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管理资讯网 医疗器械通用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化学分析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范 关于GB T14233 1 1998的通则 所有分析均应以两个平行试验组进行 结果应在允许相对偏差范围内 以算术平均值报出 如一份合格 另一份不合格 不得平均计算 应重新测定 所有试剂若无特殊规定 应为分析纯 试验用水如无特殊规定 均应符合GB6682 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二级水的规定 准确称重指称重精确至0 1mg 重量法恒重是指供试品连续两次炽灼或干燥后的重量之差不得超过0 3mg 注 请关注GB T601 2002的相关内容 1 浊度和色泽的测定 1 1浊度的测定1 1 1仪器a 分析天平 精确至0 1mg b 分光光度计 1 1 2溶液的配制a 浊度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称取于105 干燥恒重的硫酸肼1 00g 置于100mL容量瓶中 加水适量使溶解 必要时可先置于洁净烧杯中在40 的水浴中温热溶解 再用水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放置4h 6h 取此溶液与等容量的10 六亚甲基四胺 乌洛托品 溶液混合 摇匀 于25 避光静置24小时 标准贮备液应置冷处避光保存 在两个月内使用 用前摇匀 b 浊度标准原液的制备 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 0mL 置1000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取适量 置1cm吸收池中 在55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结果应在0 12 0 15范围内 标准原液应在48小时内使用 用前摇匀 1 浊度和色泽的测定 c 浊度标准液的制备 取浊度标准原液与水 按照下表配制 标准液应用前现配 并摇匀 1 浊度和色泽的测定 1 1 3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1 1 4试验步骤在室温下 取按产品标准要求制备的供试溶液25mL 或50mL 另取等量产品标准规定级号的浊度标准液分别置于配对的25mL 或50mL 纳氏比色管中 在浊度标准液制备5分钟后 在暗室内垂直同置于伞棚灯下 照度为1000lx 从水平方向观察 比较 除产品标准另有规定外 供试溶液制备后 应立即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检测供试溶液的浊度 1 2色泽的测定依据产品标准规定测定 可参照GB605 1988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1直接滴定法2 1 1简述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 在酸性介质中 高锰酸钾与还原物质草酸钠作用 MnO4 被还原为Mn2 2MnO4 5C2O42 16H 2Mn2 10CO2 8H2O2 1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1 3溶液的配制a 稀硫酸 20 量取128mL硫酸 缓缓注入500mL水中 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b c Na2C2O4 0 05mol L草酸钠标准溶液 称取105 下干燥至恒重的草酸钠6 700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注 为使草酸钠易于溶解 可置于40 左右水浴上加热溶解 冷却后稀释定容 c c Na2C2O4 0 005mol L草酸钠标准溶液 用前取0 05mol L草酸钠标准溶液适量 加水准确稀释10倍 d c KMnO4 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取3 3g高锰酸钾 加水1050mL 煮沸15分钟 加水至1000mL 密塞后置于暗处两周 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 摇匀 标定其浓度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e c KMnO4 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取105 下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 2g 精确称重 加入100mL硫酸溶液 8 92 搅拌使之溶解 自滴定管中迅速将25mL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加入到本液中 待褪色后 加热至65 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浅粉红色 并保持30s不褪 当滴定终了时 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 同时做空白试验 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f c KMnO4 0 0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临用前取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加水准确稀释10倍 必要时 煮沸 放冷 过滤 再标定其浓度 注 每6 7mg草酸钠相当于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mL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1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2 1 5试验步骤取供试溶液20mL置于锥形瓶中 精确加入产品标准中规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3 00mL 稀硫酸5mL 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0分钟 稍冷后精确加入对应浓度的草酸钠 注 溶液5 00mL 置于水浴上加热至75 80 注意应控制温度不低于60 也不高于90 既保证定量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 又避免草酸分解 用产品标准中规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显浅粉红色 并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 同时与同批空白对照液相比较 平行测定供试溶液 两次滴定结果体积之差不应超过0 05mL 结果取平均值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注 c KMnO4 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应c Na2C2O4 0 05mol L的草酸钠标准溶液 c KMnO4 0 0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应c Na2C2O4 0 005mol L的草酸钠标准溶液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注 c KMnO4 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应c Na2C2O4 0 05mol L的草酸钠标准溶液 c KMnO4 0 0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应c Na2C2O4 0 005mol L的草酸钠标准溶液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1 6结果计算还原物质含量用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量表示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 