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课件.ppt_第1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课件.ppt_第2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课件.ppt_第3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课件.ppt_第4页
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概念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口貨物退 免 稅基本概念 1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一 國際貿易術語FOB FREEONBOARD 即裝運港船上交貨 是指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在指定裝運港將貨物交至買方指定的船上 并負擔貨物越過船弦為止的一切費用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 FOB術語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離岸價格 CIF COST INSURANCEANDFREIGHT 即成本加保險費 運費 是指賣方必須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在裝運港將貨物交至運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 負擔貨物越過船舷為止的一切費用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 并負責辦理貨運保險 支付保險費 以及負責租船或訂艙 支付從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 2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采用CIF需注意的問題 1 CIF合同屬於 裝運合同 儘管我們通常稱之為 到岸價 但這是指價格的構成 是成本 保險費 運費 而不是指賣方也負責貨物到岸前的風險 賣方在按合同規定的裝運地將貨物交付裝運后 對貨物可能發生的任何風險不再承擔責任 2 CIF屬於象徵性交貨合同 賣方只提交符合合同要求的單據 即等同于交付貨物 即使在賣方提交單據時 貨物已經滅失或損壞 買方仍必須憑單據付款 但他可憑提單向船方或憑保險單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3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二 對外貿易形式1 一般貿易一般貿易是指我國境內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單位進口或單邊出口的貨物 2 來料加工貿易來料加工貿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 材料 輔料和包裝物料 必要時提供設備 由我方按對方的要求生產加工成成品交對方銷售 3 進料加工貿易進料加工貿易是指我方用外匯購買進口的原料 材料 輔料 元器件 零部件 配套件和包裝物 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銷出口的交易形式 4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三 報關和結關的概念1 報關報關是指貨物 行李和郵遞物品 運輸工具等在進出關境或國境時由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向海關申報 交驗規定的單據 證件 請求海關辦理進出口的有關手續 我國海關規定報關時應交納的單據 證件 有 進出口貨物報關單 進出口貨物許可證 商品檢驗證書 動植物檢疫證書 食品衛生檢驗證書以及提貨單 裝貨單 運單 發票 裝箱單等 5 國際貿易基礎知識 2 結關結關是指進口貨物 出口貨物和轉運貨物進入一國海關關境或國境必須向海關申報 辦理海關規定的各項手續 履行各項法規規定的義務 只有在履行各項義務 辦理海關申報 查驗 徵稅 放行等手續後 貨物才能放行 貨主或申報人才能提貨 同樣 載運進出口貨物的各種運輸工具進出境或轉運 也均需向海關申報 辦理海關手續 得到海關的許可 貨物在結關期間 不論是進口 出口或轉運 都是處在海關監管之下 不准自由流通 結關即清關 習慣上又稱通關 6 增值稅的基本概念 增值稅valueaddedtax VAT 從計稅原理上說 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 流通 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 實行價外稅 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 有增值才徵稅沒增值不徵稅 但在實際當中 商品新增價值或附加值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是很難準確計算的 因此 我國也採用國際上的普遍採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 即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 按規定的稅率計算出銷項稅額 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 也就是進項稅額 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 這種計算方法體現了按增值因素計稅的原則 公式為 應納稅額 銷項稅額 進項稅額增值稅計算公式 含稅銷售額 1 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不含稅銷售額 稅率 應繳稅額 7 增值稅的基本概念 上面說增值稅是實行的 價外稅 什麼是價外稅 價外稅也就是價外徵稅 是由消費者負擔 舉兩個案例進行解釋 案例一 A公司向B公司購進甲貨物100件 金額為10000元 但A公司實際上要付給B公司的貨款並不是10000元 而是10000 10000 17 假設增值稅率為17 11700元 為什麼只購進的貨物價值才10000元 另外還要支付1700元呢 因為這時 A公司作為消費者就要另外負擔1700元的增值稅 這就是增值稅的價外徵收 這1700元增值稅對A公司來說就是 進項稅 B公司收了多收這1700元的增值稅款並不歸B公司所有 B公司要把1700元增值稅上交給國家 所以B公司只是代收代繳而已 並不負擔這筆稅款 案例二 