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蒙文感想_第1页
训蒙文感想_第2页
训蒙文感想_第3页
训蒙文感想_第4页
训蒙文感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训蒙文感想 弟子规感想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謹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中的总叙。每 3 个字代表一章,“首孝悌”是“入则孝”和“出则悌”,“次謹信”是“謹”和“信”,“泛爱众”就是“泛爱众”,“而亲仁”就是“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是“余力学文”。 “入则孝”就是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真所谓:“百善孝为先。” “出则悌”就是出是指出了 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弟同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能够顺从长上,能够奉事兄长。 “謹”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謹慎,不可放逸。謹的意思是说话处事慎重。古人以为言多必失,即使是应该说话的时候也要再三考虑,如果说话办事很随便,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信”是诚实可信的意思,是人立身处事的根本。论语为政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的人,古往今来在人世间是没有多少立身之地的。 “泛爱众”泛爱是博爱大众的意思。指与朋友在一2 / 13 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指 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 “亲仁”亲是亲近,仁者是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是要亲近仁者,以师时之,要跟他学。这是讲怎样选择好老师,仁者无敌。 “余力学文”文是六艺等有益的学问。除了以上六门主修的课以外,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是辅修的课。 弟子规对我国企业有很大的帮助。就连企业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老板都在带动弟子规的学习。 李毓秀所做,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字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编纂而成,具体写出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节范。清中叶以后,此书最为流行,一度成为私塾必读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郭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仙师孔子的 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谨慎,讲求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 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3 / 13 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中国有 5 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古人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有精辟的见解:【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就是最好的课外教学书。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謹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成人成才的规律,永远不能违背。 弟子规学习心得 河 北 工 程 大 学 校区:中华南校区 学院:农学院 班级:动物科学 1301 姓名:赵玉姣 百善孝为先 孝经 ?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4 / 13 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圣人告诉我们行孝悌之道从爱护自己的身体做起。一个人如果不爱护自己的身体,使身 体有丝毫损伤,就是不孝。自杀就更是极端不孝之举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句话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阐述了践行孝道各个方面的内容及顺序。时间上说到了“事亲”“事君”“立身”几件事情的前后的顺序。从空间上有事情要有时须兼顾去做。把孝经里这两句话联系起来,可以做如下理解:爱护自己的身体是践行孝道的基础部分,又兼具四种孝道的意义。“事亲”则是孝道的初始部分,是孩提时,还没有直接涉及到“事君”“立身”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的事情。“事亲”也是孝道的核心内容,人生至始至终都要做好这件事情。弟子规 ?入 则孝中详细列出了“事亲”的 29 件事 养父母身体:冬温、夏凊、尝药、侍床。养父母精神:呼应、命行、教听、责承、晨省、昏定、出告、反面 、爱孝、憎孝。养父母心愿:居常、业常、谨为、慎藏、具好、去恶、惜身、养德、丧悲、居变、食简、丧礼、祭诚。养父母智慧:谏过、复谏。而“事君”“立身”则是成人之后在“事亲”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做的两件事情。“事君”是“事亲”的迁移,“立5 / 13 身”即立身于社会,则是践行孝道的最后一件大事。“立身”所要做好的事情还是“事亲”“事君”,而所须品质则是“仁”“勇”“智”。这是从孝经里涉及到的 人生的四件大事从哪件事情做起的角度谈的“首孝悌”的意思。 我认为,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那么就应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而孩子们的教育,应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弟子规应该重新回到教育的基础中来,让未成年人懵懂之时,就开始习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做有素质的国人,民众素质高,不愁国不强。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 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主要记载了圣人对学生的训示,是启蒙养正, 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让我们体会先人智慧的同时,不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礼貌待人、如何为人处事 这本书大概是说了:我们要关心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关心自己的长辈,还要懂得该怎样做人 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合在一起就是:6 / 13 学生的规范。中国古籍礼记?学记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为教育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所 以要想使国家繁荣富强,就要先教学。所谓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容易教好,基本不会走上邪道,所以教育应该先从儿童着手。我非常赞成以道德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因为你做人首先得讲道理,要文明要有修养,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识素养,若是你能掌握得很好很深,那么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了。 毕竟人的智商,人的接受能力等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样导致人的成绩有高低,但是,道德这方面,就拿弟子规来说,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每时每刻都做到,那需要时间,需要毅力。古时候,孩子们都学习儒家 思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才会受人尊重与敬爱。