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个儿童中医调养服务PPT课件.ppt_第1页
0~36个儿童中医调养服务PPT课件.ppt_第2页
0~36个儿童中医调养服务PPT课件.ppt_第3页
0~36个儿童中医调养服务PPT课件.ppt_第4页
0~36个儿童中医调养服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界首市中医院周桂芳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0 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2 内容一 概述二 流程表及说明三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技术和方法四 几点建议 3 一 概述 小儿年龄阶段中医儿科以18岁以内为儿童 0 36个月儿童分别属于新生儿期 0 28天 婴儿期 28天 1岁 幼儿期 1岁 3岁 为本次中医调养服务的年龄阶段 4 小儿生理特点小儿具有生命力旺盛而又机体嫩弱的双重性特点 对此南宋 陈文中形象地比喻为 草木茸芽之状而称为 芽儿 谓之 少阳 少阳者 阳气虽然稚嫩 但是阳气相对阴液而言确强盛 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 阴液不断补充 形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 此时既不同于壮年人 天癸 至而阴平阳秘的 大阳 也不同于老年人随着 天癸 尽而阳气的不断衰微 阴液不断衰减的 夕阳 5 小儿的生理特点一方面表现为生机蓬勃 发育旺盛 颅囟经 谓 纯阳 另一方面表现为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 全而未壮 的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温病条辨 谓之 稚阴稚阳 6 小儿病理特点由于小儿生机旺盛而又形体娇嫩的生理特点导致小儿在病理上表现为 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 若调治得当 又 脏气清灵 易趋康复 这为我们发挥中医优势 从治未病的角度开展 儿童中医调养服务 势必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 还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问题 是健康绿色疗法 7 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简介 对0 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就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机理 指导儿童监护人开展起居活动指导 饮食调养以及常见穴位的按揉 以达到增强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 儿童中医药调养服务由四部分组成 预约儿童监护人 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 传授穴位按揉方法 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 按照不同月龄实施 参照本规范开展相应的工作 8 Page 9 二 流程表及说明 9 预约儿童家长在儿童6月龄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 30月龄 36月龄时 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10 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 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 起居活动指导 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在儿童6 12月龄时 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 在18 24月龄时 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 足三里穴的方法 在30 36月龄时 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11 三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技术和方法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完善 尤其表现为肺 脾 肾三脏不足 较成年人容易患病 因此应加强儿童日常保健 0 3岁儿童日常保健 12 一 饮食调养bu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按需哺乳 不能盲目添加代乳品 尽量延长夜间喂奶间隔时间 2 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 食物宜细 软 烂 碎 营养均衡 3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避免偏食 择食 节制零食 按时进食 提倡 三分饥 防止乳食无度 4 严格控制冷饮 寒凉食物要适度 13 二 起居调摄1 婴儿衣着要宽松 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 影响骨骼发育 婴幼儿衣着应寒温适宜 避免过暖 2 保障有足够的睡眠 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 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 3 养成良好的排便 把尿 睡眠 进食及清洁卫生的习惯 4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多晒太阳 增强体质 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14 5 根据气温变化 及时增减衣服 遵循古训 四时欲得小儿安 常要一分饥与寒 6 正确理解 春要捂 与 秋要冻 头宜凉 与 足以暖 春季多穿一点 正确理解 春捂 夏季纳凉要适度 避免直吹电风扇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 提倡 三分寒 正确理解 秋冻 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 应适当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7 加强体质锻炼 如三浴锻炼 经常到户外活动 多见风日 增强体质 8 注意安全防护 谨防意外 15 三 儿童饮食宜忌1 大便干结 宜进食绿色蔬菜 芹菜 白菜 萝卜等 水果 香蕉 苹果 火龙果等 粗粮 玉米 燕麦 红薯等 忌食香燥 煎炸 辛辣 油腻食品 2 腹泻 宜进食薏苡仁 山药等 忌食生冷 油腻食品 3 食欲不振 宜进食扁豆 莲子 山楂等 忌食寒凉 煎炸 甜腻食品 16 四 推拿技术和方法小儿推拿适应症范围小儿推拿疗法应用范围广泛 儿科的大部分病症一般都可以采用推拿疗法 可治疗多种病症 以消化 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疾患疗效最为显著 对泌尿 运动等系统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7 小儿推拿手法要求 轻快柔和 平稳着实 常用手法 推 揉 摩 运掐 捏 搓 擦等 基本手法推法分直推法 旋推法 分推法和合推法四种操作方式 推法动作要有节律性 用力均匀柔和 频率约为150 200次 分 18 揉法 用拇指或食 中指端 或用食 中 无名指端着力 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 称指揉法 摩法摩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 分指摩法 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 该法常用于胸腹部的面状穴 如摩腹 对治疗肠胃疾患最为有效 顺摩为补 逆摩为泻 掌摩为补 指摩为泻 缓摩为补 急摩为泻 19 推拿补泻 1 按方向分 向心为补 离心为泻 2 按力量分 力量轻为补 力量重为泻 3 按速度分 速度慢为补 速度快为泻 4 循经补泻 顺着经脉气血运行的方向推为补 逆着经脉气血运行的方向推为泻 5 旋推为补 直推为泻 20 推拿顺序 1 先上肢 后头面 后躯干 后下肢 2 先主穴 后配穴 3 先刺激量轻的穴位 后刺激量重的穴位 除特殊需要外一般按上述三种顺序那一种都可以 21 1 摩腹 位置 腹部 操作 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 中指 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 每次1 3分钟 功效 具有改善脾胃功能 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2 2 捏脊 位置 背脊正中 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操作 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 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 示指半屈 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见图1 23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 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 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 自下而上 左右两手交替合作 按照推 捏 捻 放 提的前后顺序 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 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 6遍 24 功效 具有消食积 健脾胃 通经络的作用 25 3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见图3 26 操作 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 每次1 3分钟 功效 具有健脾益胃 强壮体质的作用 现代研究 证明针灸足三里穴能提高小鼠运动能力 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27 4 按揉迎香穴 迎香穴位置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 当鼻唇沟中 见图4 28 操作 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 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 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 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 每次1 3分钟 功效 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29 现代研究 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 低频电脉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 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能恢复 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动 恢复胃肠道排气 30 5 按揉四神聪穴 四神聪穴位置 在头顶部 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 共4穴 见图5 31 操作 用手指逐一按揉 先按左右神聪穴 再按前后神聪穴 每次1 3分钟 功效 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32 现代研究 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电针四神聪穴对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所形成的功能障碍 以及主要症状有改善作用 采用针刺四神聪的方法可明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并能提高其脑内SOD的活性 针刺四神聪延长睡眠时间和改善大鼠睡眠结构的机理可能与改变大鼠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含量有关 33 四 几点建议 一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学习 如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中基 中诊 中儿 中医预防医学等 等 二 认真学习国家及地方相关技术规范与指南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