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机加载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pdf_第1页
舵机加载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pdf_第2页
舵机加载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pdf_第3页
舵机加载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pdf_第4页
舵机加载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与 DO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9 9 4 9 2 2 0 1 5 1 1 0 0 2 舵机加载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 董科锐 段 富海 胡武扬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X 程学院 辽宁大连 1 1 6 0 2 3 摘要 研制了某型直升机并联舵机自动加载测试系统 用带编码器的交流伺服电机及其驱动器实现电动加载 为解决舵机有限 转角小旋转扭矩的精准动态加载问题 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非常关键 在简述测试系统总体结构和伺服驱动器选型的基础 上 详细介绍了电机控制模式 电机转速限制方法 电机手动操作界面 编码器分频脉冲设定 闭环复合控制实现等伺服驱动 器控制参数的设置方法 实物验证表明 加载测试系统扭矩和位置控制精度均较高 可满足测试要求 关键词 并联舵机 自动测试系统 交流伺服驱动器 加载伺服电机 中图分类号 V 2 7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9 4 9 2 2 0 1 5 1 1 0 0 0 7 0 6 Ac t u a t o r Lo a d in g Te s t S y s t e m a n d Co n t r o l Pa r a me t e r S e t t in g M e t h o d s o f I t s AC S e r v o Dr iv e r DONG Ke r u i DUAN Fu h a i HU W u y a n g D a l i a n U n i v e r s i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l e g e o f Me c h a n i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a l ia n 1 1 6 0 2 3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A he l ic o p t e r p a r a l l e l a c t u a t o r a u t o ma t ic l o a d in g t e s t s y s t e m is d e v e l o p e d AC S e r v o Mo t o r wh ic h h a s e mb e d d e d e n c o d e r a n d AC S e r v o Dri v e r a r e us e d t o c o n s t r u c t e l e c t r ic l o a d in g s c h e me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e s ma l l t o r q u e p r e c is e d y n a mic l o a d in g p r o b l e m u n d e r t h e c ir c u ms t a n c e s o f a c t u a t o r l imit e d r o t a t iv e a n g l e s e n 0 d ri v e r c o n t r o l p a r a me t e r s e t t in g s is e s s e nt ia 1 Th e o v e r a l l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t e s t s y s t e m a n d s e r v o d r iv e r t y p e s e l e c t io n a r e b r ie f l y in t r o d u c e d in t h is p a p e r AC s e r v o d ri v e r c o n t r o l p a r a me t e r s e t t in g me t h o ds s u c h a s t h e mo t o r c o n t r o l mo d e mo t o r s p e e d l imit me t h o d mo t o r ma n u a l o p e r a t io n in t e r f a c e e n c o d e r f r e q u e n c y p u l s e p o in t s s e t c o mp o u n d c l o s e d l o o p c o n t r o l me t h o d a r e in t r o d u c e d in de t a il Ph y s ic a l e v id e n c e s h o ws t h a t t o r q u e a n d p o s it io n c o n t r o l p r e c is io n o f l o a