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s 供试溶液消耗滴定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o 空白液消耗滴定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Cs 滴定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 mol L Co 标准中规定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 L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2间接滴定法2 2 1简述还原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 被强氧化物质高锰酸钾氧化 过量的高锰酸钾将碘化钾氧化成碘 而碘被硫代硫酸钠还原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 滴定至兰色消失即为终点 反应式如下 2MnO4 10I 16H 2Mn2 5I2 8H2OI2 2S2O32 2I S4O62 2 2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2 3溶液的配制a 稀硫酸 20 量取128mL硫酸 缓缓注入500mL水中 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b c KMnO4 0 0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临用前精密移取0 02mol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加水准确稀释10倍 c 淀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淀粉0 5g加水5mL搅匀后 缓缓浸入100mL沸水中 随加随搅拌 继续煮沸2分钟 放冷 倾取上层清液即得 本液应用前现配 d c Na2S2O3 0 1mol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 Na2S2O3 5H2O 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 加0 2g无水碳酸钠 溶于1000mL水中 缓缓煮沸10分钟 冷却 加水至1000mL 置两周后过滤 标定其浓度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e c Na2S2O3 0 1mol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称取0 15g于120 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 精确称重置于碘量瓶中 溶于25mL水 加2g碘化钾及20mL稀硫酸 20 摇匀 于暗处放置10分钟 加水150mL 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 Na2S2O3 0 1mol L 滴定 近终点时加3mL淀粉指示液 5g L 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5 f c Na2S2O3 0 01mol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临用前精密移取0 1mol 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用新煮沸并冷却的水准确稀释10倍 注 为保证氧化还原滴定结果平行 建议使用碘化钾溶液 10g 100mL 用前现配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2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2 2 5试验步骤精密移取产品标准规定量的供试溶液于碘量瓶中 参照下表加入规定量的20 的硫酸溶液后精密移取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c KMnO4 0 002mol L 将碘量瓶置于电炉或加热板上煮沸3分钟 迅速冷却到室温后 加入下表中对应量的碘化钾溶液或碘化钾固体 密塞摇匀后水封 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 Na2S2O3 0 01mol L 滴定至淡黄色 加入淀粉指示剂0 25mL 4 5滴 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 平行测定供试溶液 两次滴定结果体积之差不应超过0 05mL 结果取平均值 如果滴定结果超差 应重新平行取样滴定 同法滴定空白对照液 并计算结果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2 2 6结果计算还原物质含量用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量表示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 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s 供试溶液消耗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 mL Vo 空白液消耗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Cs 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 mol L Co 标准中规定的c 1 5KMnO4 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 L 注 c KMnO4 0 002mol L相当c 1 5KMnO4 0 01mol L 3氯化物 3 1简述氯离子在硝酸介质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 当氯离子含量较低时 在一定时间内 氯化银呈悬浮体时溶液浑浊 可根据氯化银产生的浊度半定量测定供试溶液中氯化物的含量 3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3氯化物 3 3溶液的配制a 氯化钠标准贮备液 氯的标准浓度为100 g mL 称取0 165g经110 干燥恒重的氯化钠 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 b 氯化钠标准溶液 依据产品标准要求 检验前用氯化钠标准贮备液准确稀释而得 c 硝酸银试液 取硝酸银1 75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贮存在棕色瓶 避光保存 d 稀硝酸 取105mL浓硝酸 用水稀释至1000mL 3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3氯化物 3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3 5试验步骤取供试溶液10mL 加入50mL纳氏比色管中 加入10mL稀硝酸 溶液若不澄清 过滤 滤液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 加水至约40mL 作为供试溶液管 另取10mL氯化钠标准溶液于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 加10mL稀硝酸 加水至约40mL 摇匀即得标准对照液管 在上述两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 0mL 用水稀释至50mL 摇匀 在暗处放置5分钟 在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观察 比较供试溶液管与标准对照液管的浊度 3氯化物 供试溶液如带颜色 除另有规定外 可取供试溶液两份 分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 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 0mL 摇匀 放置10分钟 如显浑浊 可反复过滤 至滤液完全澄清 再加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 