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递宏村考察报告_第1页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_第2页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_第3页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_第4页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西递宏村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1.考察地点 :安徽省黄山市西递、宏村、屏山、南屏、呈坎。 2考察目的:通过对考察地人文符号等信息的深入了解,提高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专业意识。 3.考察方向: 历史遗留符号考察,历史感的来源。 现代符号与现代历史遗留符号的融入与碰撞。 考察地的历史遗留符号与你所了解的其他地区的比较。 10 月 15 日 经过了一天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市。来到这个既陌生 又熟悉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坐着大巴我们来到了第一个考察点 屏山。拖着沉重的皮箱,迈着同样沉重的脚步,行走在村间的小路上,我开始被这里独特人文气息所吸引。奇特的房屋造型,灰白斑驳的墙面,村间穿过的小溪,西边青石上的青苔,还有忙碌中的村民,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奇特很独特。我们住在了万春旅店,躺在床上,感觉自己还在火车上晃晃荡荡,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有点不适应,不过感觉挺好,心想,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书没读几本,总算是2 / 17 行了几千里路了。吃过早饭,由导游带我们参观村子,穿过小巷, 来到舒秀文故居。据说他以前是一个很有名的演员,还被称 为:“人民艺术家”。这里的陈设很有意思,靠墙放着一个几案,案上左放一个花瓶,右放一面镜子,意喻平静,中间放一个钟摆,寓意终生平静。地也很有讲究,据说是用吃的东西调和在一起铺成的,真是煞费苦心。院子里种着几棵竹子,远看是圆的,上前一摸却是方的。这一方小院虽然不大,却给人一种很舒适很亲近的感觉。由于景点很多,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出了舒秀文故居,来到下一个景点,村口的绣楼和小溪上的凉亭。这个绣楼很小,不过很精致,楼檐上有不少木刻,楼上开一扇小窗,据导游 说这里就是抛绣球的地方。回想那个年代,这里应该是多么的喜庆热闹。小溪上的凉亭据说年代已经很久远了,看上去很破旧,但很结实,亭子上柱子与柱子之间有几幅画,画着菩萨童子等吉祥图案,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导游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当地的建筑特色,这一带的民居叫徽州民居,房子上很有特色的墙叫马头墙,这里房子的门都不会向南开,门口也不能正对墙角,如见死角,要把死角磨平,可见古时封建思想的严重。接下来导游又待我们去了敦仁堂和三姑庙。敦仁堂的门很有特色,是一座八角门楼,楼上雕着很多具有浓郁传统气息的纹样,而且都有其寓意,不得不 佩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3 / 17 超的技艺。三姑庙是村上一处古庙,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在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点排斥,毕竟从小受的教育就是重科学反封建,但封建庙宇中的艺术成分还是很 高的,而且受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离不开封建的东西的。封建思想是应该摒弃的,但其影响下所产生的这些文化瑰宝却也给后世留下了一份伟大财富。 10 月 16 日 休息了一晚上,总算是修整过来了。吃过早饭,拿上相机,我准备在村子好好转转。可能是本能的原因,我还是顺着来时的那条路向前走。路很窄, 在溪与屋之间,宽不到两米,看上去有些危险,小溪旁有几个村民正在洗东西,溪上时不时游过几只鸭子。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们家那边无山无水的原因,我对这里的村民总有种羡慕之情,靠山而做,靠水而居,生活的多么惬意。这里的人们养蚕的很多,应该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我这个从小就生长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些农活真的是很新奇。北方与南方有很多差异,城市与农村也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自然给人一种巨大冲击力。所以我也就看什么都觉得新奇。村子里的房子大多年代久远,全都是统一的灰白色调,给人一种很纯朴素净的感觉。远望去屋与屋之间林此节比, 层次感很强,透露出一种整体美。由于屋与屋之间离得很近,是这里的小巷显得越发的神4 / 17 秘深邃,从小巷头望到小巷尾,就好像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的年代,历史感油生。很早就喜欢小巷,他向上向前的趋势给人一种流动感,让时间与空间同时流动,这种感觉很奇妙,能让人久久回味。喜欢站在这小巷上,让他带我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10 月 17 日 听说徽州有三雕,“砖雕,木雕,石雕。”在村中各处游走,的确发现了不少雕工精美的作品,这些东西大都出现在屋檐,门窗,门楼之上。有的雕刻的是人物,大多为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图案,像八 仙过海图,琴棋书画图,所雕人物喜怒哀乐,动静行止,情节生动,形象逼真,构图饱满。有的雕的是花卉果木,像石榴表示子孙繁茂,牡丹喻示富贵万代,荷花表示美丽纯洁,万年青表示四季长春,青春永驻。还有的是雕的是飞禽走兽,鹿与蝙蝠表示百福百禄。麒麟是吉兽,麒麟送子,表示子孙繁茂,事业有成。这些雕刻形象生动,意喻贴切,代表一个时代的繁荣与智慧,是封建社会生时的一个写照。以现代人的眼光看里,这些纹样也不过时,尤其是这些贴切的象征与比喻,都能也应该引入现代设计中,这也是中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扬。 10 月 18 日 这里除了房屋独具特色以外,还有很多东西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衣饰,这里有很多店面买传统手工制作5 / 17 的衣物和饰品。扎染得衣服,披肩,头巾,蜡染的壁挂,图案生动活泼,染色传统朴素,穿上这些民俗服饰,感觉自己像个本地人,已经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了。还有很多卖金石饰品的,饰品有银的,牛角的,各种玉石打磨而成的。图案也很丰富,飞禽走兽,吉祥纹样,应有尽有。虽然是个男生,但也不由 得对这些饰品产生喜爱之情。这里的商品如此之多,是我不得不感叹徽商的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当地商业文化氛围。 10 月 19 日 今天我们来到第二个考察地 宏村,这里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跟着导游,我们进入了村子。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村子是个牛形村。整个村子像一只卧着的水牛。村子里水渠贯通,据说代表了牛肠,水渠经过每家每户门前供村民使用,设计的十分巧妙也很人性化。村民们现在还保持着八点之前打饮用水,八点之后洗衣服的习惯。不久我们来到牛的胃部 月沼。这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塘,塘水波光粼粼,倒影着周围的民居。水中养了不少的大红鲤,在水中游弋。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栋大型徽商民宅 承志堂。这是一栋很大的宅子,屋内三雕俱 全,花卉果木,水井池塘,配之楹联字画,文化底蕴深厚。