A公司把購進的100件貨物加工成乙產品80件 出售給C公司 取得 8 增值稅的基本概念 銷售額15000元 A公司要向C公司收取的乙產品貨款也不只是15000元 而是15000 15000 17 17550元 因為C公司這時作為消費者也應該向A公司另外支付2550元的增值稅款 這就是A公司的 銷項稅 A公司收了這2550元增值稅額也並不歸A公司所有 A公司也要上交給國家的 所以 2550元的增值稅款也不是A公司負擔的 A公司也只是代收代繳而已如果A公司是一般納稅人 進項稅就可以在銷項稅中抵扣 沿用上例 A公司購進貨物的支付的進項增值稅款是1700元 銷售乙產品收取的銷項增值稅是2550元 由於A公司是一般納稅人 進項增值稅可以在銷項增值稅中抵扣 所以 A公司 在出售了乙產品獲得C公司的貨款後 上交給國家增值稅款就不是向C公司收取的2550元 而是 2550 1700 850元 那1700元已在A公司購買甲貨物時加入貨款中 由C公司代收代繳過了 所以這850元是C公司在向A公司購乙產品時付給A公司的 通過A公司交給國家 C公司買了A公司的乙產品 再賣給D公司 c公司再賣給E司 這些過程都是要收取增值稅的 直到賣給最終的消費 也就把增值稅轉嫁到了最終消費者身上了 所以增值稅也是流轉稅 9 免抵退 基本概念 什麽是 免抵退 稅 免 稅 是指對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 免征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 抵 稅 是指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自產貨物應予免征或退還所耗用外購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扣內銷貨物的應納稅款 退 稅 是指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託外貿企業代理出口自產貨物 在當月內因應抵扣的稅額而未抵扣完時 經主管退稅機關批准 對未抵扣完的稅額予以退稅 10 免抵退 基本概念 什麽是 免抵退 稅額 免抵退稅額 就是應退稅額或者免抵退制度下的可抵頂進項稅額什麽是 免抵退 稅額抵減額 免稅購進的原材料本身是不含進項稅額的 所以在計算免抵退稅額時就不應該退還這部分原本不存在的稅額 因此要通過計算予以剔除 什麽是 免抵退 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實行免抵退管理辦法的退稅率是國家規定的 所以出口貨物徵稅率和退稅率之間存在一個差額 如徵稅率17 退稅率13 差額4 這部分實際上是既不免稅也不得抵扣的 反過來說就是應納稅額的增加項目 這可以從後面應納稅額的公式看出來 11 免抵退 基本概念 免抵退 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出口貨物離岸價 外匯人民幣牌價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出口貨物離岸價 外匯人民幣牌價 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這樣一來 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就表現得比較明晰起來 也就是從認定的出口銷售額中 剔除掉免稅購進的原材料價款後的剩餘部分對應的征退稅差額 這樣計算的原因包括三個 第一 免稅購進材料本身不包含進項稅 所以不應該計算免征和抵扣稅額 因此要予以剔除 第二因為出口貨物實際消耗的材料物資對應的進項稅額無法準確確定 因此計算免抵退稅額時採用人為設定其進項稅額是按照銷售額的一定比例計算 這個比例就是定公式中的退稅率 第三 基於第二條同樣的理由 因為無法直接計算應退稅額 所以變通的辦法 先來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稅額 並以此作為間接計算免抵退的一個中間資料 將部分進項稅額剔除 剔除這部分後的就是當期全部進項稅額中可以免征和抵扣的金額 實際上就是稅法允許從當期內銷部分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12 企業取得進項發票的差異分析 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進項 直接出口 可退稅 轉廠出口 不可抵扣也不可退稅 內銷開發票 可抵扣 13 進料加工 免抵退 稅額 免抵退 稅額抵減額及 免抵 稅額的計算 1 免抵退 稅額 本月出口貨物離岸價 外匯人民幣牌價 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2 免抵退 稅額抵減額 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 出口貨物退稅率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包括從國內購進的免稅原材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 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價格爲組成計稅價格 計算公式爲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 貨物到岸價格 海關實徵關稅 海關實徵消費稅3 免抵 稅額 免抵退稅額 應退稅額 14 進料加工 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當期免抵退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的計算 1 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 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 免抵退 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上期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2 當期 免抵退 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 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 外匯人民幣牌價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3 免抵退 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購進的免稅原材料價格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15 進料加工 當期應退稅額 當期應 免抵 稅額 