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农业学报J O U R N A L0 Fs 0 U T H E R NA G R I c U L T U R E2 叭3 4 4 6 8 9 8 9 0 2 I S S N2 0 9 5 一l1 9 l C O D E NN N X A A Bh t t P w w n f n y x b c n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2 0 9 5 1 1 9 1 2 0 1 3 6 8 9 8 苦瓜抗白粉病S R A P 标记筛选的 P CR 体系优化与验证 米军红t 一 尚小红z 3 a 周生茂z 3 a 车江旅3 黄如葵2 3 梁任繁2 3 a 文俊丽2 n 郭元元2 3 a 梁和1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南宁5 3 0 0 0 5 2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宁5 3 0 0 0 7 3 广西农业科学院8 蔬菜研究所 南宁5 3 0 0 0 7 摘要 目的 优化苦瓜抗白粉病s R A P 标记的P c R 体系 为获得苦瓜抗白粉病的s R A P 分子标记 加快苦瓜抗白 粉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 4 5 在已有s 镭 P c R 扩增程序基础上 以苦瓜抗 感白粉病 的父母本及其杂交后代基因组D N A 为模板 用4 对s R A P 引物对模板D N A d N T P s M 矿 引物 A qD N A 聚合酶等5 个 因素浓度进行优化组合和验证 结果 提取的苦瓜基因组D N A 纯度较好 无蛋白质 R N A 等物质污染 其纯度和完 整性较好 利用引物对M E 9 E M l1 进行P C R 扩增 1 6 个不同因素组合处理在苦瓜父本M c l 8 和母本M C l 一2 的基因组 D N A 间的扩增结果有明显差异 其中以处理3 的s R A P P c R 体系 2 0 o 斗L D N A5 on 斗L d N T Po 0 5m m o l L M 妒 2 5m m o l L 引物0 6 恤m o 儿 丁a qD N A 聚合酶0 0 8 8u 斗L 获得较清晰 较多的扩增条带 用4 对引物对验证优化的 s R A P P c R 体系 其重复性好 不同苦瓜材料问无明显的多态性 结论 优化的s R A P P c R 体系适用于苦瓜抗白粉病 s R A P 分子标记的筛选 关键词 苦瓜 s R A P P c R 体系优化 筛选 验证 中图分类号 s 6 4 2 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一1 1 9 1 2 0 1 3 0 6 0 8 9 8 0 5 O p t im iz in ga n d V e r if ic a t io no fP C R s y s t e mf o rS R A P m a r k e r s c r e e n in gr e l a t e dt op o w d e r yd is e a s er e s is t a n c einb it t e rm e l o n M o n l o r d 蛔曲a r a n t j a M IJ u n h o n g1 一 S H A N GX ia o h o n 9 2 3 a Z H O U S h e n g m a 0 2 3 C H EJ ia n g l n 3 H U A N GR u k u i2 3 r L I A N GR e n f a n 2 3 a W E NJ u n l i2 G U OY u a n y u a n 2 L I A N GH e l 1 A 酾c u l t u r a lC o l l e g e G u a n g x iU n iv e r s it y N a n n in g5 3 0 0 0 5 C h in a 2 G u a n g x iC r o p sG e n e t ica n dI m p r o v e m e n t B io t e c h n 0 1 0 9 yL a b N a n n in g5 3 0 0 0 7 C h in a 3 3 V e g e t a b l eR e s e a r c hI n s t it u t e G u a n 函A c a d e m y o f A 刚c u l t u r a lS c ie n c e s N a n n in g5 3 0 0 0 7 C h in a A b s t r a c t 0 b ie c t iv e T h ep r e s e n ts t u d vw a sc o n d u c t e dt oo p t im iz et h eP C Rs y s t e mo fS R A P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r e l a t e dt o D o w d e r vd is e a s er e s is t a n c einb it t e rm e l o nf o rp r o v id in gr e f e r e n c eo nb r e e d in gn e wb it t e rm e l o nc u l t iv a r sr e s is t a n tt op o