侧门很有特色,叫商字门,整体像一个商字,是主人为了提高自己商人的地位,特意设计的。古人的这种设计想法着实是让6 / 17 人佩服。设计无处不在,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经济的富足必然导致文化的发展,而设计就蕴含在文化范畴之内。在这个曾经十分富足村子里,就无处不体现着精妙的设计,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佩服前人高明的智慧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绝对不虚此行。由于时间很紧,我们很快结束了宏村之行,吃过午饭来到木坑竹海。这里真不愧叫竹海,漫 民族艺术考察 报告 考察人: 学号: 指导教师: 考察时间: 考察地点:西递、宏村、南屏、樘越牌坊、屯溪老街等 考察目的:较为系统的了解安徽一带的民族艺术精华,包括传统民居建筑、传统装饰 图案、民族文化历史遗迹以及传统艺术思想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提炼、升华与运用等。 考察过程 2016 年 5 月 10 日我们充满期待的坐上了前往安徽的汽车,在经过 5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此次考察的对象之一西递,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民族艺术考察。 当天我们就 开始了对西递的考察,通过导游的解说和之前查阅书籍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 7 / 17 西递的历史。我了解到西递村名的由来,这里的河水在村的西边流过,而古时候这里有驿站,故因此的明西递。村子座落于黄山南麓,距黄山风景区仅 40 公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她始建于北宋 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 960 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 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 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 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我们又去考察了宏村,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 65 公里,距黟县县城 11 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其间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二千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 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人不同面,面不同神,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据史料记载,“承志堂”8 / 17 是黟县境内保护最完美的古民居。此外宏村的水设计的很巧妙,它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 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流入河床,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不但拥有深厚的文化、特色的建筑 ,景色也非诚美丽、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这里完美的结合,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真是名不虚传。 第三天我们又去了樘越牌坊群,一座座牌坊透露着历史的沧桑,记录着人们的荣誉和功绩,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高超的设计思想和工匠的精湛技艺。古牌坊周围伴以古祠堂、古 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红楼梦,等三十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牌坊群建筑的非常雄伟,布局非常合理,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牌坊承载着历史的 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千年前的往事,将民族文化永远传承。 之后几天,我们又陆续去了南屏、卢村、屯溪老街等地,最后于十五号返 回南京,结束了考察。在这几天我们充分领略到古9 / 17 徽州文化的博大,由于这次采风作业并不多大家把更多的经历放在拍照和考察上,一座座逶迤的牌坊、庄严的祠堂、被风雨所侵蚀的古建筑、充满文化气息的屯溪老街,让我们欣赏的同时又十分担心,害怕这些民族艺术文化 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考察中我发现好多建筑物已经有不同程度都的损坏,我认为我们应该充分的挖掘它们所带给我们的财富,同时加大保护力度,将这些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考察收获 在考察过程中,根据专业我特别关注了房屋的构造、室内的结构、以及室内装饰,在几天的考察中我受益匪浅。 徽派古建筑有其独有的风格,有很多元素都可以融入现代的设计,徽派的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非常注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或圆形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每个图案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这些图案雕刻细致且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 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斜撑等大多雕刻有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让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的我们叹为观止。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10 / 17 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洁白的墙 壁、黝黑的屋檐,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形成一道亮丽的景色。 徽派建筑的装饰艺术成就很高,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用砖、木 、石的雕刻上,表现出了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 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非常广泛,多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手法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 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 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的细部更显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11 / 17 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大多为象征吉祥的龙风、仙鹤、猛虎、雄狮、大象、麒麟、祥云、八宝、博古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一些很有意思的构造也非常吸引我,比如天井,它能让光线照进室内,使室内的采光 效果便好,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房屋的采光效果,同时徽州人喜欢雨下到里面,认为与外界沟通有好的预兆。