摇匀 在暗处放置5分钟 作为对照液 另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 0mL与水适量使成50mL 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 按上述方法与对照液比较 注 为防止过滤过程中引入滤纸中的氯产生污染 先用热去离子水洗涤滤纸几次 再过滤供试溶液 4酸碱度 4 1方法一4 1 1仪器酸度计 应符合测定精度要求 4 1 2溶液的配制标准缓冲溶液 校正酸度计用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方法配制 4 1 3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4 1 4试验步骤按酸度计的使用说明书校准酸度计 取供试溶液及空白对照液分别测定其pH值 计算两者之差 注 对于pH值难以稳定的供试溶液 通常采取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定空白对照液和供试溶液 4酸碱度 4 2方法二4 2 1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4 2 2溶液的配制a c NaOH 0 1mol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配制 称取110g氢氧化钠 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 摇匀 注入聚乙烯容器中 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5 4mL 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 摇匀 标定 称取于105 110 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0 75g 精确称重 加无二氧化碳的水50mL溶解 加2滴酚酞指示液 10g L 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 并保持30s 同时做空白试验 4酸碱度 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以mol L表示 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 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准确称取质量 g V1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 V2 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 M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 克每摩尔 g mol M KHC8H4O4 204 22 b c NaOH 0 01mol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临用前精确移取a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水准确稀释10倍 4酸碱度 c c HCl 0 1mol L盐酸标准溶液 配制 量取9mL盐酸 溶于1000mL水中 摇匀 标定 称取于270 300 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0 2g 用水50mL溶解 加10滴溴甲酚绿 甲基红指示液 用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煮沸2分钟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以mol L表示 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 m 无水碳酸钠的准确称取质量 g V1 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V2 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体积 mL M 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 克每摩尔 g mol M Na2CO3 52 994 d c HCl 0 01mol L盐酸标准溶液 临用前精确移取c 盐酸标准溶液适量 加水准确稀释10倍 e Tashiro指示剂 溶解0 2g甲基红和0 1g亚甲基蓝于100mL95 的 V V 乙醇中 4酸碱度 4 2 3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4 2 4检验步骤将0 1mLTashiro指示剂加入内有20mL供试溶液的锥形瓶中 如果溶液颜色呈紫色 则用0 01mol 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如果呈绿色 则用0 01mol 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直至显灰色 以消耗0 01mol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或0 01mol L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以毫升为单位 作为检验结果 5蒸发残渣 5 1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5 2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5 3试验步骤将洁净的蒸发皿预先在 105 1 干燥箱中烘至恒重 加入产品标准中规定体积的供试溶液 置于水浴上蒸干 将蒸发皿再次放入 105 1 干燥箱中烘至恒重 同法处理空白对照液 空白对照液的蒸发残渣应不超过0 5mg 5 4结果计算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W 蒸发残渣的质量 mg W11 未加入供试溶液的蒸发皿质量 g W12 加入供试溶液的蒸发皿质量 g W01 未加入空白液的蒸发皿质量 g W02 加入空白液的蒸发皿质量 g 6重金属总量 目视比色法 6 1方法一 硫代乙酰胺法 6 1 1简述 在弱酸性溶液中 铅 铬 铜 锌等重金属能与硫代乙酰胺作用生成不溶性有色硫化物 以铅标准溶液为代表进行比色 测定重金属的总含量 6 1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酸度计 6 1 3溶液的配制a 7mol L盐酸液 量取580mL盐酸 溶解到约420mL水中 b 2mol L盐酸液 量取165mL盐酸 溶解到约835mL水中 c 5mol L氨溶液 量取355mL氨水 溶解到约645mL水中 6重金属总量 目视比色法 d 乙酸盐缓冲溶液 pH3 5 取乙酸铵25g 加水25mL溶解后 加7mol L盐酸38mL 用2mol L盐酸或5mol 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 5 用水稀释至100mL e 硫代乙酰胺溶液 取硫代乙酰胺4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置冰箱中保存 f 硫代乙酰胺试液 临用前取混合液5 0mL 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 0mL 置沸水浴上加热20s 冷却 立即使用 注 混合液由1mol L氢氧化钠15mL 水5mL及甘油20mL组成 g 铅标准贮备液 100 g mL 称取110 干燥恒重的硝酸铅0 1598g 加入5mL硝酸和50mL水溶解后 用水定容至1000mL 摇匀 作为标准贮备液 6重金属总量 目视比色法 h 铅标准溶液 依据产品标准要求 检验前用g 制备的贮备液准确稀释至所需浓度 6 1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6 1 5试验步骤取供试溶液50mL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 另取一50mL纳氏比色管 加入相应量的铅标准溶液 加水稀释至50mL 于上述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乙酸盐缓冲液 pH3 5 2mL 