w d e r y d is e a se M e t h o d 0 nt h eb a s iso f t h ek n o w nS R A P P C Ra m p l if ic a t io np r o c e d u r e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o nc o m b in a t io n so f D N At e H 卜 p l a t e d N I P s M 9 2 p r im e r T a qD N Ap o l y m e r a s ew e r eo p t im iz e da n dv e 6 e db yo r t h o g o n a ld e s ig nL 1 6 4 5 w it ht h eg e n o m e D N Ao fp o w d e r yd is e a s e r e s is t a n ta n d s u s c e p t ib l ep a r e n t su s e da st e m p l a t e sa n df o u rp a irp r im e r s R e s u l t T h ee x t r a t e db it t e r m e l o ng e n o m icD N As h o w e db e t t e rp u r it va n din t e 鲥t y a n dh a dn op o U u t io nf o rp r o t e ina n dR N A e t c T h ep r im e rp a irM E 9 E M l1w a su s e df o rP C Ra m p l i矗c a t io na n dg o to b v io u sd if k r e n c ein1 6P C Rs y s t e m so fg e n o m icD N Ainp a r e n t sM C l 8a n d M C l 2 A m o n g1 6P C Rs v s t e m s t h e3 山s v s t e mw a st h eo p t im u ms y s t e mo fS R A P P C R f o rg e t t in gc l e a ra n dm o r ea m p l m e d b a n d s w h ic hc o n t a in e dD N A5n 蜀仙L d N T P s0 0 5m m o l L M 矿2 5m m o 儿 p r im e r0 6 恤m o l L T a qD N Ap o l y m e r a s e0 0 8 8 U 仙L int o t a l2 0 LF o u rp r im e rp a ir sw e r eu s e dt ov e r if yt h eo p t im iz e dS R A f L P C Rs y s t e mf o rd if f e r e n tb it t e rm e l o nm a t e r ia l s I ts h o w e dg o o dr e p e t it io na n dn op o l y m o r p h is m C o n c l u s io n T h eo p t im iz e dS R A P P C Rs y s t e mw a ss u it a b l ef o rs c r e e n in g S R A Pm a r k e rr e l a t e dt op o w d e r yd is e a s er e s is t a n c einb it t e rm e l o n K e yw o r c b b it t e rm e l o n S R A P P C R s y s t e mo p m iz a t io n o r t h o g o n a ld e s ig n s c r e e n in g v e r if ic a t io n 收稿日期 2 0 1 3 0 3 2 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1 2 4 0 0 6 0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桂科攻1 0 1 0 0 0 0 5 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0 1 2 G x N s F A A 0 5 3 0 6 1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 桂农科2 0 1 2 Y 咖5 广西农业科学院公益性维持费 项目 桂农科2 0 1 2 G w 0 4 作者简介 为通讯作者 周生茂 1 9 7 0 一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蔬菜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 E m a il m a o m a o z h o u 7 0 鼯a a s n e t 黄如葵 1 9 6 9 一 博士 研究员 主要从事蔬菜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 E m a il r k h u a n g g a a s n e t 米军 红 1 9 8 7 一 研究方向为蔬菜育种与分子生物学 E m a il 