于由房屋大多是木结构每间屋内都有一缸水,里面还会养一些鱼,使室内更有生机,而且起到防火的作用,可见房屋设计者在设计时还是考虑的相当周全的。祠堂在设计时高度一般比较高,木料以大块木料为主,多垂直状分布,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与现代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认为徽派建筑中很多装饰性的东西可以运用到设计当 中去,里面有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在里面,如云纹、饕餮纹等装饰性都非常强,虽然在现代设计中不会装饰 的太过复杂,但可以吸取一些元素到设计里面,如一些繁简的对比、一些纹理的排放等。此外,徽派建筑的对比非常强烈,在颜色的黑白、木材的大小、房子的高矮等,都可以运用到设计中去。徽派建筑之所以如此漂亮,还与美丽的自然景色息息相关,这些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给我的12 / 17 启示是在做室内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室外空间,让室内外环境有机的结合,这些都为我的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徽派建筑的结构非常紧密,把木材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把木材、石料、砖结合的很好,给我的启示是在设计中要把各种材料进行结合,把材料的功能发 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村子里所有的路都是用大的石板铺的,在城市中基本上全是混凝土,可以把这种石板路用在别墅、花园等地,让城市中的人更加接近自然。在这些村落里,有很多小的巷子,虽然狭小却不觉得压抑,现在城市空间非常拥挤,室内空间非常狭小,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元素,把它引入室内,在狭小的空间里,做出不狭小的空间。 在几天的采风中,我深刻的了解了民族文化的伟大,在经历沧桑后,这些民族艺术依然释放着它们的光芒,里面浓厚的中国元素正是现在中国设计所缺少的,我领悟到很多原来所不懂的东西,我更加了 解了民 族艺术灵魂,期间我拍摄了很多照片,为以后的设计提供了很多的素材,也给了我很多灵感,对我的设计有很大的启发,对当地的民俗也有了很多的了解,在增长了知识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领略了当地的风情,被民风的淳朴所打动,让我收益颇多。 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将把我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当中去,有机会我会对更多13 / 17 的民族艺术进行考察,吸取其中的精华,将中国的民族艺术继续发扬,同时宣传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让民族艺术继续发出它的光芒。 宏村考察报告 宏村简介 宏村,古称弘 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黄山市黟县县城 11 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 30 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约有 900 年的历史,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海阳县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制订。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 140 余幢,承志堂 “三雕”精湛,富 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 著名景点还有:南湖风光、南 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 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 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 等。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 雕楼、奇墅湖、木坑竹海、万 村明祠“爱敬堂”等景观。 文化简介 古宏村人规划、 建造的牛 14 / 17 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巍峨苍翠的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庞大的牛躯。引清泉为“牛肠”,经村流入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滤流向村外被称作是 牛肚 的南湖。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 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 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 的良好环境。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 140 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宏村水系 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 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 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 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 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 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 15 / 17 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 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 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 “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 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 材”。宏村的缠绕全村的水 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由 600 年 的历史。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牛肠”在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后,流入河流。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一绝。 建筑特色 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民居也都围绕着月沼布局。住宅多为二进院落,有些人家还将 圳水引入宅内,形成水院,开辟了鱼池。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德义堂、松鹤堂、碧园等。 南湖书院位于南湖的北畔,原是明末兴建的六座私塾,称“倚湖六院”,清嘉庆十九年合并重建为“以文家塾”,又名“南湖书院”。重建后的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16 / 17 阁、会文阁、望湖楼和祗园等六部分组成,粉墙黛瓦,碧水蓝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