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方法确保桥梁预应力预制构件质量.ppt_第1页
运用PDCA方法确保桥梁预应力预制构件质量.ppt_第2页
运用PDCA方法确保桥梁预应力预制构件质量.ppt_第3页
运用PDCA方法确保桥梁预应力预制构件质量.ppt_第4页
运用PDCA方法确保桥梁预应力预制构件质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PDCA方法确保桥梁预应力预制构件质量鸡讷公路桥梁预制构件QC小组成果整理 发布时间 2007 09 首页 鸡讷公路C21合同段共有中 小桥4座即 582 540三道镇中桥 585 664梁家屯中桥 599 681东升小桥 601 210兴展小桥 各桥结构情况如下 582 540三道镇中桥 预应力空心板布置为 边跨边板4块 边跨中板10块 中跨中板10块 中跨边板4块 计28块 585 664梁家屯中桥 预应力空心板布置为 边跨边板4块 边跨中板14块 中跨中板7块 中跨边板2块 计27块 599 681东升小桥 预应力空心板布置为 边板4块 中板14块 计18块 601 210兴展小桥 预应力空心板布置为 边板2块 中板7块 计9块4座桥共计预应力空心板82块 预制场集中生产 均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艺施工 砼设计强度为C50混凝土 1 工程概况 2 小组简介 活动对象要求 砼设计强度为C50而业主招标确定的水泥为哈水生产的42 5普硅水泥 为确保砼强度 砼塌落度必须严格控制在7 9 故板梁底板施工振捣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 质量通病防治要求 3 选题理由 经理部目标 小组目标 选定课题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得分率90 以上 验收批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运用PDCA循环确保砼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质量 3目标要求 4 1活动目标检验批 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评分90分以上小组成员专业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提高 责任心增强 锻炼队伍 积累丰富施工经验优质 高效完成预应力预制构件制作任务 为我公司在东北公路市场树立良好的形象 4 活动目标及保证措施 4 2目标保证措施优化施工工艺 严格控制原材料及施工工序 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 作好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 抓住关键工序 关键过程制定科学 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 制定切实 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 完善施工工艺建立严格的奖罚制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4 活动目标及保证措施 4 3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思想保证 组织保证 技术保证 施工保证 制度保证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抓好落实 强化管理 科学组织施工 进行技术培训技术交底准确及时 强化工序三检 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做好各工序的指挥协调工作优化各工序的资源配备 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奖罚制度 质量问题三不放过 责任人张文刘佳 责任人张文刘佳 责任人张文刘佳 责任人段荣谭军 责任人刘佳李明 本部技术管理人员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及技术能力 为小组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证 是合理可行的 公司分片领导及经理部领导充分重视 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以及经理部运行正常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活动目标实现提供了组织保证 小组有高级职称1人 有中级职称2人 有初级职称2人 技术力量强 施工经验丰富 小组成员结构合理 分工明确 可操作性强 结论 小组成员施工经验丰富 创造力强 小组活动在思想 组织 技术及管理上有保证 可实现目标 5 目标可行性分析 小组选定课题后 在 7年7月至 7年9月进行了二轮 循环 活动情况介绍如下 6 小组活动情况 第一轮PDCA循环活动时间 2007年7月31日 2007年8月30日 P1 现状调查2007年8月5日 小组成员对已完成的2片空心板梁质量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 混凝土蜂窝 