3 8 0 6 5 9 0 1 6 q q c o m 米军红等 苦瓜抗白粉病S R A P 标记筛选的P c R 体系优化与验证 8 9 9 0 引言 研究意义 瓜类作物属于葫芦科植物 全世界有 1 2 0 个属和1 0 0 0 个种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F A O 2 0 0 8 其中苦瓜 黄瓜 冬瓜 丝瓜 南瓜和西 瓜是我国主要瓜类蔬菜 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谢大森等 2 0 1 0 近年来 白粉病 霜霉 病等真菌性病害在瓜类蔬菜上普遍发生 严重制约了 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 王文桥等 2 0 1 0 过去尽管传 统育种技术曾在瓜类蔬菜抗逆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但是传统育种速度已不能满足瓜类蔬菜生产中品 种更新换代的需求 因此 非常有必要开发新型瓜类 蔬菜育种方法 以加快瓜类蔬菜抗病育种进程 近年 来 随着D N A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许多植物研究 上的成功开发和应用 岳思君等 2 0 0 5 D N A 分子标 记技术对加快瓜类蔬菜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前 人研究进展 近年来 R F L P R A P D I S s R s s R A F L P S C A R C A P S S N P E S T S R A P 和T R A P 等十几种D N A 分子标记技术被相继开发 并成功应用于植物遗传多 样性分析 辅助育种 差异基因筛选 基因定位和比较 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 王芙蓉等 2 0 0 2 柳李旺等 2 0 0 4 在这些D N A 分子标记技术中 L i和Q u ir o s 2 0 0 1 开发的D N A 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 s e q u e n c e r e 1 a t e da m p l if ie dp o l y m o r p h is m s A J P 具有操作简便 中等产量 高共显性 重复性好 易于分离条带及测序 等优点 李巧燕等 2 0 0 6 已在苦瓜 郭大龙等 2 0 0 8 黄瓜 柴丹丹等 2 0 0 8 南瓜 刘泽发等 2 0 0 8 西瓜 李晓慧等 2 0 0 7 江海坤等 2 0 1 1 丝瓜 李莲芳等 2 0 1 1 等瓜类蔬菜的研究中成功应用 赵光伟等 2 0 1 0 以感白粉病甜瓜A 1 2 0 和抗白粉病甜瓜A 1 1 9 为 亲本构建F 2 f 弋分离群体 采用B s A 和s R A P 相结合的方 法筛选与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 景然 等 2 0 1 1 以高抗和高感白粉病的黄瓜亲本及其杂交 后代F 2 分离群体为材料 应用s 黜廿技术开展与黄瓜白 粉病抗性基因连锁的S 黜廿分子标记研究 张学军等 2 0 1 3 以抗病甜瓜资源为材料 在苗期进行白粉病抗 性鉴定 分析了白粉病抗源收集一号的抗性遗传规 律 并利用集团分离分析法结合S 黜心标记进行连锁 分析 本研究切入点 虽然s 凡垤分子标记技术在部 分主要瓜类蔬菜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不同学者研 究获得的S 凡垤 P C R 扩增条件和反应体系不尽一致 可能是因不同品种和地域环境不同所造成 此外 目 前有关苦瓜抗白粉病的S R A P 标记的P C R 体系优化的 研究报道较少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了获得苦瓜抗 白粉病的S 鼬廿分子标记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 优化S R A J P P c R 体系 为加快苦瓜抗白粉病育种进程 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苦瓜材料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苦 瓜课题组提供 种植于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 验基地 以栽培型高感白粉病苦瓜M C l 2 为母本 野 生型高抗白粉病苦瓜M c18 为父本 杂交后构建F 代 分离群体 种子经催芽后播种于育苗钵中 待幼苗长 至3 片真叶时取样 取叶片后立即放人液氮瓶速冻 然 后贮存于一8 0 备用 单株白粉病鉴定在广西农业科 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 1 2 试验方法 1 2 1D N A 的提取和检测参照M a g u ir e 等 1 9 9 4 和高志民等 2 0 0 6 的c T A B 法 苦瓜每份材料分别取 约1 og 提取基因组D N A 分别用w D 一9 2 0 3 B 紫外分光 光度计测定0 D 孙O D 瑚和O D 瑚值 同时用琼脂糖凝 胶电泳检测 用T E 缓冲液将D N A 稀释5 0 倍 或1 0 0 倍 用T E 