做,做完一个村再做一个村,完全顺应自然。 到80年代,塑料制品慢慢开始替代手工品,毕竟一个塑料盆才三五块但手工制品作为家庭情感的纽带哪里是工业化产品可以替代的?民间之美,包括全部的民间生活。 蜗牛关注民艺,有工艺诞生的环境和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包含道德价值观和文化传承。 因此,邓超和团队“蜗牛们”选择的都是民间带着浓重生活气息的物件茶叶、虎头帽、面花、拼布坐垫、柳编筐,甚至连不起眼的扫帚都被写进蜗牛里。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这些,邓超的回答很简单美。 “我见过最美的扫帚是蔚县的。 艺术家马路老师一句话,把“蜗牛们”带到了河北蔚县。 他们坐着三轮蹦蹦走街串巷,透过阳光照耀的窗花,感受毫无波澜的生活巨流下的暗流涌动,看看真正能够代表蔚县性格的老百姓生活真实的面貌。 从芨芨草的收割到编扎,要经过多少道程序,才能扎成大扫把,经历生活的反复摩擦,经久耐用从一棵草就能掂量出良心。 匠人们说“美的生活是要靠时间来体验的,我们为什么要走得那么快呢?”假装太阳照亮别人蜗牛已出版六期,每期采用专业的田野考察方式,目前在北京、深圳、广州等近二十个城市有经销点,在淘宝上也有网店,微博得到很多热爱美和民间工艺的年轻人的关注。 在路上,“蜗牛们”发现很多传统手工艺匠人的生活艰难,在贵州白兴,就剩下一个染匠杨勋勇,曾经他是村子里最富的年轻人,而现在,随着枫脂染的没落,他成了村里最穷的人。 儿子就要上大学了,为了解决生活负担,杨勋勇很可能外出打工,他走后,白兴的染布工艺也许就消失了。 邓超常常被匠人的手艺打动,当场定制其作品,出的价格让同伴们咋舌。 一次他花了200元买了一块拼布坐垫。 大家为此争执,高价买回去,怎么卖出去?不能光靠同情心去做民艺,同样蜗牛不能光卖理想,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应该发展成为一个民艺品牌。 作为研究民艺多年的专家,清华美院的杨阳老师很看好现在民艺衍生品市场,建议“要是蜗牛能把它和现代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做衍生品,不光蜗牛的生存不成问题,那些民间匠人将受益更多。 邓超等人已经成立了几个“手益公社”,由“蜗牛”与手工匠联合发起,在都市代卖手工艺品,试图为传统手工艺匠人、乡村留守人群以及其他从事手工制作的弱势群体带去更多的收入。 他们把江西婺源的古法手工炒茶送进了都市。 为了省钱,所有包装工序都由“蜗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开发代建合同范本
- 2026-2031年中国三苯基氯甲烷市场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可行性预测报告
- 断桥窗制作合同范本
- 轮胎修理的试题带答案
- 2026-2031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产品碳足迹核算考试题及答案
- 教师兼职支教协议书
- 基于标准割的图像分割算法:原理、改进与应用探究
- 施工道路救援协议书
- 基于机器视觉的纸病检测方法:技术解析与应用拓展
- 2025国际贸易合同协议书标准版范本
- 2025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延安市遴选公务员(33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
- GB/T 25127.2-2020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
- 不合格品及纠正措施处理单
- 前列腺癌(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临床路径(2021年版)
- 番茄红素课件
- 穿越河流管道施工方案
-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侯小波老师)
- 概述 惯性导航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