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裂纹 表面平整度 内模上浮 预埋件位置及上表面平整度 锚固情况等 具体见质量缺陷频数调查表 表1 P 计划阶段 表1 板梁砼质量缺陷频数调查表 依据质量缺陷调查表1调查结果 绘制质量缺陷排列图见图1 图1 空心板梁质量缺陷排列图 12 9 6 3 0 50 100 频数 累积 0 N 12 9 2 麻面气泡 预埋件位置 混凝土裂纹 表面平整度 内模上浮 1 0 0 调查结论 表面气泡 麻面是影响空心板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小组成员根据调查结论运用因果分析图进行了原因分析 见因果分析图2 P2原因分析 人 机 料 质量意识差 技术交底执行不力 操作不熟练 操作水平低 计量装置不准 搅拌时间不足 未按要求安置附着式振动器 外加剂计量偏差 碎石含泥量大级配控制不严 砂料细度模数 未按要求安附着式振捣器 砼浇筑顺序不当 振捣不均匀 塌落度控制不严 脱模剂涂刷不均匀 模板平整度误差 施工场地较乱 未按策划要求布置 工 环 板梁混凝土表面麻面气泡原因 要因确认 空心板梁砼麻面气泡形成主要原因 材料 施工方面 环境 人的影响 骨料含泥量大级配差外加剂计量控制差砂料模度系数控制 砼浇筑顺序控制差 塌落度控制 搅拌时间短 模板平整度差 脱模剂涂刷不匀 场地较乱 未按策划要求布置 机具设备 未按要求安置附着式振动器 计量装置不准 质量意识差 技术交底执行不力 操作水平低 表P4 1 空心板梁混凝土麻面气泡对策表 P4 对策计划 续表P4 1 混凝土有害裂缝对策表 P4 对策计划 对策制定后 小组成员分头组织实施 具体情况如下 D1 加强现场人员质量教育 实施关键工序技术交底培训 D2 每次开盘前通知试验室派专人对搅拌站校核 并对水计量情况进行检查 合格后方可开盘 D3 对作业人员书面交底规定砼浇筑顺序 先浇筑底板 后浇筑顶板 均匀下料 每盘砼均检测塌落度 控制在7 9 每罐砼搅拌时间均延长30秒 模板安装前进行除锈 刮腻子 打磨抛光 刷隔离剂等工序D4 安排专人负责外加剂添加 对所有逐一检查 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模板 并定制2套新模板 D5 对预知场各功能区进行界定 共划分钢筋加工及材料堆场 模板加工 水泥库 粗细骨料堆场 构件生产 构件堆放及存梁等6大功能区并挂牌标识 D 实施阶段 对策实施后 小组成员进行了效果检查 麻面气泡等质量缺陷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拆模不注意成品保护 导致新的质量缺陷产生 具体见检查表C1 C 检查阶段 C1 第一次循环效果检查表 依据质量缺陷调查表1调查结果 绘制质量缺陷排列图见图1 图1 空心板梁质量缺陷排列图 频数 累积 0 7 14 0 50 100 10 2 1 1 缺棱掉角 预埋件位置 麻面气泡 板面厚度 71 4 85 68 92 82 根据第一次循环检查结果分析 空心板梁砼麻面气泡得到有效控制 但空心板梁砼缺棱掉角成为影响空心板梁砼质量的主要矛盾 小组成员讨论决定进行第二轮PDCA循环 A阶段 第一次活动总结 第二轮PDCA循环 活动时间 2007年8月31日至2007年9月25日 现状情况见第一轮循环效果检查和活动总结 P1现状调查 运用因果分析图分析砼缺棱掉角成因 P2原因分析 砼缺棱掉角原因 人 机 测 法 环 木工 损坏成品 拆模工具不配套 无木工工具 拆模时间过早 气候干燥 阳光直射 盲目求快 不注意成品保护 人手不够 拆模未检测砼强度 养护不及时 移梁时撞坏 乱敲乱撬 拆模方法不对 加荷过早 运用01评分发确认如下要因 P3要因确认 拆模时间过早加荷过早 砼缺棱掉角要因 移梁时撞坏或乱敲乱撬 不注意成品保护 拆模工具不配套 表P4 2 对策计划表 P4对策计划 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混凝土强度达到2 5MPa前严禁加载 每块板梁留置4 5组同条试块 用于拆模 张拉 根据试验结果 砼强度2天达到70 以上 7天将近100 因此我们把拆模时间定为24小时以后 现场操作人员配齐锤 钎 撬棍等工具 大锤等严禁进入拆模施工现场 移梁时对易损易撞部位包裹保护 督促作业队安排专人专职负责成品的覆盖湿水养生 养生时间不低于10天 D 实施阶段 对策实施后 小组成员对生产的空心板梁进行全数检查 合格率100 目前已施工完梁家屯中桥全部梁板 一次通过监理 业主组织的出厂验收 2007年8月下旬在业主组织的质量大检查中 随机抽查10片梁实测实量 评分96分 2006年9月份 黑龙江省质量检查站对我部空心板梁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评分99分 C 效果检查 质量效益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 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质量故障 各检验批 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无一处返工 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活动 扩大了二公司在黑龙江地区的影响 为我公司在该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A1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