缓冲液作空白调零后 测定O D o D 值是 否在1 6 1 8 O D 0 D 瑚值是否大于2 0 琼脂糖凝胶 电泳时按5 0 0n 斗L 的比例加入d d H 0 配成统一浓度 取4 0 L 在1 0 琼脂糖凝胶上电泳 观察D N A 主带 是否清晰或弥散 以验证有无R N A 污染和D N A 降解 检测后 于一2 0 下保存备用 1 2 2S 心一P C R 反应体系优化设计采用正交设 计L 4 s 对P c R 反应中的5 个因素 n qD N A 聚合酶 M 矿 模板D N A 引物 d N T P 在4 个水平上进行试验 各因素水平见表1 共设计1 6 个处理组合 3 次重复 L 4 5 设计方案见表2 表1 苦瓜s 黜奸 P c R 体系正交设计因素水平 T a b 1L e v e l so ff a c t o r sf o rS R A P P C Rs y s t e minb it t e rm e l o n w it ho r t h o g o n a ld e s ig n 1 2 3S 凡岬一P C R 扩增条件 在B io m e 仃aT P r o f e s s io n a l 型P c R 仪 华粤行仪器有限公司 上进行P c R 扩增 反应程序 9 4 预变性5m in 9 4 1m in 3 5 1m in 7 2 1m in 进行5 个循环 9 4 lm in 5 0 1m in 7 2 1m in 进行4 0 个循环 7 2 1 0m in 4 保存 引物由上海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体系筛 选引物为M E 9 E M l l 表3 n qD N A 聚合酶 M 矿 d N T P s P C R b u 疵r 均购自生工生物工程 上海 股份 有限公司 南方农业学报 1 2 4P c R 产物检测用7 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检测反应产物 取出4 0 恤L 反应产物加人 1 0 斗L 的6 L o a d iI l gB u 腩r 混匀 预电泳3 0m in 取 2 0 斗L 混匀产物点样 当二甲苯氰移至胶板尾端琼 脂糖封底胶上时 停止电泳 银染显影 胶片拍照并记 录分析 表3S 凡心引物序列 T a b 3P r im e rs e q u e n c e su s e df o rS R A P P C Rinm es t u d y 1 2 5 验证优化的反应体系在验证优化的S R A J P P c R 体系中 以苦瓜父本M c l 8 基因组D N A F 代分离 群体中抗 感单株基因组D N A 混合池为模板 以反应 引物对m 9 E M l l M E 3 E M 3 M E l l E M l l 1 8 E M l 8 进行验证 表3 每对引物重复3 次 以2 琼脂糖 凝胶电泳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 1苦瓜基因组D N A 的提取和检测 利用c T A B 法提取苦瓜父母本及F 代分离群体中 抗 感白粉病单株基因组D N A 结果显示 表4 O D O D 2 鲥值为1 5 7 9 1 9 6 5 基本在1 1 8 0 D O D 2 3 0 值大 于2 0 说明所提取的基因组D N A 纯度较好 无蛋白 质 R N A 等物质污染 残存的盐离子和小分子杂质较 少 根据D N A 浓度测定结果 大部分植株的基因组 D N A 浓度在1 5 0 0n 斗L 左右 说明所提取的基因组 D N A 浓度较高 用1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所提取的 苦瓜基因组D N A 图1 结果显示 苦瓜父母本D N A 和 抗 感白粉病单株的D N A 混合池主带清晰 无弥散 超 过2 0 0 0 0b p 证明无R N A 污染和D N A 降解 综合分析 所提取的苦瓜基因组D N A 纯度和完整性较好 可以用 于后续试验 正向引物F o 刑a r d p r im e r 引物序列 5 一3 P r im e rs e q u e n c e反向引物R e v e r S ep r im e r引物序列 5 一3 P r im e rs e q u e n c e M 哐9T G A G T C C A A A C C G G A G GE M l lG A C T G C G T A C G A A T T C C A M E 3T G A G T C C A A A C C G G A A TE M 3G A C T G C G T A C G A A T T G A C M 哐1 1T G A G T C C A A A C C G G A A C E Ml lG A C T G C G T A C G A A T T C C A N 正1 8T G A G T C C A A A C C G G G C TE Ml8G A C T G C G T A C G A A T T C A C 2 1 2 2 6b D 5 1 4 8b D 图1苦瓜基因组D N A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F i2 1E l e c 仃o p h o r e s isa I l a l V s e so fg e n o m icD N Ao fb it t e rm e l o nina g a r o s eg e l s M 2 0k b D N A L a d d e r M a r k e r 1 