d t e s t ing s y s t e m a r e hig h a n d l o a d t e s t in g s y s t e m c a n me e t t h e t e s t r e q u ir e me n t s Ke y wo r d s p a r a l l e l a c t u a t o r a u t o ma t ic t e s t s y s t e m AC s e r v o d r iv e l o a d ing s e r v o mo t o r O引言 舵 机是直升机飞行操纵与控制系统 的执行机 构 根 据控 制信 号 的大小 与极性 它 以一 定速 率 输 出角位移 带 动直升机操纵杆系运动 进 而控制直升机旋翼 或尾翼桨 叶桨距变化 通过空 气动力变化 控制直升机 的飞行状态 实现直升 机的操纵与控制u 1 舵机在直升机实际飞行过程中 需要承受通过液压助力器来的空气动力及其力矩 作用 空气 动力及其力矩 随着直升机飞行高 度 速度 姿态等飞行状态的不同而变化 最终呈 现 为舵机 的动态交变负载 舵机性能直接影响直升 机整体 的飞行性能 而舵机的带载能力是舵机 的 主要 技术 参数 在试 验 室条件 下对 舵机施 加 载 航空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编号 2 0 1 3 0 8 6 3 0 0 6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5 2 7 荷 模拟直升机在空 中飞行 时舵机输 出轴所受到 的动态负载 对舵机系统的实 际工作性能进行考 核验证 是舵机产品检验和进行飞控系统动态半 物理仿真试验必备程序 因此舵机的负载模拟非 常重要 传统 的手动机械加载舵 机测试方式 测量精 度不高 加载力矩不能连续 不仅耗时费力 而 且人为很多因素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因此 迫切需要改为 自动加载 而 自动加载的电液伺服 加载 磁粉制动式加载存在一定 的缺陷 目前 电 动加载 因加载精度高 转矩的静态和动态控制方 便 成为发展趋势口 为实现 自动化测试与 自动 扭矩加载 解决舵机有 限转角小旋转扭矩的精准 与 开 发 动态加载 问题 采用 电动加载方 式研制 了直 升机并联 电动操纵舵 机综合 自动测试 系统 通过 与直 流 力矩 电机对 比分析 选用 成熟 舵 的三相交 流伺 服 电机加 载方案 其 中交流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 置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简述加载测试 系统 总 体结 构 和伺服 驱动 器 的基础上 重点阐述 了A C 伺服驱动器控制参 数 设 置 方 法 包 括 电机 控 制模 式 电机转 速限制方法 电机手 动操作界 面 编码 器分频 脉冲设 定 模 糊 P I D闭环 控 制 的实 现 手动加载盘 等 期 望与其 他交 流伺服 驱动 系统 的开发者 分 享 并能提供借鉴 1 测试 系统总体 结构 1 1 硬件结构 测试 对象直升机并联 电动操纵舵机主要 由电 机 减速器 蜗杆机构 电磁离合器 微动行程 开关等组成 其输出轴为慢速的旋转运动 舵机加载测试系统用于测试舵机在空载及不 同负载下 的性能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舵机空载和 加载时的电压 电流 输出轴 的转角 转速 行 程和扭矩等参量 由加载台 电气控制柜 和连接 电缆构成 图 1 为测试 系统工作原理图 加 I 加 载 电 机 1 b厂 卜 一 载 台 圈匦 信 号 I 扭 矩 电 数 据 采 集 卡 舵 控 制 器 电 机 控 制 器 市U 工控机 I I 柜 图 l 并联舵机测试系统T作原理图 选用工控机和 2 块阿尔泰的多功能数据采集 卡作 为控制 和测量平 台 选用 三相交 流伺服 电 机 伺服驱动器 扭矩传感器 编码器构成加载 系统 组成完整的舵机 自动加载测试系统 测试 图2 舵机加载台架结构图 控制平 台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以工控机为 核心运行检测软件 实现舵机 的综合 自动测试 测试系统通过控制 驱动单元控制加载 电机扭矩输 出 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卡采集各种设备反馈的 信号 包括舵机电机及舵机离合器的电流和 电压 信号 扭矩传感 器信号 编码器脉冲信号等 通 过 电动力矩加 载系统模拟舵机受 到的力矩载荷 实现 自动加载舵机 并通过手动加载校核 自动加 载精度 消除多余力矩的影响 自左 至右安 装并 联舵 机 舵 机摇臂 摇 臂 夹 手动加载盘 离合器 联轴器 扭矩传感 器 加载电机 编码器等 构成加载轴系 轴 系 各部件应尽量体积小 重量轻 轴系材料应选 弹 性模量高的轻型材料 以提高 固有频率 减小 多 余扭矩 测试 系统 的精度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 于加 载系统 的机械结构 的精度 加载 电机通过法兰固 定在箱体上 其输 出轴与舵机轴在 同一轴线 因 此在装配时 要保证各部分的同轴度和垂直度在 误 差允许 范 围 内 这样才 能提 高系 统 的加 载精 度 实现准确加载 1 2软件结构 软件 的运行环境选 为Wi n d o w s 7 0 图形视窗操 作 系统 选 用美 国 N I N a t i o n a l I n s t r u me n t 公 司的 L a b V I E W2 0 1 3图 形 化 编 程 语 言 G r a p h ic s L a n g u a g e G语言 进行设备软件开发 将测试测量程序划分 3 个层次 即主 V I 功 能层和最底层的驱动层 L a b V I E W 已经提供 了常 用的底层驱动功能 如数据采集设备 的驱动 文 董科锐等 