再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2mL 摇匀 放置2分钟 置白色背景上 从比色管上方观察 比较颜色深浅 6重金属总量 目视比色法 6 2方法二 硫化钠法 6 2 1简述在碱性溶液中 铅 铬 铜 锌等重金属能与硫化钠作用生成不溶性有色硫化物 以铅为代表制备标准溶液进行比色 测定重金属的总含量 6 2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6 2 3溶液的配制a 氢氧化钠试液 取氢氧化钠4 3g 加水使溶解成100mL b 硫化钠试液 取硫化钠1g 加水使溶解成10mL 6重金属总量 目视比色法 c 铅标准贮备液 100 g mL 称取110 干燥恒重的硝酸铅0 1598g 加入5mL硝酸和50mL水溶解后 用水定容至1000mL 摇匀 作为标准贮备液 d 铅标准溶液 依据产品标准要求 检验前用c 制备的贮备液准确稀释至所需浓度 6 2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6重金属总量 目视比色法 6 2 5试验步骤取供试溶液50mL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 另取一50mL纳氏比色管 加入相应量的铅标准溶液 加水稀释至50mL 于上述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试液5mL 硫化钠试液5滴 摇匀 置白色背景上 从比色管上方观察 比较颜色深浅 7铵 纳氏试剂比色法 7 1简述铵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物质 通过与标准对照液比色 可半定量测定其含量 7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7 3溶液的配制a 3mol L的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12 0g氢氧化钠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二氯化汞饱和水溶液 称取约10g样品 加热溶于100mL水中 冷却后即得 7铵 纳氏试剂比色法 纳氏试剂 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取碘化钾10g 加水10mL溶解后 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 随加随搅拌 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 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 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 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 静置 使沉淀 用时倾取上清液使用 注 纳氏试剂的配制方法也可参考下列方法配制 称取145 0g氢氧化钠 溶于700mL水中 冷却 称取50 0g红色碘化汞和40 0碘化钾 溶于200ml水中 将此溶液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稀释至1000mL 静置 取上层清液使用 7铵 纳氏试剂比色法 氯化铵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0 300g氯化铵 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含NH4 1 0g L的标准贮备液 氯化铵标准溶液 依据产品标准要求 检验前用d 标准贮备液准确稀释至所需浓度 7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7铵 纳氏试剂比色法 7 5试验步骤取供试溶液10mL于一具塞的纳氏比色管中 另取10mL氯化铵标准溶液于另一比色管中 于上述两支管中各加入3mol L的氢氧化钠溶液1mL和纳氏试剂1mL 混合均匀 5分钟后 比较上述两支比色管中溶液的颜色 8硫酸盐 8 1简述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钡 通过目视比浊法测定微量硫酸盐 8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8 3溶液的配制标准硫酸盐贮备液 SO42 含量为100mg L 称取经105 110 下干燥至恒重的无水硫酸钠0 148g 溶于水 移入1000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 8硫酸盐 标准硫酸盐溶液的配制 依据产品标准要求 检验前将上述标准硫酸盐贮备液用水准确稀释到所需浓度 氯化钡溶液 61g L 称取氯化钡6 1g 用水溶解并稀释到100mL 乙酸溶液 300g L 量取30mL冰乙酸 加水至100mL 摇匀 8 4供试溶液制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方法制备供试溶液 8硫酸盐 8 5试验步骤吸取0 75mL95 V V 乙醇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 加入0 5mL氯化钡溶液和0 25mL乙酸溶液 在持续振摇条件下 加入1 5mL的标准硫酸盐溶液 混合后振摇30s 制成混合液 取15mL供试溶液 加入0 3mL乙酸溶液酸化 将此酸化后的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液中 同时取15mL标准硫酸盐溶液 同法制备标准对照液 5分钟后比较供试溶液与对照液的浑浊度 9材料中重金属总量分析方法 比色法 9 1简述在弱酸性溶液中 铅 铬 铜 锌等重金属能与硫代乙酰胺作用生成不溶性有色硫化物 以铅标准溶液为代表进行比色 测定重金属的总含量 9 2仪器分析天平 精度为0 1mg 马福炉 9材料中重金属总量分析方法 比色法 9 3溶液的配制a 7mol L盐酸液 量取580mL盐酸 溶解到约420mL水中 b 2mol L盐酸液 2mol L盐酸液 量取165mL盐酸 溶解到约835mL水中 c 5mol L氨溶液 量取355mL氨水 溶解到约645mL水中 d 乙酸盐缓冲溶液 pH3 5 取乙酸铵25g 加水25mL溶解后 加盐酸液 7mol L 38mL 用盐酸液 2mol L 或氨溶液 5mol L 准确调节pH值3 5 用水稀释至100mL 9材料中重金属总量分析方法 比色法 e 硫代乙酰胺溶液 取硫代乙酰胺4g 加水使溶解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模拟试题【轻巧夺冠】附答案详解
- 2024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4烟草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公务员(国考)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模拟试题【综合题】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考试黑钻押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复习试题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收银审核员真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忆阻器混沌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同步控制研究
- 湖南郴州2020-2022年中考满分作文12篇
-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及反馈模板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健康产业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砂石料供应方案
- 2025年新疆中考历史试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课件
-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小学健康心理课件
- 水稻种植技术全
- 江苏消防安全条例
- 政法干警执纪监督心得体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