母本M c l 2 2 父本M c l 8 3 F 2 分离 群体感白粉病单株混合基因组D N A 4 F 分离群体抗白粉病单株混 合基因组D N A M 2 0k b D N A L a d d e r M a r k e r 1 2 3 4r e p r e s e n t e d m a t e m it y M C l 一2 p a t e m 时M C l 8 m ix e dD N A 台D me a c hp o w d e r yd is e a s e s u s c e p t ib l e p l a n t sinF 2s e g r e g a t io np o p u l a t io na I l dm ix e dD N A 如m e a c hp o w d e r y d is e a s e r e s is t a n tp l a n t sinF 2s e g r e g a t io np o p u l a t io n r e s p e c t iV e l y 2 2S 廿一P C R 体系的优化 根据正交设计L 4 5 对n qD N A 聚合酶 M 矿 模板D N A 引物 d N T P 等5 个因素在s R A P P C R 体系中 的浓度进行组合优化 分别以苦瓜父本M c l8 和母本 M C l 2 的基因组D N A 为模板 在相同条件下利用引物 对M E 9 一E M l l 进行P c R 扩增 图2 结果显示 不同因素 组合体系扩增结果有明显差异 体系1 6 11 1 2 1 4 1 5 1 6 没有条带 无扩增产物 体系2 5 7 9 1 0 1 3 有 部分条带 说明扩增产物少 体系3 4 8 条带最多 最 清晰 但体系8 的泳道背景色较深 综合比较3 4 两个 反应体系中各因子的浓度 体系3 较体系4 的各因素浓 度低 且得到较清晰 较多的扩增条带 因此 在不影 响结果的条件下 体系3 更经济 初步确定在正交设计 的1 6 个组合体系中 以反应体系3 较优 2 3 S R A P P C R 优化体系验证 根据优化获得的S 融廿 P C R 体系 以苦瓜父本 M c l 8 及F 2 代分离群体中抗 感白粉病单株基因组 D N A 混合池为模板 以M E 9 E M 1 1 M E 3 E M 3 M E l1 E M l l M E l 8 E M l 8 为反应引物对 进一步验证上述 所筛选的s 凡垤 P c R 体系 图3 结果显示 在所有模板 中 每个反应重复3 次的结果基本一致 除引物对 M E l 8 E M l 8 未能获得明显条带外 其他反应均有明显 的条带 尤其是引物对M E 9 E M l1 在3 份苦瓜材料基 因组D N A 中均获得最多条带 但在3 份苦瓜材料基因 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嘴一一M加撕如加 如 如 加如撕加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米军红等 苦瓜抗白粉病s R A P 标记筛选的P c R 体系优化与验证 9 0 1 组中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没有明显差异 说明优化 的反应体系能够满足苦瓜基因组D N A 的S 黜廿扩增要 求 可用于苦瓜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学研究 2 0 0 0 l 0 0 0 7 5 0 5 0 0 2 5 0 1 0 0 2 0 0 0 l 0 0 0 7 5 0 5 0 0 2 5 0 M12 3 456 7 8 91 01 1 1 21 31 41 51 6 A B 图2s R A P P C R 不同体系扩增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F ig 2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sa n a l y s e so f p r o d u c t s 锄p l if ie db yS R A P P C Ri p o l y a c r y l a m id eg e l s A 苦瓜父本M c l 8 B 母本M C l 一2 M 2k bD N AL a d d e rM a r k e r 1 1 6 正交设计1 6 个反应组合 A p a t e m it yM C l 8o f b in e rm e l o n B m a t e m it yM C l 2o f b in e rm e l o n M 2 k bD N AL a d d e rM a r k e r 1 1 6 1 6c o m b in a t io n so f O r t h o g o n a l d e s ig n r e s p e c t iv e l y 0 0 0b p 9 2 8 器 5 0 0b p 2 5 0b p 1 0 0b p 表4 苦瓜基因组D N A 检测结果 T a b 4D e t e m l il l e dr e s u h so fg e n o m icD N A inb i讹rg o l l r d 编号O D 2 6 00 D O D 2 3 0O D 0 D m0 D O D 浓度 n 灿 N o C o n c e n 仃a t io n 10 6 6 5O 3 6 00 3 1 71 8 4 7 2 0 9 81 3 3 0 20 7 0 6O 4 1 60 3 4 8 1 6 9 72 0 2 