舵机加载 系统及其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方法 研究与 n D AD a t a 扭矩给定 2 8 4 x 1 0 0 0 0 x 6 5 5 3 6 2 0 0 0 0 3 2 7 6 8 1 式 1 中 2 8 4 为最大输 出扭矩值 1 0 0 0 0 为 l O x1 0 0 0 mV 2 8 4 N m 对 应 的 电 压 值 是 1 0 V 6 5 5 3 6 为数据采集卡所识别 的原码值 的最 大值 的十进制表示 而 3 2 7 6 8 代表原码值的 中间 值 零点 而电压 的输 出量程为一 1 0 V 1 0 V 因 此在转换为 mV电压值后再 除以2 0 0 0 0 最后再加 上中间值 3 2 7 6 8 2 在位置控制模式下 向伺服驱动器输入 脉冲序列角度给定指令 伺服驱动器利用输入脉 冲数及其 占空 比来控制伺 服电机按给定方 向转动 给定角度 实现方法如下 电子齿数 比是对来 自上位装 置输入指令 的 1 个脉冲对应于工件所走的移动量进行任意设定的 功能 若要进行位置控制时 首先对伺服驱动器 进 行参 数设 置 将 电子齿 数 比 分 子 设 置 为 1 电子齿数 比 分母 为 出厂设定 这样确保 分 数的值 为 1 伺服 电机 正好旋转给定角度 见 表 4 表4 电子齿数比的设定 电子齿数比 分母 设定范围 设定单位 出厂设定 生效时问 1 2 1 1 再次接通电源 当伺服开关 吸合 控制模式为 位置模 式 时 电机 通 电但不 能转 动 在 给定 角度 框中输入给定角度 伺服电机按给定角度输出 将给定度数通过公式 2 转换为数据采集卡可识 别的脉冲数 再通过采集卡将脉冲数输入到脉冲 指令输入端 口 同理将正反转符号 输人指令 符号输入端 口中 这样伺服驱 动器控制 电机按用 户要求输出给定角度 给定角度为正数 即为正 转 负数即为反转 脉冲数 给定角度 3 6 0 x 1 0 4 8 5 7 6 2 因采用 2 0 位增量型编码器 式 2 中3 6 0 对应 2 如 1 0 4 8 5 7 6 个脉冲 3 4 编码器分频脉冲数设定 1 编码器分辨率设定 操作伺服驱动器的面板操作器 将编码器分 频脉冲数设定由出厂时的 2 0 4 8 变为3 2 0 4 8 见表 5 这样 来 自编码器的每圈脉冲在伺服驱动器内 部进行电子分频后 按变更后的分频值输出 电 机旋转 3 6 0 对应输出 3 2 0 4 8 个脉冲 提高了编码 器 分辨率和旋转角度测量精度 可将 编码器角度 测量精度 由0 1 8 提高到 0 0 l 表 5 编码器分频脉 冲数设定 2 采用编码器分频脉冲输 出判定舵机转 动 方 向 在伺服驱动器内部处理来 自编码器的脉冲信 号 以 9 0 相位差的 2 相脉冲 A相 B相 形 态 向外部输出分频信号 表6 给出了A B 两相分频 脉冲信号输出波形图运动周期的时序 当输出一 定数量的脉冲时 舵机正 反转时A B 两相输出 脉冲相位不 同 通过判断 A相和 B相 的相位关系 来判断舵机 的正反转 表 6 输出波形图运动周期的时序 顺时针运动 逆时针运动 AB 1 1 0 1 0 O 1 0 AB 1 1 1 0 0 0 O1 脉冲的辨 向和计数利用 L a b V I E W软件及带计 数器 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来实现 多功能数据采 集 卡上有 A B两相分频脉冲信号鉴相计数 电路 若B 相超A 相9 0 度 则舵机为正转 若A相超 B 相9 0 则舵机为反转 3 5闭环复合控制参数设置 舵机加载 自动测试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带有位 与开发 置扰动 的扭矩伺服系统 电机扭矩控制系统普遍 存在系统稳定性差 存在多余扭矩和跟踪精度等 关键问题 负载惯量 包括加载电机 扭矩传感 器 联 轴器及 轴 系等 的惯 量 是 固有 的多余 扭 矩 多余扭矩混人加载系统 加载侧和承载侧相 互作用 相互耦合 严重影响加载精度 对其他 控制性能也有不利影响 由于多余扭矩的微分特 性 简单 的补偿方法难于实现完全克服 必须进 行综合补偿 经过多次试验 采用简单有效 的闭环复合控 制策略抑制多余扭矩 实现精确跟踪扭矩指令信 号的最终 目标 控制方案是 通过扭矩传感器 构 成扭矩反馈 形成扭矩 闭环控制 9通过编码器构 成位置反馈 形成位置闭环控制 使用舵机的转 速进行前馈控制 9 扭矩 环和位置环均采用参数 自 整定的模糊 P I D控制算法 编制模糊 P I D控制算法子 V I 通过 L a b V I E W 程序调用 实时修正伺服驱动器输人模拟量转矩 指令值和位置脉冲数量及 占空 比 从而实现模糊 P I D控制算法 4结束语 详细阐述 了伺服驱动器控制参数设置的具体 方法 测试系统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扭矩传感器实 现伺服 电机闭环复合控制 成功地实现 了扭矩 自 动加载 通过合理提高编码器输 出的分频脉冲数 和位置闭环控制来实现位置的精准控制 利用基 于 A B两相分频脉冲信号的鉴相计数 电路来实现 了舵机转 向的 自动测试 舵机 自动测试加载 系统以 L a b V I E W软件作为 开发平台 人机界面友好 功能强大 还 可利用 加载台架上 的手动加载盘和标准高精度砝码 实 现 自动加载系统 的扭矩精度 的校准和标定 实物 验证表明 加载测试系统扭矩 和位置控制精度均 较高 可满足测试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一栋 直升机飞行控制 M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 出版社 2 0 0 7 2 李育明 直升机并联舵机 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D 哈 尔滨 哈 尔滨工业 大学 2 0 1 2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