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的稅額的計算 1 當本月的銷項稅額 本月的應抵扣稅額時 應納稅額 0 即本月無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 0當期應免抵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 爲0 當期免抵退稅額並無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 即爲0 2 當本月的銷項稅額 本月的應抵扣稅額時 本月進項稅額未抵扣完 即當期期末有留抵稅額 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 則 當期應退稅額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應免抵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結轉下期抵扣的進項稅額 0 如果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 則 當期應退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免抵稅額 0可結轉下期繼續抵扣進項稅額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 16 進料加工 免抵退 稅案例簡析 案例一 某生產企業 自產貨物既有內銷也有外銷 2002年1月共售5噸 其中4噸出口 出口離岸價為100 000美元 貨款未收到 美元計帳匯率為8 00 內銷1噸 額200 000元 銷項稅金34 000元 當月購進國產原輔材500 000元 進項稅額合計85 000元 款已付 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件100 000元 增值稅率17 出口退稅率13 無上期留抵稅額 帳務處理如下 1 購國產原輔料分錄借 原材料等科目500 000元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 85 000元貸 銀行存款585 000元2 產品外銷時 享受生產銷售環節免徵增值稅優惠 不計提稅金 免稅出口銷售額 100 000 8 00 800 000元借 應收外匯款800 000元貸 產品銷售收入 進料加工貿易出口800 000元 17 進料加工 免抵退 稅案例簡析 3 內銷產品借 銀行存款234 000元貸 產品銷售收入 內銷200 000元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 34 000元4 免稅進口料件借 原材料等科目100 000元貸 銀行存款100 000元5 月末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 1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稅購進原材價格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100 000 17 13 4 000元 2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 當期出口貨物離岸價 人民幣外匯實價 出口貨物徵稅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800 000 17 13 4 000 28 000元借 產品銷售成本 進料加工貿易出口28 000元貸 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轉出 28 000元 18 進料加工 免抵退 稅案例簡析 6 計算應納稅額或當期未留抵稅額應納稅額 34 000 85 000 28 000 23 000由於當期應納稅額小於 說明期期末留抵稅額為23 000元7 計算應退稅或應免抵稅額 1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稅購進原材價格 出口貨物退稅率 100 000 13 13 000元 2 免抵退稅額 出口貨物離岸價 匯率 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800 000 13 13 000 91 000元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為23 000 當期免抵退稅額91 000元時 當期應退稅額 當期期末留抵稅額23 000當期免抵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應退稅額 91 000 23 000 68 000元借 應收補貼款 增值稅23 000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68 000元貸 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出口退稅 91 000元8 收退稅款借 銀行存款23 000元貸 應收補貼款 增值稅23 000元 19 進料加工 免抵退 稅案例簡析 案例二 某自營出口生產企業 本月外購原材料 動能費等支付價款600萬元 支付進項稅額102萬元 本月海關核銷免稅進口料件價格100萬元 本月內銷貨物銷售額500萬元 自營進料加工複出口貨物折合人民幣金額600萬元 按離岸價計算 該企業內 外銷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17 非應稅消費稅品 複出口貨物的退稅率為15 假設上期無留抵稅款 本月未發生其他進項稅額 則 該企業本月應納或應退增值稅額及相關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 外購原輔材料 備件 能耗等 分錄為 借 原材料等科目6000000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進項稅額 1020000貸 銀行存款7020000 2 免稅進口料件 分錄為 借 原材料1000000貸 銀行存款1000000 3 產品外銷時 分錄為 借 應收外匯賬款6000000貸 主營業務收入6000000 20 進料加工 免抵退 稅案例簡析 4 內銷產品 分錄為 借 銀行存款5850000貸 主營業務收入5000000應交稅金 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 850000 5 月末 計算當月出口貨物不予抵扣和退稅的稅額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當期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