91 7 6 5 31 2 5 0 O 6 8 50 5 9 91 8 2 42 0 8 7 3 1 2 5 41 0 2 7O 5 7 70 4 6 21 7 8 l2 2 2 3 2 5 6 7 51 4 9 6O 7 9 80 6 9 51 8 7 5 2 1 5 32 9 9 2 60 3 0 3O 1 9 l0 1 3 l 1 5 8 32 3 1 37 5 7 70 2 8 4O 1 5 90 1 4 0 1 7 8 72 0 2 97 1 0 80 2 3 9O 1 2 70 0 9 91 8 8 l2 1 4 l 5 9 7 9O 3 0 4O 1 7 0 O 1 5 01 7 8 92 0 2 76 0 8 1 0O 3 1 60 1 7 80 1 3 71 7 8 02 3 0 76 3 2 1 1 O 2 9 8 0 1 6 8O 1 4 81 7 7 22 0 1 45 9 6 1 2O 4 7 60 2 5 9O 1 9 71 8 3 82 4 1 611 9 0 1 30 1 5 60 0 9 1O 0 7 5 1 7 1 92 0 8 03 1 2 1 40 6 4 20 3 7 60 2 7 61 7 0 92 3 2 61 6 0 5 1 51 8 3 2O 9 3 20 8 2 81 9 6 52 2 1 33 6 6 4 1 61 1 1 7O 5 9 70 5 3 31 8 7 l 2 0 9 62 7 9 2 1 7O 4 0 0 0 2 2 l O 1 8 4 1 8 0 62 1 7 41 0 0 0 1 8O 8 2 80 4 4 2O 3 7 31 8 7 52 2 2 01 6 5 6 1 90 8 9 50 5 0 20 4 3 31 7 8 42 0 6 72 2 3 7 2 00 7 2 20 4 1 20 3 1 21 7 5 42 3 1 41 8 0 5 2 lO 4 9 4O 3 0 3O 2 0 41 6 3 32 4 2 21 2 3 5 2 20 5 2 2O 2 9 lO 2 4 81 7 9 62 1 0 51 3 0 5 2 30 3 0 80 1 8 8O 1 4 61 6 3 62 1 1 07 7 0 2 40 6 2 2O 3 2 2O 2 9 51 9 3 22 1 0 81 2 4 4 2 50 3 4 lO 2 1 60 1 4 71 5 7 92 3 2 08 5 2 2 6 O 8 3 90 4 9 4O 3 6 81 6 9 82 2 8 02 0 9 7 1 2 父 母本 3 1 4 F 代分离群体感白粉病单株 1 5 2 6 F 代分离群 体抗白粉病单株 la n d2 p a t e m it ya I l dm a t e m it y r e s p e c t iv e l y 3 1 4 p o w d e r yd is e a s e s u s c e p t ib l ep l a n t s 15 2 6 p o w d e T y d is e a s e r e s is t a n tp l a n t s A B Ml2 3 4l234l2 3 4Ml2 3 4l2 C 34 1 2 3 4M1234I2 3 4I2 3 4 图3S R A P P C R 优化体系验证的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F ig 3E l e c 仃o p h o r c s is 锄a l y s e so f p r o d u c t sa m p l if ie db yS 凡廿 P C RiI la g a r o s eg e l s A 苦瓜父本M c l 8 B F 2 代分离群体抗自粉病单株D N A 混合池 c F 代分离群体感白粉病单株D N A 混合池 M 2k bD N A 工丑d d e r M a r k e r 1 4 弓 物对M E 9 E M l l M E 3 E M 3 M E l l E M l l M e l 8 E M l 8 A P a t e m 时M C l 8o f b it t e r m e l o n B M ix e d D N A o f p o w d e r y d is e a s e r c s is t 粕t p l a n t s o fF 2s e g r e g a t io n p o p u l a t io n C m i e d D N A o f p o w d e r y d is e a s e s u s c 印t ib l e p l a n t s o f F 2s e 铲e g a t io n p 叩u l a t io n M 2 k b D N A L a d d e r M a r k e r l 4 M E 9 E M l l M E 3 E M 3 M E l l E M l la I l d M E l 8 E M l 8 r e s p e c t iv e l y 3 讨论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基于D N A 的分子标记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并在许多植物研究 上成功开发和应用 岳思君等 2 0 0 5 尤其是s s R A F L P s 鼬垤等一些操作简便 标记高共显性 产量 高 重复性好 经济适用的D N A 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应 用于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辅助育种 