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五四爱国运动_第1页
第1节    五四爱国运动_第2页
第1节    五四爱国运动_第3页
第1节    五四爱国运动_第4页
第1节    五四爱国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第 1 节 五四爱国运动 第 1 节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 1、国际背景 ( 1)帝国主义侵略深入,促使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日本成为当时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链接材料:日本在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项目 1913 年 1919 年 纱锭 11 万多枚 33 万多枚 织布机 886 台 1486 台 (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的道路; 2、国内背景 ( 1)北洋军阀统治极端反动黑暗: 对内:大肆掠夺,混战不断,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根本2 / 8 原因)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大肆出卖国家利权; 链接材料: 一战爆发后,段祺瑞为获得向日本借款,接受了袁世凯在签订 “ 二十一条 ” 时不敢同意的条件,即聘请日本人作为北洋军阀政府的军事、政治、财政顾问。日本首相寺内说:在他(段祺瑞)任期内, “ 日本对华借款三倍于前,日本对于中国 权利,何止十倍于 二十一条 ” (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罢工斗争频繁; (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启发了民主主义觉悟; 3、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链接 “ 巴黎和会 ” : 时间地点: 1919 年,巴黎; 中国要求: ( 1)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 ( 2)取消二十一条; ( 3)收回日本在大战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结果: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 消息发布: ( 1)北京晨报指出: “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 3 / 8 ( 2)进步记者邵飘萍报告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链接高考: ( 04,江苏, 10)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答案: B) ( 05,江苏文综, 2 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袁世凯称帝 D、五卅 惨案的发生(答案: A)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1、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 时间: 1919 年 5 月 4 日至 6 月初; 口号: ( 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具有反帝反封建性) ( 2)废除二十一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 3)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链接高考: ( 06,广东文综, 7)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主张的高度概 括 。 下 列 符 合 这 些 口 号 提 出 的 时 间 顺 序 选 项 的是 () 扶 清灭洋 师夷长技以自强 攘外必先安内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4 / 8 A、 B 、 c 、 D 、 (答案:D) 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先锋:青年学生(前期主力); 中心:北京; 方式:示威游行,总罢课; 2、五四运动的第二阶段 时间: 1919 年 6 月初; 主力:工人阶级(为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中心:上海; 方式:罢课、罢工、罢市 “ 三罢斗争 ” ; 链接材料 : 材料 1: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同胞们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 2: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且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必成大乱。淞沪挥军使卢永祥电 材料 3: 6 月 3 日以后 在学生要求下,(上海)商人罢市。商店门上贴着 “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5 / 8 开市 ” 等揭贴。浦东一带码头工人 “ 全体一致表示,凡遇日本船只抵岸,不为起货,并分发传单,劝导各码头劳动界切实进行 ” 。 材料 4: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请回答: 据材料 1,概括学生的基本主张? 希望工商各界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据材料 2 反映北洋政府最担心的是什么? 工人、学生、商人联合斗争危及北洋政府的统治; 据材料 3、 4,分析五四后期发生了什么变化?起了什么重大作用? 变化: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商人、学生的联合斗争,形成巨大的广泛群众性的 爱国运动;作用:迫使北洋政府作出让步,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结果: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 1)表现: 北京政府罢免了曹、章、陆三个卖国贼; 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6 / 8 (点拨:意味着:斗争的直接目标达到,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拒签列强制订的和约。) ( 2)原因: 全国性的群众共同斗争; 根本原因: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五四性质: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和市民掀起的彻底的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斗争精神)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五四意义: ( 1)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先进知识分子起指导、推动和领导作用;( 2)运动波及全国,比辛亥革命具广泛的群众基础; ( 3)最大功绩: “ 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 ” ,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 4)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 5)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 6)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依据在于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链接试题: ( 05,镇江模拟)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7 / 8 伟大开端,其意义不包括() A、促使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促使革命的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c、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具有以往革命所不具备的广 泛性和彻底性(答案: A) ( 05,宁波联考)毛泽东指出: “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恣态。 ” 这种 “ 恣态 ” 指 () A、先进阶级政党领导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影响 D、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特点(答案:D) ( 0763)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 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 ” , “ 还我学生,还我自治 ”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 民革命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链接 “ 知识归纳总结 ”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对比: 项目 相同 不同 新 8 / 8 文化 运动 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 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