那时,除了贫穷和不爱学习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们都努力学习,特别是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有志之士就通过科举,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做官,为百姓造福。因此,历史上自从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除战争时期外,神州大地都很先进,很繁荣。而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大国,部分人民的素质却是有些低,导致一些人去日韩和东南亚等地旅游时,由于行为不雅为外国人耻笑,有伤中国国体,大丢颜面。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 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7 / 13 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天地有道为善,人身是。善道之要为敬 ,人心是。敬道之要为爱,手足是。爱道之要为孝,人首是。以此论,孝为善道之首。所以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里的天地乃指自然,天经地义就是自然之道,“民”就是“人”的意思。“德”是按自然规律去做的意思。概括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孝是自然规律,人要按自然规律去生活, 行孝道是根本。人则必有父母,为人子是确定的,但倘为长子,则不能为人弟,所以悌道随附在孝道之后,而合说成“孝悌”。在各种人伦之关系网中,孝是两辈人之间的道,自下 而上;悌是同辈人之间的道,由此及彼。再将孝悌推而广之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样就有了一纵一横两种爱,一张网络了所有人的仁爱之网就织就了。孝悌之道是天地之道之首,这就是“首孝悌”的根本意思。 关于学习湾塘小学“学弟子规,修身敦品”学校特色建设的感想 8 / 13 -贵州省桐梓县羊磴镇中心学校 娄方伦 学校特色就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形成的个性化的办学风格,也就是 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有别于同类学校的个性特征。学校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形成自己的办学个性,并且能够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行为,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 湾塘小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文化进校园 -学弟子规,修身敦品”的学校特色的建设。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要教育学生凡事从细节入手,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出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从而对孩子的成才起到促进作用。从小养成良好 的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如果说生命 是一部激越高亢的乐章,那么,好习惯就是这部乐章中用不断的拾取愿望的音符独自创作的一首迷人的歌,唱着这首歌,就能享受到生活的节奏之美,有一个旅行者,他每到一地,都有寻找奇异的小石子作留念的习惯。有一次,他却在一座山下的一条融雪汇聚成的冰一样的溪流里,发现了一颗硕大的钻石。是的,好习惯就是让我们不断发现成功钻石的寻宝图,是一本在生命的银行里不断扩展我们人生价值的存折。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 ?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9 / 13 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 一种命运。”正所谓观念变,行动就变;行动变,习惯就变;习惯变,性格就变;性格变,命运就变;命运变,人的一生就改变。湾塘小学就是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为学生播下一个行动、一种习惯、一种性格。 一、弟子规是怎样的一本书。 弟子规原为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娣,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它凝聚了前人的道 德理性,涵盖了悠久的文化内涵。对帮助人们特别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品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大戴礼记保傅里有句话叫作“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意思是习惯非常重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经过培养,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的,这样人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 运。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在巴黎圣母院有用汉语写的“请勿大声喧哗”;在泰国皇宫厕所中也要写上“请便后冲厕”;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筒上赫然写着“请把垃圾丢10 / 13 在此” .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水平已经下降到了最低点!这也让我想起了“马加爵事件”,为什么一位头脑聪明,曾经在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大学生会对曾经讥笑他的室友下此毒手?其中有一位室友因为曾经主动帮助马加爵盛过一回饭而幸免遇难。这引起了社会上对于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广泛讨论与关注。 在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 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这位学者所提到的这些,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所以学习弟子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学校特色建设,校长是主导。 校长是学校组织者和决策者,一个富有特色的学校必须拥有一位很有特色的校长,校长自身的创新意识,特色意识和独特的办学思想对创 建特色学校至关重要,尤其是校长的特色意识和教育思想。因为特色不可能从外部移植,在11 / 13 形成学校富有创造性的整体办学风貌中,从特色项目的确立,到学校特色的创立,直至特色学校的最终形成,校长的特色意识和教育思想起着主导作用。湾塘小学校长王校长是位机智、幽默、管理经验极其丰富的校长,勇于开拓、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而在王校长的带领下,湾小的“学弟子规,修身敦品”的学校特色建设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 四、学校特色建设,教师是关键。 猫和老鼠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真抓实干的黑猫,它每天都 能捉 10 多只老鼠,让老鼠们吃尽了苦头。于是,老鼠们召开研讨会共商对付黑猫的办法。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药,有的说干脆一齐扑上去把黑猫咬死。最后,还是老奸巨猾的鼠王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老鼠杀猫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杀死它,就应设法躲避它。咱们推选出一名勇士,偷偷地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一来,只要猫一动就会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躲起来。老鼠们公认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怎样执行呢 ?高额奖金、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讨论来讨论去,老鼠们也没有找到一个敢于执行这一决策的勇士。这个故事告 诉 我们:有好的想法却不能执行,那只能是空想。同样,对于学校来说,校长有了决策,但因老师不去执行,最终也无济于事的。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