差异基因筛选 基因定位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方面研究 王芙蓉等 2 0 0 2 柳李旺等 2 0 0 4 这些D N A 分子标记的成功开 发与优化 与相关P c R 扩增程序和反应体系密切相 关 前人研究结果 L ia n dQ u ir o 2 0 0 1 郭大龙等 2 0 0 8 表明 S 黜廿等技术的P c R 扩增程序与本研究所 采用程序基本相同 在扩增程序已确定的情况下 若 是同一台P c R 仪 通常能够获得较为稳定的P c R 产物 但是反应体系对P C R 产物稳定产出的影响很大 因作 物不同而异 李晓慧等 2 0 0 7 柴丹丹等 2 0 0 8 刘泽发 等 2 0 0 8 江海坤等 2 0 1 1 李莲芳等 2 0 1 1 也可能因 9 0 2 南方农业学报 P C R 仪不同而不同 在西瓜研究中 李晓慧等 2 0 0 7 江海坤等 2 0 1 1 认为在T c 一5 1 2P c R 扩增仪上扩增 1 0 0 肛L 反应体系比较经济节省 在苦瓜研究中 郭大 龙等 2 0 0 8 使用2 0 O 斗L 的反应体系能获得理想的差 异产物 其优化获得的5 个因素浓度分别为D N A5 0 n 此 d N T P0 0 5m m o l L M 矿2 5m m o 此 引物0 6 斗m o l L 乃qD N A 聚合酶0 0 8 8U 斗L 本研究利用2 0 O L 反应体积进行扩增 但与郭大龙等 2 0 0 8 的结果有 所不同 优化的5 个因素浓度分别为D N A1 on 斗L 0 1 3m m o l Ld N T P M 矿1 5m m o 儿 引物o 5 斗m o 儿 0 0 7 5U 斗L 而qD N A 聚合酶 除d N T P 含量较低外 其 他因素浓度均较高 这可能与苦瓜品种D N A 提取质量 T a qD N A 聚合酶质量和P C R 仪器及实验环境不同有关 因此 在开展相关D N A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时 首先要对 P C R 体系进行优化 其中正交设计L 4 5 方案是减少试 验处理数的最常用方案 较单因素优化有更高的准确性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用4 对引物对验证优化的 s 谨 P C R 体系 其重复性好 不同苦瓜材料间无明显 的多态性 适用于苦瓜抗白粉病的s 凡心分子标记的 筛选 参考文献 柴丹丹 陈书霞 孟焕文 程智慧 李亚利 2 0 0 8 黄瓜 s R A P P C R 反应体系的建立 J 西北农业学报 1 7 3 2 7 4 2 7 9 C a iDD C h e nSX M e n gHW C h e n gZH YL l2 0 0 8 E s t a b I is h m e n to fS R A P P C Rr e a c t io ns v s t e minc u c u m b e r J1 A c t aA 两c u l t u r a eB o r e a l i一0 c c id e n t a l isS in ic a 1 7 3 2 7 4 2 7 9 高志民 范少辉 高健 李雪平 蔡春菊 彭镇华 2 0 0 6 基 于C T A B 法提取毛竹基因组D N A 的探讨 J 林业科学 研究 1 9 6 7 2 5 7 2 8 G a oZM F a l lSH G a o J XP C a iCJ P e n gZH2 0 0 6 E x t r a c tg e n o m icD N Af m mP b y o s t a c y se d u sb vC T A B b a s e dm e t h o d lJ F b r e s tR e s e a I c h l9 6 7 2 5 7 2 8 郭大龙 吴正景 郑玉萍 韩璐 齐庆 2 0 0 8 苦瓜S R A P 反 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J 安徽农业科学 3 6 1 8 7 5 8 3 7 5 8 5 G u oDL W uZJ Z h e n gYP H a nL Q iQ 2 0 0 8 E s t a b l is h m e n ta n do p t im iz a t io no fS R A Pa m p l if ic a t io ns v s t e min b it t e rm e l o n M o n o I d ic ac 删刀打a jL 1JJ J o u m a lo fA n h u iA 丽c u l t u r a lS c ie n c e s 3 6 1 8 7 5 8 3 7 5 8 5 景然 陈新娟 朱育强 张鹏 张玉琼 周胜军 2 0 1 1 黄瓜 白粉病抗性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J 浙 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5 5 4 3 8 7 3 9 2 J in gR C h e nXJ Z h uYQ Z h a n gP Z h a n gYQ Z h o uSJ 2 0 1 1 I d e n t m c a t io n0 fS R A P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sl in k e dt o p o w d e n rm il d e wr e s is t a n c einc u c u m b e r IJj J o u m a lo fZ h e iia n gU n iv e r s it v A g r ic u l t u r ea n dL if eS c ie n c e s 5 5 4 3 8 7 3 9 2 江海坤 王明霞 严从生 王艳 马绍錾 董言香 方凌 张 其安 2 0 1 1 小型西瓜S R A P 技术体系优化 J 中国农学 通报 2 7 2 8 2 4 0 2 4 4 J ia n gHK W a n gMX Y a nCS W a n gY M aSJ D o n gY X F a n gL Z h a n gOA 2 0 11 0 p t im iz a t io no fS R A Pr e a c t io ns y s t e mo nm in i w a t e 珊e l o nlJj C h in e s eA g I ic u l t u r a l S c ie n c eB u U e t in 2 7 2 8 2 4 0 2 4 4 柳李旺 龚义勤 黄浩 朱献文 2 0 0 4 新型分子标记 s R A P 与T R A P 及其应用 J 遗传 2 6 5 7 7 7 7 8 1 uLW G o n gYQ H u a n gH Z h uxW 2 0 D 4 N o v e l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s v s t e m S R A P A N DT R A Pa n dt h e ir a p p l ic a t io n lJJ H e r e d it a s 2 6 5 7 7 7 7 81 李莲芳 郭爽 林鉴荣 2 0 1 1 丝瓜s R A P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 优化 J 北方园艺 1 5 1 6 0 1 6 2 L iLF G u oS b nJR 2 0 1 1 E s t a b l is h m e n ta n do D t im iz a t io n o fS R A Pr e a e t io ns y s t e mj nl o o f a hJI N o n h e mH o r t ic u l t u r e 1 5 1 6 0 1 6 2 李巧燕 林瑞庆 朱兴全 2 0 0 6 s R A P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概 述 J 热带医学杂志 6 4 4 6 7 4 6 9 L iQY L inRQ Z h uXQ 2 0 0 6 R e v ie wo nS R A Pm o l e c u l a r m a r k e ra n dit sa p p l ic a t io n l J j J o u m a lo fT r o p ic a lM e d ic in e 6 4 4 6 7 4 6 9 刘泽发 孙小武 罗伏青 张奠 寇明明 董亚静 2 0 0 8 南 瓜s R A P 扩增体系与扩增程序的优化 J 西北农业学报 1 7 6 1 4 8 一1 5 2 1 8 3 uZF S u nXW L u oFQ Z h a n gY K o uMM D o n gYJ 2 0 0 8 O p t im iz a t io no fS R A Pr e a c t io ns v s t e mins q u a s hJJ A c t aA g r ic u l t u r eB o r e a l i O c c id e n t a d is S in ic a 1 7 6 1 4 8 1 5 2 1 8 3 李晓慧 王从彦 张四普 常高正 2 0 0 7 西瓜s R A P P C R 程 序和体系优化 J 安徽农业科学 3 5 2 7 8 4 6 卜8 4 6 3 L iXH W a n gCY Z h a n gSP C h a n gGZ 2 0 0 7 O p t im iz a t io n o fS R A P P C Rp r o 肿ma n ds y s t e mina n l J 口u sb n a f u s J J o u m a lo f A n h u iA 和c u l t u r a ls c ie n c e s 3 5 2 7 8 4 6 l 8 4 6 3 王芙蓉 刘勤红 刘任重 张军 2 0 0 2 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J 山东棉业 1 5 6 W a n gFR L iuQH L iuRZ Z h a n gJ 2 0 0 2 M o I e c u I a r m a r k e ra n dit sa p p l ic a t io ning e n e t icb r e e d in go fc m p s JJ S h a n g d o n gC o t t o n s 1 5 6 王文桥 张小风 韩秀英 马志强 2 0 l o 我国北方蔬菜病害 抗药性问题及治理对策 J 中国蔬菜 2 3 2 0 一2 3 W a n gWQ z h a n gXF H a n gXY M azQ 2 0 1 0 P e s t ic id e r e s is t a n tp r D b I e m so fv e g e t a b l ed is e a s einN o r t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